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2985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试题卷

友情提示:

1.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6页,共21题;答题卷共4页。

全卷满分120分(含全卷书写4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作文不能另加附纸。

3.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表现!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应用(21分)

1.读语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长兴,被称为“帝乡佛国”,一个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城市,一座值得品味的城市。

在长兴,有一个精于茶道,擅长品míng(▲)的茶圣,叫陆羽;有一种yùn(▲)含千古历史的cāng(▲)桑,叫陈霸先故居;有一种烟波浩miǎo(▲)的湖光山色,叫仙山湖;有一种桃花满天的村落,叫成山沟……在长兴,有一种幸福,就叫我在长兴!

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

①▲,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

③▲,出则无敌国外患。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⑤《登楼》中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句子是:

,▲。

⑥用典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请写出古诗中用典的连续两句:

▲,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3分)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又何间焉(▲)

(3)醉翁之意不在酒(▲)

4.名著阅读。

(6分)

(1)下面是摘自不同作品的内容,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甲】“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

你想错了!

一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乙】“黑熊般的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

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

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

天蓬恶煞下云梯。

(2)【甲】文是19世纪英国一位文学家创作的世界名著中的主人公▲的精彩对白,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的女性形象。

(2分)

【乙】文写的是《水浒传》中▲(填写好汉名字),请从下列选项中挑选出

与它相关的情节:

▲(填三个序号)(2分)

①放冷箭救主②元宵闹东京③斧劈罗真人

④义释宋公明⑤大闹野猪林⑥打死殷天锡

(3)《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每个故事情节的概括不超过20字)(2分)

2、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

(11分)

雪夜

【法国】莫泊桑

①黄昏时分,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天的雪,终于渐下渐止。

沉沉夜慕下的大千世界,

仿佛凝固了,一切生命都悄悄进入了梦乡,或近或远的山谷、平川、树林、村落……在雪光的映照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雪后初霁的夜晚,万籁俱寂,了无生气。

②募地,从远处传来一阵凄厉的叫声,冲破这寒夜的寂静。

那叫声,如泣如诉,若怒若怨,听来令人毛骨悚然!

喔,是那条被主人放逐的老狗,在前村的篱畔哀叹自己的身世,还是在倾诉人类的寡情?

③漫无涯际的旷野平畴,在雪白的覆压下蜷缩起身子,好像连挣扎一下都不情愿的样子。

那遍地的萋萋芳草、匆匆来去的游蜂浪蝶,如今都藏匿的无迹可寻。

只有那几颗百年老树,依旧伸长着搓牙的秃枝,像是鬼影幢幢,又像那白骨森森,给雪后的夜色平添上几分悲凉、凄清。

④茫茫太空,黯然无语地注视着下界,越发显出它的莫测高深,雪层背后,月亮露山了灰白色的脸庞,把冷冷的光洒向人间,使人更感到寒气袭人;和她做伴的,唯有寥寥的几点寒星,致使她也不免感叹这寒夜的落寞和凄冷,看,她的眼神是那样忧伤,她的步履又是那样的迟缓!

⑤渐渐地,月儿终于到达她行程的终点,悄然隐没在旷野的边缘,剩下的只是一片青灰色的回光在天际荡漾。

少顷,又见那神秘的鱼白色开始从东方蔓延,像撒开一妊幅轻柔的纱幕笼罩住整个大地。

寒意更浓了,枝头的积雪都已在不知不觉间凝成了水晶般的冰凌。

⑥啊,美景如画的夜晚,却是小鸟们恐怖颤栗、备受煎熬的时光。

它们的羽毛沾湿了,小脚冻僵了;刺骨的寒风在林间往来驰突,肆虐逞威,把它们可怜的窝巢刮得左摇右晃;困倦的双眼刚刚合上,一阵阵寒冷又把它们惊醒;......只是瑟瑟索索地颤着身子,打着寒噤,忧郁地注视着漫天洁白的原野,期待那漫漫未央的长夜早到尽头,换来一个充满希望之光的黎明。

【阅读提示】:

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本文写于19世纪末期,当时的法国正处于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5.请用文中原话概括文章到底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2分)

▲。

6.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任选一题作答,2分)

(1)漫无涯际的旷野平畴,在雪白的覆压下蜷缩起身子,好像连挣扎一下都不情愿的样子。

▲。

(2)少顷,又见那神秘的鱼白色开始从东方蔓延,像撒开一妊幅轻柔的纱幕笼罩住整个大地。

▲。

7.阅读莫泊桑《雪夜》的第四段和以下鲁迅《雪》中的片断,说说两者写作方法和情感的不

同处。

(4分)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雪野中有血紅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

8.作者在结尾处运用了小鸟这样的意象,有什么作用?

(3分)

▲。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

(9分)

【材料一】

GPS如何锁定你的位置

①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军方首先研制的,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导航和测速。

那么,GPS是如何锁定位置的呢?

②GPS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空间部分,也就是卫星系统;一个是地面用户设备部分,也就是我们现在手机、汽车等里面用到的部分;还有一个就是地面控制系统,它主要用来监控天上的卫星。

③首先,GPS系统要用到卫星,这些卫星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20200公里的高空之上,它们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上有4颗,轨道倾角为55°。

这些角度种位置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一分一毫都不差。

至于为什么要把卫星分布得这么均匀规则,那是因为这些卫星相当于一个坐标,每颗卫星都接发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对地面GPS用户计算方位非常重要。

④其次,GPS系统要有用户设备,在每个用户的GPS设备中,都配有一块芯片,这个芯片本身就带有运算功能。

当用户提出一个要求,比如说想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那么GPS系统就开始运行。

先是搜索天上卫星的位置,看用户所处的位置有几颗卫星存在,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

当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从而计算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接收机中的微处理计算机就可按定位计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用户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

一般至少要搜到4颗卫星的信号才可以。

当然,如果能搜索到更多的卫星,计算就会更精确。

⑤同时,GPS系统还离不开地面控制系统。

因为卫星的运行也是受到地面控制的,如果发生一点偏差,对地面用户的定位都会产生很多影响,所以必须要实时对这些卫星进行观测。

⑥GPS系统运用的信号是较弱的那种无线电波。

不但比收音机的信号弱,而且比手机通讯的CDMA的信号还要弱许多。

影响无线电波信号强弱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电波的频率、功率、编码等。

根据不同的电波,其信号的强弱也就不同。

一些信号强的电波是因为它们的穿透力比较强,比如收音机的中波电信号,就能穿透水泥墙体,所以在室内我们也能收听到电台节目。

而GPS的信号穿透力就不强,通过墙体后就基本衰减得没有了,所以在室内就可能接收不到GPS信号了。

⑦现在,GPS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轮船、飞机、汽车、手机……都用了GPS。

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它已经进入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它的作用。

(选文有改动)

【材料二】

张凯同学在卧室想用手机中的GPS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怎么也找不到。

他就跑到楼下,GPS很快显示了信息,确定了自己的位置。

【材料三】

现在的GPS汽车导航仪其实在硬件上的差异并不大,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里面设置的软件和地图。

软件是用来接发信息、计算数据和规划路径的,地图是提供各种地理信息的。

地图与软件脱离不开,即使有最好的软件,但没有详尽的地图数据,这个系统也没有用。

【材料四】

2003年5月25日,我国第三颗“北斗一号”卫星发射成功,6月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运营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完全自主的卫星系统导航,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大规模应用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卫星导航的先驱、863计划倡导者之一陈芳允院士提出了利用两颗卫星定位的构想。

经过多年论证,证明这一构想可行。

1994年国家批准建设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000年,我国成功发射“北斗一号”两颗工作卫星,今年又发射第三颗“北斗一号”卫星作为备用星。

由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系统导航的国家。

我国北斗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

快速定位,为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与GPS相当;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递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精密授时,精度达20纳秒。

北斗应用有五大优势。

一、它同时具备定位与通讯功能,不需要其他通讯系统支持。

而GPS只能定位。

二、覆盖范围大,没有通讯盲区。

北斗系统覆盖了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不仅可为中国、也可为周边国家服务。

三、特别适合于集团用户大范围监控管理和数据采集用户数据传输应用。

四、融合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和卫星增强系统两大资源,因此也可利用GPS使之应用更加丰富。

五、自主系统,安全、可靠、稳定,保密性强,适合关键部门应用。

到2008年北斗系统的用户将达到30万,直接产值达35亿元,占中国导航定位产业的20%左右,由它带动的相关产业将达数百亿元。

对促进民族产业的发展势必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北斗系统原有设计是一个封闭式系统,这样就限制了民用用户的扩展使用。

在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升空之初,北斗星通公司凭借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方面多年来得积累和对北斗导航系统的深刻理解,提出了“北斗一号”信息服务系统的立项申请。

2001年,立项通过评审。

2002年底,他们完成了系统的研制并通过了由多位院士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的验收评审。

“北斗运营服务平台”的作用就是在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和集团用户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北斗系统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基本条件。

北斗星通公司也因此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授权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运营服务商。

目前,他们研制的系统已成功用于陕西省防汛雨量检测速报,海南省渔船监控、青藏铁路机车监控与管理等项目也正在进行中。

随着“北斗一号”卫星导舵定位系统的推广应用和我国正在着力研究开发的下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CNSS)未来的诞生,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的卫星导航定位强国。

(选文有改动)

9.根据材料一,不属于材料二现象产生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GPS系统运用的信号穿透能力不强,所以张凯同学在卧室不能用手机确定自己的位置。

B.张凯在卧室不能同时接收4颗以上的卫星信号,就不能用GPS确定自己的位置。

C.在楼下,没有了墙体等阻碍GPS就能够接收到足够卫星信号,确定了自己的位置。

D.同时,卫星的运行也是受到地面控制的,GPS系统还离不开地面控制系统。

所以张凯同学要到楼下,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

10.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选出不属于一部好的汽车导航仪的标准的一项是(▲)(3分)

A.能接收到更多的卫星信号B。

计算数据的速度快

C.信号能够穿透水泥墙D.地图数据精准详细

11.请你在GPS系统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选择一个,根据所给材料,给它下一个定义。

(3分)

▲。

3、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13题。

(4分)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2.《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2分)

▲。

1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2分)

▲。

(二)文言文阅读。

(16分)

{甲}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4-16题。

(8分)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

距至也。

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①,顶有口,状若贠环,名曰滋穴。

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③。

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

经营一国,无不悉遍。

土气和,亡札厉。

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⑥,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

其民孳阜亡数⑦,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

过则醉,经旬乃醒。

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

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不进酒肉,数月乃复。

{注释}①甔槌(dānzhuì);盛水的陶器。

②瀵(fèn):

泉水。

③醪醴(láolǐ):

美酒,④埒(liè):

山上水道。

⑤札厉:

瘟疫。

⑥侪(chái):

共同,一起。

⑦孳(zī)阜:

繁衍盛多。

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2)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3)缘水而居,不耕不稼(▲)

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16.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3分)

▲。

(乙)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7-19题。

(8分)

毛德昭名文,江山人。

苦学,至忘寝食,经史多成诵。

喜大骂剧谈①。

绍兴初,招徕②,直谏无所忌讳。

德昭对客议时事,率不逊语,人莫敢酬对,而德昭愈自若。

晚来临安赴省试,时秦会之③当国,数以言罪人,势焰可畏。

有唐锡永夫者,遇德昭于朝天门茶肆中,素恶其狂,乃与坐,附耳语曰:

“君素号敢言,不知秦太师如何?

”德昭大骇,亟起掩耳,曰:

“放气!

放气!

”遂疾走而去,追之不及。

【注释】:

①剧谈:

畅谈,指说话无遮拦。

②招徕:

同招揽,指毛德昭干的是招揽顾客的事。

③秦会之:

即秦桧,字会之,性阴险,晚年更加残忍。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数以言罪人(▲)

(2)素恶其狂(▲)(3)君素号敢言(▲)

18.结合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遂疾走而去,追之不及。

▲。

19.这位饱读经史、以“直谏”自诩的人,其真实表现落得贻笑大方的下场。

结合短文内容

评价毛德昭的为人?

(2分)

▲。

4、语言运用(55分)

20.阅读下面材料,写一则微评论,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60字以内。

(5分)

2017年继《中国诗词大会》后又有一档大型情感文艺节目火了,那就是《朗读者》。

董卿首当制作人最近圈粉无数,嘉宾们读者跟自己人生经历有关的文学作品,感动了很多人。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濮存昕朗读了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大家惊讶的发现,董卿和濮存昕都把老舍的舍字读成了第四声,看了节目后,很多人纷纷表态,同学,你怎么看?

▲。

21.大作文(50分)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阅读”是人生中一种不可少的生活姿态。

“阅读”父母的点滴细节,体会劳作的艰辛;“阅读”自然的呻吟,明白要善待自然;“阅读”社会的美丑,懂得要守住道德的底线,阅读经典佳作,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请你以“在阅读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立意自定;②不少于600字;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检测(三)

参考答案

1、语文知识积累(21分)

1.(4分)茗蕴沧渺

2.(8分)①沉舟侧畔千帆过②忽复乘舟梦日边③人则无法家拂士④独伧然而涕

下⑤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或“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思对即可)

3.(3分)

(1)参与,这里指欣赏

(2)参与(3)情趣(意趣)

4.(6分)

(1)【甲】文:

简.爱;追求平等,独立自主,自尊自爱;【乙】文:

李逵;②③⑥(序号错一个即不得分)

(2)示例:

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5.(2分)万籁俱寂,了无生气。

6.(2分)

(1)运用了拟人修辞,突出了寒夜的悲凉、凄清和死一般的沉寂。

(2)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很形象的描绘了东方初白时的瑰丽朦胧的景象。

(任选一题作答)

7..(4分)《雪夜》,画面冷色调,文中用狗吠和像“鬼影”、“白骨”的老树、像“水晶”似的冰凌,小鸟的感觉等来烘托渲染,突出了寒夜的悲凉、凄清和死一般的沉寂,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愤慨和控诉;魯迅的《雪》用工笔细描,画面暖色调,从声与色、实与虛、动与静方面写出了雪的美艳,表达了对童年、故乡的怀念,里面充满了脉脉的温情。

(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8.(3分)文章结尾借小鸟的希望点明主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对社会变革的热切企盼和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给凄凉的寒色点亮了溫暖的火光,盼望漫漫的长夜早到尽头,迎来一个充满希望之光的黎明。

9.(3分)D

10.(3分)C

11.(3分)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军方研制的(1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导航定位和测速的(1分)全球定位系统(1分)。

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1分,其中“俄罗斯……”部分.根据本题文段可忽略。

)自行研制的(l分)我国第一代熟成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1分)。

(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两个要点2分,三个要点3分。

语句不通畅,有错别字等扣一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12.花瓣飘落柳絮飘飞春风将尽子规啼叫(2点,每点1分,共2分)

13.《暮春》一诗主要抒发诗人惋惜春逝去的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

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1点1分,共2分)

14.(3分)

(1)涂:

通“途”道路

(2)臭:

气味(3)缘:

沿着.顺着

15.(2分)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16.(3分)“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人

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觉。

17.(3分)

(1)怪罪

(2)讨厌、厌恶(3)向来

18.(2分)(他)于是快步跑着离开,想要追他也追不上。

19.(3分)他表面上直言敢谏,但遇到权贵之人却唯恐避之不及,可见其虚伪、丑陋、趋炎、

附势。

4、语言运用(55分)

20.(5分)【示例一】我认同读第四声,理由是房屋,老房子。

【示例二】我认同读第三声,理由是舍弃,舍予。

(5分,观点明确2分,言之有理3分,如果认同的是第四声,最高得3分。

21.(50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