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1647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7.1《力》能力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NBA马刺队邓肯的45°角擦板进球堪称经典。

篮球擦板时,篮板的主要作用是

A.改变篮球的运动方向B.改变篮球的运动快慢

C.改变篮球的运动时间D.改变篮球的惯性

2.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A.小朋友正在荡秋千

B.雨滴从空中竖直加速下落

C.停靠在路旁的汽车

D.关闭发动机后,正在水平路面上滑行的汽车

3.小李同学对体育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抛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铅球仍受到运动员推力的作用

B.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C.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使艇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水

D.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5.关于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B.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C.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

D.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6.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说明声音能反射形成回声

7.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今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A.图a和图cB.图b和图d

C.图a和图bD.图a和图d

8.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A.甲仍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推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将同时相对离开

9.如图所示是市场上的一种“逍遥椅”,关于它的说法,不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A.躺者用脚蹬地,椅子就向后晃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使用这种椅子,地面上容易留下压痕,是由于压强较大

C.椅子晃动速度越来越小,说明椅子的惯性越来越小

D.躺者用脚蹬地,椅子就向后晃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10.下列事例中,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人坐沙发,沙发凹陷B.降落伞匀速下降

C.减速进站的火车D.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11.台球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下列关于台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台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球杆击球时,杆对球的力与球对杆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运动的台球在碰到桌边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关于滑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3.5月份将迎来体育中考,下列与体育项目相关的物理知识中,分析正确的是()

A.抛出去的实心球把地面砸了一个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单脚向上跳绳时对地面的压强和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C.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50m跑步,人站在起点跑道上等候发令枪响时没有惯性

14.如图所示,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铁,同时松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A.两车都向左运动

B.两车都向右运动

C.一车先运动、另一车后运动

D.甲车向左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15.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来自武汉的选手李娜勇夺桂冠,创造了亚洲球员新的历史,对网球运动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球拍对网球作用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B.网球与球拍撞击时,球拍发生形变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飞行的网球不受力的作用

D.网球撞击球拍的力和球拍对网球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16.下列成对的物体中,相互之间没有作用力的是

A.推出去在空中飞的铅球和人的手

B.地球和月球

C.地面和放在它上面的课桌

D.空中飞行的飞机和地球

17.关于力和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就一定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B.物体静止就不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18.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或压同一弹簧。

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A.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大小有关

D.方向有关

19.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A.千克B.米C.牛顿D.吨

20.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该实验不能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二、填空题

21.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此现象表明力的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用大小不同的力,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于课桌的同—点,课桌并不是每次都滑动,说明力作用效果还与力的有关。

22.在如图所示的斯诺克比赛中,丁俊晖用杆推A球之后,A球开始滚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A球击中B球后,B球由于继续向网袋方向前进,最终B球落入网袋是由于受到作用。

23.有一架直升飞机质量为2t,悬停在空中时(如图所示),螺旋桨产生向上的举力,这个举力的大小为N(g取10N/kg);直升飞机可以靠改变螺旋桨的倾斜角度向前、后、左、右飞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24.奥运会的许多比赛项目都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有关,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在①篮球;②跳水;③跳远;④皮划艇;这些项目中,将无法进行的是。

25.人用力拉车,拉车的力叫“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同时人感觉到车也在拉他,这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的.

26.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cm,弹簧秤的示数是N.

27.如图所示是研究力的作用效果的两个小实验。

其中甲图研究的是力可以,乙图研究的是力可以。

28.如图所示,你用力向下压圆铅笔笔尖时,手指却感到疼痛,这是因为对也施加了力的作用,这个现象说明。

29.如图甲、乙所示,“跳橡筋”和“打陀螺”是生活中常见的游戏,其中图甲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图乙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由于陀螺具有所以陀螺可以在地面长时间旋转。

30.如图所示,棋子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迅速击打其中一个棋子,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这个棋子飞了出去,上面的棋子由于而保持静止状态,而落在原位。

 

三、实验题

31.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中,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将一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②如图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b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③如图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改变力的方向,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④如图丁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更大的力F2,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

(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4)由和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5)此次探究活动中用到的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物理模型法C.转换法

32.将一个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F1=F3=F4>F2,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试分析实验的结果。

(1)分析比较图甲、乙中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比较图中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分析比较图甲、丁中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

(4)概括题

(1)、

(2)、(3)中的结论可得出一个总的结论是:

__。

四、综合题

33.神舟五号﹣﹣﹣﹣我们的飞天梦

2003年10月15日9时,随着火箭发动机的轰鸣,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飞天梦,

小宇利用星期天到青岛会展中心观看了有关“神舟五号”的航天展,他搜集了一些问题,回到班中想要考考你:

(1)长征二号F火箭:

它的发动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能.它是利用向后喷出气流使自身受力前进的,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的道理.

(2)飞船的运行过程:

飞船沿椭圆轨道围绕地球运行了14圈,轨道上离地面最近点200km,最远点350km.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过程中,飞船的速度,势能.

(3)太空生活与工作:

若不穿太空服,只带氧气瓶,航天员能否走出舱外?

运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说出一条理由.

答:

(填“能”或“不能”);因为舱外.

(4)返回大气层:

这时飞船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将能转化为能,因此给飞船降温十分重要,一种重要的降温方式就是“烧蚀防热”:

在飞船表面涂有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些材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5)降落:

飞船距离地面15km时,速度达到200m/s,若不打开降落伞,则速度保持不变,飞船落到地面仅仅需要秒的时间.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含改变运动快慢和改变运动方向两个方面);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篮球擦板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故选A。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

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朋友正在荡秋千,其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方向在不断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A错误.雨滴从空中竖直加速下落,其运动方向不变,但速度不断变大;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B错误.停靠在路旁的汽车,车的运动的速度为零,运动方向也没有发生改变,故为平衡状态,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关闭发动机后,正在水平路面上滑行的汽车,其运动方向不变,但速度不断减小;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C.

考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力的作用效果

3.A

【解析】

试题分析:

抛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铅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A说法错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使弓发生弹性形变.所以B说法正确.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水会给运动员一个向前的力,所以运动员向前运动.所以C正确.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通过头将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即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所以D说法正确.故选A.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4.D

【解析】

试题分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加多大的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故A、B均错误。

拔河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而是取决于哪边的摩擦力大,甲队获胜,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故C不正确,D正确为答案。

考点:

二力平衡

5.B

【解析】

试题分析:

A、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能继续向前滚动,不是受到惯性作用,故A错误。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B正确为答案。

C、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如果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持续运动,D错误。

考点:

力和运动

6.A

【解析】

试题分析: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破镜难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故选项A说法不正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且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故选项B说法正确;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选项C说法正确;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回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说明声音能反射形成回声,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A。

考点:

分子运动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回声现象

7.A

【解析】

试题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就必须控制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

图a和图c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只有力的方向不同,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选填A;图b和图d中力的大小和作用点都不相同,B选项不符合题意;图a和图b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C选项不符合题意;图a和图d中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只有作用点不同,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考点: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8.D

【解析】

试题分析:

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那么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乙也会对甲有个相反且大小相等的作用力,因此结果就是甲、乙将同时相对离开;

故选D。

考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9.C

【解析】

试题分析:

躺者用脚蹬地时,椅子会受到地对它的向后的作用力,所以会向后晃动,这就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

躺者用脚蹬地,椅子在力的作用下晃动,改变了运动状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B正确。

椅子晃动速度越来越小,说明椅子的运动状态在改变,是受到阻力作用的结果,阻力大小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

使用这种椅子,地面受力面积较小,压强变大,在地面上容易留下压痕,正是压强较大缘故,故D正确。

故选C。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压强大小比较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A、人坐沙发,沙发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A不符合题意。

B、降落伞匀速下降,运动的快慢和运动方向没变,运动状态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减速进站的火车,运动快慢改变,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符合题意为答案。

D、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不符合题意。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二力平衡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4)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

A、台球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作用在台球上,二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杆击球时,杆对球的力与球对杆的力是相互作用力.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运动的台球在碰到桌边后,受到了桌边给的力后改变了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力的知识,注意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最大的区别在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而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先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光滑斜面可得,滑块不受摩擦力作用,因此滑块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

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做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于斜面向外的支持力即可.

解:

A、支持力与斜面垂直,故A选项错误;

B、滑块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并且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与斜面垂直,因此B选项正确;

C、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C选项错误;

D、由于斜面光滑,因此滑块不受摩擦力作用,故D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会用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注意光滑面上不受摩擦力作用.

13.C

【解析】

试题分析:

抛出去的实心球把地面砸了一个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A选项错误;影响压强的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单脚向上跳绳时受力面积小对地面的压强大,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小,B选项错误;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选项正确;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D错误。

故选C。

【考点定位】力的作用效果、影响压强的因素、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

14.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两辆车上的N极与N极相互靠近,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两辆小车互相远离,故选D。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球拍击打网球,所以施力物体是球拍,不是人,A错误;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球拍发生形变是因为力的作用,B正确;网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C错误;网球撞击球拍的力和球拍对网球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D错误,故选B。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的辨别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铅球投出去后手的推力消失,铅球靠惯性向前飞行,没有相互作用,故A符合题意;月球要绕地球转,所以是万有引力作向心力,有相互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课桌对地面有压力,地面对课桌有支持力,有相互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飞行的飞机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重力,有相互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平衡力,A不正确;若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B不正确;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且是非平衡力,C正确;若物体受平衡力,则运动状态不改变,D不正确。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18.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知,力的作用点相同,大小相同,但弹簧的形变不同:

一次伸长,一次缩短,原因是施加力的方向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选D。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

19.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千克(kg)和吨是质量的单位;故AD错误;B中的米(m)是长度的单位;故B错误;C中的牛顿(N)是力的单位;故C正确。

考点:

力的概念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手感觉疼痛,原因是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圆珠笔芯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不符合题意;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手是施力物体,圆珠笔芯是受力物体,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圆珠笔芯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不符合题意;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圆珠笔芯形状的变化与重力方向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

21.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大小

【解析】

试题分析:

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用大小不同的力,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于课桌的同—点,课桌并不是每次都滑动,说明力作用效果还与力的大小有关。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

22.运动状态,惯性,重力;

【解析】

试题分析:

A球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于受到杆的推力造成的,由此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理论.B球被A球击中后,在水平方向上,B球不再受到A球的作用力,其之所以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其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由于B球到了袋口后,不再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网袋.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惯性、重力

23.20000,方向;

【解析】

试题分析:

飞机悬停在空中,所以飞机受到的举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F=G=mg=2×103kg×10N/kg=2×104N;螺旋桨倾角不同,对飞机施加的力方向不同,飞机的飞行方向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的作用效果

24.1234;

【解析】

试题分析:

在篮球项目中,篮球对地面施加了力的作用,同时篮球也受到地面对它的反作用,所以运动员才能运球行进,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篮球不会弹起来,人就无法运球行进,比赛将无法进行.故①正确;同理,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跳水运动员就不会因受到跳板的反作用力跳起来,跳远运动员就无法因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跳起来,皮划艇也不会因受到水的反作用力而前进,跳水、跳远、皮划艇比赛都将无法进行.故②③④正确.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

25.人;相互

【解析】

试题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人拉车时,人对车施加力,所以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而同时人也会受到车对人的作用力,即证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

人;相互。

考点:

力的概念

26.1.161.9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的长度为1.16cm;弹簧测力上每一小格表示0.1N,其示数为1.9N。

考点:

测量工具的使用

27.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析】

试题分析:

甲图中,小球在磁体的引力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即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乙图中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

28.铅笔;手指;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

试题分析:

用手指向下压铅笔尖,手感到疼是铅笔对手施力的结果.如果以笔为研究对象,笔受到手对笔的反作用力,这一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手,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

29.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

【解析】

试题分析:

如图甲所示,“跳橡筋”游戏中,皮筋受力改变了形状,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之--使物体发生形变;

“打陀螺”的游戏中,当陀螺不再受击打的力时仍继续转动,说明陀螺具有惯性,即保持原状态的性质;击打陀螺时,鞭子作用在陀螺的不同位置,也就是作用点不同,则陀螺的旋转速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惯性

30.运动状态;惯性

【解析】

试题分析:

受到打击的棋子飞出去,棋子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棋子被击出后,虽不再受手的力,但由于棋子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仍会继续向上运动;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由于下方的棋子飞出,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桌子上,不会飞出.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惯性

31.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作用点

(3)方向

(4)甲、丁

(5)A

【解析】

试题分析:

(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4)由甲和丁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5)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