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0201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14 大小:2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4页
亲,该文档总共2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2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二年级下册

学生年龄差异大,理解力差。

但学生大多具有多种识字的能力,养成了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能提前预习,能读懂短文,按要求答题。

学困生多数是智力尚未开发,个别学生有多动症。

本期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纠正学生作业时边做边玩,效率低的现象。

督促检查学生及时订正错题,加大课外阅读量和读写训练。

 

 

 

 

 

 

 

 

 

本册教材八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呈现。

依次是:

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

拼音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阅读

5、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6、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7、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8、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10、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

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11、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12、坚持写日记,1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14、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口语交际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写话:

注重孩子的写话能力培养,要求每个学生坚持写日记。

在班级中开设“妙笔生花”专栏,展示优秀习作,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

积极营造班级爱阅读的氛围。

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提高识字量和阅读量,提倡孩子每天背诵一首古诗。

 

重点:

1、会写300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逐步掌握一些识字方法,培养初步的识字能力。

2、认识400个常用字,认清字形,会口头组词。

3、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培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能将大意讲给别人听。

难点:

1、提高识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说完整的话,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地想法和认识。

在语文园地的教学中,重在复习巩固,发展能力,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情景。

帮助学生写好日记。

能写出真实的情感,能运用学过和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

写好后用红笔点出和勾出来。

 

1、解读课标,吃透新教材,针对学生实际,用好教材。

2、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

首先,是让学生听好课,听好同学的发言。

3、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喜欢阅读和写话。

开辟读书写话展示天地。

4、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读物,学习积累好词佳句、段。

学会办手抄报

5、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6、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辅导学困生。

让他们的努力能见到成效。

 

要减负首先应做到向40分钟要质量。

上课不迟到、不拖堂、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教学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力求使教学方法直观、形象、新颖。

突破重难点,激起学生认识新事物的兴趣。

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易于接受。

尽可能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

教学中,给学生留足思维学习的时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不满足于结果,要体验过程。

重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资源共享。

语文源于生活,多读、多积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

献课研究课课题

 

 

语文教学进度表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1、找春天

2

2、古诗两首《草》《宿新市徐公店》

2

3、笋芽儿

2

4、小鹿的玫瑰花

2

语文园地一

3

单元复习

3

单元考试一

2

5、泉水

2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

7、我不是最弱小的

2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2

语文园地二

3

单元复习

3

单元考试二

2

9、日月潭

2

10、葡萄沟

2

11、难忘的泼水节

2

12、北京亮起来了

2

语文园地三

2

单元复习

3

单元考试三

2

13、动手做做看

2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2

15、画风

2

16、充气雨衣

2

语文园地四

3

单元复习

3

单元考试四

2

17、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

2

18、雷雨

2

19、最大的“书”

2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2

语文园地五

3

单元复习

3

单元考试五

2

21、画家和牧童

2

22、我为你骄傲

2

23、三个儿子

2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2

语文园地六

3

单元复习

3

单元考试六

2

25、玲玲的画

2

26、蜜蜂引路

2

27、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2

28、丑小鸭

2

语文园地七

3

单元复习

3

单元考试七

2

29、数星星的孩子

2

30、爱迪生救妈妈

2

31、恐龙的灭绝

2

32、阿德的梦

2

语文园地八

3

单元复习

3

单元考试八

2

复习、期末考试

两周

 

第一组导读

过了欢乐,祥和的春节,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迎来了迷人的春天。

让我们睁大双眼,敞开心扉,去拥抱自然,拥抱生活吧!

去年春天,我们曾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旋律的课文,本组教材也是围绕春天来编排的。

它要求我们不仅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教学本组教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春天的大课堂里去主动学习,去寻找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春天的脚印,去探索笋芽儿长成竹子的奥秘,去想象春风春雨春花春草像什么?

本组教材中的几篇诗文都很美,应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口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

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与积累结合起来。

教学安排约13~15课时。

1找春天

一、我对教材解读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小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在校园里找一找,你能在操场边发现刚探出头的小草;在天空去找一找,你能发现天空中已有了五颜六色的风筝;打开课本,我们又会在课文插图中发现春天的影子;读着课文,我们会感觉自己就是那几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

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

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娕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

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

从哪里找到的?

怎样找到的?

激发学生多读书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吗?

”……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穷。

接着引导学生看着画面背诵,不但背下语言,还“背”下画面,“背”出丰富的情感。

二、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三、教学重难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课前准备:

1、多媒体电子课件。

2、双休日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大自然去找春天。

五、教学时数:

两课时。

六、教学内容:

七、教学方法: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

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

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

教师与学生一起的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

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

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

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三、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

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五、词语积累

春回大地  春色迷人  大地回春  春光明媚

春日融融  春光明丽  春意盎然  春意浓浓

春色满园  春满人间  春花烂漫  百花争春

六、《找春天》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害羞──怕羞、害臊、羞愧  躲藏──躲避、隐藏  

  遮掩──遮蔽、掩盖  仔细──认真、细心、细致

  寻找──寻求、搜寻  探出──伸出

【反义词】

  嫩──老  害──利、益 躲藏──暴露  害羞──大方、自然

  探出──缩进  遮掩──显现  仔细──马虎、粗心、大意

七、《找春天》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遮掩】

  ⑴ 遮蔽、遮盖。

⑵ 掩饰(错误、缺点)。

〖搭配〗

  遮掩道路,遮掩缺点,遮掩字迹,遮掩脚印;熟练地遮掩,笨拙地遮掩。

【躲藏】

  把身体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

〖搭配〗

  临时躲藏,及时躲藏;学会躲藏,迅速躲藏。

【音符】

  乐谱中表示音长或音高的符号。

【解冻】

  冰冻的江河、土地融化。

八、《找春天》多音字同音字组词

【多音字组词】

    jiě(解释、解说)

  解:

jiè(解送、押解)    奔:

bēn(奔跑、飞奔)

    xiè(解数)        bèn(奔向、奔头儿)

  藏:

cáng(躲藏)      冲:

chāng(冲出)

    zàng(西藏)        chàng(冲着)

【同音字组词】

溪:

(小溪)  野(田野)    躲(躲藏) 

西:

(西方)    也(也是)    朵(花朵)

九、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读短文,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春天来了!

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呀摇;她在喜、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1)找春天的方法真多,我们可以用看,用听,用闻,用触。

(2)这段话中写了哪几种春天的景物?

这段话中写了、、、等春天的景物。

5、我也发现了两种春天的景物:

、、

6、再去找几篇描写春天的文章美美地读一读。

十、板书设计

小草探出头

野花开几朵

1找春天树木吐嫩芽春天来了

小溪刚解冻

                

十一、教学反思:

 

2古诗两首

一、我对教材的解读。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

《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这首诗的大意是:

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

这首诗的大意是:

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

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特别是学习《宿新市徐公店》,可在读后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激发学生根据插图或诗意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

二、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朗读古诗是重点,领悟诗意是难点。

四、教学时数:

两课时。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我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

  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

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

(板书课题。

)先来学习《草》。

二、对话平台、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三、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

    自己哪里读懂了?

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

    如:

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⑴ “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

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⑵ “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⑶ 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

  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

什么是“荣”?

 ⑷ “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合作意识。

四、朗读

  1、自由读:

  你喜欢小草吗?

为什么?

(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

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在充分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五、背诵

  1、情境背诵:

  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

“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

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表演背诵,既训练了形义较难的字,又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利于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六、练习1、填空:

    离离__________,一岁一________。

    野火__________,春风__________。

    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

 2、按要求分类:

    未 追 店 枯 徐 烧 荣 菜 宿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七、书写

  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

   ⑴ 荣:

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⑵ 烧:

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回顾背诵古诗〈草〉。

二、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

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

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

哪里还不懂?

  3、说:

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四、朗读

  1、自由读:

    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

    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

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

    (高兴、喜悦,失望)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联想,丰富语言积累,进一步体会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3、竞赛读:

    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

谁读得好?

好在哪里?

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诗歌语言凝练,富于韵律感。

多种形式的朗读,利于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语感。

五、背诵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六、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给学生提供“二度创作”的题材,不仅拓展延伸了文本,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棵奇葩,教师要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培养课外积累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七、写字

  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

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八、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

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

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学会评价,在互相学习、借鉴、欣赏中共同进步。

九、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离离:

草木长的得很茂盛的样子。

  枯:

枯萎。

  尽:

完、全。

  宿:

投宿。

  篱落:

稀稀落落的样子。

  径:

小路。

  寻:

寻找。

十、相关链接

  相传《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的一首应考习作。

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一定要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十一、阅读在线

  《春日》(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清明》(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十二、【多音字组词】

    sù(宿舍、宿愿)

  宿:

xiǔ(住了一宿)        处:

chǔ(处分、处世)

    xiù(星宿)           chù(人事处、深处)

  尽:

jìn(尽头、尽力、尽情)     

    jǐn(尽量、尽管)       

十三、【同音字组词】

  未:

(未来)   枯:

(枯了)   店:

(小店)   荣:

(光荣)

  为:

(为了)   哭:

(好哭)   电:

(电灯)   融:

(融化)

十四、【形近字组词】

  徐(徐徐、徐缓)  未(未来、未必)

除(除法、开除)  末(末日、末代)

十五、理解词语

【离离】

  草长得很茂盛的样子。

【枯荣】干枯和茂盛。

【篱落】篱笆。

【疏疏】间隔很宽、稀疏的样子。

【径】小路。

【急走】奔跑。

【岁】年的意思。

一岁:

一年。

【尽】完。

【野火】荒山野地燃烧起来的火。

十六、【近义词】

  树头——枝头  儿童——小孩儿、孩子

  疏疏——稀稀   尽——完   岁——年

十七、【反义词】

  疏疏——密密  无处——到处 

生——死    深——浅    枯——荣

十八、《古诗两首》课后题解

  读了《宿新市徐公店》,看了插图,我能编故事。

  在一个稀稀朗朗的篱笆旁边,延伸着一条幽深的小路。

路旁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谢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

儿童们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蝴蝶飞入黄菜花中,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菜花了,也不知到何处去寻找蝴蝶了。

九、板书设计:

草秋冬:

枯萎春荣

2古诗草生命力顽强

野火烧春风生

暮春:

乡间宁静、柔美

动静结合

2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景物人物融为一体

儿童追蝶(喜悦)飞入菜花

(失望)

十、教学反思:

 

3笋芽儿

一、我对教材的解读。

这是一篇拟人的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