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7327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教案新版鲁教版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一)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布局,认识相关器材及其作用。

2.掌握实验室安全规则,并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

实验仪器的特点及用途。

难点: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并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准备:

主要仪器:

试管、烧杯、镊子、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等实验室常用仪器和投影仪。

板书设计: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

一、化学试验室安全规则

1.化学药品使用三不原则:

未经允许不触摸、不近闻、不品尝药品

2.剩余药品处理三不原则:

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能带出实验室。

一定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二、常见的化学仪器

 

 

学习过程

师生互动

活动意图

[情景创设]展示图片:

或观看视频:

初三化学实验实验室简介.avi

对化学实验室和一些仪器及药品有一个初步印象。

 

[导入]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而化学实验室是我们进行化学实验的重要场所。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化学实验室,认识我们的实验场所和一些常用仪器。

[板书]课题: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一)

[投影学习目标][见上]

[学生]默读、识记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为自学做准备。

[过渡语]为了达成上述目标,请同学们团结合作,认真自学。

[活动1]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参观。

[问题1]

请同学们走进实验室之后,认真找一找:

1.实验室中的电源、灭火器在哪儿?

安全通道在哪儿?

2.排气扇、废液缸、通风厨在哪儿?

各有什么作用?

3.化学实验仪器、药品在哪儿?

6分钟后,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找的又对又快!

[学生]观察自己的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的布局讨论各装置的作用。

[分组展示]分别找几名学生说一说对化学实验室的认识并指出特殊装置的作用。

[学生]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积极发言。

 

让学生明确实验室的布局并对某些特殊装置的用途有所了解。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养成乐于自我展示的习惯。

[过渡语]以上我们熟悉了实验室的布局,在实验室完成你精心设计的实验时,还需注意到哪些安全事项呢?

[活动2]投影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引导学生阅读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2]:

1.对待药品应做到哪三不原则?

2.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学生]阅读“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总结:

1.“三不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剩余药品处理原则”。

[说明]取用药品原则:

1.按规定用量取用;

2.若无规定用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或1—2g)。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

[针对训练]展示图片(课本P15)

 

图中哪些做法是不安全的?

[学生]观看图片,根据“实验室安全规则”找出不安全做法。

学生总结:

1、化学药品使用“三不原则”:

不触摸、不近闻、不品尝;

2、“剩余药品处理“三不原则”:

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一定要放入指定的废物桶。

展示:

违规实验造成的实验事故的图片。

……

师:

看到这些违规操作造成的后果,你认为我们在实验中应该怎样做?

生:

讨论热烈,积极回答:

我们应该严格按照规则,规范操作,听老师的安排……

【引导认识】共同认识一部分重要标识

师:

在生活中我们要能认识一些安全提示图标:

请同学们认真地识记下列图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巩固实验室安全规则。

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周密观察、善于记录的习惯。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认识安全实验的重要性。

 

让学生熟悉常见的图标

[过渡语]:

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实验室的基本布局,知道实验室的安全规则,下面和同学们一起认识实验时常用的仪器。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结合提供的常见仪器,认真阅读课本附录Ⅰ的内容,了解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边读边记,6分钟后,合上课本,独立完成自学检测题,比一比,看哪位同学的展示更精彩!

下面开展自学竞赛。

(检测题见附录)

一生读自学指导,其他同学认真看、听。

[学生]结合提供的常见仪器,阅读课本附录Ⅰ上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然后合上课本,独立完成自学检测题。

[分组展示]请各组的三号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巡视监考

[学生]各组三号同学将自学检测题答案板书在黑板上,其余学生在试卷上完成。

[精讲点拨]学生出现的错误。

[投影]巧记口诀

试管坩埚蒸发皿,直接加热不用问;烧杯烧瓶锥形瓶,石棉网下酒精灯;量筒水槽集气瓶,不可受热记心中。

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快速识记展示的内容(可以大声朗读)。

比一比,看谁掌握的又对又快。

[抢答]教师取出一种仪器展示给大家,由学生回答出它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让学生明确自学任务、时间要求、考试要求。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自学的质量。

 

方便学生记忆知识点

 

巩固常见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进一步巩固上述知识点并检查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学到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足或存在的问题?

当堂检测

1.下列实验室里的行为中,哪些存在不安全因素()

A小森将剩余的药品倒进废液缸。

B小芳在实验结束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小山为了节省时间,做实验结束后才回家吃饭。

D小楠做实验太忘我,洗过手未擦干就去插电源插头。

2.下列四组仪器中,都能加热的一组是()

A水槽、烧杯、试管B量筒、蒸发皿、集气瓶

C烧杯、试管、燃烧匙D表面皿、集气瓶、烧瓶

3.对化学实验中剩余的药品,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4.从下列仪器中选出相应的序号填在空格内

a胶头滴管b试管c漏斗d量筒e滴瓶f酒精灯g药匙h坩埚钳

(1)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用

(2)过滤液体用到的是

(3)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4)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

(5)量取5毫升液体用(6)加热时用

(7)取少量的液体药品用(8)一般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布置作业]

1.登陆互联网查询了解有关危险化学品的更多信息,认识一些危险化学品标识。

2.完成助学“课中练习”部分。

教学反思

1.在实验室中实地学习,学生热情很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每部分知识学习后都有展示,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提高了自学的质量。

缺憾:

学生初去实验室上课,热情很高,不容易掌控。

课堂教学容易前松后紧。

建议:

课前用2~3分钟的时间简单介绍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安全性问题,让学生有所约束,易于掌控课堂。

第二课时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初步练习试管、胶头滴管、药匙、镊子等仪器的使用;

2.初步学会取用液体和固体药品的基本操作;

3.初步学会使用酒精灯;

4.初步学会给试管内的液体和固体加热的基本操作;

5.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

药品的取用与加热;

难点:

胶头滴管的使用。

实验准备:

试管、胶头滴管、药匙(或纸槽)、镊子、酒精灯、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蒸馏水、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食盐粉末、块状石灰石、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板书设计: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一)

实验一药品的取用

1.粉末状固体:

药匙或纸槽

(一斜、二送、三直立)

2.块状固体:

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竖)

3.液体

倾倒法:

一倒(放置)、二向(手心)、三靠(瓶口)

滴加法:

悬空垂直在容器的正上方

4.取用药品的节约原则

实验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点、加、灭

2.给液体加热

3.给固体加热

(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4.组装仪器的顺序

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学习过程:

师生互动

活动意图

【复习回顾】

以“我的自述”介绍:

试管、胶头滴管、广口瓶、细口瓶、滴瓶等仪器

请小组代表手拿仪器为它们做自我介绍(从仪器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方面)。

小组代表介绍并补充:

如我是试管,可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可以直接受热但不能骤冷,否则我容易炸裂;用于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但不能超过我容积的1/3,用试管夹从底部往上套,固定在我的中上部……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问题:

1、这是老师从家中带来的食盐、食醋,请问应该用我们介绍的什么仪器盛放呢?

学生回答:

食盐是固体药品应该放在广口瓶里,食醋是液体应该放在细口瓶里。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把食盐和食醋分别放进广口瓶和细口瓶中,并指出为了区分瓶内的试剂需要贴上标签(写好贴上食盐和食醋)

2、实验室的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应该怎样盛放?

根据学生的回答,拿出广口瓶和细口瓶让学生观察瓶颈有什么特点,并讨论磨砂的作用(提高密封性,防止药品的挥发或空气的进入而变质)。

3.用什么仪器、如何操作能够正确的取出食盐、食醋呢?

学生各抒己见,找两个学生上讲台演示,老师和学生共同指出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过渡】

如果取用的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品等,我们就需要规范的操作来减小药品的洒落而造成的危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药品的取用和物质的加热。

【新授】

实验一、药品的取用

1.固体的取用

展示:

食盐粉末、块状石灰石

问题:

(1)使用什么仪器取出食盐?

如何将食盐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呢?

(2)用什么仪器取出石灰石?

要将块状石灰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

视频展示:

粉末状固体以及块状固体的取用。

根据观看的视频总结取用粉末状和块状药品的操作要领:

粉末状:

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

块状:

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

模仿练习:

要求:

两人一组,一同学做,另一同学从旁监督指导并交流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强调:

没有说明固体用量时,一般取最少量,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使用过的镊子或药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2.液体的取用

展示:

蒸馏水

问题:

(1)回忆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种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洒?

(2)如何将蒸馏水倒入试管内?

(3)取用少量液体时,应使用什么仪器?

如何操作?

视频展示:

向试管内倾倒液体以及使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的方法

学生观看视频,总结操作要领:

(1)较多量(倾倒法):

一倒(放置)、二向(手心)、三靠(瓶口);

(2)较少量(滴加法):

用胶头滴管吸取,将吸有药液的滴管悬空垂直在容器的正上方。

学生阅读教材p16,画出操作的相关知识点。

模仿练习:

让学生根据视频结合总结的操作要领进行倾倒液体和滴加液体的操作

强调:

没说明液体的用量时,要本着节约的原则,一般取用1~2mL;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交流讨论:

1.细口瓶的瓶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2.拿细口瓶倾倒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

3.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

应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4.倾倒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5.使用胶头滴管时,胶头滴管为什么不能倒放、平放?

6.胶头滴管为什么不能伸进试管内或碰壁?

实战演练:

分组合作实验,注意相互监督,实验操作要规范并观察实验现象进行记录。

明确观察方法:

反应前物质的颜色、状态;

反应过程中伴随的现象;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等。

强调实验现象的描述要精确:

1.现象:

A+B:

产生蓝色沉淀;

A+C:

溶液变蓝色;

B+C:

无现象;

2.现象:

石灰石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燃着木条熄灭。

【练习反馈】

1、做完实验后,对于用过的废液,你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拿出实验室  B、放回原试剂瓶

C、倒入废液缸  D、留在实验台上,为下次用

2、实验室里,盛放配制好的食盐水的仪器是( )

A、烧杯  B、广口瓶  C、试管  D、细口瓶

3、要把试剂瓶里的食盐放进试管,正确的方法是()

A、用镊子夹取送入试管          B、直接向试管中倾倒

C、先倒在手上,然后再塞进试管  D、用药匙或纸槽将食盐放进试管

4、指出下面实验操作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实验二:

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问题

(1)怎样点燃和熄灭酒精灯?

(2)酒精灯的火焰各部分颜色为什么不同?

(3)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实验探究:

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的分层,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放入火焰中1~2秒后取出,观察发生的变化,

总结:

酒精灯的火焰分三部分:

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要用外焰。

阅读教材总结使用酒精灯的方法及三个“严禁”

①要用火柴等点燃,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②要用灯帽盖灭,严禁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

③严禁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灯壶中的酒精应为灯壶容积的1/4~2/3。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问题:

怎样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视频展示: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1)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

(2)如果试管外壁有水,能否直接加热,为什么?

(3)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为什么?

(4)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

强调:

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3.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问题:

怎样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视频展示: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1)组装仪器的一般顺序是什么?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总结:

组装仪器的顺序一般为:

自下而上,从左到右。

将装有固体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

实战演练:

分组合作完成实验的操作并准确的记录实验现象

点拨现象的描述:

1.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变蓝色。

2.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试管口有大量的水珠。

知识大讨论: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讨论,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⑴试管外壁有水珠,没擦干就加热;⑵加热过程中,试管底触及到灯芯;⑶没有均匀加热,直接集中加热固体的底部;⑷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⑸加热过程中或刚加热完后没有冷却时,试管外壁沾到了水等。

以实物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自述”把相关的仪器串联起来,加强知识的系统性掌握。

 

利用家中常见的调味品的存放、取用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任务,使学生明确目标,并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容易提高学习的兴趣。

 

大胆的操作也为新授课的基本实验技能做下了铺垫。

 

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的意识。

 

根据技能形成的规律,首先使学生阅读课本,明确实验操作的任务和要求,形成动作定向,根据视频中正确的操作示范,建立正确的表象。

注意指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让学生互教互学,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学会分析实验成与败的原因

 

从生活走进课堂,有利于学生的接受。

 

注意加强指导学生,特别是胶头滴管的握持及正确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根据操作结合生活常识,思考操作的注意事项及原因,注意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操作练习中,不断纠错、反馈矫正,形成规范、熟练的操作技能并准确的描述实验的现象。

 

通过练习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及时的巩固运用。

 

明确酒精灯的火焰分层及使用外焰的原因。

 

通过自学总结使学生明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问题讨论树立安全意识,形成规范操作的技能。

 

通过观看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问题分析总结能力。

 

将药品的取用和物质的加热综合进行联练习,强化技能的形成。

 

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中检测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D.直接倒入

3.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中下部。

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4.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方法是()

A.用水冲熄B.用湿抹布盖灭C.用沙土盖灭D.用泡沫灭器扑灭

5.下列实验操作:

①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试管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

其中()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③正确D.全部错误

6.把一根火柴梗平插在酒精灯的灯焰内,待约1s后取出来,可以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炭化的部分是在灯焰的()。

A.外焰  B.内焰  C.焰心D.中上部

答案:

A、C、C、B、A、A。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有什么收获?

(从实验技能、实验注意事项、与生活的联系、对生活习惯的启示等方面总结)

布置作业:

助学P11课后评价。

教学反思:

1、本节课能通过认知图片、阅读操作方法、视频演示,练习操作的方式,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引导学生掌握取用药品、给物质加热的实验基本技能;

2、由于在实验室学生控制力较差,不能很好的遵守实验室要求,使得有的小组实验没有完成;

3、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加强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