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7180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2016届高三摸底考试试题

化学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Ca—40

Fe—56Cu—64Zn—65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叙述正确的是()

A.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B.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低空过量臭氧是污染气体,对人体有害

C.光导纤维中所用材料为晶体硅

D.NOx、SO2、CO2、PM2.5颗粒都会导致酸雨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在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时均要用到玻璃棒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4gC2H4、C3H6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NA

B.常温下,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0.01NA

C.标准状况下,0.56L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2NA

D.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NA

4.已知甲、乙、丙、X是四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甲和X不可能是()

A.甲为C,X为O2

B.甲为NaOH溶液,X为SO2

C.甲为Fe,X为Cl2

D.甲为AlCl3,X为NaOH溶液

5.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

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

B.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C.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

Cu2+>I2>SO2

D.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6.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C.

新制氯水

淀粉碘化钾溶液

溶液变蓝色

D.

浓盐酸

二氧化锰

产生黄绿色气体

7.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4的溶液中:

K+、Ca2+、HCO3-、SO42-

B.常温下,=10﹣10的溶液中:

Na+、NH4+、SO42-、NO3-

C.c(ClO﹣)=1.0mol·L﹣1的溶液中:

Na+、SO32-、S2-、SO42-

D.0.1mol·L﹣1的NaAlO2溶液中:

NH4+、Fe3+、Cl﹣、I﹣

8.下列表示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

SO32-+2H+===SO2↑+H2O

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

H2O2+2I-+2H+=I2+2H2O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H3•H2O:

Al3++4NH3•H2O===AlO2-+4NH4++2H2O

D.醋酸除去水垢:

2H++CaCO3=Ca2++CO2↑+H2O

9.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锌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

电荷平衡

10.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水解产物(结构简式如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两种官能团

B.能发生加成、酯化、氧化反应

C.1mol该物质与足量Na反应,产生2.5gH2

D.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褪色原理相同

11.

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W、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次递减

B.液态WX3气化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C.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

D.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12.

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电源的负极

B.阴极的反应式是:

H2O+2eˉ=H2+O2ˉ

CO2+2eˉ=CO+O2ˉ

C.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总反应可表示为:

H2O+CO2

H2+CO+O2

13.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以下反应:

2N2O5(g)

4NO2(g)+O2(g)ΔH>0。

一定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s

0

500

1000

1500

c(N2O5)/mol/L

0.50

0.35

0.25

0.2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500s时O2的浓度为0.075mol/L

B.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平衡后,要使平衡常数增大,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D.1000s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重新达到平衡时0.25mol/L<c(N2O5)<0.50mol/L

14.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D.pH=7时,c(Na+)=c(A—)+c(HA)

15.铁、铜混合粉末18.0g加入到100mL5.0mol/LFeCl3溶液中,剩余固体质量为3.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剩余固体是铁、铜混合物B.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9.6g

C.反应后溶液中n(Fe3+)=0.10molD.反应后溶液中n(Fe2+)+n(Cu2+)=0.5mol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第II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6题~第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21题~第23题为选考题,考生选择一道题做答。

16.(7分)

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混有少量NaCl),请用相应的化学用语来解释下列事实。

(1)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FeSO4溶液中滴入少量该溶液,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浓盐酸)混用,否则会产生中毒危险。

若将二者混合,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个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

17.(8分)

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N2和Na,N2的电子式为      。

(2)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      (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3)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      .

(4)100g上述产气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得到N233.6L(标准状况)。

①用碱石灰除去的物质为      ;

②该产气药剂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      。

18.(12分)

(NH4)2SO4是常见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

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NH4)2SO4在260℃和400℃时分解产物不同。

【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

实验1:

连接装置

 

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装置B盛0.5000mol/L盐酸70.00mL)。

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260℃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

品红溶液不褪色,取下装置B,加入指示剂,用0.2000mol/LNaOH溶液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

经检验滴定后的溶液中无SO42-。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滴定前,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盛装0.2000mol/LNaOH溶液b.用0.2000mol/LNaOH溶液润洗

c.读数、记录d.查漏、清洗e.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

(3)装置B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mol

实验2:

连接装置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

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400℃加热装置A至(NH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

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

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

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

(4)检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

(5)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6)(NH4)2SO4在400℃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5分)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硫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硫酸生产过程中2SO2(g)+O2(g)

2SO3(g),平衡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2SO2(g)+O2(g)

2SO3(g)的△H______0(填“>”或“<”)。

②一定条件下,将SO2与O2以体积比2:

1置于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上反应,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体系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b.SO2与SO3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c.体系中硫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d.单位时间内转移4mol电子,同时消耗2molSO3

e.容器内的气体分子总数不再变化

(2)一定的条件下,合成氨反应为:

N2(g)+3H2(g)

2NH3(g)。

图1表示在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②由图2信息,计算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从11min起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填“a”或“b”或“c”或“d”)

③图3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点,温度T1T2(填“>”或“=”或“<”)

(3)若将等物质的量的SO2与NH3溶于水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性,所得溶液中c(H+)-c(OH-)=(填写表达式)(已知:

H2SO3:

Ka1=1.7×10-2,Ka2=6.0×10-8,NH3·H2O:

Kb=1.8×10-5)。

20.【选修2:

化学与技术】(13分)

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离子膜电解法为目前普遍使用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1)该流程中可以循环的物质是           。

(2)电解法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水中含有Ca2+、Mg2+、SO42-等无机杂质,所以在进入电解槽前需要进行两次精制,写出一次精制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若食盐水不经过二次精制就直接进入离子膜电解槽会产生什么后果   。

(3)上图是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示意图(阳极用金属钛网制成,阴极由碳钢网制成)。

则B处产生的气体是         ,E电极的名称是    。

(4)从阳极槽出来的淡盐水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溶解氯,需要加入8%~9%的亚硫酸钠溶液将其彻底除去,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已知在电解槽中,每小时通过1安培的直流电可以产生1.492g的烧碱,某工厂用300个电解槽串联生产8小时,制得30%的烧碱溶液(密度为1.342吨/m3)113m3,电解槽的电流强度1.45×104A,该电解槽的电解效率为           。

21.【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某钙钛型复合氧化物(如图),以A原子为晶胞的顶点,A位可以是Ca、Sr、Ba或Pb,当B位是V、Cr、Mn、Fe时,这种化合物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巨磁电阻效应)。

(1)用A、B、O表示这类特殊晶体的化学式。

在图中,与A原子配位的氧原子数目为。

(2)基态C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其中电子的运动状态有种。

(3)某些钙钛型复合氧化物能够催化NO直接分解为N2和O2,N和O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目比为。

(4)下表是几种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和阳离子半径

碳酸盐

CaCO3

SrCO3

BaCO3

热分解温度/℃

900

1172

1360

阳离子半径/pm

99

112

135

请解释碳酸钙热分解温度最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伽德罗常数。

对金属钙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

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a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金属钙的密度为g·cm-3(用含a和NA的式子表示)。

22.【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3分)

以下是某课题组设计的合成聚酯类高分子材料的路线:

已知:

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结构不稳定,易脱水生成醛或酮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烃A的结构简式为     ,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共有_____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五组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D的结构简式为   ,D的某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碳酸二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6届高三摸底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A

C

D

C

B

B

C

B

D

C

D

C

B

 

16.(7分)

(1)Cl2+NaOH==NaCl+NaClO+H2O(2分)

(2)ClO-+H2O

HClO+OH-(2分)

(3)2Fe2++ClO-+2H+===Cl-+2Fe3++H2O(2分)

(4)6.02×1023或NA(1分)

17.(8分)

(1)

(1分)

(2)Fe(1分)

(3)2NaHCO3

Na2CO3+CO2↑+H2O(2分)

(4)①CO2、H2O(2分)②65%(2分)

18.(12分)

(1)圆底烧瓶(1分)

(2)dbaec(2分)(3)0.03(2分)

(4)取少量装置D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后沉淀完全溶解,放出无色刺激性气体(3分)

(5)NH3(2分)(6)3(NH4)2SO4

4NH3↑+N2↑+3SO2↑+6H2O↑(2分)

19.(15分)

(1)①<(2分)②be(2分)

(2)①K=c2(NH3)/(c(N2)×c3(H2))(1分)减小(1分)

②0.045mol/(L·min)(2分)d(2分)

③c(1分)<(1分)

(3)酸性(1分)c(HSO3-)+2c(SO32-)—c(NH4+)或c(SO32-)+c(NH3·H2O)—c(H2SO3)(2分)

20.(13分)

(1)氯化钠  氢氧化钠  (或NaCl、NaOH)(2分)

(2)Ca2++CO32-=CaCO3↓(2分);Mg2++2OH-=Mg(OH)2↓ (2分)

少量Mg2+、Ca2+在电解碱性条件下会生成沉淀,损害离子交换膜。

(1分)

(3)H2(1分) 阳极 (1分)

(4)SO32-+Cl2+H2O=SO42-+2H++2Cl-(2分)

(5)87.6%(2分)

21.(13分)

(1)ABO3(2分)12(2分)

(2)1s22s22p63s23p63d54s1(2分)24(2分)

(3)3∶2(1分)

(4)碳酸盐的热分解是由于晶体中的阳离子结合碳酸根中的氧离子,使碳酸根分解为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果。

钙离子由于半径小和氧离子结合更为容易,氧化钙晶格能大,所以碳酸钙分解温度低。

(2分)

(5)1.6×1032/(NA·a3)(2分)

22.(13分)

(1)C8H10(1分)对二甲苯(1,4-二甲苯)(2分)

说明: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配平、条件或符号不全扣1分,化学式、结构简式、离子符号书写错误均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