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4626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妆品化学讲解.docx

化妆品化学讲解

第一章香水

香水类化妆品的等级划分:

按香水的香精含量不同被划分为5种等级:

1、浓香水(又称香精),Parfum。

香精含量为>20%,最为高级,香气十分持久(5-7小时),价格也较贵。

2、香水(Eaudepaefum),香精含量为15%-20%,香气持续时间5小时以内价格中等偏上。

3、淡香水(Eaudetoilette),香精含量为8%-15%,持续时间3小时,是目前消费量最大的香水种类,而且容量大,香型多种多样,价格中档,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4、古龙水(Eaudecologne),香精含量为4%-8%,持续时间1-2小时,男性香水则多半属于此等级的。

5、香露,香精含量为1%-3%,持续时间1小时以内,市面上的剃须水、花露水、香水剂等都属于这一等级,可给人带来神清气爽的感觉,但留香时间较短。

通常把香水的香气散发分成三部分:

头香、体香、基香。

头香(Topnote):

对该香型香气的第一嗅感中最初的香气印象(也就是最开始闻到的香味)。

人们首先能嗅感到的香气特征,一般由香气扩散力较好的香料形成(持续0-10min)。

好的香水开瓶就能闻到令人愉悦的头香,故有人形象的称其为“开瓶香”。

头香又称“前调”。

体香(Midnote):

香气的主体,是在嗅感几分钟后的香气印象,而且在相当长时间中保持稳定和一致,是香气中重要组成部分,是香型的主题,可持续2-4h。

此时气味最浓,特征风味明确,是一款香水的精华部分。

亦称“中调”。

基香(Basenote):

香气的头香和体香挥发后留下的最后香气,也是香气中最持久的部分,这是由挥发性很低的香料或定香剂组成,可持续4h以上。

香水的基香韵味悠长,给人留下余香缭绕的记忆。

基香又称“尾香”或“后调”。

头香要求扩散力好,飘逸动人,富有感染力;体香需要丰润完美;尾香能后续持久,赋予想象,耐人回味。

一般好香水,其头香、体香、基香都能清晰分明,同时三层香气又流畅和谐统一。

香味如同音乐,只不过他是嗅觉的艺术。

品闻香水同样需要一份宁静祥和的心境,才能细细品味其中的微妙。

香味香型的分类:

不同的人对香型的喜爱各异,有的人喜欢浓郁的花香,有的人则喜欢淡雅、清新的花香。

有的人喜欢沉静稳重的香气,有的人则追求轻快、明亮、具有引诱力的时髦香气。

今天城市的人们更想往田野的绿色清香、森林早晨清新芳香、大海的海洋气息。

无论人们喜欢什么样的芳香,各种韵调的香气都具有赋予人们愉悦的共性。

瑞土奇华顿公司为便于对香水香精的剖析、研究,按香水的格局与香韵群划分一个类型,这样,将女用香水区分为五个香型:

花香型

东方型醛香型

辛香型素心兰型

花香型:

是日化香精之基础,天然的单花香气是最原始的香气。

包括玫瑰、茉莉、晚香玉、水仙花、铃兰、百合、紫丁香。

花香型有单花与多花香型。

一般是由几种花香香韵组成,形成清新、优雅、愉悦的香气,为大多数女性所钟爱。

该香型香水如

1、Champs-Elysees,

香榭丽舍香水,娇兰(Guerlain)公司推出。

头香:

银白金合欢花叶、玫瑰花、黑醋粟、杏花

体香:

银白金合欢花,醉鱼草

基香:

朱槿、杏仁、木香。

2、Pleasures,

欢悦香水,雅诗兰黛(EstéeLauder)公司推出。

头香:

紫罗兰、百合、香草

体香:

紫丁香、茉莉、西非Karo、红莓

基香:

薄菏油、印度紫檀。

醛香型:

醛香型香水是经典的香水之一。

醛香香型是一种比较流行的香型,也是一种现代化的香型。

香气特点是脂肪族醛类能和谐地与花香和其它非花香韵和合,组成奇特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香韵效果。

单一的醛香气息浓而尖刺,一般均以木香、莺尾以及贵重的花香精油来调谐,通常是玫瑰或茉莉花香占主导地位。

醛香型香水的整个基调能呈现出丰富多采的、优美雅致甚而是高贵的形象。

该香型香水代表:

ChanelNo.5

ChanelNo.5,夏奈尔5号香水,法国夏奈尔公司推出。

头香:

科摩尔斯岛香油树花、格拉斯橙花、醛

香韵

体香:

格拉斯茉莉、保加利亚玫瑰、依兰依兰

基香:

麦索尔檀香木、波旁香根草、岩兰草。

该款香水是将化学原料醛香的味道用于头香中,使香水产生天然以外的个性化新风格。

它的主体香味是茉莉、玫瑰,醛香与花香十分和谐的和合。

由传奇人物夏奈尔于1921年创作,是香水中著名品牌之一,迄今久盛不衰。

东方型:

阿拉伯地区盛产乳香、没药、格蓬、桂皮、防风根等浓郁甜蜜的香料。

十字军东征,这些香料传入欧洲,形成最初的所谓东方香型。

东方型实质上也就是指阿拉伯地区习用的香型,其配方的原料组合常用有香荚兰豆、秘鲁香膏、薰香类膏香、派超力油、檀香、防风根、格蓬以及动物香原料。

东方型香气往往给人对于欧美民族而言以奇异的、神秘的甚而难以理解的气氛。

除了香气带有神秘感外,包装式样以至香水命名均令人难于捉摸。

如Opium香水的包装瓶样,既古色古香,又别致精奇。

东方香型属非花香型之一,属于重香型类。

香气浓郁沉稳、持久。

该香型香水如Opium香水,法国圣罗兰公司推出。

头香:

柑桔、丁香、胡椒、胡荽(音sui)

体香:

玫瑰、茉莉、康乃馨、花香韵

基香:

香荚兰、广霍香、琥珀、动物香韵。

1977年圣罗兰推出了Opium香水,其香水香气是浑厚浓郁的东方香型,具有东方神秘感和诱惑力,该款香水一推出,即受到欧美及世界各地女性的偏爱,同时还以它怪异的品牌名称吸引着消费者,即使是今天,仍然是世界上顶尖的香水品牌之一。

素心兰型:

该香型香气有给人以美的享受、丰腴而亲切感受的臆想。

素心兰原意是地中海附近塞浦路斯岛屿盛产香柠檬、赖百当、以至橡苔等天然香料,这些香气和合能呈现出极为漂亮的素心兰香型。

素心兰的近代香韵组成有革香、珍贵的木香、苔香以及动物香,这些香韵和谐成能体现出感情的香气,它不仅适合女性使用,已可作为男用香气。

素心兰是具有花香的非花香香型,属于重香型香气,没有任何一种自然香气与之对应。

素心兰香型广泛应用于女用香水中。

组成素心兰最基本香型的三大主要原料是岩蔷薇、霍香、橡台。

辛香型:

辛香型香水均能表现出健壮、富有活力的情绪,高亢、富有魅力的、并且是温暖多情的热带鲜花的风姿。

辛香型香气辛辣,扩散力强,具有独特吸引力。

一般应用于男用香水香型。

辛香香型大多使用丁香油、伊兰伊兰油、水杨酸苄酯、香石竹烯及康乃馨花等香原料,还有桂皮,胡椒,辣椒,姜等辛香料。

该香型香水如:

CaharelMomme香水,Caharel公司推出。

头香:

香柠檬、肉豆蔻、熏衣草、香苏紫、青香

体香:

兔耳花、铃兰、香叶、香石竹、茉莉

基香:

柏木、岩兰草、唬拍、苔青、麝香

这是款带有花香韵的男用辛香香型。

香水类化妆品的主要组成:

香水主要由香精、酒精、水组成。

有的产品中为了延长留香时间或增溶,还会添加一些酯类物质来达到所需的效果。

1、香精是由几种或几十种香料调合而成的。

主要作用是赋香,亦是香水化妆品中最重要的主体。

组成香精的香原料由于性能各异,在调合中充当的组成作用亦不同。

发香物质的分类和作用

(a)基剂:

奠定香气类型的主干;

(b)调合剂:

调合各种成分的香气;

(c)变调剂:

改变香气的型调;

(d)保留剂:

经过长时间后,仍保留芳香。

调节调合成分的挥发性,增长留香时间。

香料的种类及其繁多,分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

天然香料又分为植物性天然香料和动物性天然香料。

大约有500-600种天然香料和数千种合成香料。

调香师将不同的香料调和在一起,就成为香精,溶于乙醇后,添加一些其他辅料,就成为昂贵的香水。

故好的香水是一件艺术品,其作者为调香师。

香水的组成:

A.植物成分:

(1)花:

茉莉、玫瑰、橙花、夜来香、依兰、熏衣草、桂等;

(2)药草:

百里香、迷迭香、薄荷等;

(3)辛香料:

小豆蔻、姜、胡椒、丁香、众香子、肉豆蔻等;

(4)柑橘:

香柠檬、橙、橘、佛手等;

(5)根:

岩兰草、鸢尾等;

(6)子:

黑香豆、芫荽、八角茴香、香荚兰等;

(7)木和树皮:

檀香、柏木、肉桂皮、桦皮、玫瑰木等;

(8)叶:

广藿香、橙叶等;

(9)苔藓:

橡苔等;

(10)树脂:

岩蔷薇、安息香、防风、没药等。

B.动物成分:

龙涎香:

抹香鲸的分泌物

麝香:

麝鹿的分泌物

麝猫香:

香猫的分泌物

海狸香:

海狸的分泌物

C.合成成分:

数千种化学合成成分,苯甲醛,乙酸乙酯,苯甲醇,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醛和酯。

2、乙醇(酒精)

香水类化妆品中含有很多乙醇。

3、水

香水类化妆品中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水,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使挥发性下降,相对留香持久些。

对水质的要求:

A、香水类化妆品用的水质应采用新鲜蒸馏水,去离子水或脱去矿物质的软水,不允许有微生物存在。

水中的微生物虽然会被加入的乙醇杀死而沉淀,但它会形成合人不愉快气味,损害香水类化妆品的香气。

B、金属离子

生产上由于使用金属容器,难免给产品带来微量金属离子。

铁离子是水的最普通污染物,而铜对水的污染此铁更严重。

如果没有条件得到较好的水,则只好退而求其次,加些螯合剂。

因此近年来在生产上习惯用赘合剂,以抑止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

因为微量金属离子能促进某些香料的氧化,所以有些生产厂在任何情况下都加螯合剂,如乙二胺四乙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葡萄糖酸等,用量为0.005-0.02%。

螯合剂如与抗氧剂合用效果更好,

因此还加入二叔丁基对甲酚等抗氧剂,用量为0.02-0.1%。

香水的制备工艺:

包括混和、熟化、冷冻、过滤、调色、装瓶、成品检验工序。

工艺流程如下:

带搅拌或装有冷冻设备的贮锅->加螯合剂、抗氧剂、乙醇混和->加香精和水,搅拌,熟化->冷却至0℃->24小时后加助滤剂,过滤后转移到不锈钢贮锅->回复至室温->调整色泽及乙醇含量->装瓶->成品检验->调整空隙(5-7.5%)

调香

调香是以各单体香料或谐香(香基)的挥发性为基础,将头香、体香和底香各部分的香料组合起来,形成各种香气和谐一致的香精。

这种香精自始至终都能散发出舒适、优美的芳香。

  调香步骤  确定香型之后,一般从底香部分开始调制,形成各种香型框架结构,再调入组成体香的香料,最后加入头香部分,直至取得良好的香气平衡。

  ①有目的地确定香型,这是调香时最重要的一步。

不论是设计模仿型香精,还是创造想象型的香气,首先要明确地决定香气类型。

  ②从实际出发挑选适合香型要求的香料。

不仅香气要符合要求,还要考虑到香料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变色、着色等问题。

③调试香型的主体部分。

先试配香型的框架结构,完成香型的基础部分香气(底香),再加入体香成分的香料,使主体香气既丰满又表现出香型的特征气息。

④加入使主体香气浓郁、增加其香气强度的调和剂,以及使香气美妙、多调并体现出香气个性的变调剂。

⑤主体部分香气取得满意的结果后,即可调入轻快、新鲜、富有魅力的头香香气。

⑥最后以整体香气的扩散性、和谐程度、连贯性、留香程度、创造性和香气平衡等因素出发调整并修改配方,直至达到预定要求。

第二章香料与香精

一.香料及其分类

1.香料:

又称香原料,是一种能被嗅感嗅出香气或味觉

品出香味的物质,是用于调制香精的原料。

2.分类:

天然香料(动物性和植物性香料)

单离香料

合成香料

调和香料

香料按原料可分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

天然香料又可分为植物香料和动物香料两类。

动物性香料如麝香、灵猫香等只不过少数几种,但香质名贵,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珍视。

天然香料中绝大多数是植物性香料。

主要是指从植物的枝、叶、花等部位采集的植物精油、油树脂、香树脂和树胶等物质。

其中大部分是精油,因此人们习惯将植物性香料通称为植物精油。

香料的应用:

香料的主要用途是用于调配香精。

香精又称调合香料,是一种由多种香料调配出来的具有一定香型的、用于产品加香的混合物。

一动物性天然香料

动物性天然香料为数不多,常见的有麝香、灵猫香、海狸香和龙涎香四种。

他们均是很好的定香剂,广泛用于香水或高级化妆品中。

二.植物性天然香料

从植物的枝、叶、根、茎、树皮、树干、果实、花、花蕾、树脂等所得到的有机物的混合物。

大多数为油状或膏状,少数呈树脂或半固态。

根据它们的形态和制法,分为精油,浸膏,酊剂,净油,香脂,香树脂,油树脂等。

植物精油一般比水轻,它是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的挥发性油。

由于它与菜籽油和椰子油等的油脂在性质上完全不同,所以将其叫做精油(Essentialoil)。

精油(Essentialoil)

亦称挥发油或芳香油,是一种从芳香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挥发性油状液体。

是植物性天然香料的主要品种。

精油的制法主要有两种:

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

浸膏(Concrere)

是一种含有精油及植物蜡等、呈膏状的香料制品,是植物性天然香料的主要品种之一。

芳香植物的花枝叶茎果等,用挥发性有机溶剂萃取,蒸馏回收溶剂后,蒸馏残余物即为浸膏。

以辛香料为原料萃取得到的浸膏习惯上称为油树脂。

浸膏除含香成分精油外,还含有植物蜡、色素等,所有室温下呈深色蜡状。

净油

是一种较纯净的精油。

采用挥发性溶剂(石油醚、苯、二氯甲烷等)和非挥发性溶剂(精制牛油、猪油等)浸提植物,制得浸膏和香脂,再用酒精微热溶解所得到的浸提物,过滤,滤液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后得到色浅质纯的净油。

是配置高档香精的佳品。

如茉莉净油,水仙净油,晚香玉净油等。

酊剂:

常温或加热、回流条件下,用乙醇或乙醇的水溶液来浸取天然香原料,乙醇浸出液经冷却,澄清,过滤而制得的含香溶液。

酊剂内含有一定数量的水分和乙醇,不再分离,直接用于调配香精。

如香草兰酊。

香脂:

为芳香成分所饱和的油脂。

常用的油脂包括精制的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

三.植物性天然香料的提取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

•压榨法

•浸取法

•吸收法

水蒸气蒸馏法是目前世界天然植物性香料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该法操作方便、设备简单,易于工业化,将要加工的植物各部分直接或者经过预处理(如干燥、粉碎等)后,投入蒸馏釜内,通入水蒸汽进行蒸馏,从冷凝的馏分中分离出精油产品,精油成分的沸点一般为150-300C。

水蒸气温度越高,精油越容易被蒸馏出来,但要防止精油成分的分解和变质。

适用范围:

适于绝大多数芳香植物提取精油的生产,但对某些加热化学成分改变或水溶性太大的精油不适用。

如茉莉、紫罗兰、风信子等鲜花不使用。

水蒸气蒸馏法生产设备主要由蒸馏器、冷凝器、油水分离器三部分组成。

•压榨法

包括海绵吸收法、螺旋压榨法等。

用于红橘、甜橙、柠檬、柚子等柑橘类精油的生产。

•浸取法

浸取法也称固液萃取法,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将

植物原料中的芳香成分提取出来。

主要有四种形式:

固定浸取、搅拌浸取、转动浸

取、逆流浸取。

浸取法

浸取法也称固液萃取法,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将

植物原料中的芳香成分提取出来。

主要有四种形式:

固定浸取、搅拌浸取、转动浸

取、逆流浸取。

吸收法

采用非挥发性溶剂或固体吸收花中的芳香物质,进

行处理可得到香脂或精油。

非挥发性溶剂可以为:

猪油、牛油、橄榄油等,固

体可使用活性炭、硅胶等。

适用范围:

茉莉、兰花、橙花、水仙等名贵花。

单离香料

凡是从天然精油经过各种加工手段分离出纯净单一组分的香料称为单离香料。

生产方法:

蒸馏法、冻析法、重结晶法、化学处理

法。

合成香料

用有机合成方法制备的香料,称为合成香料。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与洗涤剂

绝大部分污物不易溶于水,且与衣服等被清洗物结合的比较牢靠。

所以无论是日常洗涤,或者是工业清洗,都需要加入清洗剂或洗涤剂,其主要成分都是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表面活性剂是指在溶剂中加入很少量即能显著降低溶剂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可以产生润湿或反润湿,乳化或破乳,分散或凝集,起泡或消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

素有"工业味精"之美称,广泛应用于洗涤剂、纺织、皮革、造纸、塑料、橡胶、农药、冶金、矿业、医药、建筑、化妆品等工业。

它是精细化工最重要的产品之一。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表面活性剂具有一个典型的结构特点:

双亲结构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不对称的极性的特

点,分子中同时含有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和亲油性的非极性基

团——亲水基和亲油基,因此,表面活性剂具有既亲水又亲

油的双亲性。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油基一般是由碳氢原子团,即烃基构

成的;而亲水基种类繁多。

所以表面活性剂在性质上的差

异,除与碳氢基的大小和形状有关外,还与亲水基团的不同

有关。

亲水基团在种类上和结构上的改变,远比亲油基团的

改变对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大。

因此,表面活性剂一般以亲水

基团的结构为依据来划分。

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1)溶解性表面活性剂至少应溶于液相中的某一相。

(2)表面吸附表面活性剂的溶解,使溶液表面自由能降低,产生表面吸附,在达到平衡时,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浓度大于溶液整体中的浓度。

(3)界面定向吸附在界面上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定向排列成分子膜,覆盖于界面上。

(4)形成胶束当表面活性剂在溶剂中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其分子会产生聚集生成胶束,这一浓度的极限值称为临界胶束浓度(简称CMC)。

(5)多功能性表面活性剂在其溶液中显示多种复合功能。

如清洗、发泡、润湿、乳化、增溶、分散等。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表面活性剂一般以亲水基团的结构为依据来分类。

通常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电离,形成带阳电荷或带阴电荷的憎水基。

前者称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后者称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1个分子中同时存在阳离子基团和阴离子基团者称为两性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电离,呈电中性。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带负电荷的亲水性基团,按其亲水基又可分为:

•①羧酸盐型R-COONa

•②硫酸酯型R-OSO3Na

•③磺酸盐型R-SO3Na

•④磷酸酯型R-OPO3Na

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是直链烷基苯

磺酸盐,它是洗涤剂和清洗剂中最重要的表面活性

剂。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脂肪醇醚和脂肪醇硫酸

盐的产量也有了大幅上升。

(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在水溶

液中能解离出带正电荷的亲水性基团。

又可分为:

①胺盐型R-NH2·HClR-NH(CH3)·HCl

②季铵盐型R–N+(CH3)3Cl¯R-N(CH3)2·HCl

③其它型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是双十八烷基双甲

基氯化铵(C18H37)2N+(CH3)2Cl¯,季铵盐氮原子

上的正电荷为分子提供了水溶性,它主要用作纺织

品的柔软剂和抗静电剂。

(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在它的分子中同时含有可溶于水的正电性和负电性基团。

在酸性溶液中,正电性基团呈阳离子性质,显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性质;在碱性溶液中,则负电性基团呈阴离子性质,显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质;而在中性溶液中,则呈非离子性质。

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①氨基酸型R—NHCH2CH2COOH

②甜菜碱型R—N+(CH3)2CH2COO¯

③咪唑啉型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不离解成离子,因而没有带电荷的基团,但同样具有亲水性和亲油性。

按其亲水基结构可分为以下四类:

①醚型R―O(C2H4O)nH其亲水基为氧乙烯基(OCH2CH2)n

②酯型多元醇的脂肪酸酯

•∣

•H—C—OH

•∣

•H—C—OH

•∣

③醚酯型多元醇脂肪酸酯的氧乙烯醚R—COOR′(OCH2CH2)nOH

④多元醇型R—R—COOCH2(CHOH)3H

表面活性剂的物性

一、溶解度

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其一般规律是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度随疏水基的碳链增长而降低。

而对一定链长的疏水基而言,则因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而有差异。

一般情况是: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上升到某一温度后(这对某一表面活性剂是特定的),溶解度增加很快。

也即在较低的一段范围内无大变化,达到一定温度以后溶解度急剧增加,有一个明显的突变点。

这一点的突变温度称为克拉夫特点(KrafftPoint)。

(二)化学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是指在酸、碱、无机盐和含氧化剂的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稳定性。

1、酸、碱稳定性

一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强酸中不稳定,而在碱液中较为稳定。

在强酸作用下,羧酸盐易成为游离羧酸而析出,硫酸酯盐易于水解,磺酸盐在酸和碱中均比较稳定。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胺盐类在碱中不稳定,易析出游离

胺,但较耐酸;季铵盐类在酸和碱中均较稳定。

2、无机盐稳定性

无机盐比较容易使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盐析而沉淀析出。

多价金属离子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影响更大,易于与阴离子基作用形成不溶或溶解度较小的盐,其中尤以羧酸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遇Ca2+、Mg2+及Al3+等形成不溶于水的金属皂。

无机盐对非离子型及两性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甚小,不易沉淀

析出,甚至某些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可溶于浓无机盐溶溶中,表现出良好的相溶性。

3、氧化剂稳定性

一般以离子型中的磺酸盐类和非离子型中的聚氧乙烯醚类最为稳定。

其原因是这些表面活性剂中的C—S键和醚键比较稳定。

所以,在含有氧化剂如过硼酸钠或过碳酸钠的洗涤剂中,以上述两种表而活性剂作为净洗剂最为相宜。

三、毒性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活性包括毒性和杀菌力。

毒性小的杀菌力

弱,毒性大者杀菌力强,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季铵盐,是著名的杀菌剂,同时对生

物有较大的毒性。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小,有的甚至无毒;但其杀菌力相应也弱。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和杀菌力介乎两者之间。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表面活性

(一)胶束的形成及其性质

1、胶束的形成

表面活性剂分子是由难溶于水的疏水基(或称亲油基)和易溶于水的亲水基所组成。

当它溶于水中,即使浓度很低,能在相界面发生界面吸附,

从而明显地降低表面张力

为什么随着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浓度增长,溶液的表面张力开始急剧下降,后来又保持基本上恒定不变?

参看下图:

表面活性剂除能降低表面(或界面)张力外,还必须具有胶态性质,否则只有润湿、渗透能力,而无净洗、增溶、乳化和分散等能力。

在稀溶液中表面活性剂为游离状态,而在较浓溶液中,则缔合成胶束。

因而表面活性剂溶液在较稀时呈现电解质溶液的特性,而在较浓时则是现胶体溶液的特性。

影响净洗作用的因素

表面活性剂在净洗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吸附在相交界面处和能够形成胶束的能力。

这些能力形成了有效的净洗体系,提供了润湿、油污取代、尘土去除、污垢悬浮以及污垢溶解等作用。

1、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

表面活性剂的同系物中,碳链长度与洗涤性能有相应关系,一般地说,碳链增加,洗涤性能较好。

如图所示:

2、表面张力的降低

表(界)面张力乃表面活性剂的一种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表(界)面张力与洗涤作用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具有优良洗涤用的洗涤剂溶液,均具有较低的表(界)面张力。

根据洗涤作用机理的讨论,较低的表(界)面张力具有较好的润湿性能,有利于液体油污的去除,也有利于油污的乳化,因而有利于洗涤作用。

3、吸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