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培优训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2732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三培优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培优训练.docx

《高三培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培优训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培优训练.docx

高三培优训练

高三培优训练一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

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

“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

”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

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

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

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

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

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

铭刻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艰难②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⑥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

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

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

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

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

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

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

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答: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鹊桥仙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

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

占尽。

苹洲烟雨:

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

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5、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

(5分)

答:

 

6、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高三培优训练二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杜慧度,交趾人也。

本属京兆。

曾祖元,为宁浦太守,遂居交趾。

父瑗,字道言,仕州府为日南、九德、交趾太守。

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腾遁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

除龙骧将军。

遁之在州十余年,与林邑累相攻伐。

遁之将北还,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围州城。

时遁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

连捷,故胡达走还林邑。

乃以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

卢循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

义熙六年,年八十四,卒。

慧度,瑗第五子也。

初为州主簿,流民督护,迁九真太守。

瑗卒,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辞不就。

七年,除使持节、督交州诸军事、交州刺史。

诏书未至,其年春,卢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

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于石碕,禽循长史孙建之。

循虽败,余党犹有三千人,皆习练兵事。

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

慧度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

慧度自登高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

循众舰俱然,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

斩循及父嘏,并循二子,传首京邑。

封慧度龙编县侯,食邑千户。

高祖践阼,进号辅国将军。

其年,率文武万人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略,悉得还本。

林邑乞降,输生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乃释之。

慧度布衣蔬食,俭约质素,能弹琴,颇好《庄》、《老》。

禁断淫祀,崇修学校。

岁荒民饥,则以私禄赈给。

为政纤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

少帝景平元年,卒,时年五十。

(节选白《宋书·杜惠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宁浦太守,遂居交趾遂:

于是

B、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遏:

禁绝

C、与林邑累相攻伐累:

屡次

D、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旷:

空缺

2、以下各组句子中,表明杜瑗,慧度父子军政才干的一组是()

①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

②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

③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于

④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

⑤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

⑥禁断淫祀,崇修学校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④⑤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瑗处事果决而有计谋。

他担任太守时两次平顶骚乱,先是斩杀作乱的九真太守李逊,境内得到安宁;继而与玄之击退来犯的胡达,使之退回林邑。

B、杜惠度为人谦逊而顾大局。

杜瑗死,府州官吏推举慧度主持州府事,他未接受;而当卢循来犯,虽然任命他的诏书未到达,他还是率众抗敌。

C、杜慧度一心向公而有谙熟战略。

与卢循决战前,为激励将士他拿出家族全部财产作为奖励;交战时他又巧用火攻烧毁敌方一应战舰,大获全胜。

D、杜慧度生活俭朴,治事有方。

平日里他布衣蔬食,只管弹弹琴,读读《庄》《老》。

而为政却细致绵密,有如治理家庭;遇上饥荒,常以私人薪俸赈济灾民。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

(2)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客从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③,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

指珍珠。

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

③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5、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5分)

 

6、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6分)

高三培优训练三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少聪敏好学,善属文。

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

乾元初,兼礼部侍郎。

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

其试进士文章,曰:

“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

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杀人置沟中者,李辅国方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

揆上疏曰:

“昔西汉以南北军相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

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

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

”遂制罢羽林之请。

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

又其兄皆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同列吕諲,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

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諲管内抅求諲过失。

諲密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揆既黜官,数日,其兄皆改授为司门员外郎。

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

初,揆秉政,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

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意甚轻易,不纳,而谓晋卿曰:

“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麞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载衔恨颇深。

及载登相位,因揆当徙职,遂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

既无禄俸,家复贫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给。

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元载以罪诛,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为卢杞所恶。

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会盟使,加左仆射。

行至凤州,以疾卒,兴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

(节选自《旧唐书·李揆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代:

世世。

B、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属:

撰写。

C、深昧求贤之意也昧:

冒犯。

D、经籍在此,请恣寻检恣:

任意。

2、一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3分)

①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②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天用

③遂制罢羽林之请④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

⑤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⑥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揆自幼好学,入仕后美名上闻。

他出身显贵人家,聪明敏捷,好学上进,开元末年步入仕途。

他主张考查进士务必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受到广泛好评。

B、李揆有远见卓识,上疏得到认可。

当时京城治安混乱,盗贼杀人,李辅国请求选羽林军以备巡视。

李揆引西汉旧事说明,如羽林警夜则难以应付突然之变。

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

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

他嫉妒吕諲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D、李撰与元载交恶,仕途遭遇坎坷。

他自恃门望高贵,鄙薄元载出身寒微,元怀恨在心。

元登相位后,对他报复,致使他全家衣食无着,在各州飘泊十多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2)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

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5、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首发来表现梅花的?

请简要分析(5分)

 

6、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高三培优训练四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曰:

“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

项籍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

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下所建也。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

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

汉诚闻之,掘烧郡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

“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仪。

”因问陆生曰:

“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

”陆生曰:

“王似贤。

”复问:

“我孰与皇帝贤?

”陆曰:

“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

”尉佗大笑曰:

“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

”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

曰:

“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味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

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

秦时已并天下。

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

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以其党为假守。

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猪。

汉十一年,谴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

【注】①椎结:

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②踦区:

同“崎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亲戚:

父母

B、如反覆手耳反覆:

翻转

C、人众车舆舆:

众多

D、政由一家由:

如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陆生因说佗曰伺者因此觉知

B、将相欲移兵而诛王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C、尉佗乃蹶然起坐今其智乃反不能急

D、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

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原本自傲自大。

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委托亦能审时度势。

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带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

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译文: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

译文:

(3)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5-6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

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5、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

请作简要分析。

(5分)

答:

 

6、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6分)

答:

高三培优训练五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姚敬恒先生事略   [清]全祖望

《李二曲集》中别辑前代讲学诸君,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以予近所闻,近晶应潜斋高弟有曰凌嘉印、沈文刚、姚敬恒,皆拔起孤露①之中,能成儒者。

凌、沈之名尤重,见于沈端恪公所为传,而敬恒躬行,与鼎足,顾未有知之者。

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梳之钱塘人也。

姚氏,故梳之右姓。

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

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②,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

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曰:

“汝亦为此恶行乎?

吾无望矣。

”敬恒皇恐,长跪谢,愿得改行。

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每日朗诵《大学》一过,潜斋雅爱之。

一方言一行,服膺师说,泊然自晦,风事心归于厚,沈甸华之卒也,潜斋不食二日,敬恒问曰:

“朋友之丧面若此,无乃过欤?

”潜斋喟然叹曰:

“为其无以为丧也。

”敬恒曰:

“请为先生任之。

”殡葬皆出其手。

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

“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

”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③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

潜斋之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

姚江黄先生晦木于人鲜可其意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

“是独行传中人物也。

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④。

敬恒对曰:

“游魂⑤不日底定矣。

但闽中民力已竭,公当何以培之?

”闽督肃然颔之,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

晚所以非罪陷缧绁。

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学》,宪使异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呼与坐而语之,大惊,即日释之。

然敬恒卒以贫死。

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

予既附志于《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传之,以本书凌、沈二君,且以待后世有二曲其人者。

惜访其母姓,竟不可得。

(选自《全祖望集汇校集注》)

【注】①孤露:

父亡无所荫庇。

②市廛(chán):

店铺集中的地方。

③时:

通“伺”。

④海上事:

清政府平定台湾之事。

⑤游魂:

指当时据守台湾的郑氏政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恒皇恐,长跪谢   谢:

感谢B、访以海上事      访:

询问

C、闽督肃然颔之     颔:

点头同意D、遂以此落其家     落:

使……衰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有

B、汝亦为此恶行乎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D、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烟光凝而暮山紫

3、下列对本文主人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敬恒品学兼优,只因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致名声未彰。

B、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用他的经商所提接济他人。

C、姚敬恒识见高远,提醒闽督姚公应以培养民力为当务之急。

D、姚敬恒临难不惧,虽蒙冤入狱,仍通读经典,泰然自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潜斋安贫乐道,在生活拮据时也不轻易接受他人的馈赠。

B、李二曲那些出身商贾却恪守儒家规范的人,全祖望对此深表赞同。

C、作者借助黄晦木的评价来强化对姚敬恒人格与节操的肯定。

D、本文主要以传神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与《烛之武退秦师》的写法相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而敬恒躬行,与鼎足,顾未有知之者。

(4分)

 

(2)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不劣,愠甚。

(4分)

 

(3)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

(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11分)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虽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

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

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

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3分)

 

(2)“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4分)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4分)

高三培优训练六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龙洞山记

〔元〕张养浩

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

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

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

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

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

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

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

世兵,逃乱者多此焉。

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

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

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磬折③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

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

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

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

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

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

如是,仅里所。

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

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力殆。

其宴于外者举酒酌穴者,人二杯。

虽雅不酒,必使之酌,名曰定心饮。

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

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尝疑许事未必有。

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

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④,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⑤。

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

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

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

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

【注】①胜国:

前朝。

②劣:

仅仅,才。

③磬折:

弯腰。

④较然:

明显的样子。

⑤吊:

悲伤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所导火灭会:

适逢B、意其穴竟于是意:

料想

C、亦阳慑为殆慑:

害怕D、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虞:

欺骗

2、下列四组中,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是(3分)

①是中极暗②烟郁勃满洞中③心骇乱恐甚

④如是,仅里所⑤有泣者,恚者,诟者⑥喜幸生手其额者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龙洞山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山势险峻,有上下两个山洞,位于下方的一个叫龙洞。

B、龙洞深邃,里面越来越低矮狭窄作者与同游者备受惊恐,好不容易才得以出洞。

C、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洞外饮酒的人要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名为“定心饮”。

D、作者游历龙洞后,想起“不登高,不临深”的前圣之训,为告诫后人写了这篇“记”。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初焉,若高阔可步。

(5分)

 

(2)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5-6题。

送何遁山入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

又名子规。

②息机:

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5、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5分)

 

6、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

请简要赏析。

(6分)

 

高三培优训练七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

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

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

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