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9406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

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

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陆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

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

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这条东西通

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

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朝鲜、日本,西段至法国。

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

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

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

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

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

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

而葡萄、核桃、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饮食增添了更多选择。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印刷品——唐代的《金刚经》就发现于敦煌。

造纸术曾经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种技术似乎只有东亚及南亚部分国家才有发达的造纸工业。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

人们已在在楼兰遗迹的考古发现了2世纪的古纸。

而中亚地区虽然也是用纸,但没有发现造纸工业的证据。

很多人认为造纸术的西传为欧洲及中亚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变革,而最初这场变革却是残酷的:

唐朝与新兴的阿巴斯王朝在中亚的势力摩擦不断。

在对中亚政治格局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怛罗斯战役中,阿拉伯人将中国战俘沿着丝绸之路带回撒马尔罕,而这些战俘中就有长于造纸术的中国工匠。

最终造纸术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着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

之一。

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已经发现了用于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纸制品。

其中唐代的《金刚经》雕版残本如今仍保存于英国。

这说明印刷术在唐代至少已传播至中亚。

13世纪时期,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

15世纪时,欧洲人谷腾堡利用印刷术印出了一部《圣经》。

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令这种便于文化传播的技术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

1、下列对原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骞出使西域形成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

B.海上丝绸之路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C.元末,南方丝绸之路的作用比西北丝绸之路更加重要,成为陆上交流通道。

D.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沿着陆上丝绸之路不断往来,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

2、下列对原文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丝绸之路上,因为丝绸和瓷器,当时的东亚非常强盛。

B.使用丝绸和瓷器是各国元首和贵族的荣耀,丝绸也曾是

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

C.在唐代,《金刚经》在敦煌被发现,从而确定其为最古老的印刷品。

D.纸制品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在西域已及更远的地方出现。

3、下列对原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

B.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

达了朝鲜、日本,西段至法国,是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

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C.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和阿拉伯人将中国战俘沿丝绸之路带回撒马尔罕有很大关系。

D.印刷术由丝绸之路传到欧洲,第一个在意大利出现的印刷厂让印刷术很快传遍欧洲。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地锦

聂鑫森

  景影夫妇之所以买这套二手房,是因为儿子要结婚,再买一套新房吧,钱还不够。

于是将早几年买的一套大房子让出来,重新装修,做了年轻人的洞房。

然后,他们寻寻觅觅,相中了这套房子安身立命。

这一切都是静悄悄地进行,没有惊动单位的任何人。

景影平日上班、下班,从不要单位司机接送,所以他搬家、安家没人知道。

儿子结婚,景影也没给本单位的人发请柬。

这叫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图的是一个清静。

  景影夫妇太喜欢这套新买的房子了,虽说是二手房,虽说只有100平米,虽说与彼此上班的单位有着不短的距离。

但是这栋楼的外墙爬满了地锦,让呆板的水泥钢筋结构墙散发出无限生机,美得可人。

景影五十有五了,是林业大学园林系毕业的,之后又在园林管理局当技术员、工程师,再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如今是副局长了。

景影一辈子

与花花草草相厮守,心情好极了。

妻子刘欣在中学教语文,生得小巧玲珑,特别喜欢古人写花写草的诗词和散文,年纪大了却常常萌发少女的情怀,这很难得。

  刘欣常和丈夫开玩笑:

景影,你这辈子是改不了拈花惹草的毛病了。

  景影点头称是,然后说:

你常自比弱草娇花,我能不小心侍奉?

这地锦的名字就很有诗意,它还有俗名叫爬山虎、爬壁虎,最有韧劲,值得世人效仿。

  这栋楼只有6层,所以没有电梯,年岁在20年以上。

地锦把外墙涂得很绿,根扎在墙根,藤则攀墙乱爬,卵状的叶子重重叠叠,像厚厚的毯子。

景家住在5楼,客厅、书房、卧室、卫生间、厨房的窗口周围,都密集着藤和叶,有的还向窗口探进头来,充满着好奇心。

到了六七月间,藤叶间还会冒出淡黄带点浅绿的小花,娇滴滴的。

落雨的时候,雨声沙沙啦啦,好听。

而下雪后,绿意上覆一层莹白,好看。

盛夏骄阳如火,地锦却浓荫送凉;深秋下霜,叶子绿中透红,如无数跳跃的火苗。

  这地锦使景影浮想联翩,假如每个社区的每栋楼,都细心培养这种垂直绿化植物,那么,对于城市的空气净化和低碳化生活,功莫大焉。

他起草了一个报告《关于倡导城市住宅楼培植地锦的几点建议》,局办公会议全票通过,然后形成正式文件,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

  景影完成这个报告的初稿,是在地锦送绿

的书房里。

第一个读者当然是老伴刘欣。

刘欣边看边念,每到妙处必大声叫好,然后说:

景影,我要为地锦口占一首诗。

可惜,它不能录入你的大文,遗憾。

题目是《咏护墙植物地锦》:

地锦铺荫绿满墙,万家安乐笑炎凉。

最珍春雨潇潇夜,叶叶歌吟湿舞裳。

这回轮到景影喝彩了:

好,言近而旨远。

可叹我无诗才,不能唱和。

但愿这个报告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并大力推广,则为大幸。

  报告呈上去几个月了,如泥牛入海无消息。

景影很惆怅。

  社区忽然贴出通知:

将组织专人,把各住宅楼外墙的地锦全部清理干净,以便美化环境,参加全市美丽家园的评选活动。

景影感到很惊愕,

这真正是瞎胡闹。

一打听,是省里一位领导,在市里有关部门陪同视察时,随口说了一句要显出外墙本色才有整体美感的话,于是层层认可,雷厉风行遵命照办。

  景影雷急火急去了社区的管理办公室,对一位年轻的女主任,口若悬河地说了一大通道理,关键词是:

决不能清除地锦!

女主任漠然地看着景影,然后说:

上头有指示,我能不办吗?

再说许多住户都同意哩。

你想想,我得请人,得发工钱,还要刷涂料,我愿意吗?

景影大声说:

别人同意,我不能阻止。

但我家的房子,当然包括外墙,是我用钱买的,是我的私有财产。

我家外墙的地锦,决不能清除!

谁敢清除,我上法院告谁!

  景影说完,气冲冲地走了。

  一栋栋楼外墙的地锦,被清除干净了,再刷上白色的涂料。

只有景影家的外墙,还留着一片地锦,如白色波浪中的一个绿岛,格外扎眼。

景影对老伴说:

我就守望着这一片绿色,可奈我何?

  有一天,正好儿子、儿媳回家来吃饭。

刘欣对景影说:

你早出晚归,社区的许多闲话你听不到。

他们说:

这家牛,因为男人是园林管理局的副局长,副处哩,谁敢去惹他!

屁话!

这是简单的维权,与当副局长何干?

还有人说,小偷喜欢到有权有势的人家作案,他留下绿的标记,可以直奔其家,不致大家受难。

景影气得一拍桌子,吼道:

这是什么混账逻辑!

我若是贪官,有的是钱,还买这二手房干什么?

吼完了,无力地坐下来,连连叹气。

儿子、儿媳忙说:

爹,我们也担心哩。

万一小偷上门,偷不到值钱的东西,又正好撞着你们两个老人,撒气行凶,得不偿失啊。

  景影忽然老泪纵横,说:

你们看着办吧。

  刘欣马上走向座机,拨号给社区管理办公室,说:

我家外墙的地锦,你们去铲除吧。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上下班不要单位司机接送,搬家、安家没人知道,儿子结婚自己让房,买二手房这些情

节都凸显了景影的为官清廉。

  B.第六段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写地锦的四季之美,构成景影夫妇活动的环境和背景,并承接上文揭示景影夫妇喜欢这套二手房的原因,引起下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社区有人这样议论这家牛,因为男人是园林管理局的副局长,副处哩,谁敢去惹他,这段话含蓄地批评了拥有权利的官员享有特权这一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D.文末景影忽然“老泪纵横,说:

你们看着办吧”中“老泪纵横”这一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出景影面对舆论和亲人劝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痛苦和无奈。

  E.小说善用烘托的手法,有艺术情趣。

最终妥协于现实的妻子刘欣、唯上级是从的女主任、嚼舌根的小区居民,都有力地烘托了景影这一人物形象。

  5.请分点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8分)

  

6.这篇小说的创作

意图是什么?

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探究。

(8分)

二、古诗文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

答。

已而叹曰: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

妇曰: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

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7.下列对文中画曲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B.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C.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D.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一个月来说,有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晦,最后一天叫做朔。

《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十五叫做望,十六叫做既望,苏轼《赤壁赋》说: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B.“木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最早出现在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木叶”中“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

有暗示意义,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凄清的艺术格调。

C.赤壁之战的地点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

苏轼游览的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之处。

D.冯夷一般指河伯。

河伯是古代汉族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原名冯夷。

也作“冰夷”。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的朋友捕到了鱼可是没有下酒菜,苏轼回去和妻子商量,妻子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酒。

B.本文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赤壁赋》中的“微风徐来,水波不兴”曾在初中的语文课本《核舟记》中出现过。

《核舟记》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写自己在船上游览的见闻。

C.《赤壁赋》所写景色是秋季,水势浩大;《后赤壁赋》所写的是冬季景色,水资源比较枯竭,所以“江山不可复识矣”。

D.最后关于孤鹤和梦境的描绘,作者想象的成分较多,为整个文章蒙上了神秘和玄幻的色彩。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8分,共16分)

(1).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

《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抱布贸丝”体现了先秦时期以物易物的经济特点。

B.男女双方可以自由见面,在“无良媒”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自由商定婚期,体现了先秦时期男女开放自由的恋爱观。

C.“尔卜尔筮”体现了当时占卜文化的特点:

以小明大、以微见著,通过微观与宏观的联系为原理,用龟壳、铜钱、竹签、纸牌或占星等手段和征兆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

D.“顿丘”和“复关”都是地名,在诗歌中实际上都是指卫国的两个不同的地方。

12.这两节诗歌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特征?

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2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分(12分,每空1分)

(1).《氓》中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两句是:

                 ,                   。

(2).《离骚》中诗人怨恨楚怀王荒唐,不了解自己心情的两句是,。

(3).,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

(4).,悠悠我心。

《短歌行》

(5).暧暧远人村,。

《归园田居其一》

(6).《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来写生命短暂和渺小的两句是:

,。

(7).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世人等同生死和等同生命长短的两句是,。

(8).《游褒禅山记》中作者认为古人观赏各种景物往往有收获的原因的一句是。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为人处事,不要过于圆滑,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方枘圆凿,刚正有节气。

②2017年12月10日,西安经开区保安李国武在徒手托接一名坠楼女子时不幸被砸身亡。

全社会发出了向李国武学习的号召,去其家中凭吊的人也不绝如缕。

③北京大学建校初,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④有人希望,黑人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⑤佚名叙述者描述了离经叛道甚而多是骇人听闻的故事,用语却是冷淡,或可以算上平常的语句。

⑥她虽然一介弱女,却也并非不明大义,更非营营攻苦之人,她能深刻理解父亲送己前来的一片苦心,也能深刻理解“朝廷幸甚,天下幸甚”。

A.①②⑥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⑤⑥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一带一路”、“亚投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而且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

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记住乡愁》以浓厚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平实的情感、感人的中国故事,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D.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西安市民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的诉求,而“会呼吸的痛”却让人们日益渴望干净的空气。

1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__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

福的了。

_

____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___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A、也许毕竟甚至然而 B、即使毕竟还有然而 

C、也许但是还有而且 D、即使但是甚至而且

17.仿写一个句子,要求和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

(6分)

例: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塘月色》)

四、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近年来,虽然整形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触目惊心

,但丝毫没有影响整容行业的异常火爆,而在整形的队伍中也不乏高中生的身影。

据了解,整形热的出现,主要由于大多数人希望通过提升“颜值”获得更多的自信与机遇。

2015年身为阿里巴巴掌门人的马云,名列福布斯“全球科技百富榜”亚洲第一。

美国《福布斯》杂志曾这样介绍马云:

“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副5 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

”“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颜值时代,是“造脸”还是“修心”?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原文是“取代”)

2.D(A强加因果B青金石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C因果关系错,且不是在唐代被发现) 

3.B(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 

4.

(1)AC(A儿子结婚自己让房主要表现的是对孩子的关爱;C没有含蓄地批评答对一个2分)

  5.①开端:

景影让房给儿子结婚,自购二手房并喜欢上外墙爬满地锦的绿色二手房。

  ②发展:

景影向政府提交推广培植地锦的报告,不料从社区传来要清除地锦的消息。

  ③高潮:

景影拒绝清除自己住房的地锦,坚守自己的绿色生活,哪怕与对方诉诸法庭。

④结局:

面对社会舆论和亲人的劝说,景影做出了无奈的选择。

(每点2分,不写关键词只答情节内容的酌情扣分)

  6.①呼吁绿色生活意识。

小说中景影喜爱地锦,然而他家的地锦却难

逃被铲除的命运。

小说意在用他的不幸遭遇来唤醒人们绿色生活与诗意栖居的意识。

  ②谴责公众舆论暴力。

景影坚守自己的绿色生活,拒绝铲除自家地锦,反抗社区的错误做法,但他面对公众舆论却无可奈何,不良舆论也是一种暴力。

  ③批评官场恶劣风气。

讽刺当下某些地方社会生态不健康,上级领导随口一句话,下级领导就奉若神明,社会生活一刀切,本文中清除地锦参加评选即为例证。

  ④暴露清官难做实事。

小说中景影是个清官,儿子结婚只好自己让房。

他为人正直,敢于反抗长官意志,但他最终还是屈服于环境,屈服舆论,可见清官难做。

(答到3点给满分)

7.A8.A9.B(应是“清风徐来”,对《核舟记》的内容概括也不对)

10.

(1)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2)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

11.D(复关是借代,代指氓)

12.

(1)温柔体贴: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2)热情大方: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3)忠贞于爱情: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13.略

14.A(都是必修2课本上的,不解释了)

15.C(A.递进关系不当;B.语序应是“求每名学生三个月内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D,缺少主语,去掉“经过”)

16.D

17.把握通感的修辞就可以了,字数不用和原句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