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6647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6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docx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

导学案及知识点

18童年的水墨画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童年》,学生欣赏歌曲,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

2.引导交流: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大家的童年里都有过幻想和一些快乐的时光吧,一起来分吧!

(学生畅所欲言)

3.导出课题:

这节课让我们来欣赏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的《童年的水墨画》。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目标引领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等11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几个画面中描绘的景象,体会儿童快乐的心情。

(二)过程与方法

1.预习课文,掌握字词,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根据诗歌描绘的场景展开联想和想象。

3.抓住诗歌中描绘的三个典型场景,感受诗歌意境,感受儿童可爱的形象和快乐的心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了解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欢乐美好,体会儿童在大自然间天真快乐的心境。

三、字词运用

(一)认读生字。

mòrǎngānténgsuìbō

墨染竿腾碎拨

lànghúshuǎngmógū

浪葫爽蘑菇

(二)词语认读。

水墨画浪花葫芦清爽松针蘑菇

(三)多音字。

斗dǒu斗笠气冲斗牛

dòu争斗明争暗斗

扇shān扇动扇风

shàn扇子电风扇

钻zuān钻洞钻研

zuàn钻石钻孔

(四)近义词。

平静——宁静忽然——突然

抖落——抖掉戏耍——玩耍

(五)反义词。

平静——喧闹钻入——冒出开放——凋零

(六)词语解释。

水墨画:

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梳妆:

梳洗打扮。

扑腾:

原指游泳时用脚打水。

本课指鱼儿跳出水面的声音。

拨动:

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

抖落:

震动使(雨滴、水滴等)落下。

斗笠:

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纸或箬竹的叶子等制成。

四、示范朗读

五、初读感知

1.问题引领:

(1)全文分成了几个部分?

分别描绘了哪些场景?

(2)每首小诗的大意是什么?

(3)你从这几个场景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习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一共写了几首小诗?

(2)请3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节。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三首诗分别描绘了哪些场景?

(溪边江上林中)

(3)看到这三个题目,你能发现什么?

(4)自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菇

(5)齐读这三首诗,边读边思考,你从这些场景中感受到什么?

3.梳理小结:

课文用三首小诗分成了三个部分。

分别描绘了孩子们在溪边钓鱼、在江中游泳戏水、在林中欢笑嬉戏的场景。

我们从诗中的描写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欢乐,他们亲近大自然,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让人羡慕。

六、精读感悟

(一)溪边

1.问题引领:

(1)找一找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2)作者是怎样写这些景物的?

画出让你觉得妙的词句。

(3)通过这些景物描写,你好像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学习提示:

(1)仔细阅读《溪边》,圈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鱼儿)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品读相关语句。

①“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A.自由朗读,思考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垂柳当作人来写,以溪水为镜梳妆,写出了垂柳也爱美。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由于有垂柳的倒影,溪水变绿了,如玉带一般,也写出了溪水的碧绿、狭长、平静。

这是静态描写。

B.练习用赞美、喜爱的语气读一读这个句子。

②“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A.人影一般是黑的,为什么说溪水染绿了人影呢?

你觉得这里哪个字用的最好?

好在哪里?

(读一读上文,结合上文思考这个问题。

(从“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可以知道溪水很绿,所以人影倒映在溪水里也变成绿色的了。

B.再读一读这句诗,圈出这句诗中你觉得用得好的字?

想一想好在哪里?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给”就是“被”的意思,不是“把”的意思;“染”字使静景有了动感。

句子是说人在溪水中的倒影被溪水染上了淡淡的绿色,说明春天的溪水是绿色的。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立”字运用传神,静静的钓竿上立着红蜻蜓,仿佛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儿受惊。

此处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

③“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A.“笑声”怎么会蹦跳?

从这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这说明什么?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体现出这个场面的欢声笑语,富有感染力。

笑声和鱼儿一起在草地上蹦跳,笑声好像有了生命。

从这句诗中,我知道发生了这件事:

“我”钓到了鱼,一拎钓竿,所以水面上的人影“碎了”;草地上,鱼儿蹦跳着,还有“我”开心的笑声。

这说明了儿童生活的快乐。

(3)多么富有生机的画面啊!

谁给大家读一读,读出景色的美丽,儿童的快乐?

朗读时注意:

《溪边》第一句写的是美景,读时语气要舒缓,读出美感来;最后一句,读出喜悦、欢乐的语气。

(4)师范读,生闭眼想象: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5)尝试背诵《溪边》。

3.梳理小结:

这首诗描绘了溪边钓鱼的场景,先静后动,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写出了垂钓儿童快乐的童年生活。

(二)江上

1.问题引领:

(1)自读第二首小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说说孩子们在江上做了哪些活动?

(2)《江上》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

2.学习提示:

(1)自由朗读第二首小诗,说一说《江上》写了什么活动?

用“游泳”和“戏水”哪个词语概括更好?

(戏水)

(2)品读句子。

①“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鸭群”指一群孩子,“翅膀”指孩子们的胳膊,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跳入水中的情态。

②“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

从这一句的描写中你感受到怎样的场面?

(在江中戏水的孩子,是那样调皮,那样欢快。

他们像小鸭子一样跳入水中,挥动着胳膊拨水嬉戏。

“你拨我溅”“笑哈哈”写出了孩子们打水仗的场面,多么快乐啊!

③“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中的“水葫芦”指什么?

(“水葫芦”原指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

句中的“水葫芦”是真正的水葫芦吗?

(句中用“水葫芦”代指人,形容孩子们水性极好。

④怎样理解“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A.用自己的话描述孩子从水中冒出头来时的情景。

B.说一说,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孩子们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一阵水花两排银牙”写出了孩子的顽皮、可爱。

“一阵水花”是指孩子从水中冒出头来时掀起的水花,“两排银牙”是指孩子咧开嘴大笑时露出了两排雪白的牙齿。

从中可以体会到孩子们在江中游泳、戏水的无限欢乐。

(3)读一读这首诗,读过之后,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4)想象一下,孩子们会怎样戏水?

你仿佛还听见了什么?

(5)有感情朗读这首诗,读出儿童游泳的水平高、戏水的快乐。

3.梳理小结:

《江上》这首诗描写了一群孩子在江上游泳嬉戏,对水性极好的孩子进行了特写,给人鲜明的形象感,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快乐的戏水图。

(三)林中

1.问题引领:

(1)找一找作者写到了林中的哪些景物?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你在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学习提示:

(1)自由朗读小诗,圈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松树、松针、雨珠、小蘑菇、斗笠)

(2)再读诗句,找出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①“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从“刚洗过澡”知道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雨淋湿松树的样子,十分生动、有趣。

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珠挂在翠绿细长的松针上,多么漂亮啊!

②“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雨后,蘑菇从地里长了出来,菌盖部分的外形犹如一把张开的伞,也很像一顶斗笠。

因为蘑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通常雨后会大量生长并钻出地面来。

这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蘑菇“戴一顶斗笠”,十分形象。

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了一朵朵蘑菇零零星星或成片成片地长在树下,就像一朵朵小花开放在树下一样。

③“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一声欢叫能把树上的雨珠都抖落下来,足见这欢叫声是多么响亮、多么欢快啊!

你知道这“一声欢叫”是谁发出的吗?

你是怎样知道的?

(这声欢叫是在雨后林中嬉戏的孩子们发出的。

从“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可以看出来。

(3)文中有两个斗笠,“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和“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两个斗笠所指不同,第一个斗笠指“蘑菇”,第二个斗笠指“儿童”。

(4)你知道孩子为什么发出欢叫吗?

发挥想象,试着说一说你从林中看到的画面。

(5)小蘑菇和儿童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都戴着斗笠,很可爱。

)除了可爱,还能读出什么呢?

(儿童的欢乐。

)在哪里能读出来?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

(6)自由读一读,读出儿童的可爱和欢乐。

(7)齐读并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3.梳理小结:

从《林中》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幅快乐的采蘑菇图:

山林中,蘑菇点点,人影绰绰。

采蘑菇的孩子们正在凉爽的林间追逐,嬉戏,打闹着。

他们天真活泼,多么快乐呀!

七、巩固提高

(一)看拼音,写词语。

pūténgdǎsuìhúlumógu

(扑腾)(打碎)(葫芦)(蘑菇)

rǎnlǜdiàoɡānqīngshuǎnglànɡhuā

(染绿)(钓竿)(粉碎)(浪花)

(二)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水墨画(mò√nò)染绿(lǎnrǎn√)

破碎(suì√shuì)浪花(nànɡlànɡ√)

飞溅(jiàn√jàn)清爽(shǎnɡshuǎnɡ√)

(三)比一比,再组词。

默(沉默)染(染红)拨(拨水)浪(波浪)

墨(墨水)杂(杂乱)拔(拔河)粮(粮食)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个)水葫芦一(朵)山花

一(只)红蜻蜓一(顶)斗笠

一(串)雨珠一(双)小手

(五)按课文填空。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八、对比阅读

花前

目光一次次从花上移到纸上,

心里早画下花儿的模样。

一枝蜡笔在纸上轻轻滑动,

一朵鲜花在纸上慢慢开放;

一只蜜蜂绕着画纸飞了一圈,

它好像已闻到花儿的清香。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思考:

上面这两首诗分别写了哪些场面?

你能用小标题概括出来吗?

这两首诗分别写了“花前画画”、“街头读书”的情景。

九、检测反馈

(一)照样子,写一写。

清清爽爽:

干干净净明明白白

一朵朵:

一个个一条条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中国画的一种,用水墨或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的绘画。

(水墨画)

2.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纸或箬竹的叶子等制成。

(斗笠)

3.古代官员所用的玉饰腰带。

(玉带)

(三)我能照样子写句子。

山溪像玉带一样平静。

(仿写比喻句)

示例:

湖水像翡翠一样碧绿。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仿写拟人句)

大地刚换上新衣裳到处银装素裹。

(四)读《溪边》,完成练习。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把文中的比喻句抄下来。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2)《溪边》这首诗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小朋友在钓鱼。

 

(3)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垂柳、山溪、人影、钓竿、红蜻蜓、鱼儿。

(4)这首诗有静有动,请把写“动态美”的语句抄下来。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十、佳作欣赏

十一、板书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钓鱼

江上——戏水

林中——采菇

十二、微课设计

溪边

《溪边》这首诗描绘了溪边钓鱼的场景,先静后动,勾勒出一个个垂钓儿童的形象。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垂柳当作人来写,以溪水为镜梳妆,写出了垂柳也爱美。

由于有垂柳的倒影,溪水变绿了,如玉带一般,写出了溪水的碧绿、狭长、平静。

这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

这里有绿色的柳树、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溪水染绿了,还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多美的画面啊!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染”字富有动感,“立”字运用传神。

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在鱼儿上钩的一刹那,孩子手忙脚乱,原有的寂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

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溪边热闹起来了。

19.剃头大师

一、新课导入

1.板书题目“剃头”,激趣导入。

(即出示“剃头”二字)

师:

看到这个词语,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剃头”是以前的一种说法,现在都叫“理发”了。

2.出示:

剃头______

请用你的联想来补充补充。

(板书:

剃头______)(要求生自由补充:

师傅、匠、学徒……)

3.导入新课:

(师补全板书题目:

剃头大师)

师:

看到这个词,你的脑海里一定闪现过一位“大师”的身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看看这位大师到底有怎样的风范。

二、目标引领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2个生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根据句子理解“冤家”、“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说说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一些“口头”用语的意思,找出“我”与老师傅“剃头”的不同之处。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我”当时的心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童趣,初步体会做一件事情不是简简单单的道理。

三、字词运用

(一)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biǎodǎnguǐlǐduómà

表胆鬼理夺骂

chóuchàfùbèisuījiàn

仇差付倍虽件

(二)词语。

表弟胆小怕鬼理发骂声仇人付钱双倍虽然一件所到之处长长短短无所谓一眼望去夺门而逃

(三)多音字。

得dé(得到)差chā(差别)

děi(不得不)chà(差不多)

de(办得到)chāi(出差)

发fā(发现)露lòu(露脸)

fà(理发)lù(露珠)

(四)近义词。

监督——督促抗议——抗拒天分——天资

(五)反义词。

熟练——笨拙祸——福倒霉——走运

(六)词语解释。

夺门而逃:

摆脱阻碍,冲出门去。

形容吃了败仗或慌张得不管是什么路只管逃命要紧。

噩梦:

做的可怕的梦。

锃亮:

形容反光发亮。

受刑:

遭受刑罚。

害人精:

比喻专门损害别人的人或事物。

本课指小沙对剃头师傅的称呼。

大师:

在学问或艺术或某种技艺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四、示范朗读

五、初读感知

1.问题引领: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课文中找出“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2.学习提示:

(1)朗读或默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做了什么事情?

结果怎么样?

(2)课文讲了两个人为小沙剃头,大家感觉主要是写谁的呢,你从哪里知道的?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4)师生共同读议。

3.梳理小结:

课文讲了老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感觉跟受刑一样;详细讲了“我”给小沙剃头,结果让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的事。

六、精读感悟

(一)感受老师傅给小沙剃头时小沙的心理

1.问题引领:

(1)平时都是谁给小沙剃头?

找出相关的句子。

(2)小沙为什么只让老师傅给他剃头?

2.学习提示:

(1)朗读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能看出小沙胆小的句子。

“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①你从这些“怕”中体会出了什么?

②朗读句子,感受小沙的“胆小”。

(2)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找出小沙在剃头时感受痛苦的语句。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

“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

①读句子,想象剃头时小沙的样子和感受。

②请用不情愿、难受的语气读句子。

3.梳理小结:

一是因为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到小沙的抗议;二是因为老师傅的锃亮的剃刀让小沙担心受伤,所以小沙只好忍受老师傅的摆布,把剃头当作“受刑”。

(二)感受“大师”剃头的痛苦

1.问题引领:

(1)小沙为什么会让“我”给他剃头?

(2)“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是怎样的?

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2.学习提示:

(1)轻声读第7—14自然段,联系句子理解“我”给小沙剃头时的心情。

①“……就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我……

(第一次有人主动来找我理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②“……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我……

(我充满自信,当我剪下小沙的头发时,感觉自己是一位理发师了。

③“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我……

(看着剪下的头发,我忘乎所以,以为自己真的是一位理发大师了。

④“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我……

(面对眼前的“顾客”,不去责难我的手艺,而是完全听任我的摆布,感觉很欣喜。

(2)练习朗读,读出“我”洋洋自得的语气。

(3)理解“剃头大师”和“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剃头大师:

指在剃头这门手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这里是“我”洋洋自得的自以为是。

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这是“我”当时的心理活动,这么不讲道理的“顾客”居然受我摆布,真的是以为自己了不起了。

(4)再次自由朗读第7至14自然段,感受我的“得意”之情。

3.梳理小结:

看着“我”剪下的一堆头发,看着眼前这个淘气的“顾客”却任意由我摆布,感觉“我”现在就是一位出色的“剃头大师”了。

(三)体会小沙饱受我这位“剃头大师”的折磨

1.问题引领:

(1)朗读15—17自然段,思考:

“我”是一位真的“剃头大师”吗?

找出具体语句。

(2)说说“我”与“老师傅”理发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2.学习提示:

(1)快速默读第15至17自然段,根据提示语找句子。

①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

②小沙一照镜子……

③这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是……

(2)四人小组分人朗读句子,在小组内交流读后的理解。

(3)各小组派代表反馈,全班交流:

①“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我的手艺烂透了,小沙的头发让“我”的得意忘形弄得乱七八糟。

②“……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从“像见了鬼一样”可以体会小沙当时大叫和慌乱的样子。

③“这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是小沙父子:

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写出了“我”给小沙剪头发造成的后果,朗读时语气较快,声音较低,读出自责。

(4)再次自由朗读这些句子,你从中体会到“我”的心情与当时“剃头”时有什么不同?

(5)带着你的理解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出“我”自责的心情。

(6)个别朗读、小组读、男女比赛读。

(7)说说“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说说“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8)全班交流:

说说“我”与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人物

不同

老剃头师傅

①剪得仔细,有层次;

②弄得小沙又疼又痒;

③要付双倍的钱。

“我”

①剪得很快,随意乱剪;

②让小沙感觉很舒服;

③不给钱也愿意。

3.梳理小结:

小沙以为让老师傅给自己剃头时受尽了折磨,没想到让“我”给他剃头,受的折磨比老师傅的更厉害。

“我”刚开始给小沙剃头时得意洋洋,最后才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剃头大师”,明白了有些事情看上去比较简单,实际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四)创设情境,练写心理活动

1.问题引领:

(1)你能说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吗?

(2)你能根据具体场景写一写心理活动吗?

2.学习提示:

(1)讲一讲表示心情的词语,两字、三字、四字看谁说得多?

(难过后悔快乐激动兴奋得意美滋滋垂头丧气兴高采烈……)

(2)补充写出“我”的心理活动。

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错的都是计算题,我()。

放学路上,我()。

妈妈做了许多好吃的菜,可我()。

妈妈问:

“期中试卷发下来了吗?

考了多少分?

”我()。

我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妈妈,妈妈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我心想()。

可没想到妈妈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说:

“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自己找找原因,争取下次进步!

”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

①可以用上我们刚才说的表示心情的词语来写。

②自由练习,然后反馈交流自己写的心理活动。

3.梳理小结:

心理活动是指我们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我们在写心理活动时,可以根据事情发展写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做到贴近自己的生活,有感而发。

(五)变换题目,打开思路

1.问题引领:

你觉得作者真的是一位“剃头大师”吗?

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2.学习提示:

(1)根据课文内容自由练习说。

(2)师生共同评议。

(因为文中的“我”自认为有剃头的天分,技术比老剃头师傅还熟练,所以称自己为“剃头大师”。

而结果是小沙的头发被“我”剪得乱七八糟,最后被迫去理发店剃成光头。

题目和结果形成明显的反差,更加吸引读者。

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风趣幽默,体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可爱淘气。

3.梳理小结:

课题用“剃头大师”,表达出了“我”当时自得的心理,也符合儿童的心理:

自己有了一点成绩就洋洋自得。

反映了孩子的童真童趣。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