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29030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docx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

通化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标准

评分办法

优秀

合格

M1

专业建设水平

M1-1

专业设置(3)

M1-1-1

专业设置的适应性⑵

已设各专业适应区域或相关行业现实与发展趋势的需要,专业技能方向与企业的职业工种岗位对接。

(1)

学校能根据区域或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灵活设置新专业或调整已有专业的服务方向,对教学计划进行慎重的滚动修改,在建新专业和改造老专业上成效显著。

(1)

已设各专业基本适应区域或相关行业现实与发展趋势的需要;(0.75)

在建新专业和改造老专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0.75)

1.查阅专业设置的有关调查报告、论证报告,新建专业申请报告。

2•学校设置专业名称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对应情况统计表

3.各专业实施性教学指导方案

M1-1-2

专业设置的规范性

(1)

凡是与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相近的专业应规范名称;开设专业属于国豕或我省确疋的重点建设专业,应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省教育厅颁发的相关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课程设置可以有5^—10%^内的调整。

(0.5)

开设专业属于“订单培养”性质的,能够按照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完善课程体系。

(0.5)

多数专业名称规范;能够贯彻执行教育部、省教育厅颁发的相关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

(0.35)

“订单培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0.35)

M1

专业建设水平

M12

培养目标⑵

M12-1

目标指向

(1)

认真贯彻“以月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正确处理毕业生就业与升学的关系,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定位准确,岗位指向明确具体。

(1)

较好的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定位基本准确,岗位指向较明确。

(0.75)

各专业实施性教学指导方案

M12-2

培养规格

(1)

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要求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切合学生实际和行业企业对相关技人才的现实性和发展性需求。

(1)

学生的知识吉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要求表述明确,基本能适应行业发展对相关技人才的需求。

(0.75)

M13

专业特色⑸

M13-1

专业特色⑵

骨干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或区域特色,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训基地建设与生产一线的最新设备和技术接轨,在本亍业或本区域的知名度较高。

(1)

骨干专业连续招生5年以上,在校生规莫38人以上。

(1)

骨干专业具有行业或区域持色,在本行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0.75)

骨干专业连续招生3年以上,在校生规模200人以上。

(0.75)

查看有关专业寺色方面的资料和有关重点专业方面的文件、证书(重点专业,指教育行政部'门和亍业主管部门正式亍文命名的专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指由政

M13-2专业示范性

(3)

有全国、省级重点专■业,或是省级以上紧缺才培训基地。

有市级重点专业,或是市■级以上紧缺人才培训基地。

(2.25

府或教育行政rn命名的培训基地)说明:

在校生规模以注册电子学籍人数为准。

M2

师资队伍建设

M21

师资吉构⑶

M21-1

专任教师学历与职称结构

(1)

专任基础课专业课教师的学历均达本科以上(农、艺、体:

均达专科,本科占90%以上);90%以上的实习指导教师达专科以上(0.5)

专任教师高冲、初级职称比例哈理,省属学校高级职称>20%初级职称W30%市属学校高级职称>15%初级职称W30%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0.5)

专任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均达专科,本科占90%以上(农、艺、体:

8(%以上);实习指导教师均达中级职称以上;

(0.35)

专任教师高、中、初级职称比例基本合理,省属学校高级职称》15%初级职称W4C%市属学校高级职称》10%初级职称W40%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40%(0.35)

查专任教师的花名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教师任职资格证书及聘书。

(括号内:

农指农村学校,即校址位于县级市、县及以下级别政府所在地的学校;艺指艺术类学校;体,指体育类学校。

下同。

学历以国家承认其学历的院校所颁发的毕业证书为准。

说明:

专任教师指属于学校编制(含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三年以上),专职从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人员,不包括校长、书记、教务科长等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的校内兼课教师。

M21-2

企业兼职教帀

(1)

长期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专家、技师兼只教学,并制定了规范的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度。

(1)

根据需要聘青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专家、技师兼职教学。

(0.75)

查企业兼职教师的花名册及管理制度。

长期:

指连续3年以上聘任的人员。

M21-3

师生比

(1)

教师队伍数量与办学规模相适应,师生比合理,达到1:

20。

(1)

教师队伍数量与办学规模比较适应,师生比比较合理,最高不超过1:

23o(0.75)

查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花名册。

tilll

lltli!

!

i^io!

1

]孑

7.]]]

filif■IsWf

COW

1*。

O千F1―^WG||8111

0

13

11

理1

ti。

总e

译嘗1

n>k

GCXId)OS肴wwww>tep

1-ijfljf

"WgII

I

山乓u£藏蠢套II■I

<1k1°■■■■iill

•师第历、wm则总力、教学水平、现f燃育技术应用能办综合素质定白^咼°骨Z业有1—2名专任教师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或骨干割帀。

(0.35)

II

CXI4

富rffiinn

1^1勺墓■

M<

.TrM5gwww>号葺冥

i

f

S

AJXJ

f

i

i

>9

o

K

幫>wj

11

稱I丁SO

w1

i!

§

K11

fc1M

SIJ

师谿勿、耳哑I德刘毙办教学水平、现用育技术^用能力、综^素呗高快;

1-2名专WW为WW(X际)带头皿骨WW。

(0.5)

r~>oft

>

S

g

1

zi

is

"1

LO

(N◎

1

LM

W

gle

1

1§B§

M2

师资队伍建设

M24

教学研究成果

(3)

M24-2教学论文

(1)

专任教师近3年在CN刊物上公开发表或在省级以上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勺论文》2篇/10人

(1)

专任教师近3年在CN刊物上公开发表或在市级以上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的论文》2篇/30-50人。

(0.75)

查获奖证书(参加省级教材编写的每人次可算一篇省级以上获奖论文)或相关文件。

M24-3教学课件

(1)

近3年专任教帀制作的课件参加皓市组织的竞赛有获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

(1)

近3年专任教师制乍的课件参加0省市组织的竞赛有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

(0.75)

M25

课堂教学⑶

M25-1优质课

(1)

近3年专任教师参加皓市组织的优质课评选活动有获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

(1)

近3年专任教师参加0省市组织的优质课评选活动有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

(0.75)

查获奖证书

M25-2课堂教学即

时效果

(2)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恰当选用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技t能尤秀,教学效果好。

(3)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设十合理能多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教学技能良好,教学效果比较好。

(225)

专家组随机听课(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育昭占一定W

M3

实训基地建设

M3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10)

M31-1

实训设备⑸

多数专业都建立了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软硬配套的实训基地;咅分专业建立了模拟实训室,利用专业方真实训软件开展仿真教学;骨干专业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并且能够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各专业实训开出率达到100%

(1)

现有各专业的实训设备均达到各专业设置标准要求,能满足基本工艺操作、技能训练要求。

实训开出率达95%以上。

(0.75)

查看校内实训基地名称、场地面积、实训工位数和设备等统计表;实训开出项目汇总统计表;实训教学进程表。

结合具体专业规莫实地考察实训基地。

说明:

专业性质决定无法在校内实习的除外。

M31-2

实训工位数⑶

各专业的实训设备充足,按照分班教学需要,达到每生一个工位(以种植、养殖专业为主的学校建立了农场或养殖场)的同时,可以承接社会短期技术培训和其他学校的学生实习。

骨干专业按照分班教学需要,达到每生一个工位(以种植、养殖专业为主的学校建立了农场或养殖场)。

(2.25)

M3

实训基地建设

M3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10)

M3--3实训环境

(1)

重视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建设,弓入了现代企业运亍机制,创造了真实的工作场景。

(1)

比较重视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建设,弓入了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仓造了比较真实的工作场景。

(0.75

查看校内实训基地名称、场地面积、实训工位数和设备等统计表;实训开出项目汇总统计表;实训教学进程表。

结合具体专业规莫实地考察实训基地。

说明:

专业性质决定无法在校内实习的除外。

M31-4管理与运营

(1)

管理制度健全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实训成本;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

(1)

管理制度健全,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

(0.75)

M3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⑸

M32-1建设与布局

(2)

每个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中至少有1个是相关行业产业中技术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企业。

骨干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中至少有1个是相关行业产业中技术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企业。

(1.5)

查看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实训基地名称、设立时间、接纳专■业及人数、效果等),合作协议书,近三年校外实训计划、记录、总结等。

实地考察实训基地;如果基地在外地,可以电话咨询。

M32-2实训岗位容

量⑵

各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所提供的实训岗位数量能满足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需要。

(2)

骨干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所提供的实训岗位数量育基满足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需要。

(1.5)

M32-3运行模式

(1)

学校与基地双方领导重视基地建设,签有规范的合乍协议,基地每年来学校招聘人数育膨满足相关专业批量顶岗实习的需要。

(1)

学校与基地签有较规范的合作协

议。

(0.75)

M4

课程与教材建设

M41

课程体系建设

(4)

M41-1

课程设置⑵

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啲關意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要求一致。

各专业有切合实际的实施性教学计戈聽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较好地反映了培养目标要求。

(1.5)

查学校各专业的课程表和随堂听课。

M41-2

教学大纲⑵

各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训项目都有教学大纲,并f臥真贯彻执行近年来国家和省颁发的教学大纲严格按大纲要求组织教学。

(2)

各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训项目有教学大纲,基本按大纲要求组织教学。

(1.5)

查主干课程和实训项目的教学大纲。

M4

课程与教材建设

M42

教材选用与建设⑷

M42-1教材管理制度(0.5)

制定了完善的教材管理制度,9(%教材的准备工作在开课前完成。

(0.5)

制定了教材管理制度,80%材的准备工作在开课前完成。

(0.35)

查阅学校教材管理制度和各主干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选用版本统计。

M42-2教材选用情

况⑶

严格选用河南省教育厅每年印发的《XXXX学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推荐的国家、省规划1教材;使用《目录》中未涵盖的专业教材,应是国家或省规划1教材。

(2)

无盗版和复(翻)印教材。

(1)

按规定使用教材比例80—90%。

(1.5)

无盗版和复(翻)印教材。

(1)

M42-3校本教材建设(0.5)

组织开发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需要和资源优势,与国家教材、地方教材紧密配合的校本教材,并经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

(0.5)

组织开发了体现学校的办学寺色、学生需要和资源优势,与国家教林地方教材紧密配合的校本教材,并经市级教育部门审定。

(0.35

M5

人才培养模式

M51

工学结合⑵

M51-1组织机构(0.5)

各专业均建有由相关企业资深专家职业教育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人员相对稳定,活动制度化、经常化。

(0.5)

骨干专业建有由相关企业资深专家职业教育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研究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勺有关问题。

(0.35)

查阅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名单,工学结合的实施方案,活动W和经验总纟吉。

M51-2教学设计

(0.5)

各专业辅结专■业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把课堂教学和校外工作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

(0.5)

骨干专业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工学结合思想,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0.35)

M5

人才培养模式

M51

工学结合⑵

M5--3工学交替⑴

实行了工学交替,方案切实可行实践效果好。

(1)

积极探工学交替人培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0.75)

查阅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名单,工学结合的实施方案,活动IE录和经验总吉。

M52

校企合乍⑵

M52-1合作机制(0.5)

校企双方领导重视,专人负责,各专业建立了校企合乍的长效机制,实行了弓企入校、送学入企或前校后厂(前厂后校)等紧密合作。

(0.5)

校企双方领导重视,专人负责,骨干专业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签订有联合办学、“订单”培养等合乍协议。

(0.35)

有关学校和企业在教学工作、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养、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的合作协议,经验总结。

M52-2教学合作(0.5)

企业界参与各专业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职业能力培训质量标准制定与考核等教育教学全过程。

(0.5)

企业界在骨干专业的教学关键环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0.35)

M52-3实训基地建设合乍

(1)

企业寸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在技术、设备、资金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实训基地的总体装备水平比较先进。

(1)

企业对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在技术、设备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0.75)

M53

顶岗实习⑷

M53-1管理机制与

实习制度(0.5)

学校和实习单位均成立了相应勺管理机勾,专人负责,共同制订了实习管理制度,建立了学生实习管理档案等。

(0.5)

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制订了实习管理制度;专人负责。

(0.35)

查看实习管理制度和学生实习管理档案。

说明:

实习管理制度包括学校参与的实习教学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生活管理、劳动保护、劳动保险、事故责任确定校企管理职责等。

M53-2责任保险

(1)

学校与顶岗实习单位签订了实习责任保险的相关协议,并实施了有效的监督、检查,学生满意度高。

(1)

学校与顶岗实习单位签订了实习责任保险的相关协议,学生比较满意。

(0.75)

查看实习责任保险的相关协议,学生责任保险单据(复印牛)。

M53-3专业与实习

岗位的匹配度(25)

学生所学专业与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岗位一致,专业技t能得到有效提咼。

(2.5)

学生所学专业与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岗位接近。

(1.85

学校提供学生所学专业与实习岗位的匹配度情况介召。

M6

教学组织与管理

M61

教学组织与管理⑵

M61-1

教学管理队伍

(1)

分管教学的校长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熟悉本校骨干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教学管理工作且工作能力强;

(0.5)

教务部门人员精干,均有本科以上学历;教务科长为高级职称,熟悉教学管理工作且工作能力强。

(0.5)

分管教学的校长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熟悉教学管理工作且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0.35

教务部门人员均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务科长为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教学管理工作能力较强。

(0.35)

分管教学校长的学历证书、职称聘任证书;教务m干部一栏表(职务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任职时间),召开教帀座谈会听取意见。

M61-2

教学管理制度

(1)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切实可行,并i能严格执行。

(1)

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

比较健全,并能认真执行。

(0.75)

查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汇编,教学管理制度实施情况的有关材料及反映成效的相关资料。

M62

学生组织与管理⑵

M62-1

学生管理制度(0.5)

学生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切实可行,并t能严格执行。

(0.5)

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比较健全,并能认真执行。

(0.35)

查看学生管理制度,召开学生座谈会。

M62-2

学生管理队伍(0.5)

学校设置学生管理机勾,有专职管理人员。

(0.5)

学校有专人负责学生管理工作。

(0.35)

查学生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M62-3省级学

籍管理系统应用⑴

1.有专任学籍管理员,能多接收省、市学籍管理部门有关文件并执行。

2及时录入、审核完整的学籍信息。

3在规定权限内实现学生学籍信息的校内共享。

4.及时更新维护学籍信息。

审核后学籍数据错误率小于0.5%。

(1)

1.有兼职学籍管理员,能够接收省、市学籍管理咅门有关文件并执行。

2.在规定时间内录入、审核完整的学籍信息。

3.及时更新维护学籍信息。

审核后学籍数据错误率小于1.5%。

(0.75)

现场查看和根据省级、市学籍管理部门提共的学籍系统操作日志进行评比。

M6教学组织与管

M63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

(2)

M63-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1)

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禾U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开发了部分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骨干专业的必修课教学,育能够根据课程寺点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软牛,并通过本校网站实现了资源共享。

(1)

上比较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部分课程踊艮据课程寺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软牛,并通过本校网站实现了资源共享。

(0.75

在学校的网站查看实现了资源共享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和自主研发的教学课件。

说明:

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声像资料电子教案、数字化素材库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

M63-2学校网站建

设与应用(0.5)

建有本校网站,覆盖王要教学场所;网站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功育能齐全有独立网址可随机接受访问;育能够起到宣传学校支掌学校网上办公和教学资源共享的作用。

(0.5)

建有本校网站,能多起到宣传学校和支撑学校网上办公的作用。

(0.35)

在网上查看学校的网站。

M63-3教务管理信

息化(0.5)

全面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务管理。

(0.5)

部分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务管理。

(0.35)

查学校的相关软牛和使用效果。

M64

技t能大赛制度

(3)

M64-1

制度建设

(1)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t能大赛制度和工作细则,各专业制定了技t能大赛标准,对提高技t能教学质量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1)

建立了技t能大赛制度对提咼技t徹学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0.75)

查技t狄赛制度和工作细则。

M64-2

实施效果⑵

教师和学生在国家、省、市乜技ft大赛活动中成绩优异获得过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

(2)

教师和学生在国家、省、市三级技能大赛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过省级三等奖以上奖励。

(1.5)

查教师和学生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M7

M71德育课程

M71-1德育课程的

按照〈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按照《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

查阅学校的课程总表,召开德育课教

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⑷

开设⑵

的意见》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必修课的讲授;(1.5)

积极开设相关的选修课。

(0.5)

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认真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必修课的讲授。

(1.5)

师座谈会。

M71-2德育活动的

开展⑵

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身心素质的教育,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理想道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组织开展了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1.5)

近三年有关方案、活动安排1表。

M72

公共基W程教学⑶

M72-1文化课课程

的开设

(2)

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对《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四门必修文化课的规定认真组织讲授;

(1)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差异大的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且取得了成效。

(1)

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对《语文〉、

《数学》、〈外卜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四门必修文化课的规定组织讲授

(1)

查阅学校的课程总表,召开文化课教师座谈会。

M72-2体育与健康课和艺术课的开设

(1)

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对体育与健康课和艺术课的规定,认真组织讲授,积极开设相关的选修课。

(1)

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对体育与健康课和艺术课勺规定,组织了讲授。

(0.75)

查阅学校的课程总表,召开有关教师座谈会。

M7

教学实施过程

M73

专业技1能课程教学⑷

M73-1专业技能课

程勺开设⑶

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开设专业知识课程,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

(1.5)

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技能能要求,制定实习实训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认真组织校内教学实习和实训。

(1.5)

育够照相应职业岗位的勅要求开设专业知识课程。

(1.2)

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技t懐求,制定实习实训教学计划,组织校内教学实习和实训。

(1.2)

查阅学校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现场考察教室环境,召开专业课教师座谈会。

M73-2教室环境

(1)

根据专业技W程教学寺点,建设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科学合理、先进实用、设施配套的现代化专业技能课教室,教学效果显著。

(1)

根据专业技t能课程教学特点,建设了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