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0911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docx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docx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篇一:

观瞿秋白故居有感

  为了崇高的理想,继续努力学习

  ---参观瞿秋白故居有感

  在参加党的基础知识培训班学习时,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革命先烈瞿秋白,肃立在塑像前,使我更坚定了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尔后,我们参观了秋白故居和他的生平事迹,受到深刻教育。

秋白同志是张太雷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会议期间介绍入党的。

常州人值得骄傲的三杰都是我们党最早入党的重要人物。

特别是张太雷和瞿秋白关系不同一般,既是同乡、同志、同学,朋友,又是“五四”运动的战友。

  瞿秋白(1899-1935),常州“三杰”之一,名双(霜),号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领导人,常州人,1935年在福建长汀英勇就义。

瞿秋白故居由二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瞿秋白的出生地--八桂堂天香楼,另一部分为瞿秋白少年时期曾经寄居过的地方--瞿氏宗祠。

八桂堂天香楼位于常州市青果巷82号,现仅存房屋四进。

一进为穿堂,二进为正厅,三进楠木厅,后进为经楼,即天香楼。

瞿氏宗祠位于常州市延陵西路102号,占地面积2409平方米,建筑面积1015平方米。

1985年6月18日,在瞿秋白同志就义50周年之际,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开辟为“瞿秋白同志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并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

馆内陈列有瞿秋

  白同志生平事迹展览。

1996年12月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同志作为共产党员心中永远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骄傲,他在组织、理论和文化建设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瞿秋白同志的一生,年仅36岁就英勇就义,却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参与创办了《新社会》旬刊、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创办了上海大学、参加领导了五卅运动以及负责主持中央工作等一系列改写中国历史的大事,他的生命虽短暂却无比充实精彩。

  大家怀着无尚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瞿秋白烈士事迹陈列展览,一件件见证历史的遗物、一帧帧栩栩如生的照片、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无不真实地再现了瞿秋白烈士,为了实现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慷慨就义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令在场的入党积极分子们无不悄然动容,无不肃然起敬,也使大家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教育,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好革命先烈的先进性,而且要始终不渝地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不渝地保持开拓创新的锐气,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勤奋的学习,将来为共产主义事业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事。

  当然在历史上像秋白这最后的悲壮并不是惟一的,李大钊这样悲壮过,邓中夏这样悲壮过,方志敏这样悲壮过,赵

  一曼这样悲壮过,刘胡兰这样悲壮过,但秋白不仅仅是悲壮,他的悲壮中还透出了他作为文人所特有的潇洒甚至浪漫。

他以如此悲壮、潇洒而富有浪漫气息的方式,为他36岁的人生画上一个充满诗意的叹号。

他可谓是真正的英雄。

  而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中。

张艺谋通过电影想告诉观众他理解的英雄:

“我更崇尚一个放弃的英雄,因为放弃可能比继续前进更了不起。

放弃是要承担更大的勇气和压力。

这种悲壮的情怀,这种为信仰而付出、牺牲的勇气和境界都是我所喜欢的。

”影片中最能体现英雄精神的,我认为是最后刺客面对乱箭而不惧的那个场面。

张艺谋说:

“我很喜欢刺客这个放弃的英雄,他面对万箭能躲而不躲,能挡而不挡。

他实际要告诉秦始皇,我能活下来,但是我愿意死……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也许是最能打动我的地方。

”影片还有一个对“英雄”含义注释的镜头,那便是残剑写下“天下”两个大字――为了天下苍生,而牺牲自我,此乃英雄!

但我要告诉说,英雄在放弃的同时也就作出了选择――为了选择而放弃,为了放弃而选择。

  瞿秋白正是这样的英雄,他们放弃了自我,而选择了天下,他没有非凡的武艺,却有超人的勇毅;没有凌空蹈虚的绝技,却有改天换地的智慧;没有呼风唤雨的招式,却拥有推动中国前进的力量。

一脸书生气,浑身英雄胆。

黄河咆哮而面不改色,泰山崩塌而心不颤跳。

李白高唱《侠客行》:

“纵

  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荆轲低吟《壮士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以理想照亮思想,用革命点燃生命!

  篇二: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这是第二次去瞿秋白纪念馆了,前一次记得是班级的团日活动时去的,大家要一起来,一起走,所以时间比较仓促,只是大致参观了一下,未能给我心中带来很深的触动。

但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这次我特意先在网上查阅了许多瞿秋白的资料,详细了解他的一生事迹,这样再次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当看到那些实物,联想到此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一股崇敬之情就从心底油然而生。

下面就我自己的瞿秋白纪念馆之行及感想记述如下。

  从我们学校到瞿秋白纪念馆还是很方便的,从万达那边乘坐公交车大概二十多分钟后下车再步行五分钟左右就到了。

首先参观的是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墙,交相辉映,书香气息浓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

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庭院的正门口,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进入大堂便看见瞿秋白的一具铜像,虽说瞿秋白患有肺病,是一个瘦弱的文人,但是他的铜像却高大威武,让人产生无比崇敬之情,我想虽然秋白体弱多病,但他那宽博的胸怀和渊博的知识让他倍具气质与魅力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

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

  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

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

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

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

  接着,我们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纪念馆显得非常的亮丽光线。

同样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铜像,在铜像两旁一一陈列着书籍和画像,还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

接着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长长的镶在墙上的字碑,上面密密麻麻的字我自然也看不懂,只觉得刚刚长出新叶的枝条依偎着,修饰着这清俊奇秀的字是很有韵味的。

面向纪念馆的大厅,左边是瞿秋白与列宁的浮雕,他们俩气宇轩昂,在蓝天下阔步,充满对前途光明的憧憬,充满对革命的激情,体现了瞿秋白作为一名革命家的风度与情怀,也正刻出了当时瞿秋白在翻译俄文,传播俄国无产阶级理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后边是瞿秋白与鲁迅的浮雕,将瞿秋白与鲁迅放在一起不仅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也体现了瞿秋白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与其做出的贡献,只是他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了”它用于研究各种文学的时间与精力。

  走着走着,浑然不觉已经到了最后,虽然很不愿意,我还是来到了瞿秋白最终被抓捕行刑那一段。

但越到生死关头,越能体现一个信仰之崇高,人意志之坚定。

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向香港转移途中,在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水口村小迳被地方反动武装保安十四团钟绍葵的部队俘获,关入上杭监狱。

由于叛徒指认,身份被识破,于

  5月9日被押解到长汀。

在被押期间(5月23日),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表达其由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

6月18日晨,写完绝笔诗,神态自若缓步走出囚室,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留下最后的风采。

用毕酒菜,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

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

“此地甚好!

”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年仅三十六岁。

  看到这我又不禁想起了文革中他又被诬为“叛徒”,墓被捣了,碑被砸了,死后四十多年后又蒙受一场大冤案。

但是,历史毕竟是公正的。

1985年,党中央对瞿秋白作出了历史性的评价,完全恢复了瞿秋白的真实而伟大的形象,在瞿秋白的故居建立了瞿秋白纪念馆。

一代英豪,重新屹立在人们的心目中。

  参观结束后,脑海中浮现他的种种,与他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又是多么的平庸,是那个动荡的年代创造了瞿秋白这样的伟人,而那那时的中国也需要想瞿秋白那样的赤子。

面对蒋介石的“招安”,他的回答是“头可断,志不可改”“中国共产党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面对财富,面对生存,更是面对一个人的考验,瞿秋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瞿秋白是不朽的。

他如滚滚江水,在大地的怀抱中终古地流淌着,不息地流淌着;他是喜马拉雅上的珠穆朗玛峰,像高山一般的崇高,一般的雄伟,一般的壮丽,一般的高昂,巍然耸立,永不倒下。

他的人格,他的信仰,他的坚定,他的道德,他的文章,他的聪慧,他的

  希望,将永世长存!

  篇三: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班级:

姓名:

学号:

  伴着蒙蒙的细雨,我们坐上公交车,去观瞻我们伟大的共产党早期先行人,他是一个散文作家,也是一个文学评论家。

他曾经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为中国的革命文学事业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的人物——瞿秋白。

  作为一个常州人,瞿秋白,这是一个熟悉而又令常州人骄傲的名字,没错,他就是在1899年,这个乱世之中诞生的常州人。

他与张太雷,恽代英合称为“常州三杰”。

而今天,我们便要走进记录了人们对瞿秋白所有记忆的地方——瞿秋白纪念馆。

  跨进那高高的门槛,便进入了瞿秋白的记忆天堂。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黑色的纪念碑,上面刻着一句瞿秋白的千古佳句: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雲稍。

这句话出自于他在1923年春夏之交所写的《江南第一燕》,我还记得全诗的内容是:

“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

我深深的感觉到了瞿秋白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公无私和傲人的气势。

  接着,我绕过了纪念碑,进入了纪念馆的正堂,这儿曾经是瞿秋白的故居,瞿秋白故居从前是瞿氏宗祠,坐北朝南,四进式的黑色老房子。

据说,过去门前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叫觅渡桥。

如今,河、桥,都早已无踪影,只留下一个地名。

但,觅渡是一个颇令人寻思的词汇。

觅渡、觅渡,渡何处?

年轻的瞿秋白就是从这儿寻觅通向彼岸的渡口。

  绕过瞿秋白全身塑像,走进屋子,便觉得更走近了瞿秋白。

其中一小间为“翻轩”,是他的书房兼卧室。

里面的摆设不多,木床、书桌、书柜、椅子?

?

一幅幅历史图片和文字说明,使我沉浸在20世纪初激荡的风云中。

而瞿秋白也仿佛从图片、文字里走了下来?

?

  他是一个文弱的书生,却偏偏用自己羸弱的肩膀挑起一个政党统帅的重担;他是一个满怀柔情的文人,却弄枪舞刀率先发出武装斗争的吼声;他是一位充满罗曼蒂克的诗人,却用自己病弱的身体表演了一出堪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戏。

“为大家闯一条光明的路”,本是江南第一燕,但,很快他成了断翅的燕,36岁就英勇就义。

瞿秋白是一个谜,一个猜不透、说不清的谜。

你看他的照片,一脸秀气,但略微有几分苍白,鼻梁上架一副圆圆的黑色眼镜,是那个时代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不知怎的,凝视他,就让我想起了绽放的菊花,清丽、淡雅、质朴、超逸。

瞿秋白15岁时写过一首咏菊诗:

“今岁花开盛,宜栽白玉盆。

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

”诗中嵌入了他的名号:

霜、秋、白三字。

“怎么秋色淡,怎么无处觅霜痕?

”不幸,这首诗竟成了谶语!

  瞿秋白以职业革命家自许。

但,他本质上是诗人,或者说他本色是诗人。

他的一生就是一首可歌可泣的长诗,直至生命的终点。

  临刑前,瞿秋白挥笔写完绝笔诗,把笔一扔,对周围人说:

“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

”在敌人荷枪实弹的押送下,他神色安详,缓步而行。

今天仰望这张从容就义的照片,仍震撼我心。

他背着双手,昂首直立,恬淡闲静之中流露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概。

我从纪念馆陈列的当年现场记者的报道

  中读到:

瞿秋白来到公园,“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

信步至亭前,已见小菜四碟,美酒一瓮。

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

”饮完酒,他一路高唱《国际歌》徐步走向刑场。

看见青山环抱,绿草茵茵,他盘腿坐在草坪上,对刽子手笑着点头说:

“此地甚好!

”随后饮弹洒血,英勇就义。

  瞿秋白确乎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这种才能有他天性聪颖所致。

但投身革命之后,他以笔当枪,自觉地写了大量的文章著作,则让他这一卓越的文学才华为革命事业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以致于在他去世之后,毛泽东在延安不无感慨地说,秋白要是还活着,那该多好啊!

意即他可以为延安的文化事业尽一己之力!

他两去俄国并在那里居住过几年,自然地也作为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而尽心竭力,为俄国人民介绍了中国灿烂的文化。

  最让他激动不已,也令今天的我们钦羡不已的是,他曾参加了1921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见到了革命导师列宁,亲耳聆听了列宁那充满了热情的演讲。

列宁在休息时还碰上了他并和他亲切交谈,瞿秋白亲手接过了列宁介绍给他的关于东方问题的材料!

作为一个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年轻人,瞿秋白当时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他对于革命的热情无疑是高涨的,但由于他的身体状况(长期为肺病所累)以及他天性中固有的成分,他骨子里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是一个富有艺术气息和艺术感觉的人。

  如果瞿秋白的生命就只有这么悲壮、潇洒、鲜红的色彩,那么他身后就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了。

但是他偏偏留下一篇《多余的话》,说自己是多重色彩的。

  如今,《多余的话》的影印件静静地躺在玻璃柜里,这是瞿秋白最后的告白。

真是多余的话吗?

我看到的却是他赤裸裸的灵魂。

如果说,瞿秋白一生的伟业,是一座平地耸立的高山,令人崇敬;那么,读他对自己灵魂无情解剖的《多余的话》,更感到他是一座临崖的奇峰,险峻挺拔。

在《多余的话》中,他自曝了自己的脆弱与消极,诉说了自己心中的种种矛盾及尴尬,显现了他高标卓立的自我和风雅、博大、深邃的心灵世界?

?

  说真话,似乎是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其实,很难。

至于长者、尊者、名流、伟人更难做到。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以“完美”的形象来装饰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隐藏、掩饰自己的灵魂;又有多少人帮着给人粉饰,掩盖、打扮其历史。

  而瞿秋白给我们提供的却是另一种人生和灵魂的版本。

他将死看得很轻,对名看得很淡。

我读到了他的真实的生命,读到了他生命的伟岸。

在生命的尽头,他已完成了人性最坦荡的升华。

  《多余的话》最后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永别了!

  说这话,在将死之时,需要怎样的伟力?

  离开常州,瞿秋白那气宇轩昂的形象还一直萦绕于我心,挥之不去。

秋白。

秋,“红叶万山霜”的一季;白,“日落江湖白”的一色。

  秋白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