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0422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docx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

 

一、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判定

人均收入水平是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性指标,主要由以下两种判断标准:

(一)世界银行标准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依据。

20世界70年代中期,世界银行在其年度发展报告中开始将国家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分类,后改为按照人均国民收入(GNI)分类。

世界银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分类指标较为普及,是当今许多经济学家判断一个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世界银行有两种分类方式,且两者密切联系。

一种是将国家或经济实体划分为四个收入档次,分别为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

这一分类标准非常明确且每年调整一次。

2007年的分类标准为:

人均GNI低于905美元为低收入经济体;人均GNI在906美元至3595美元之间为下中等收入经济体;人均GNI在3596至11115美元之间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人均GNI在1111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经济体。

按照此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处于3000到10000美元时,属于上中等收入经济体。

另一种是在这四个收入档次类别基础上,又划分为“发展中经济”和“发达经济”两个类别。

在世行官方文件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被笼统地成为“发展中国家”,高收入国家则被称为“发达国家”。

世界银行金融信贷政策对这两类经济体也有明确的收入“门槛”界限。

按照1989年世行有关补充界定,这个“门槛”的收入界限是以1987年美元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NI为6000美元。

在此收入门槛以上,便划入“高收入国家”或“发达国家”之列。

这一门槛每年随美元购买力或价格指数的变化而调整,2007年世行确定的高收入或“发达经济”的收入门槛为11116美元。

(二)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

在现有国外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中,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

钱纳里阶段划分标准认为工业化是以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转移为特征的;他把现代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把随人均收入增长而发生的结构转变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表1)。

 

表1钱纳里的人均收入6阶段(人均GDP)

工业化

起始阶段

工业化实现阶段

后工业

化阶段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人均GDP(1970年美元)

140-280

280-560

560-1120

1120-2100

2100以上

人均GDP(1996年美元)

620-1240

1240-2480

2480-4960

4960-9300

9300以上

人均GDP(2007年美元)

748-1495

1495-2990

2990-5981

5981-11214

11214以上

注:

根据《美国统计概要(2009)》公布的物价指数变动情况,2007年美元与1970年美元的换算因子为5.34,由此,对应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标志值发生变化。

二、人均超过GDP3000美元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这是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实现了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跨越。

从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国际经济发展轨迹来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在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迈进时,经济发展有许多显著的共性特征。

1.发展方向特点:

面临经济发展的“分水岭”。

历史经验和国际研究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往往会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分水岭,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往往存在较大变数。

处理得当,通常会出现一个较长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并在较短时间实现人均GDP的更高突破;反之,则可能出现经济震荡,徘徊不前,甚至倒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与拉美、东亚国家在相近的时期实现了人均GDP3000美元的突破,日本、国和欧美发达国家成功跨越这道“分水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实施出口替代战略,成功实现了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经济普遍保持了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并很快实现人均GDP5000美元甚至10000美元的突破。

而处于大致相同起跑线上的拉美国家,由于实施耐用消费品进口替代,本国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增长方式难以向集约化过渡,导致农业衰退,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造成失业剧增,经济发展艰难,有的国家,如巴西甚至出现倒退,直到本世纪初人均GDP仍徘徊在2000至3000美元之间。

2.产业结构特点:

第三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变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容。

“配第—克拉克定律”,以及钱纳里、库兹涅茨的研究,都阐述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呈明显下降趋势,产业结构的重心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的规律。

从第二产业部结构看,重工业的比重逐步提升;从整体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将逐渐取代第二产业而居于主导地位。

人均GDP在达到3000美元之前,经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工业化时期,“投资主导—工业推动”的组合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由于消费快速扩,服务业迅速崛起,“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的组合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动力,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而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表2)。

 

表2:

世界及主要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年代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以1994年美元计算人均GDP3000美元的时间

 美国

1910年

32

41

27

50年代

1950年

13

31

57

1960年

9

31

63

1970年

4

30

66

1980年

4

29

67

1992年

3

24

73

 

 

日本

 

 

1920年

34.0

26.7

39.3

60年代中、后期

1960年

14.9

36.3

48.8

1970年

6.1

41.8

52.1

1980年

3.6

37.6

58.8

1998年

2.0

34.0

63.9

 

 

 

 

 

1960年

4

39

62

60年代末、70年代初

1965年

2

40

58

1970年

2

36

62

1983年

1

30

69

1988年

0

29

70

1994年

0

18

82

3.发展动力变化:

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可划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大动力。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发达经济体逐渐放弃“以资源促发展”、“以市场换技术”、“以利润换资本”等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前期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由以主要依靠投资驱动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技术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4.企业格局变化:

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实力的主要载体。

企业实力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

工业化初级阶段,广大中小企业是产业的重要支柱力量。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大企业数量快速增加,跨国公司或企业迅速崛起壮大,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载体,带动人均GDP迅速向更高阶段跨越。

例如,从1965年到1980年,美国年营业收入在5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企业比重从2.4%上升到5.4%;资产在1亿美元以上的大型、超大型公司从0.13万个上升到0.61万个,增长了3.69倍;资产排名前100名公司的资产集中度达到46.7%。

5.收入分配结构变化:

中产阶层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经济体发生的一个直观明显的变化就是中产阶层迅速扩大。

在现代发达国家中,中产阶层人数众多,如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中产阶层占全社会家庭总数的比重都在70%以上。

中产阶层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市场消费的主体,具有强劲的购买力,是消费需求持续扩大的主要来源。

同时,中产阶层的形成,是推动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中产阶层是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人均GDP向更高阶段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人均超过GDP5000美元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增长,还更加带来了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

在社会经济特征比较中,将亚洲的中国地区、国、欧洲的西班牙和近期跨入5000美元的美洲巴西、墨西哥进行参照比较。

从这些国家与地区经验看,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迈进时,社会经济发展有许多共性的经验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

第一,产业、就业、城乡结构的现代转型。

国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后,社会流动加快,乡村人口急剧下降,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1962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7%,到1992年减少为14%。

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28.5%上升到1987年的68.7%,1995年更是上升到了81.3%。

中国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社会经济结构再度转型,由新兴工业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纺工业向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重化工业升级的同时,服务业比重逐年扩大,日益成为带动经济成长的支柱产业。

1988年人均GDP5000美元时服务业首次超过一半(50.13%),且持续成长。

服务业呈现质变,由蓝领阶级为主的服务转变为信息服务。

第二,中产阶层快速崛起。

在顺利实现人均GDP5000美元跨越的国、西班牙及中国地区中,都有一个人数众多的中产阶层。

国新中产阶级由1970年的14.2%增加到1980年的17.72%和1990年的26.1%。

中国地区在19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下层阶级人口也迅速减少,现代职业阶层和新中产阶级快速增加,农村独立经营的个体农民和农村下层阶级人口减少,分别由1970年的28.0%和16.7%下降到1980年的23.3%和8.1%。

城市中的下层阶级的比例也在下降,由1970年的8.0%下降到1980年的5.9%。

新中产阶级由1970年的14.2%增加到1980年的17.7%和1990年的26.1%。

第三,高度重视社会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设。

相关国家与地区都非常重视社会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制度建设。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本刊资料国1989年实现了全民医保。

实现全民医保后,公共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稳步增长,覆盖率从1989年的90.39%上升到2007年的98.69%(其余人口由医疗救助提供保障)。

目前,国政府正在要建立具有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式福利经济模式”构想,主要就是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的均衡,搞好基本收入、基本医疗、基本教育、基本居住4项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基本保障,实行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建立“家庭般的社会”。

1995年中国地区的全民健保制度全面实施,1999年的覆盖率达到95.46%。

中国地区的各项社会保险均由政府(劳工保险是劳保局)直接掌管,而且法律规定保险制度的最终财政责任也在政府。

墨西哥在1943年就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保障法,1995年制定、并在1997年实施了新的社会保障法,2003年针对农民和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制定了社会医疗救助法。

第四,重视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分配格局。

中国地区和国分别于1976年、1977年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并没有出现学界所说的倒U型状况,其基尼系数都处在比较合理的0.35以下的水平。

其中中国地区的情况特别突出。

从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经济迅速增长,人均GDP从1964年的500美元上升到1976年的1000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6.6%,而收入不平等现象却在不断改善,基尼系数从1953年的0.57下降到1972年的0.29。

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力求增加“国民所得”,1980年平均“国民所得”为2054美元,1985年为3142美元,至1997年达12019美元。

中国地区的分配差距也在缩小。

1950年中国最高20%所得阶层与最低20%所得阶层,每户年平均所得比率为15∶1,到1979年降为4.34∶1。

第五,社会冲突不断,社会稳定面临挑战。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之后,仍会面临着社会“发展之坎”,会由于制度安排、战略选择、政策制定、公平实现等方面的问题引发社会矛盾与冲突。

巴西就是由于较严重的贫富、区域、种族社会地位的差距,社会冲突比较严重。

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无地农民运动仍在发展。

但同时,面临着许多已知或未知的社会问题与挑战,主要有:

第一,向成熟型社会过渡的四个“倒U型曲线”(分别是收入差距、产业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环境污染、社会问题的倒U型曲线)拐点仍未出现;第二,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相对短缺的三大矛盾突出;第三,市场经济建设、公共服务需求与政府职能转型不到位的矛盾依然存在;第四,社会公正程度不高可能引发社会冲突,社会风险增加。

在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这个阶段,欧美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手段,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注重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欧美发达国家以科技促进经济增长,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在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以前,虽然人们早已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但国家没有明确的科技产业政策,科技对经济的增长作用处于自发阶段。

第二个时期,在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以后,通过几年的实践,政府对于如何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完善了科技产业政策。

如日本提出“技术立国”方针,极其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第三个时期,在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跨入高收入行列之后,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形成完整的产学研体系,建立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

如美国在1980年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贝赫—多尔法案》,1986年出台了加快产学研结合的《史蒂文森—怀德勒法案》。

亚洲“四小龙”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以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收入水平较低,注重以技术引进、模仿、创新来提高科技竞争力。

第二个时期,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开始注重自主研发,走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并重的发展道路。

如国1990年出台了《战略部门技术开发计划》(1989年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地区1986年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十年长程计划(1986~1995)》(1987年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

第三个时期,步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以后,更重视自主创新。

如亚洲“四小龙”在引进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协调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强了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2、注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发展不同水平的重要体现。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

到上世纪70年代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以后,三次产业结构基本稳定,经济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结构部。

在第三产业部,以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房地产等为支柱的服务业,以专利、、商标和设计等为核的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起来。

在第二产业部,迫于石油危机的压力,这些国家加快了以汽车、宇航、微电子、半导体、机电产品等为代表的低能耗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取代了传统产业。

如亚洲“四小龙”在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之后,不但二、三次产业比重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三次产业结构部也出现了重大调整。

以地区为例,1987年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是5∶47∶48,到1992年进入高收入地区行列时三次产业结构为4∶40∶56。

工业产业重点发展技术程度高、附加值高、能源密度低、污染程度低、产业关联效果大、市场潜力大的行业;服务业以金融、保险、房地产为主体,发展较快,五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在这一阶段致力于“经济服务化”,制造业向地大规模转移,迅速崛起为亚太区域国际金融中心,成为中国地特别是华南地区的贸易转口港和服务中心。

新加坡在这一阶段,以建设肯特科技园为标志逐渐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有增长潜力的服务业,成为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3、注重推进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改革

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迫使西方国家接受了新的国家管理理念,以罗斯福“新政”为标志,西方国家推行凯恩斯主义,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快速发展。

但到了上世纪70年代,也就是在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之后这个阶段,西方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慢,通货膨胀日益严重,迫使各国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宏观经济手段。

如美国进行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英国从第二次国有化运动到新私有化运动,改革国家福利制度;法国和德国开始完善新的计划干预体系;日本围绕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重建财政和金融制度。

亚洲“四小龙”虽然采取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但由于独特的历史传统,除外,它们的社会经济制度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仍有很大的不同,重视建立公营企业和经济计划。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

但是到了80年代,由于原有产业优势逐渐下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增速趋缓,发展后劲不足。

此后,也就是在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以后,政府注重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大规模调整经济社会关系,减少干预,推进公营企业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尽量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增进资源配置效率。

4、注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新城作为城市发展新空间、经济增长新载体,是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以后国家和地区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但是针对不同的区域问题,这些国家和地区对新城建设功能定位也不同。

英国虽然早在1945年就成立了新城建设委员会,但真正树立新城建设现代化理念是在70年代末,即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之后。

当时,英国各大城市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衰退现象。

新城建设的目标由二战后仅仅容纳大城市过剩人口和工业,转向协助大城市恢复部经济,成为集生活、休闲娱乐和工作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域,缓解了中心城区的压力。

法国的巴黎新城建设基本上与法国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的时间同步。

巴黎新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整合就业、居住、服务功能,重新构建、组织大城市郊区功能布局,真正形成自立性的城市,促进区域整体发展。

从功能定位来看,巴黎新城建设与英国不同,不是分解中心城区职能,而是以吸纳新增城市人口为主要职能,避免人口向中心城区过度聚集。

日本新城功能定位,不同于巴黎新城和英国新城。

除了筑波科学城外,日本70年代中期以前的新城开发基本上都是“卧城”,主要是为了解决巨大的住宅缺口并克服小规模土地开发效率偏低的问题。

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日本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人们对“卧城”的城市服务功能要求提高。

而此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加快,企业由单纯的生产型向研发生产一体型转变,生产方式走向多元化、高科技化,由此推动了企业和研发机构向郊区转移,这对新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城建设在70年代中后期,转向多功能综合化发展,成为职住平衡的区域发展新增长极。

如“森之里地区”开发,确立了住宅、自然公园和大学研究三大功能区;港北新城通过用地调整,安置一定的研究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多功能综合化趋向明显;筑波新城通过自身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地域城市功能发展,进而促进自身综合实力增强。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新城基本上是建在半城市化区域不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新城建设最初主要是以工业开发区形式出现的。

以国、、新加坡为例,当它们的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以后,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开发区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滞后于新城发展需要。

为了解决“有业无城”的困境,政府适时推进工业开发区的社会事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综合功能的新城,吸引人口聚集,疏散中心城区人口,成为新城建设的重要时期。

国1989年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当时的汉城新城建设高峰期在1989至1994年间,相继建成5座卫星城。

这些卫星城注意发挥地利优势,努力向现代标准靠拢,确保新城真正具有吸引力。

四、人均超过GDP10000美元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以2000年美元价格计算,20世纪50~8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直到2008年,仅有美国、日本的人均GDP超过30000美元,见表3。

通过研究发现,进入人均GDP10000美元发展阶段后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表3主要发达国家人均GDP10000~30000美元的起始年份

国别

人均GDP(GNP)

10000美元

30000美元

美国

1951年

1996年

日本

1964年

1988年

英国

1967年

2008年(28489美元)

法国

1967年

2008年(24362美元)

德国

1969年

2008年(25419美元)

新加坡

1983年

2008年(27990美元)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数据库

(一)产业结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使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发达国家在进入人均GDP10000美元发展阶段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具有显著优势。

1970年,日本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47.2%,到1993年,该比重上升至57.6%。

1980年,法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2.0%,到2004年,该比重上升至75.8%。

1970年,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4.0%,1997年,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已经达到71.7%。

1970年,德国和英国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0.6%和52.4%,到2004年,该比重分别上升至69.8%和72.7%。

同时,为适应后工业社会国民经济服务化的转变,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功能逐渐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产业结构开始进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阶段。

研究发现,进入人均GDP10000美元阶段后,纽约的服务业产值居主导地位,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也显著增加,1970年,纽约的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62.4%,2005年,纽约的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为89.3%,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为88.4%。

1965年,东京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就已经达到57.0%,2000年增加到74.2%。

国际大都市的服务业类型也由初期的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公共管理业逐步扩展到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咨询业等新兴服务业(表4)。

表4人均GDP10000美元后国际大都市的服务业类型

城市

服务业类型

纽约

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公共管理、法律、管理咨

询、文化教育、信息产业

巴黎

商业(批发和零售)、酒店餐饮业、企业管理咨询、健康业、旅游会展业、

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业

伦敦

金融保险业、法律、会计、咨询、广告、设计、教育、卫生等服务业

东京

商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产业、工商业设计、经营管理咨询等服务业

(二)结构升级以科技引领为主导

进入人均GDP10000美元发展阶段后,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力以科技引领为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工业结构的深加工化趋势,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业和组装工业为主,工业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依赖程度逐步下降,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投入,特别是高新技术投入;二是现代制造业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