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1559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 第12章检测卷 苏教版必修2.docx

高中生物第12章检测卷苏教版必修2

第1-2章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运用观察法观察生物学现象的过程中,不必要的要求是(  )

A.必须真实、准确B.必须有计划、有目的

C.如实记录观察结果D.必须借助仪器设备

答案 D

解析 观察是指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有关信息,通常要借助仪器设备,不是“必须借助仪器设备”。

2.下列关于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

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交流

B.达尔文在克格伦岛上的观察结果对他后来形成的进化理论有着支持作用

C.当你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时,就是在进行推理,或者说是作出推论,推论一定是正确的

D.有效的交流需要许多技能,包括听说读写以及建立模型的能力

答案 C

3.细胞分裂的方式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是(  )

①DNA复制 ②纺锤体出现 ③联会 ④着丝点分裂

A.①③B.②③④

C.①④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联会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特有的特点,其余各项都是两种分裂共有的。

4.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共同具有的过程变化不包括(  )

A.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阶段

B.都有DNA的复制和DNA数目减半阶段

C.都有着丝点分裂的过程

D.都有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阶段

答案 D

解析 染色体数目加倍阶段出现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但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现象。

5.右图所示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

这个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

A.有丝分裂中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答案 C

解析 该图中各条染色体的大小与形态各不相同,故无同源染色体,但具有染色单体,同时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6.下列属于个体发育实例的是(  )

A.受精的鸡蛋发育成小鸡

B.玉米种子从萌发到植株开花结果的过程

C.人从婴儿期到青春期

D.蚕的受精卵发育成成蛾

答案 D

解析 生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受精的鸡蛋发育成小鸡,但未发育到成鸡,因此A项是错误的;玉米种子发育成植株,缺少受精卵到胚这一阶段,不符合个体发育的概念,所以B项是错误的;人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缺少受精卵到胎儿和青春期到成体阶段,也不符合个体发育的概念,C项是错误的;D项蚕的受精卵发育成成蛾符合个体发育概念,是正确的。

7.如图中甲、乙、丙表示某一动物正在分裂的三个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含8条染色体

B.甲、乙、丙中核DNA含量的比例为8∶8∶4

C.若三个细胞来自同一器官,该器官可能是卵巢

D.若三个细胞为亲子代关系,则关系为甲→乙→丙

答案 B

解析 甲、乙、丙图所示为同一动物的三个细胞,图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质均等分配,该细胞应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乙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A不正确;三个细胞中的核DNA含量依次是8、8、4,B项正确;若甲、乙、丙都来源于同一器官,则该器官可能是睾丸,C项错误;若三个细胞为亲子代关系,则关系应为乙→甲→丙,D项错误。

8.某生物细胞内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方,A′、B′、C′来自母方,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三条来自父方或同时含有三条来自母方染色体的几率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细胞内存在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A和A′,B和B′,C和C′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从而可形成8种配子:

ABC、A′B′C′、AB′C、ABC′、AB′C′、A′BC、A′BC′、A′B′C。

9.C1、C2、C3、C4是某二倍体动物的4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2n、4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1、C2可能是C4的子细胞

B.C1、C3不一定是C4的子细胞

C.C1、C2、C3、C4可能存在于同一个器官中

D.C1、C3、C4的核DNA分子比例可以是1∶2∶2

答案 A

解析 由C1、C2、C3、C4是某动物的4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2n、4n可知,C1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细胞或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细胞,C2、C3的染色体数相同,但DNA数可能不同,C4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故C1不可能是C4的子细胞,故A错误。

10.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中获得的信息有:

染色体数目先减半,接着恢复正常,经加倍后又恢复正常,可推知先进行了减数分裂,经过受精作用后又进行了有丝分裂,联系学习过的有关知识,可逐项分析,得出答案。

a过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始终具有姐妹染色单体;b过程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一分为二;c过程为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融合;d过程为有丝分裂,其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同一细胞内始终具有同源染色体。

11.如图表示人体某一个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核中染色体数(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的时期是(  )

答案 B

解析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人体细胞内DNA分子数为92,染色体数为46,因此选B。

12.图A和图B为处于相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A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

B.细胞A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C.联会发生在细胞B,而不会发生在细胞A

D.细胞B的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 C

解析 细胞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B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均不会发生联会。

13.如图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囊胚的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横坐标为发育时间)。

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受精卵发育成囊胚的过程中进行有丝分裂,DNA总量增多,细胞数量增多,胚胎体积无明显变化,每个细胞体积变小;消耗有机物,有机物种类增多,但有机物总量减少。

1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当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之间数量比为1∶0∶1时,该细胞所处的时期可能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

答案 D

解析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原姐妹染色单体已分离成为子染色体,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之间数量比为1∶0∶1。

15.如图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与统计的结果,有关推论正确的是(  )

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答案 C

解析 图甲可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其下一时期为末期,在细胞中央会出现细胞板,而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平面,不是结构,故A项错;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的过程,则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故B项错;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的过程,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末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C项正确;图丙中c组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n,则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而联会和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故D项错。

16.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也可能进行减数分裂

B.利用扦插、嫁接等繁殖果树可使子代具更强的生命力

C.酵母菌出芽生殖产生的子代之间遗传性状一定相同

D.栽种的蒜瓣培养成大蒜属于个体的发育,不属于生殖

答案 A

解析 有些生物既能进行无性生殖,也能进行有性生殖。

扦插、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可使子代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子代基本可保持亲代遗传性状,但由于变异等,不会一定相同。

蒜瓣培养成大蒜属于营养生殖。

17.下列有关个体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子植物在种子形成时,胚往往先于胚乳发育

B.被子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未形成幼叶),胚的干重均减小

C.同受精卵相比,动物胚胎发育形成的囊胚中,各种有机物的质量均减小

D.鸟类的胚后发育主要是指身体的长大和生殖器官的成熟

答案 D

解析 动物受精卵通过多次有丝分裂形成囊胚,随着细胞数量的增多核酸质量一定会增加;鸟类的胚后发育主要是指身体的长大和生殖器官的成熟;被子植物在种子形成时,胚乳往往先于胚发育;被子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未形成幼叶),由于双子叶植物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所以双子叶胚的干重均减小,但单子叶胚的干重将增加,种子萌发时,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乳中贮存的营养物质供胚发育。

18.在蛙的胚胎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在受精卵的卵裂过程中,有机物的总量减少、种类增加

B.卵裂过程中先出现囊胚腔,后出现原肠腔

C.囊胚细胞按照一定的次序运动,许多细胞从囊胚表面移动到内部

D.在原肠胚期,会分化出表皮、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四肢等结构

答案 D

解析 在原肠胚期,具有三个胚层,继续分化、发育形成幼体时,三个胚层会分别发育成表皮、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四肢等结构。

19.右图是发育着的胚珠,如果不考虑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图中哪两部分的染色体数目和遗传物质组成肯定相同(  )

A.1和2B.2和3

C.2和4D.1和4

答案 C

解析 图中1为珠被,2为子叶,4为胚柄下的大型泡状结构,3为胚乳。

其中1为母本的一部分,染色体数目和遗传物质组成与母本相同,2、4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其染色体数目和遗传物质组成都相同,而3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的,其染色体数目有

来自母方,

来自父方。

20.如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与③细胞的遗传组成可能不同

B.①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

C.②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

D.④过程的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①是胚,②是胚乳,③是珠被,④表示种子的萌发。

胚是由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四部分组成的,故B错;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成熟的种子中有胚乳,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双子叶植物来说,成熟的种子中是没有胚乳的,故C错;在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初期需要由外界提供水分,其他营养由种子自身所贮存的营养物质提供,长成幼苗后才能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故D错;③(珠被)是母本的体细胞,①(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由父本和母本共同决定,因此①与③遗传组成不一定相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1.(14分)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细胞分裂时的图像,乙图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的什么时期?

A:

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_。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__和9~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

(6)时期6与11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________,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2)受精作用 (3)1~6 4~8 (4)10 (5)3~4

(6)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 (7)2~3 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解析 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可知:

A图着丝点分裂且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是有丝分裂后期,B图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位置上,所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乙图中8处之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恢复,所以发生了受精作用;染色单体存在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对应乙图中的1~6、9~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即图中的4~8。

图中的4~5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已减半为10。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3~4,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雌性动物形成的子细胞是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图中6和11的共同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并向两极移动。

22.(12分)下图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B细胞中染色体①上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________阶段。

(3)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并在D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

(4)画出该生物体形成①③染色体组合的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示意图(只要求画出与①③形成有关的细胞图。

答案 

(1)0 

(2)f→g (3)1 

 如图1所示

(4)如图2所示

解析 A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故染色单体数应为0,B细胞中①上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C图的f~g阶段;当有姐妹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和DNA的比值是

,当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时,染色体和DNA的比值是1,所以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1、

;画图时需注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

23.(12分)如图为植物生活史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________作用;B表示________的发育;C属于________发育;D表示________分裂。

(2)若该植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8条,写出下列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种皮细胞__________条;胚芽细胞________条;胚乳细胞________条;极核________条;叶肉细胞________条。

(3)植物是如何维持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受精 胚 胚乳 有丝 

(2)18 18 27 9 18 (3)如果植物进行无性生殖,子代的遗传物质保持不变;如果进行有性生殖,则先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含有的染色体数为体细胞中一半的雌雄配子,然后经受精作用形成合子,其染色体数恢复到与亲代体细胞中的相同,再经有丝分裂发育成子代个体

解析 

(1)A~D依次为受精作用、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有丝分裂。

(2)若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8条,则种皮、胚芽、叶肉细胞均含18条染色体,胚乳细胞为27条染色体,极核为9条染色体。

(3)植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依靠无性生殖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4.(12分)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周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内填字母):

(1)在A、B、C、D过程中,有丝分裂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过程,减数分裂发生在__________过程,受精作用发生在________过程。

(2)若该图表示蛙的生殖发育周期,则[D]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育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图表示人的个体发育过程,则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

检测发现人的体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多于染色体数,这是因为DNA不仅存在于细胞核内,还存在于________(细胞器)中。

答案 

(1)C、D A B 

(2)胚后发育 变态发育

(3)23 线粒体

解析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A是指减数分裂,B是指受精作用,C和D是个体的发育阶段,会发生有丝分裂,人的卵细胞染色体数目是23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