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29285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docx

三新一德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

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纲

第一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第一节 什么是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

狭义的课程:

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

广义的课程:

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

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和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

二、课程的本质

三种有代表的课程本质观:

(一)课程是知识:

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是从相应的科学中精心选择的,按照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

(二)课程是经验:

只有被学生真正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课程。

该观点认为的课程强调和依赖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

主动性、积极性、选择性、感情、兴趣和态度等。

(三)课程是活动:

课程是受教育者各种自主活动的总和。

强调了全面性。

三、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一)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

(二)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只要依据(三)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背景

(一)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

(二)国外课程改革的现状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内背景

(一)顺应国际课程改革大趋势的客观必然

(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课程改革的成就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

新中国以来,中国进行了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一轮是第八次。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的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革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形成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强调课程功能的转变)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的缺乏整合的现状。

(旨在改革课程结构)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因为任何课程改革都是以课程的内容为载体来进行的。

(旨在改革课程内容)

4、改变课程事实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改革课程的实施)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革课程的评价)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改革课程的管理)

第二章 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建

第一节 课程结构的一般理论

一、课程结构的概念及课程的组成部分

课程结构即课程的各组成成分及它们的关系。

1、《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提出:

课程由广泛同意的五个方面或部分组成:

(1)对学生和社会的假定所组成的框架;

(2)宗旨与目标;(3)内容或学科内容及其选择、范围或顺序;(4)执行的模式,例如,方法论和学习环境;(5)评价。

2、廖哲勋先生认为:

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一切客观都具有特定的结构。

从本质上讲,结构可以分为两类:

自在结构(即自然结构)和人为结构(即设计结构)。

课程结构属于人为结构。

3、陈扬光先生认为:

调整课程结构就是调整课程设置及其比例,其中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比例。

从这一点中可以看出,课程结构的组成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或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

按照课程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课程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组成。

4、陈侠认为:

课程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

5、泰勒将课程分为四类:

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完全未加分化的课程。

6、台湾学者林本把现代课程分为六类:

科目本位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经验本位课程。

二、划分课程所包括的各部分的角度是什么

1、与各育相对应,课程可以分为:

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技能课程、体育课程。

2、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我国学校目前所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

工具类学科、知识类学科、技能类学科。

3、根据课程设置,可以分为: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

4、根据课程的组成形式,可以分为:

科目本位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经验本位课程。

5、根据课程起作用的层次,古德莱德把课程划分为:

(1)理想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

6、黄政杰运用综合的标准对课程进行系统的划分:

学校课程实有课程空无课程外显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正式课程

7、丛立新先生提出了课程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观点。

三、课程结构划分中的范畴对比

(一)实有课程与空无课程

空无课程这一概念是艾斯纳于1979年提出来的。

与空无课程相对的是实有课程。

课程不仅要从“有什么”的角度研究问题,也要从“缺乏什么”的角度进行研究。

从“缺乏什么”进行观察是每逢课程修订必然要提出的问题。

从这一角度看课程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空无课程不断向实有课程转化的过程。

我们有关研究空无课程和实有课程这个范畴对,这可以使我们增加对实有课程的反思,找出在实有课程中哪些内容已经不能反映时代要求了,需要从现有的课程中删除,这可以使早已过分膨胀的课程得到及时的压缩,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尽快发现我们课程中缺少哪些时代所需而又没有纳入到课程中的东西。

(二)隐形课程与显性课程

隐形课程的提出让我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课程实施能否对课程的各方面影响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充分的利用?

如果是某些教育功能通过隐形课程这样的课程表现形式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或更能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我们就注意运用这种课程表现形式。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注意显形课程的副影响。

有些东西,并不学生懂得了其中的道理,他就能按我们的期望去做了。

比如学习了爱国主义后,我们并不能保证知道爱国主义是什么的人都爱国主义者。

所以,课程表现形式这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

活动课程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它以反传统教育的面目出现。

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P31页表

(四)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

正式课程指哥哥学校的教学科目明白地订出来,规定每个教师去做,每个学生去学。

为了做课程控制,每个国家的教育当局会制定课程标准或课程纲领,要求学校照着实施。

依着各国教育权分配状态的不同,学校拥有的弹性也会有所差异。

这类课程是外显的,有正式规定的,也是控制比较严格的。

而非正式课程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的外显的课程,例如学校开展兴趣小组等。

四、课程结构与课程功能

课程结构控制着课程功能,决定了课程功能的方向和水平,控制着课程功能的广度和深度,节制着课程的时间效应和情绪效应。

同时课程功能的变化对课程结构也有深刻影响。

第二节 我国课程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结构现状的定量陈述

(一)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课程比例研究

工具学科53.3:

语文27.9、数学19.0、外语6.4;知识学科20.9:

社会11.7、自然9.2;技艺学科25.8:

文体21.4、技能4.4。

(二)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比例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偏重单一的必修课类型,而美国有不少州规定,学生选修课程比重可达50%,甚至50%以上。

(三)文理科比例文理科比例大约各占一半。

二、课程结构的定性描述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

课程内容以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间接经验位主,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间接经验应该占主要地位,应该是课程内容的主体,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中,间接经验也往往占主要地位。

(二)各育课程

从我们的教育方针,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和劳动课程,这种对应似乎是有一个严格的先后顺序,因此有人将其理解为量上的大小排列,这其实是不恰当的。

单以德育来讲,它可以贯穿在各育之中,就德育谈德育很容易流于说教,是很危险的。

(三)课程中所反映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内容

当前,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强调课程应该兼顾知识、能力和态度,但反映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内容应该占多少,并没有人进行过定量的刻画,也很难定量刻画和真正落实到具体内容之中。

三、我国课程现状的分析

(一)关于单一的国家课程,教材全国统一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的课程都是国家统一规定的,是全国统一的,而且我们往往认为统一是最好的。

而且借着全国的统一考试,这种子国家统一的课程得到长期维护。

这有其优点:

国家对课程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对于保证学校的基本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但如果统得过死,只有统一,就会失去必要的灵活性,就会忽视各地的差异。

(二)关于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我国当前的课程中既有分科课程又有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各有优点。

分科课程的优点:

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综合课程的优点:

它反映了当今科学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发展的需要。

二者的缺点也很明显,二者所拥有的优点都是对方所不具备的,是对方对应的缺点。

(三)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我国长期坚持以分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作为必要的补充。

学科课程优点:

1.按照科目组织起来的教材,学生可以系统地接受文化遗产;2.通过学习逻辑地组织起来的教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力;3.以传统知识为基础,容易组织教学,也容易进行评价。

缺点:

1、所提供的教材,由于注重逻辑系统,因此在展开教学时,容易重记忆而轻理解;2.在教学方法上容易偏重知识授受,而忽视儿童的社会性发挥咱和身心健康;3.教学方法划一,不能充分实施适应能力、能倾的个别化教育。

活动课程优点:

1.它以儿童所在社区的课题为题材,容易为儿童接受;2.它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框架,以生活题材为学习单元,使知识与生活相联系;3.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以学生的自律学习和指导为重点;4.学生可以通过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重构经验。

缺点:

1.传授的知识是零散的,非系统的;2.片面强调主体的自觉性。

第三节  九年一贯制课程结构

一、九年一贯制课程结构基本内容扫描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二)强调课程综合,设置了许多综合学科

(三)强调课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四)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五)新课程并没有放弃基本能力的训练

(六)课程十分强调思想道德教育

二、九年一贯制课程解读

(一)为什么要九年一一贯

九年一贯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得到明确并且付诸实施已是明显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了。

这主要是受到我国经济实力和课程实施文化的影响。

(二)为什么重视课程综合

这是由当前我们的人才培养重点决定的。

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怎样理解“加强写字教学”等一些基本能力

第四节 综合实践活动

一、综合实践或课程概述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1、综合性;

2、实践性;

3、真实性;

4、合作性。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计算机读写能力,或者信息运用、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

2、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取专题进行研究,并从研究中主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获得知识的学习活动。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所在社区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为社区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同时,增长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4、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选择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体现了每一所学校的特色;

反映了为社区服务的基本思想;

反映了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思想。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选取课题,展开探究

   教师角色:

从一个讲授者转变为一个学习情景的创设者,一个课程资源的提供者,一个学习方法指导者。

2、问题牵引,有问必答

3、整体规划,系统设计

二、研究性学习简介

(一)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要质:

1、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主义学习方式的改变。

2、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3、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在承认学生智力多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潜能。

4、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共享学习经验。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探究问题的兴趣,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

2、学会观察与发现,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鉴别、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交往,增强合作意识,学会分享经验与信息。

5、形成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勤于钻研的积极科学态度。

6、形成以社会责任意识为核心的现代人文意识。

(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取原则与设计策略

内容选取原则:

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

2、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

3、鼓励动手,重视学生与现代科学发展相联系。

4、注重综合,注意各科知识相联系。

设计策略:

1、由扶到放,设计情境,逐步聚集问题。

2、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课程资源。

3、逐渐积累,形成文化;利用差别,资源共享。

(四)研究性学习实施原则、组织形式与一般流程

实施原则:

1、全员参与

2、任务驱动,注重过程

3、形式多样,适当整合

4、课内外结合,各有侧重

一般流程:

1、进入情境,发现问题阶段

2、实践体验,解决问题阶段

3、总结、表达、交流与呈现成果阶段

三、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简介

(一)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走入社会,服务社会,获得生存体验

(二)课程目标

1、拓展经验,增进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精神

2、融入生活,形成健康、进去的生活态度

3、参与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服务社会,对他人富有爱心

5、亲近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6、促进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三)课程内容领域与选择原则

课程内容领域:

1、服务社区

2、走进社会

3、珍惜环境

4、关心他人

5、善待自己

选择的原则:

1、考虑本课程的特点

2、考虑学校的特点和可能性

3、考虑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4、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形成全面的人文素质

5、课程选材可以广泛,可以以各学科为基础选材,也可以从其他领域选材

(四)课程实施

实施的基本原则:

1、亲历性原则

2、自主性原则

3、协同性

4、整合性原则

活动的设计:

1、注意本课程的目标。

2、注意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3、活动要整合各学科的知识,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

4、注意本领域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他领域的统整。

5、设计出来的活动应反映学生特点。

6、要考虑课程资源的易获得性和其他条件。

课程组织与要求:

1、活动形式要与目标相适应。

可以采用的形式有参观、访问、调查、实验、采访、宣传、郊游、野营、义务劳动等。

2、活动形式的选择要注重实效,不能单纯追求形式。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鼓励学生自己参与、选择、设计、实施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活动。

4、注意课程实施中的安全问题。

5、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分享成功的机会。

6、注意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进步,注意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不要过于重成果。

7、注意发挥参与人员的合力,使课程实施更有效。

8、在时间使用上要注意灵活性,注意活动时间和活动量,不要加重学生的负担。

课程实施的一般程序:

1、提前准备

2、拟定方案

3、实施活动

4、交流总结

四、劳动与技术教育

(一)课程理念

1、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2、主题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3、注意劳动中的技术和知识含量,注意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

4、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拓展学生的技术学习经历,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1、了解世界,理解劳动的含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2、学会必要的生活技能,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

4、增进职业了解,形成职业认识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

1、立足现实,老率地方实际

2、贴近学生,与生活相联系

3、利于教,利于学,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四)实施原则

1、全面参与

2、注重基础,服务发展

3、讲求科学,注重实效

五、信息技术教育

(一)课程理念

1、改变学习方式,丰富学习资源

2、突破时空限制,提高课程实施效能

(二)课程目标

1、信息获取的能力

2、信息分析的能力

3、信息加工的能力

4、信息创新的能力

5、信息利用的能力

6、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

7、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

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2、操作系统知识

3、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4、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5、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6、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

7、数据库初步

8、程序设计方法

(四)信息教育的实施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一下几点:

1、教师要以现代技术观点来认识技术发展对学生和对社会的利益。

2、培养学生的基于证据和道德准则批判思考和决策能力。

3、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本地、地区和国家事务的机会。

第三章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

第一节   课程标准的一般理论

一、课程标准内涵的界定

(一)我国历史上的课程标准

在此次的课程改革中,用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

事实上,“课程标准”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在“废科举,兴学校”的近代普及教育运动初期,清政府在颁布各级学堂章程中,就有《功课教法》或《学科程度及编制》章,此为课程标准的雏形。

明确以“课程标准”作为教育指导性文件的是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

此后,“课程标准”一词沿用了40年,其间课程标准多次重订或修正。

一直到1952年,在全国学习苏联的背景下,才把原先采用的“课程标准”改为“教学大纲”。

(二)课程标准的内涵

教学大纲是俄语的直译,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教材纲目和教学实施的指导文件。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课程标准的定义是:

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

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个部分:

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纲设计,是一种纲领性文件,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定教材的基本要求等。

结合我国的教育传统以及教师的知识准备,我们认为以下几点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2、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4、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教教科书”。

5、课程标准的范围应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知识、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二、课程标准的性质

1、可评估性

2、可理解性

3、可完成性

4、可伸缩性

三、课程标准的作用

(一)指导编教材

(二)指导教学

1、使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

2、指导教师组织教学

(三)指导课程评价

四、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的意义

(一)教学大纲的弊端

1、教学以掌握知识位主要目的

2、束缚教师的创造性

3、不利于教材的特色化和个性化

4、评价以考试为主

(二)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有哪些超越之处

1、课程标准着眼于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

2、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3、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

4、教学大纲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确定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5、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

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习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7、与大纲不同的是,课程标准的内容更加丰富,其中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案例、综合性学习等,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1、对课程观的影响。

以前对课程的理解是学科,而且是文本形式的,这种对课程的理解就导致了教学大纲是严格规范教学内容的准则,规范的是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实际要学生学到什么。

在当代,随着课程理念的变革,不仅理论上倾向于把课程理解为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课程实践领域的改革更是体现了这样的理念,如许多国家课程改革的重心就是承认教师的课程自主权,为了迎合这样的转变,应运而生的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课程目标;二是预期的学习成果;三是各门学科和各级学校教育的评价方法。

2、对课程结构的影响

3、对教材的影响

4、对评价的影响

5、对教师的影响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

一、课程标准编制的理论基础

(一)新的学生观

1、学生是个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是个发展中的人

4、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二)新的课程观

1、知识或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

这种课程观把课程视为“学科”,或者把课程视为“知识”,认为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未来生活提供充足的理性准备。

在课程价值上,把知识的重要性推向极致,在课程实施上,知识的标准化、统一化支配着课程设计、课程实施。

2、经验或自我实现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