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6597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docx

老舍我的母亲节录胡适我的母亲

中四級中國語文科工作紙(教師版)

單元四:

感事抒懷

目錄

頁數

學生版頁數

知識重溫

2

2

《捕蛇者說》和《賣炭翁》課文練習

3-7

3–9

自學教材

老舍《我的母親》和胡適《我的母親》

8–13

10–18

聆聽練習

14–16

19–22

 

知識重溫

1.比較篇章主題

透過比較不同篇章主題的異同,有助提升掌握篇章主旨的能力,深入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果兩篇作品篇名相同或相似,可以比較篇章的主題;如果篇名不同,就要先分析篇章主要內容,掌握篇中的關鍵人物、事件、情境等,找出兩者是否有共同點,然後比較主題。

2.分析及比較寫作方法

(1)借事抒情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即通過敍述事情(記事、記物或記人)來抒發情感;在整個過程中,敍述不過是抒情的手段,作者在敍述的字裏行間流露出自己的感情。

(2)反襯法

指利用相反、相對的事物來陪襯、突出主體,更鮮明地顯現主體的特點的寫作手法。

在記敍抒情文中,作者常通過記敍某些具相反特徵的事件或人物作爲襯托,以突出主要想記敍的事件或人物。

(3)對比法

把對立的事物放在一起對照比較的一種寫作方法;通過事物的對比,可反映出作者對事物的態度,有助突出文章主題。

柳宗元《捕蛇者說》 白居易《賣炭翁》

【課文理解】

《捕蛇者說》柳宗元

1. 永州毒蛇有甚麼特性?

為甚麼它可代替賦稅?

此蛇皮呈黑色,帶白色花紋,毒性猛烈,草木接觸到牠,人被牠咬到,都必死無疑。

但因牠有很強的醫療功效,能治奇難雜症,故宮中太醫借王命要求百姓四出捕獲,並以此充當賦稅作為條件。

                         

2. 蔣氏的鄉鄰有甚麼悲慘的際遇?

他們為繳納租稅,耗盡了所有生產和收入,結果落得流離失所,飢寒交逼,許多鄰居不是死去,就是遠徙他方。

                        

3. 相比起鄰人,蔣氏的生活過得怎様?

他的生活比鄰人過得好多。

他只要能捕捉到毒蛇,就能安寢無憂,快樂生活,免卻悍吏苛索租稅的逼害。

                           

4. 為甚麼蔣氏寧願犯險捕蛇也不賦稅?

因為他一年只犯險捕蛇兩次,其餘時間都過得挺快樂,較之賦稅所過的困窮生活,自然好得多了。

                              

4.試理清本文的段落層次,並寫出其大意。

段落層次及其大意:

                            第一層:

1                                交代永州毒蛇的特性及醫療功效,指出毒蛇可代替賦稅。

            

第二層:

2~4                               

記述作者和蔣氏的對話,揭示百姓賦稅相較捕蛇,生活情況更為悲慘。

        

第三層:

5                                作者抒發與蔣氏對話後的感想,認為賦斂之毒甚於毒蛇。

            

 

《賣炭翁》白居易

1. 賣炭翁的外形和工作是怎樣的?

他滿面塵灰,頭髮斑白,十指黝黑,只穿着單衣;他在終南山伐薪燒炭,然後用車把炭推往長安南門擺賣。

                          

2. 從哪一句可以看出賣炭翁工作十分辛勞?

從「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一句,可見賣炭翁即使飢餓疲倦,願寧在

泥中歇息,也要繼續擺賣。

                         

3.從詩中可見,宮市使購買木炭時的態度是怎樣的?

他們輕狂、專橫,毫無憐憫之心,認為以賤價購買木炭是理所當然的。

        

4. 試理清本文的段落層次,並寫出其大意。

見段落層次。

                               

第一層:

1                                 

描寫賣炭翁的形象特徵,以及他工作的辛勞和矛盾的心理。

           

第二層:

2                                

描寫賣炭翁在雪地上賣炭的經過。

                      

第三層:

3                                 

記述宮市使以不合理的價錢買炭。

                      

【基礎訓練】

一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捕蛇者說》和《賣炭翁》所刻畫貪官污吏及宮市使的形象是怎樣的?

試在相應的空格內加✓。

貪官污吏及宮市使的形象

《捕蛇者說》

《賣炭翁》

(1)神態得意、輕狂。

(2)四處擾攘,導致雞犬不寧。

(3)苛索無道,處事不公。

(4)毫不體恤百姓。

2. 寫出《捕蛇者說》和《賣炭翁》兩篇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捕蛇者說》:

作者感歎賦稅毒害百姓,比毒蛇還要嚴重,也同情蔣氏及其鄉鄰的困苦。

                                 

《賣炭翁》:

作者借賣炭翁的遭遇,控訴宮市使的專橫肆虐,也同情遭受剝削的平民百姓。

                                

二 比較篇章的主題

1. 蔣氏和賣炭翁面對貪官污吏的逼害,在心態上有甚麼相似之處?

在行動上又有甚麼不同?

蔣氏

賣炭翁

心態

兩者都感到十分悲傷、無奈。

行動

以捕蛇這種受害較淺的方法,逃過悍吏的逼害。

無法採取任何行動。

2. 從蔣氏和賣炭翁兩個人物的際遇可看出兩篇作品分別表達了甚麼主題?

試分別用不多於10個字寫出來。

《捕蛇者說》:

哀重稅之害。

                        

《賣炭翁》:

苦宮市。

                           

3. 兩篇作品所表達的主題有甚麼共通之處?

試說明之。

兩者的主題都是反映在上位者向百姓施加逼害,控訴他們的專橫、肆虐,並表達對受害百姓的同情。

                             

三 分析及比較寫作方法

借事抒情

1.《捕蛇者說》和《賣炭翁》都通過記事來抒發情感,其方法可有相同或相異之處?

試根據下列項目作出說明。

(1)記敍人稱:

《捕》文運用了「第一人稱」,《賣》文運用了「第三人稱」。

   

(2)記敍順序:

兩者皆運用了順敍法。

                    

2. 兩者在記事方法上略有不同,原因何在?

又如何通過記事抒發情感?

提示 可考慮事件背景、人物身分和作者處境等因素。

《捕》文記述作者在永州任官時所遇到事情,故把所見之事真實地記錄下來,以真切地抒發對當地受害鄉民的同情。

《賣》詩作者當時正在朝廷做諫官,故借賣炭翁作為受害一羣的代表,客觀地呈現他的遭遇,起「以小見大」之效,抒發對所有受宮市制度欺壓的百姓的憐憫之情,並希望在上位者注意他們的苦況。

對比法

1.《捕蛇者說》通過蔣氏的口述反映鄉鄰的苦況,當中從哪幾個方面作出對比,道出蔣氏與鄉鄰的分別?

作者從生活情況、受危難次數及家族傳承三方面作出對比。

                    

2.《賣炭翁》中除了以交易貨物的價值作對比外,還有   賣炭翁艱辛地工作和宮市使輕易地換取木炭 ,以及  賣炭翁潦倒的形象和宮市使輕浮的形象  ,都形成強烈的對比。

3.兩篇作品如何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主題?

《捕蛇者說》

《賣炭翁》

通過蔣氏口中所述「捕蛇」和「繳交賦稅」遭遇及生活的對比,反映賦稅毒害百姓之深,從而突出控訴苛政、同情百姓的主題。

通過賣炭翁和宮市使的對比,既深刻地呈現前者的可憐,也諷刺地突顯後者的可憎,從而突出「苦宮市」、憐憫受害一羣的主題。

【進階訓練】

1織成衣服的一縷縷的紗,編成襪子的一根根的線,穿在身上都是光滑舒適而愉快的。

可是從原棉製成這種紗線的過程,就不像穿衣服那樣的愉快了。

紗廠工人的三大威脅,就是音響、塵埃和濕氣。

2没有人關心她們的工作條件。

這大概是自然現象吧,人在這三種威脅下面工作,更加容易疲勞。

但是野獸一般的工頭和上級女工監視著你,只要斷了線不接,錠殼軋壞,皮輥擺錯方向,乃至車皮上有甚麼堆積,就會遭到毒罵和毒打。

包身工是工頭和上級女工們發脾氣和使威風的對象。

在紗廠,活兒做得不好,罰規大抵是毆打、罰工錢和「停生意」三種。

那麼,從包身工所有者帶工老闆的立場來看,後面的兩種當然是很不利的二粥一飯,於是帶工老闆不加思索地愛上了毆打這辦法了。

每逢端午重陽年頭年尾,帶工老闆總要送禮給工頭們;那時候他們就會拍馬地說:

「總得請你幫忙,照應照應。

我們的小姑娘有甚麼事情,儘管打,打死不要緊,只要不是罰錢停生意。

                       夏衍《包身工》(節錄)

                    (為方便設題,文字略有刪改)

錠殼、皮輥:

兩者都是紡紗機上的重要機件。

包身工:

舊中國工廠、礦山中受嚴重剝削並失去人身自由的工人,多是貧苦農民的女孩

停生意:

這裏是開除的意思

1. 試閱讀以下一段文字,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1)文中包身工的遭遇和蔣氏鄉鄰、賣炭翁的有甚麼相似之處?

三篇作品所表達的主題又是否相似?

試說明之。

包身工受到工頭、帶工老闆等的不合理對待,是受欺壓的一羣,這點與蔣氏鄉鄰和賣炭翁相似。

                          三者的主題頗有相似之處,都借記述受欺壓者(蔣氏鄉鄰、賣炭翁和包身工)的苦況,反映他們所受到的不合理待遇,藉以對他們施以同情。

      

(2)這段文字中運用了反襯和對比的手法,試找出來,並分析其所帶出的寫作效果。

第1段運用反襯法,以穿衣服的舒適反襯包身工製衣時的艱辛,突顯她們工作的辛酸。

第2段運用對比法,以包身工遭受毒罵和毒打的苦況,與工頭和帶工老闆的朋比為奸作對比,深刻地反映前者受欺壓的可憐、可憫,同時揭示後者的陰險、無情。

                            

 

自學教材

老舍《我的母親》(節錄) 胡適《我的母親》

【課文理解】

《我的母親》(節錄)老舍

1. 從第1段所見,作者對母親有怎樣的評價?

作者認為母親勤儉誠實,身體又好,而且對自己有絕對正面的影響。

        

2. 為甚麼作者至今還保存着「愛花、愛清潔、守秩序」的習慣?

因為作者年幼時深受母親的影響,看着母親一絲不苟地替人洗衣服,把家居收拾得整整潔潔,還定時為丈夫的植物澆灌,自己也因而受到這些良好習慣熏陶。

  

3.作者所指的「生命的教育」是甚麼?

這是指母親傳授給他的為人處世的道理;母親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深深感染着兒子,使他的生命也承繼了自己的品格。

                 

4. 為甚麼作者離去時熱淚盈眶?

作者當時百感交集,既捨不得與母親分離,又感謝母親體諒自己不得不離去的難處,因此為匆匆離去而深感愧疚。

                      

5. 為甚麼作者不敢拆讀家信?

因為他怕家信中會傳來有關母親的噩耗,所以不敢拆讀,寧願相信母親依然健在,依然在家中思念着自己。

                         

6.試找出本文各段落層次的中心句及寫出各段落大意。

段落的中心句及大意:

第一層:

1中心句:

母親生在農家,所以勤儉誠實,身體也好。

大意:

簡述作者母親的出身和性格。

第二層:

2~4中心句:

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大意:

記述作者母親生前的幾個片段,寫出她勤勞、善良和堅強的性格,以及對

作者的影響。

第三層:

5~7中心句:

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大意:

記述作者長大後母子倆關係的轉變,以及母親離世已一年作者還惘然不知。

第四層:

8中心句:

唉!

還說甚麼呢?

心痛!

心痛!

大意:

感激母親的養育之恩,並抒發未能好好侍奉母親的悔疚之情。

《我的母親》胡適

1. 作者每天上早學時的習慣是怎樣的?

這反映母親對作者的教導又是怎樣的?

作者每天上早學時十分有規律,最早到達學校,回校後定定地唸書,放學後又即時回家吃早飯。

這反映母親對他的教導十分嚴格,使他培養出守時、自律的習慣。

                             

2. 為甚麼作者說他的母親是「嚴師」、「慈母」?

因為作者每有過錯,母親即處以責罰,十分嚴厲;他患了眼翳病,母親則十分憂心,不管治療方法是否奏效,都嘗試治理,顯出身為人母的温柔和慈愛。

   

3.作者母親和兩位嫂子在管教孩子方面有甚麼不同?

作者母親一心為孩子着想才施以管教,因此絕不會在別人面前責罰作者;但嫂子們只為了發泄自己的不滿,便在人前打罵孩子出氣。

             

4.從作者母親哭泣、嫂子們便不再鬧氣一事,可見她在家中的地位怎樣?

這地位是怎樣建立出來的?

這可見她在家中備受尊重,即使兩位嫂子愛吵鬧,也對她十分恭敬;這地位是因她有良好的品德,在家中事事留心、格外容忍而建立出來的。

         

5.試找出本文各段落層次的中心句及寫出各段落大意。

第一層:

1 中心句:

但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

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

 大意:

指出作者九年的家鄉生活中,母親是他做人訓練的恩師。

 第二層:

2~4中心句:

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大意:

憶述母親管束作者的片段,藉以刻畫母親既嚴厲又慈愛的形象。

第三層:

5~6中心句:

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又因為做了後母後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大意:

記敍作者母親與家人的關係,藉以刻畫母親仁慈、氣量大、堅忍的性格。

第四層:

7中心句: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大意:

作者對母親的教誨和影響表示感激。

 

【基礎訓練】

一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1. 老舍《我的母親》有哪些性格特點是從母親身上學習得來的?

何以見得?

作者愛清潔、守秩序、不介意吃虧、擇善固執的性格,正是從母親身上學習得來的。

從母親一絲不苟地替人洗衣服、打理家務、忍受姑母的脾氣、戰亂時堅強地照顧子女等事件上,可以看出母親的性格與作者相似,而這正是她傳給作者的。

2. 根據老舍《我的母親》第5至7段,以下哪項表現母子關係的記敍屬正確?

試在適當的方格內加✓;可選擇多於一項。

□母親堅持兒子應去學習手藝,幫補家計,但作者選擇了升學。

母親後來獨個兒居住,作者卻因工作關係而不能返家與母親同住。

□作者在除夕回家探望母親,但又匆匆離去了,母親苦苦挽留不果。

□抗戰時期,母親惦念兒子,但作者須遠赴他方擔任抗戰工作。

作者不敢拆讀家信,怕在信中傳來噩耗,後來才知道母親已離世一年。

3. 試綜合以上兩題,說明老舍在文中對母親抒發了甚麼感情。

作者在文中感激母親施以養育之恩,傳給他良好的品格,但又為曾使母親難過,不能盡孝而深感悔疚,以及為母親的離世而表示哀痛。

             

4. 胡適《我的母親》一文中,作者認為母親是自己的  恩師  ,因他從母親身上學得了  待人接物的和氣  ,懂得  做人處世  的道理。

5. 承上題,胡適在文中對母親抒發了甚麼感情?

作者在文中就母親對他厲加管教,並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使他學懂做人處世的道理,表示深切的感激。

                        

二 比較篇章的主題

1. 試比較老舍母親和胡適母親在對待兒子方面的異同,並舉例作出說明。

提示 可以先分別列述兩位母親對待兒子的方法,然後找出兩者的共性和異性。

在相同方面,兩者都十分愛護自己的子女,如老舍母親在戰亂時堅忍地照顧子女,胡適母親則耐心地管教兒子。

在不同方面,老舍母親對待子女比較温和,如兒子因工作未能返家,她也能體諒兒子,沒有怨言;胡適母親則比較嚴厲,如她每天都會訓示兒子一番,要求他做事循規蹈舉。

                 

2. 兩篇文章都曾記述母親流淚的片段,試說明兩位母親在不同情況下流淚的原因,並填妥下表。

片段

老舍母親

胡適母親

流淚片段一

情景:

含淚送兒子出門升

學。

原因:

不捨得兒子離開自

己。

情景:

教訓兒子要做個有用的人時說到自己的丈夫。

原因:

有感管教兒子艱難,又憶起去世的丈夫。

流淚片段二

情景:

聽到兒子說她以後可

以歇歇的時候。

原因:

有感兒子孝順,但又

意識到他即將遠離

 自己。

情景:

對兩個嫂子的吵鬧忍無可忍的時候。

原因:

有感自己命苦,也為了止住兩個嫂子吵鬧。

3. 兩篇文章都憶述了母親的性格和往時的一些片段,那麼兩者所表達的主題有甚麼相同和相異之處呢?

試說明之。

提示 篇章的主題與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關係。

相同:

兩者同是讚頌母親慈愛,並對養育之恩深表感激。

  相異:

老舍對母親存有悔疚之情,而胡適則沒有。

  

說明:

兩者同是對母親的養育之恩深表感激;兩者都描寫了母親的性格和往時的一些片段,藉以突出母親的艱辛和慈愛,並表示感激之情。

不同之處是,老舍對母親表達了一種悔疚之情,胡適則沒有。

            

三 分析及比較寫作方法

借事抒情

1. 兩篇《我的母親》皆以「母親」為主題,但兩者的記敍順序略有不同,老舍一文由  自己的孩提時代  記述至  母親過身之時  ,是屬於  順敍  法;胡適一文則抽取若干個有關母親的事件作記敍,而沒有  按一定的時間順序  ,是屬於  散敍  法。

2. 兩篇文章在運用抒情方法上又何相同之處?

試援引例子加以說明。

兩篇文章都有運用直接抒情和借事抒情的方法。

直接抒情方面,如老舍一文末句的「心痛!

心痛!

」,直接表達憶亡母、悔舊事的痛苦;胡適一文末句「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直接表達對母親養育之恩的感激。

借事抒情方面,兩者都藉記述有關母親的往事,以突顯母親的艱辛和慈愛,深刻地表達對她們的感激之情。

反襯法

1. 兩篇《我的母親》除了記述兩位作者母親的往事之外,還刻畫了一些與作者一起  生活過的親戚;在作者眼中,她們的為人怎樣?

(1)老舍眼中的姑母 

(2)胡適筆下的兩位嫂子

(1)老舍眼中的姑母:

喜歡吸鴉片、摸紙牌,脾氣壞極,常在雞蛋裏找骨頭,讓老舍母親受氣。

                             

(2)胡適筆下的兩位嫂子:

大嫂無能而不懂事,二嫂能幹卻氣量窄小,二人常常鬧意見、耍性子。

                            

2. 兩篇作者刻畫她們的形象,目的相同嗎?

試作出具體的分析。

兩者的目的相同,都是運用其他人物作為反襯,突顯兩位母親的性格。

兩者都刻畫了一些脾氣極壞的人物,而兩位母親卻處處忍讓她們,藉此突出兩位母親和順、忍讓、氣量大的性格。

                               

3. 除了以上所述,兩篇文章還有其他地方運用反襯法嗎?

試說明之。

有。

老舍一文的第4段記述了庚子鬧「拳」、局勢混亂,而作者母親仍不慌不哭地照顧兒女,這就是以環境反襯母親堅強的性格。

胡適一文第3段指母親教訓孩子不是為了出氣叫別人聽,而第5段則記述兩個嫂子經常打罵孩子出氣,藉此反襯母親身為人母所具有的優良意識。

                     

【進階訓練】

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

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顏氏家訓•教子》(節錄)

縱:

放縱,放任    笞:

用鞭、杖等器具施以體罰

1. 試閱讀以下一段文字,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胡適母親能否做到上文所說管教兒女的原則?

試根據胡適《我的母親》一文作出分析。

能。

上文所述管教子女的原則有二:

一是不能放縱子女,要加以教誨及適當體罰;二是威嚴外有慈愛。

胡適母親能做到第一個原則的要求,胡適自幼受到母親嚴厲管教,除了每天早上聆聽她的訓誨外,當胡適犯了大錯時,她也會體罰胡適。

胡適母親也能做到第二個原則的要求。

胡適眼晴有病,母親不惜舔他的眼晴醫病,這正是慈愛的表現。

                           

2. 兩篇文章均以《我的母親》為題,哪一篇寫得較為深刻?

試說說你的見解。

我認為老舍一文寫得比較深刻。

首先,老舍在文中所抒發的不只有感激之情,而且還有悔疚之情,情感較為複雜,即使讀完全文,仍覺難盡其意,比胡適一文的情感更深刻。

其次,老舍一文清楚地記述了他幼年至成人與母親生活的經過,恍如一部回憶錄,比胡適散記母親的軼事,更易令讀者投入。

(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                              

3. 兩位作者都不約而同地讚美自己的母親,兩位母親的處事方法是否都值得欣賞?

哪個較可取?

試根據文章內容,說明你的看法。

我認為她們含辛茹苦地養育子女,都是十分值得欣賞的。

不過在待人接物方面,胡適母親則較可取。

例如同是受家人的氣,胡適母親初則容忍,到達忍無可忍的地步,就會使出方法令兩個嫂子不再吵鬧,處事方法較圓滑;相反,老舍母親只會忍讓、認命,不曾想出方法解決問題,這反映了部分傳統中國人把不幸歸咎於天命的弊病,是不可取的做法。

(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聆聽訓練 

仔細聆聽錄音,然後根據錄音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第一節錄音

1. 萬天源與王劍滔在「研究歷史」的話題上分別有何立場?

(4分)

A 萬天源認為研究必須根據正史所述;王劍滔則認為沒有此必要。

B 萬天源認為研究必須根據正史所述;王劍滔則沒有表態。

C 萬天源認為研究必須以正史所述為主、其他民間記載為副;

王劍滔則反對萬天源的意見。

B

D 萬天源認為研究必須同時根據正史及野史所述;王劍滔則認

為正史偶有錯漏,不能作準。

正確錯誤部份無從

正確判斷

□□□

2. 請判斷以下陳述,然後在相應的方格內以✓號表示;限選答案一個,多選者零分。

(2分)

大部分人對三國時代的認識,大多是

來自小說而非正史;

正史中所提及任何史實已很全面及足

夠,我們不用懷疑。

3. 萬天源說孔秀、王植等人「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挨關老爺一刀」意思是:

說明小說與正史在內容上有很大分別(3分),小說中會加入一些正史没有記載的虛構內容。

(3分)                              

4. 請判斷以下各分題的陳述,然後在相應的方格內以✓號表示;每題限選答案一個,多選者零分。

(4分)

正確錯誤部份無從

正確判斷

□□□

關志仁認為︰

(1)劉關張「桃園結義」是千真萬確的事;撰寫正史的人會因為某種原因而記述事跡

時有所偏差。

□□□

(2)作為關羽的後人是無上的光榮;

正史上所記載有關關羽的事跡,

未能表現出關羽的忠義。

第二節錄音

5. 關志仁認為中國人應該懂得刮骨療毒,他有甚麼論據?

(4分)

B

古埃及人也會做手術。

古埃及人也懂得刮骨療毒。

中國醫術源遠流長。

中國醫術發展遠超古埃及。

A 

B

C

D

6.王劍滔說他「背着女兒逛街,就算多辛苦,死也不把她放下」,此句話有甚麼深

層意思?

(6分)

此句話是自嘲自己也愛面子(3分),在女兒面前要逞強(3分)。

  

7. 關志仁(2分)引用「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一句說話,是想說明關羽不肯與劉備妻子同處一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