《长江》模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7990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长江》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江》模板.docx

《《长江》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模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江》模板.docx

《长江》模板

《长江》_模板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黄金水道”四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头至河口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变化;

  2、使学生认识长江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之情;

  3、使学生了解长江水患及其治理,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

[教学难点]

  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

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的电脑媒体投影,强化视觉,注重启发诱导,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突出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讨论,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

说[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分析能力。

  2.以图忆文,培养记忆力。

  3.指导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

[教具]

  电脑多媒体+自制的CAI课件

[教学设想]

  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展示媒体投影,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归纳,深化提高;讲授过程中,穿插课堂练习,强化落实。

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长江流域景观展示,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目的要求展示思考问题1、长江为什么有“中国第一大河”之称?

阅读课文P74页长度、年径流量、流域面积;2、你能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中国地形图中分别指出长江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吗?

看地图册“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地形区;分组交流,统一答案;各组代表发言(突出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总结、扩展深化长江的水量为什么这么大?

(地处亚热带,雨期长,降水多。

)学生发言(过渡)千里长江,蜿蜒流长,都经过哪些地区呢?

展示中国政区图、地形图动画1、在政区图上,将长江自源头至河口,沿线11省版面用不同颜色依次显示;

2、在地形图上,先显示三大阶梯分界线,再将长江流经的5大地形区版面也用不同颜色依次显示随着演示,在练习题上写下各省或地形区的名称。

(练习题第一题)眼、手、脑并用,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当堂消化、巩固。

(过渡)学习一条河流,除了要了解其源头与河口、流经地区外,还应知道各河段的划分及其水文特征,以及对人类的利与弊。

展示思考问题1、上、中、下游分界点及所在省?

2、各河段的名称?

3、上、中、下游支流及干支流汇合处的重要城市?

阅读课文P75页;看课文P74页图5.8;讨论交流,互相纠正。

1、宜昌(湖北)、湖口(江西);2、通天河、金沙江、长江、川江、峡江、荆江、扬子江;3、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清江、汉江、洞庭湖、鄱阳湖及其支流;宜宾、重庆、武汉、城陵矶、湖口。

展示动画以上各知识点自源头向下依次显示看完演示,做练习题二巩固落实复习旧知识(过渡)长江与南方其它河流有哪些共同特征?

(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学生一起回答  那么,长江上中下游各段又有哪些特征呢?

展示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指出各段落差多少提示学生长江干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在哪儿?

丰富的原因?

集体回答:

源头至宜宾所在的上游,地处地势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6000多米。

此段流经哪些地形区?

水流有何特征?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多急流、峡谷。

三峡指哪三峡?

位置在哪儿?

三峡大坝建在哪一峡?

学生做练习三中的第1题总结上游水文特征:

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提示学生中游流经什么地区?

水流特征如何?

展示中游流经地形区全貌——中游平原;引导学生观察“荆江”的“九曲回肠”特点提示学生平原地形与曲流的形成有何关系?

(三峡急流在惯性作用下,左右摇摆,形成曲流。

)总结中游水文特征:

多支流,水量大,地势低多湖泊,多曲流。

提示学生长江进入湖口以下,完全处于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上,水文特征又会怎样呢?

(江阔水深,水流平稳,航运便利。

)总结下游水文特征:

江阔水深,终年不冻(过渡)长江各河段各有特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呢?

播放三峡建设、大江截流片段为什么要斥巨资建三峡大坝?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抛砖引玉,了解学生知道多少展示问题长江干支流上还有哪些水力工程?

加速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哪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学生阅读课文P75-P76页;小组讨论,交流见解;自学结合互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闪现三峡位置、干支流上的水电站二滩、龚嘴、铜街子、宝珠寺、乌江渡、葛洲坝、隔河岩、五强溪、东江、安康、丹江口、万安水电站做练习题三中的读图练习巩固落实总结归纳长江的奉献(水能、供水、水运) 展示思考问题简述长江供水、灌溉功能学生自发回答教师总结两岸生产、生活用水;南水北调;全流域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60% 展示思考问题长江的奉献有三,我们学习了“水能”、“供水”,还有一大贡献是“水运”,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78-79页,总结出长江作为“黄金水道”,水运的自然条件和航运特点?

阅读课文,归纳整理;小组交流;消化巩固师生共同回顾长江的三大贡献;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的来看,长江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

(过渡)播放录相片段长江近年特大洪水与解放军抗洪抢险场面让学生知道洪水无情,人有情,了解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展示思考问题1、长江洪水威胁最严重地区?

2、长江形成洪水威胁的原因?

3、我国在综合治理长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阅读P77页-78页课文;小组讨论交流要点;各组代表发言。

展示正确答案,简要讲解1、长江洪水威胁最严重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2、长江形成洪水威胁的原因:

①洪水的来源:

②长江上、中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遭破坏。

③中游的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不畅,泥沙沉积,形成长江的“地上河”,每到汛期,河水排泄不畅,水位抬高,加剧了两岸的险情。

3、我国在综合治理长江方面采取的措施:

①工程措施: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修建许多水库;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河段,疏浚长江航道;兴建三峡水利工程;②生物措施:

建设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工程,保持水土;③疏浚航道的同时,加强港口建设;④吸取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发展经验,扩大沿江的对外开放建设沿江经济带。

小结本节课通过对长江水文特征的学习,使我们对长江的功与过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下面的练习进一步巩固落实好。

[课堂巩固练习]

一、长江流经的地区

1、流经的11个行政区,自上游向下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

2、流经的地形区,自上游向下游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

二、长江各河段支流分布

1、写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点的城市及所在省名称:

P、_____________省;Q、_____________省;

2、长江干流各河段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

3、长江支流名称:

F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

4、长江下游湖泊名称:

K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

5、长江干流沿线重要的城市:

R_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_;S_____________。

三、长江水能开发

1、三峡大坝

[1]写出峡谷名称:

A_____________峡;

B_____________峡;_____________C峡;

[2]写出水利枢纽名称:

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

[3]三峡坝址位于_____________峡,

与葛洲坝同属于长江的_____________游河段,都位于_____________省境内。

2、写出图中水电站的名称,注意所在河段及河流的名称:

F_____________水电站;H_____________水电站;G_____________水电站;I_____________水电站;

P_____________水电站;T_____________水电站;J_____________水电站;K1_____________水电站;

K2_____________水电站;L1_____________水电站;L2_____________水电站;M_____________水电站。

[板书纲要]

中国第一大河_____________长度_____________流量_____________流域面积_____________。

长江的水文特征

 1、上游:

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

 2、中游:

多支流,水量大,地势低多湖泊,多曲流。

 3、下游:

江阔水深,终年不冻。

长江的功与过

 1、长江的奉献水能供水水运

 2、长江的水患成因治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重点突出学习一条河流的思路,教会学生一种方法,因为是针对高二文科班的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较容易的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通过媒体的辅助,重点突出地理位置与示意图的结合,让学生学会图文结合,有理有据的分析问题。

从整堂课的效果来看,本节课的当堂效率还是比较高的。

课题名称: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课时)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2课时)

                 课型:

一、二课时新授课   第三课时复习课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活动建议:

                        

                 1、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依次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分析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

                 2、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内容分析: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山河壮丽,气候类型多样;物产富饶,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学好中国地理,了解中国国情,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

本节课就是从疆域和行政区划两方面来阐述,介绍了我国的范围、位置、邻国、临海,以及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通过学习,做到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简析及学法指导:

                         

                 例如临海、邻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等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内容的学习并不困难。

在学习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时,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地理事物;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陆上邻国时,可指导学生总结内容,运用口诀记忆法。

                 重点:

                 1、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2、中国的领土四至点、面积、临海、邻国。

                 3、 我国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

                 难点: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策略和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学习法、读图指导学习法

                 教学媒体:

                 《中国政区图》挂图及拼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引入新课,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国地理部分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时注意的问题。

                 B根据上学期的知识,学生回忆中国国土面积及在世界各国的位次。

                 C读《中国疆域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四至点。

                 D运用比例尺的知识,量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大致距离。

察看经纬度,估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经纬度。

                 E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并说说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学法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学法指导:

学会评价地理事物

                                               经济效益     对人类活动的有利方面

                 地理事物 → 社会效益 →

                                               生态效益     对人类活动的不利方面

                 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 [2] [3] 下一页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和主要山脉示意图,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并准确指出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各类地形图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进而初步建立起主要山脉分布的“脑地图”。

通过珠峰探险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纵横交错分布在广阔的国土上。

很多山脉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各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一些省区的分界线、一些气候区的分界线、其他各地形区的分界线等。

要认识我国各地形区的具体分布,首先要了解山脉的分布,记住山脉的走向及其分布。

掌握好本节知识,为第三、四节学习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区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第四章中国的气候及下册书中国分区部分做好铺垫。

因此教材把主要山脉安排在其他各地形区的前面讲述,可见本节知识在全章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一一列出主要山脉,按走向分为五组,除正文中的三组,还通过“做一做”补充进两组。

五组山脉中,又以前两组为主,即“三横”、“三纵”。

在众多山脉中,教材选取喜马拉雅山脉做重点介绍,因为喜马拉雅山脉是我国长度最大、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所以教材紧接着进入到对珠峰的介绍。

介绍了珠峰恶劣的自然环境、人类征服珠峰的经历,特别是我国登山队征服珠峰的经历,意在颂扬顽强的精神。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部分内容不难,所以教材给出一表格,列出一些做为地形分界线的山脉,要求学生读图找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这个安排,既增加了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还为第三、四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最后的“做一做”能够使学生及时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头脑中“我国山脉”的脑地图的建立;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正确填写注记的能力。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就知识而言没有难点,但在能力要求上具有一定难度。

要使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幅我国山脉的分布图,紧凭一、两次的读图练习是达不到的。

因此要精讲多练,多练既要体现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要在今后各节的教学中反复训练、巩固。

建议以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为主。

  关于“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建议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空白的中国政区图,教学分三个环节进行,每个环节都充分利用地图并结合计算机课件进行。

第一环节,读图获取信息:

在教师的指导和演示下,学生从图中读出主要山脉的名称和走向;第二环节,画图准确定位:

在教师的指导和演示下,学生在空白的中国政区图上,用不同颜色的水笔画出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并提醒学生注意山脉的分布与省级行政区划的位置关系;第三环节,填图复习巩固:

将学生编为两人一组,用各自画出的图互相考察练习,随后再填写上注记。

  关于“山脉构成地形骨架”建议以学生活动为主,结合教材中的表格,在地形图上查找即可。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起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

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引课)上节课学习了我国地形的两大基本特征,其中之一是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地形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山地,约占1/3,这节课我们学习我国的主要山脉。

(版书)

  第二节主要山脉

  一、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演示计算机课件)使天山、阴山闪动。

(学生活动)找出画面中闪动的山脉,说出名称和走向。

重复上述过程至三列东西向山脉完成。

(总结板书)1、东西走向的:

(1)、

(2)、(3)

再重复上述过程,依次找出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总结板书)2、东北—西南走向的:

(1)、

(2)、(3)

再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另外三种走向的山脉。

(总结板书)3、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

      5、南北走向的:

(讲述)在我国众多的山脉中,位于我国同印度、尼泊尔边境线上的喜马拉雅山脉是最为雄伟壮丽的,也是世界著名的山脉。

(学生活动)参照P23图3.5,在空白的中国政区图上画出主要山脉。

提示注意:

  1、不同走向的山脉用不同颜色的水笔画,2、山脉的位置要准确,注意与省区的位置关系、与河流的位置关系。

(练习反馈)教师用计算机显示山脉、学生说出山脉名称。

开始速度可慢些,逐渐加快速度,达到熟练。

(或让两人一组,用自己画的图互相考查、练习)

(学生活动)在自己画的图上填注山脉名称。

(讲述)我国众多的山脉,纵横交织,把地表分隔成若干个相对低下的地形区——高原、盆地、平原。

(学生活动)对照中国地形图,填出P25做一做表格中的空项。

(总结板书)二、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讲述)教师在中国山脉分布图上指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位置。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难点是帮助学生建立山脉分布的空间观念,所以教学应围绕如何突破这个难点而进行。

为此,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读书→画图→填图。

第一个环节,要求比较简单,通过课件画面上山脉的闪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迅速找出山脉的名称,并对山脉的位置有一个粗略的印象。

但是山脉的位置是要求准确掌握的,这对其他地形的分布有定位作用,也对分区地理的学习有重要作用。

而仅靠用眼睛去读图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所以第二个环节,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图,这样就能够掌握山脉的准确位置了。

当然,在画图前教师要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在画图过程中根据情况随时指导。

山脉的分布已经准确落实在图上了,还需要把它们印在学生的脑子里,因此第三个环节,在反复练习后,要求学生填写山脉注记,从而使山脉的分布这张“脑地图”初步形成在学生头脑中。

三个环节使学生的眼、口、手、脑充分活动并结合起来,使地图从学生的眼中转移到学生的脑中。

  关于喜山和珠峰这部分内容,视觉上的信号刺激比语言上的刺激要强烈得多,所以通过计算机展示一段影象资料,教师就可以不再描述了。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主要山脉

一、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1、东西走向的:

  2、东北——西南走向的:

  3、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

  5、南北走向的:

二、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探究活动

课堂上将学生分组,人数自定,每组发一块布。

黑板上(或屏幕上)出示下列思考题:

  把一块布平放在桌面上,试试看,在怎样的情况下,布会出现纵向的皱褶;在怎样的情况下会出现横向的皱褶。

根据这个现象,你觉得我国主要山脉中的三列东西走向的和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组织学生讨论,之后每组派代表回答,最后由教师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使学生分析得出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使学生在图上确定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分界线,了解三级阶梯的特点;能在图上找出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区。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各种地形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进行国情教育;通过分析地形、地势条件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关于“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教材分析,讲述这部分知识时,并没有急于要求读图总结我国地势的特征,那样学生在读图时就会很盲目,找不到回答问题的入手点,也就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所以教材设计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即有事可做,又不会东闯西撞做无用功,因此学生在完成这三个读图题,(不知不觉沿着设计者的思路接近正确答案),即可顺利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结论。

紧接着,教材给出两幅地势剖面略图,要求学生判读找出能反映我国地势的,进一步使学生认识“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教材结合“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分别介绍了三级阶梯的分布范围、海拔和地形类型,以及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由于地势对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的经济活动都产生深刻影响,那么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会对上述各要素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教材做了简要分析。

  关于“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个知识点简单易懂,所以教材通过列举五种地形类型齐全,说明我国“地形多种多样”,通过具体数据说明“山区面积广大”。

为了复习等高线的知识,教材给出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初步训练学生通过等高线地形图来判读实际地形类型的能力。

我国的地形特征,也会对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活动产生深刻影响,教材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侧面分别叙述。

教法建议

  关于“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以学习指导法为主,结合讨论法,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教师的作用是通过适时适度的设问,引导学生读图思考,使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切忌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

运用计算机课件使知识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平面到立体地出现在学生面前。

  关于“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要避免平铺直叙,可以结合生活联系实际,调动起学生活动,如提问有哪些同学外出旅游?

到过哪些地方?

或者教师展示一些图片、照片,让学生根据景观分析是何种地形。

接着再复习提问最基本的地形类型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