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1451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docx

地理教学基本要求

附件9

 

四川省普通高中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四川省普通高中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前言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主要是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标准”进行细化,结合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实际,针对“标准”提出较为明确的教学要求,帮助教师恰当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落实课程目标,为教师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建议。

本“教学要求”涵盖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三个必修模块(即“地理1”“地理2”“地理3”)和两个选修模块(即“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的“标准”内容。

“教学要求”以模块为单位进行编写,每个模块由“模块课程教学目标”和“模块教学要求”两部分内容组成。

“模块课程教学目标”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三维”课程目标为准则,对模块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在地理学科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作了介绍和说明。

“模块教学要求”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等内容,以表格形式呈现。

“学习要求”主要是针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各项“标准”而提出的具体学习要求。

其内容涉及相关模块中应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并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

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需要和不同学校的教学实际,对“学习要求”中列出的个别知识和能力要求,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作为较高要求的“发展要求”(不作为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要求)。

“教学建议”主要是针对各项“标准”如何实现课程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建议和教学说明,并对某些“标准”的教学范围和教学深度进行了限制。

教学活动建议中所涉及到的讨论、辩论、观测、实验、考察、撰写小论文等活动,目的是创设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情境,帮助学生提高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能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有较多的“标准”是要求运用地理图表来说明有关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或规律的。

运用图表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一种具体体现,包含着阅读地理图表和绘制地理图表两个层次的要求。

考虑到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培养学生地理技能的目标要求,“教学要求”对运用图表给予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有的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地理图表来描述、分析、运用有关地理事物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有的则是要求学生绘制地理图表来说明有关地理问题。

此外,“标准”中还有一些内容是要求运用案例或者有关资料来阐述有关地理问题的,而不同版本的教材选择的案例不尽相同。

针对这一情况,“教学要求”也给予了具体说明。

案例教学并不是要教师拘泥于案例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单纯就案例讲案例,而是通过对案例的解读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地理基本原理、规律来分析、评价地理问题的方法,能在分析其他案例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必修《地理1》

一、模块课程教学目标

本模块主要阐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个部分。

必修模块“地理1”内容是高中地理知识和理论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习方法,形成地理思维,培养地理素养,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要求学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有机整合、相互渗透。

应按本“教学要求”,准确把握每一个专题的教学深度与广度,以确保高中地理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模块教学要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宇宙中的地球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了解天体系统的概念、级别和层次,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分析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3.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科学的宇宙观,增强热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

1.通过天体照片、视频或天文观察,引导学生直观认识宇宙中的天体及其类别。

2.结合天体系统图及有关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分析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3.运用太阳系模式图与八大行星的结构、运动特征图表,通过比较分析,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4.运用日地距离、地球质量与体积以及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有关资料,引导学生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的行星。

5.从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这三大生命存在条件,运用合作探究或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地球上适于生命生存与繁衍的条件和原因。

6.指导学生查阅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信息,激发其探索宇宙奥秘、地外文明的兴趣。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了解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

2.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说出太阳活动的标志和周期。

4.结合实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通过图文材料或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太阳能量来源于核聚变反应。

2.用手电和地球仪演示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帮助学生掌握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

3.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与感受出发,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4.结合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图和太阳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的外部结构及主要活动类型。

5.结合图片、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6.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2.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

3.理解昼夜更替的形成,并能区别晨线与昏线。

4.了解地方时、区时的概念及国际日界线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5.说出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6.理解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7.知道四季的天文含义,了解五带的划分。

1.学会晨昏线的应用

2.学会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1.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来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2.通过地球自转运动的模拟演示,解释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掌握时区的划分及区时的简单计算方法。

4.运用多媒体演示或图示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引导学生建立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空间概念。

5.指导学生绘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构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6.通过生活体验、实验观测、媒体演示、光照图阅读等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在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共同作用下,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划分依据,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知道岩石圈的范围。

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1.指导学生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剖面简图,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和分界面。

2.运用各圈层的图表资料,比较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的主要特点。

3.指导学生读取相关的地理图像信息,了解岩石圈的范围。

4.从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中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及相互关系。

5.列表比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主要特点。

6.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内部物质处于不断运动和循环中,地球外部圈层相互联系与制约,人类与环境要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了解岩石的成因类型。

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了解常见的矿物及岩石名称。

1.通过观察岩石标本或图片资料等途径,认识岩石的分类及其成因。

2.运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讲述岩石圈物质循环及其各环节所表示的地理意义。

3.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单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结合实例,理解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3.说出内、外力作用的含义及主要表现形式。

4.结合实例,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从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方面比较内、外力作用的差异。

2.运用图片、视频等材料,组织学生结合实例说明地质构造、地表形态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3.引导学生阅读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掌握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说出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

2.知道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通过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4.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5.运用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相关地理现象。

6.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1.结合生活实际,利用板图或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三者的关系,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2.利用教材中的活动及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大气逆辐射(温室效应)。

3.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

4.通过实验演示热力环流的形成。

5.用图示法讲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并阐释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转力、摩擦力与风向的关系。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能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理解北半球冬、夏季高、低气压中心的形成。

4.理解东亚季风的形成。

1.归纳总结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2.综合分析某地气候形成的原因。

1.采用板画、动画等方法,演示地球表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

2.结合示意图分析说明海陆分布对风带、气压带的影响,掌握北半球不同季节的气压中心分布状况。

3.利用教材活动和实例,采用问题探究法,结合本地区的季风现象加深对季风形成及冬、夏季风性质的理解。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了解锋面的概念及分类。

2.分析锋面对天气的影响。

3.理解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状况及对天气的影响。

4.知道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5.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主要天气系统的天气特点并做简单的天气预报。

1.举例讲述冷暖气团的物理性质,利用板图和动画,区别锋面类型,理解锋面天气特征。

2.绘图对比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的水平和垂直气流运动方向、状态及其形成的天气特征。

3.利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及相关图表数据,分析天气系统,预报天气状况。

4.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影响本地区的常见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天气特点。

●运用示意图,说出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说出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

1.通过板图或动画,展示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2.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或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运用地图,归纳世

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运用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季风洋流不作考试要求)。

2.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运用盛行风(风带和季风)及地转偏向力知识分析洋流分布的形成过程。

1.通过实例(如漂流瓶等)引入洋流的概念。

2.指导学生绘制洋流分布模式图,掌握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3.组织学生收集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理解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说出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

2.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分析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以学生熟悉的区域为例,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组成。

2.以生物等某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为例,根据图文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的影响。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2.举例说明某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改变某地理要素而导致地理环境的变化,领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

4.结合案例,评价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以学生熟悉区域的案例,说明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

2.通过土壤冲刷实验或运用相关图表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某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及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

3.以家乡的某条河流或地下水等为例,分析其相关特征(如水量、含沙量、水质等)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开发与治理的设想。

让学生领悟保护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

4.指导学生收集人类修建重大水利工程的相关资料,组织一次关于修建水利工程的利与弊的讨论,探讨修建水利工程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影响。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形成。

3.运用地图理解地理环境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4.了解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运用实例探究陆地自然带的非地带性现象。

1.组织学生收集相关图片或结合学生在旅游活动中的亲身体验,谈谈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

2.通过分析“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及相关的景观图等图像资料,引导学生归纳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并解释其成因。

3.通过设计旅游路线引导学生掌握由赤道向两极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4.以喜马拉雅山等山地为例,运用图像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5.引导学生从山区农业开发利用实例中,领悟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了解影响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地理图表和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分布、成因和形状等方面的影响。

2.运用区域地形图、人口与城市分布图、交通分布图以及相关图表,结合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和延伸方向的影响。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了解全球气候处于不断变化中。

2.说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列举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全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

1.阅读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图等有关图表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并探究近代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原因。

2.利用有关图文资料,运用案例教学法,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工业、人居环境、人体健康等的影响。

3.组织学生观看全球气候变暖的科教片,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及对策,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某种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在全球或我国的分布。

2.分析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某种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3.举例说明人类合理利用某种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的措施,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分类。

2.运用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对人类的影响。

3.以典型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例,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并交流学习成果。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结合材料,分析常见自然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

1.运用相关知识及地理图表、数据资料等,引导学生探究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归纳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及危害。

2.以当地常见自然灾害为例,收集相关信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认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及行动策略。

 

必修《地理2》

一、模块课程教学目标

“地理2”侧重于人文地理,主要阐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模块包括“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三部分内容。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口、城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的联系,引导学生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及背景,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要求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认识人地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人类活动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有机整合、相互渗透。

应按本“教学要求”,准确把握每一个专题的教学深度与广度,以确保高中地理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要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人口与城市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含义。

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结合实例,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4.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政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1.运用人口年龄结构资料,分析某地区人口增长特点、变化趋势及人口问题,并探究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1.利用有关人口材料,引导学生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2.运用相关图表资料,如“人口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归纳出人口增长模式的不同类型和特点。

3.组织学生讨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有利与不利之处,以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

4.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资料,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5.引导学生运用四川省或本地有关人口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归纳区域人口增长特点。

6.介绍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

2.说出目前世界和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4.结合实例,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及主要类型。

2.组织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归纳目前世界和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3.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4.运用学生熟悉区域的人口迁移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2.说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承载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区别。

2.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影响环境承载量的主要因素。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1.了解城市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与主要功能区的形成。

2.知道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

3.知道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4.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1.利用学生熟悉城市的土地利用图,引导学生判识该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归纳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

2.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3.结合学生熟悉城市不同时期的空间结构图,引导学生说明城市空间结构及变化。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了解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3.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相互距离的特点。

1.利用案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图”,通过讨论、交流等形式,比较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相互距离的特点及服务功能的差异。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知道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

2.简述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地区差异。

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4.举例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理解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1.联系学生熟悉城市的相关材料,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及主要标志。

2.结合资料,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地区差异。

3.收集我国城市发展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说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4.收集并整理学生熟悉城市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运用资料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或城市的文化差异。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1.了解区位的含义。

2.知道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3.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4.了解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

5.结合案例,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条件。

1.联系当地实际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结合实例,归纳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并分析形成的区位条件。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知道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的影响。

4.了解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及工业地域的形成。

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1.组织学生走访本地工厂,了解生产过程,认识其投入与产出,归纳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结合实例,掌握影响不同导向型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3.运用图表资料,引导学生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的影响。

4.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5.收集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