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0811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docx

最新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

 

CAD高级考证复习资料

PROTELDXP2004复习资料

第一题原理图模板制作

1.先在指定硬盘根目录下,以准考证号后8位阿拉伯数字为名建立文件夹,将考试所建立的项目文件存入该文件夹中。

2.新建一个以自己名字拼音命名的项目文件。

例:

考生陈大勇的文件名为:

CDY.PrjPcb(文件\新建\项目\PCB项目)并将项目文件另存入所建的文件夹中,然后按”确定”。

3.在所建项目文件内新建一个原理图设计文件(即模版文件),名为:

mydot1.SchDot.

方法:

先在设计项目文件中建立原理图文件sheet1.SchDoc(文件\新建\原理图(图标)),再将“sheet1.SchDoc”改为“mydot1.SchDot”。

注意:

考试中建立的所有文件有:

mydot1.SchDot(模板文件),流水灯电路.Schdoc(总图)、所有子图如主模块.SchDoc等、Sheet1.ERC、流水灯电路.NET、Sch.Schlib、PCBlib.PCBlib、PCB1.PcbDoc都要存在该设计项目文件中。

4.原理图的环境设置:

考证题需要去掉标题栏,在“设计\文档选项\图纸选项”左方中间,去掉“图纸明细表”前面的“√”。

(1)去掉标题栏:

方法为:

打开“设计\文档选项”,去掉“图纸明细表”前面的“√”。

(2)在“设计\文档选项\图纸选项”页面下设置图纸大小为A4,水平放置,工作区颜色(图纸颜色)为18号色,边框颜色(边框颜色)为3号色。

5.按试题要求绘制自定义标题栏,样图如图1所示。

其中边框直线为小号直线,颜色为3号,文字大小为16磅,颜色为黑色,字体为仿宋-GB2312。

图1

方法:

(1)上图中写出的文字,如:

“单位名称、考生信息、图名……当前时间”都用汉字输入法输入。

(2)点击“实用工具箱”中的图标“

”,按键盘左侧的“Tab”,点击“注释\文本”右侧的下拉菜单,分别选择“=Organization”、“=Address1”、“=Address2”、“=Title”、“=DocumentName”、“=SheetNumber”、“=Sheettotal”、“=CurrentTime”和“=CurrentDate”等特殊字符串,并将其放入标题栏中相应的位置。

(3)标题栏中“=Organization”等特殊字符串所代表的各项内容均要从“设计\文档选项\参数”界面的“数值”一栏中输入,方法:

将“*”去掉,然后按标题栏中的要求输入相应内容。

即:

在“=Organization”中输入所在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在“=Address1”栏的中输入姓名:

×××,在“=Address2”中输入身份证号码,在“=Address3”中输入准考证号码,在“=Title”中输入该设计项目的电路名称,如:

流水灯电路,在“=SheetTotal”中输入该项目文件原理图图纸总数。

考证要求:

学生信息不允许在原理图中用文字工具直接放置。

注意:

(1)要实现上述

(2)的转换,必须将“工具\原理图优先设计\Schematic\GraphicalEditing\选项”中的第3项“转换特殊字符串(V)”前面画上“√”。

(2)填写完标题栏后,要将“汉字输入”转化为“英文En”的形式。

第二题原理图库操作(即:

画元件图)

1.在设计项目中建立原理图库文件Schlib.Schlib。

(文件\创建\库\原理图库(图标))

2.在Schlib.Schlib库文件中建立带有子件的新元件。

样图如图2所示,元件命名为SN74F27D,参考样题三图2(三输入的或非门)。

绘制带有子件的多元芯片,可采用“间接法”绘制,参考“ProtelDXP2004简明教程考证指南”P182页(参考资料)。

3.在Schlib.Schlib库文件中建立不带有子件的新元件。

样图如图3所示,元件命名为P2C16C61-041P

方法:

先采用“间接法”寻找,步骤同2,若不能找到相同或类似的,则采用“直接法”从头画起(参考教材第四章P120~P125)。

注意:

(1)在画原理图时,将“捕获”功能去掉,即将“工具\文档选项\网格\捕获”前面的“√”去掉。

(2)若有背景栅格,一定要按照图上的尺寸画出准确的图形。

(3)元件管脚在工具箱最后一个图表中提取(管脚颜色为黑色)

(4)放置元件管脚的正确方法是:

有灰色四个白点的一端必须在外边,带数字的一端与元件边框相连。

(5)数字电路集成块中必须画出电源和地线两个管脚,可采用左边Schlib.Schlib元件库管理器中的“追加”来完成,且只在一个部分(如PartA)画出来即可,画好后再将这两个管脚隐藏。

(原图上有的就不必删除)

(6)一定要按照试卷的要求修改元件的元件名。

(双击元件,调出元件属性窗口,然后修改:

在DefaultDesignator选项中输入U?

、R?

、C?

......。

(7)若关闭了左右两侧的功能按键,可通过操作右下角“system”调出。

(8)保存文件后再结束操作。

(9)点击图标“

”,使其变为图标“

”,以便自动缩放,使画图视窗调到最佳大小,提高其利用率。

第三题PCB库操作(即:

画元件封装图)

在设计项目文件中建立电路板图库文件PCBlib.Pcblib(文件\创建\库\PCB库(图标))

方法:

1、向导法(常用)

例如样题一中第三题的第1小题,在考生的设计项目文件中新建PCBLib.Pcblib文件,按照样图4(a)要求创建元件封装,生成结果为图(b),命名为LCC48。

该题可参考教材第九章P259—P266。

2、直接法(尽量少用)

如样题6的图5。

参考教材P235—237页。

计算公式:

内孔直径=管脚直径+0.2mm(8mil)

焊盘直径=内孔直径+1.2mm(48mil)

3、间接法

例如样题六中的第三题的第2小题,可先用向导法,选用DIP模板,绘制4管脚的芯片封装图,然后再修改外边框的形状。

再如样题一中第三题的第2小题,在第1小题创建的PCBLib.Pcblib库文件中新建整流桥的元件封装,名称为BRIDGE。

根据已知整流桥的管脚直径为45mil,选定合适内孔及焊盘直径大小,按照样图5要求创建元件封装。

该题可采用两种方法:

a、利用上述计算公式算出内孔直径和焊盘外径,采用向导法直接绘制。

b、将“工具\库选择项\可视栅格\网格2”中的数值改为该焊盘间距200mil,然后采用“直接法”绘制。

4、机械参数法

如样题二、三、四、六、八,参考“ProtelDXP2004简明教程考证指南”P157—P160、P182——184页(参考资料)。

若用直接画法应注意:

1、确定参考原点:

执行“编辑\设定参考点\位置”,移动光标到相应的位置,点击鼠标左键,确定原点。

2、改变网格2的数值为焊盘间距。

3、注意换层,需在Topoverlayer层画外形轮廓(颜色为黄色),与试题中图形不一致的,用手工修改。

4、一定要修改元件的封装名称(按试题要求)。

5、一定要保存文件后,再结束操作。

第四题、PCB板操作

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

将所给的原理图改画成层次原理图;

第一部分:

在PCB1.PcbDoc中制作电路板。

第一部分画层次电路图

方法:

Ⅰ、分图→总图(建议采用此种方法)

Ⅱ、总图→分图

重要步骤:

1、文件的生成(以分图→总图为例)

调用第一题所做的模板“myDot1.schDot”生成总图和分图。

步骤如下:

(1)在设计项目文件下建立总图和所有子图原理图文件(文件\创建\原理图(图标)),先建立sheet1.SchDoc文件,再将sheet1.SchDoc改为相应的文件名,如总图文件名为“流水灯电路.SchDoc”,子图文件名为模块名称(如“主功能模块.SchDoc”)。

(2)在所建立的父图和子图原理图界面内,点击“设计\模板\设计模板文件名…”,选中该项目的模板文件“mydot1.SchDot”,然后点击“打开”,弹出另外一个“更新模板”窗口,选择“选择文档范围\当前项目中的所有原理图”,选择“选择参考动作\更换全部匹配参数”,再按“确定”,生成由模板转化成的总图和所有子图模块化文件。

注:

也可分别由模板转化成的所需要的总图和子图模块化文件。

(3)分别在总图和分图的界面中,点击“设计\文档选项\参数”,在“文件名”(=DocumentName)栏中分别输总图或各子图模块的名称。

在“第……幅(=SheetNumber)”中输入该电路图图纸号码。

2、加库:

通常加下面4个元件库和1个封装库。

(1)杂件库MiscellaneousDevices.Schlib

(2)连接库MiscellaneousConnectors.Schlib

(3)TI库文件夹中相关元件库

(4)数字、模拟、数字集成电路元件库

(5)PCBFootprints(电路板图封装库).PCBlib

3、取元件:

注意:

(1)库中找不到的元件,可用“查找”搜寻。

(2)为了有利于系列器件的排列,可同时输入元件的属性,如:

R?

→R1,C?

→C1等,同类元件取一次,浮动情况下编辑属性,然后将本张图中的这类元件全部取出放置。

(3)尽量用软件自带库中的元件,若从附加库中取出元件,应注意注意追加封装。

4、排列元件:

注意:

(1)依次将所有的元件取出,合理放在图纸上。

(2)用大鼠标对齐元件,将原理图尽量放在图纸中间,图形大小适中。

(3)当两个元件相距较近时,两元件的管脚之间最好有导线连接。

(4)有网络标记的地方,要预留放网络标记的位置。

5、用配线工具箱的第一个“

”图标画导线。

注意:

(1)要找对工具箱,不要选错图标

(2)若主工具箱或其他工具箱被关闭,可执行“查看\工具栏”,将其调出。

6、用配线工具箱中的“

”图标放置网络标记。

7、总图的绘制,可参考教材P135-P138的内容介绍。

8、ERC检测(总图):

点击“项目管理\compilePCBProjectCDY.PrjPcb”。

参考教材P97-P102内容介绍。

注意:

(1)电源、地线一定要连接正确,电源和接地的符号不能不标或标识错误。

(2)对于一些不用进行ERC检测的测试点,可添加“

”,(NOERC(Place\Directives),如各子图中的端口处。

8、创建网络表(总图):

点击“设计\设计项目的网络表格\Protel”,参考教材P265页。

注意:

观察生成的网络表格,看是否有个别元件没有追加封装,若没有,回到原理图追加封装,并重新生成网络表。

9、采用“总图→分图”层次原理图的画法,可参考教材第五章P135-P140页建立总图上的方块电路,再参考教材P138-P140页例题4-3制作方块图相对应的原理图文件(子图)。

备注:

1、必须能在各种路径下找到各需要的元件库,并知道在sheet1.SchDoc下加元件库的路径:

C:

\ProgramFiles\Altum2004\library。

2、画导线时一定要用画图工具箱的第一个“

”图标画导线。

3、多元器件:

(1)取出后可在放置前按键盘上的tab键,编辑属性,标识符只输入U1、U2等,不要输入U1A、U2A,并一次将U1A、U2B……放在图纸上。

(2)若该多元芯片各部分都放的是U1A,也可双击各元件,点击元件属性

中的

来实现U2B、U2C…的修改。

(3)管脚的排列顺序最好要和原理图上相一致(适当用空格、X、Y转向)。

4、原理图上不能有与原理图无关的图和线,否则影响生成正确的网络表。

5、电源和地的放置必须连接好,否则影响ERC检测和网络表的形成。

第二部分制作电路板

建立电路板有两种方法:

直接法和向导法。

在没有给出确切的电路板此尺寸情况下,一般采取直接建立法(双面板)。

重要步骤:

1、在原理图工作界面下建立电路板文件:

直接建立法——图标法(文件\创建\PCB文件(图标))

2、调入网络表格:

执行“设计\ImportchangesFromCDY.PrjPcb”系统弹出“工程变化定单”窗口;单击“使变化生效”按钮,进行系统检查。

若出现错误信息,必须进行修改,直到没有错误为止。

若无错误提示,则点击“执行变化”,将网络表调入PCB界面中,此时元件之间以飞线的形式表示其的连接关系。

3、修改错误

若出现“FootprintNotFondDIP-20(元件封装名)”类的错误。

可回到原理图,重新追加该元件的封装。

若某个元件没有规定标识符,如R?

、U?

等,也将会出现错误信息提示,则可回到原理图进行改正。

注意:

(1)如果在有错误的情况下,点击了“执行变化”,则需要将PCB文件会恢复到新建情况下。

(2)在子模块原理图中修改完错误后,需存盘,然后到总图中再次创建一次网络表。

4、元件重叠,需执行“工具\放置元件\设定推挤深度”操作,设定推开次数,然后执行“工具\放置元件\推挤”操作,点击任意元件,将元件推开。

5、确定布线范围:

在禁止布线层(keepoutlayer)上画电路板电气边沿尺寸。

电路板的尺寸比例为:

X:

Y=4:

3或3:

2。

可参考以下尺寸比例:

①4080mil:

3060mil②4000mil:

3000mil(推荐尺寸比例)

③3920mil:

2940mil④3840mil:

2880mil

6、元件排列:

(1)按照信号流向合理布局(从上至下,从下至上,从左至右,从右至左)。

以原理图上元器件的排列次序为主要参考标准,同时结合特殊元件进行总体规划。

(2)按照教材5.3节所讲的排列规则进行合理布局,尤其是P192页“元器件的排列顺序”。

(3)改变元件方向。

适当选用空格、X、Y等热键,使信号流向合理,并使导线最短。

(4)利用对齐工具箱布局元器件,提高布局效果,

7、设置导线宽度:

对于电源、地线和特定网络需“设计\规则\Routing\Width”下设置导线宽度。

参考教材P340页完成电源、地线和特定网络导线的加粗。

8、自动布线:

执行“自动布线\全部对象”,然后点击“RouteAll”进行自动布线。

如果需要修改元器件的布局,应先回到飞线状态,执行“工具\取消布线”。

调整合适后再执行进行自动布线操作。

注:

当发现个别元器件的一个管脚无飞线时,先检查原理图上是否少画了这条导线,如果原理图正确,则可在生成电路板后,按原理图的信号走向,手工补上缺少的铜模线。

9、根据原理图中标出的电流分配关系与电压大小,根据电流、电压与导线宽度、线距的对应关系,对相应的某段导线用手工的办法将其改变为合适的导线宽度和线距。

一般情况下:

电流:

0.5A时,导线宽度应大于25mil,1A时,导线宽度应大于40mil,1.2A时,导线宽度应大于50mil,以此类推。

电压:

5V时,导线宽度应大于10—20mil,12V时,导线宽度应大于15---25mil,24V时,导线宽度应大于30---50mil,以此类推。

 

附一:

注意事项

1、按试卷的要求建立各种文件,文件名要正确,并都要存放在CDY.PrjPcb项目文件下。

2、在做题的过程中,注意电脑的正确操作,操作鼠标不易过快,并且要注意存盘。

以免发生丢失文件的情况。

3、做完题目后,将所有的文件保存后再退出protelDXP2004系统。

4、按照监考人员的要求,将文件上交,并需亲自检查上交结果,无误后在离开考场。

 

附二:

操作时异常情况的处理

1、死机------重新开始。

2、菜单显示不全、元件库不能正常加入、原件不能正常改变方向(没有去掉汉字输入法情况除外)、工具箱不能调击-----将文件存盘,先关闭protelDXP2004软件,再重新打开。

3、为了在出现意外后不丢失文件,可将文件随时存盘,也可备份到其他盘上。

4、因软件的问题,做删除或其他操作时不出现显示错误,可将先更换其他显示窗口,再回到原窗口时,一般能够恢复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