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8073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docx

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习题

概念题

1.垄断2.金融资本3.资本参与制4.资本输出

5.国际垄断同盟6.垄断价格7.垄断利润8.市场竞争

概念题答案

1.垄断:

指少数几个大企业以攫取垄断利润为目的联合控制了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生产和流通。

2.金融资本:

由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称为金融资本。

3.资本参与制:

垄断资本通过收买和持有一定数量股票,以达到“股票控制额”来实现对其他企业的控制。

4.资本输出:

垄断资本或国家为了获得高额利息或利润,对国外进行的贷款或投资。

5.国际垄断同盟:

资本主义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垄断经济联盟。

6.垄断价格:

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直接保证垄断企业获得垄断利润的商品价格。

垄断价格是大大偏离商品价值的一种市场价格。

7.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而占有的稳定的高额利润,是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

8.市场竞争:

指各个经济主体为争夺有利的生产和交换条件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关系。

判断题

1、垄断价格是凭借垄断地位决定的,因此垄断价格否定了价值规律。

2、垄断削弱了市场竞争。

3、商品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特征。

4、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特征。

5、高额垄断利润来源于垄断组织最先进的工业设备。

6、垄断利润是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7、金融资本是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

8、垄断的形成是资本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结果。

9、法人持股是战后金融资本股权结构的新特点。

10、股权结合、人事参与是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

11、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垄断利润的惟一来源。

12、在垄断条件下平均利润二重化。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直接投资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向。

14、垄断形成后,银行的新作用是扩大信用范围。

15、资本参与是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

判断题答案

1.×2.×3.×4.√5.×6.√7.√8.√9.√10.√

11.×12.√13.√14.×15.√

选择题

1、垄断价格是:

(1)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

(2)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垄断价格

(3)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4)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5)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2、垄断利润是:

(1)凭借垄断地位获得利润

(2)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3)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

(4)来源于垄断企业先进的机器设备

(5)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3、资本输出是:

(1)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

(2)为商品输出开路

(3)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

(4)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

(5)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特征之一

4、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

(1)以跨国公司为主体

(2)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

(3)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

(4)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

(5)以全球资源高效配置为重要目标。

5、生产资本输出:

(1)对输出国只有利没有弊

(2)对输入国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3)为输入国带来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4)对输出国和输入国都有双重作用

(5)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规模日益增大

6、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

(1)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2)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3)发展不平衡规律导致企业资本实力的变化

(4)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5)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7、垄断形成的原因:

(1)是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2)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3)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

(4)为获取稳定利润大企业相互勾结

(5)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8、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1)银行垄断资本购买工业垄断企业的股票

(2)工业垄断资本购买垄断大银行的股票

(3)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共同创办新企业

(4)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互派人员兼任要职

(5)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生长而形成的资本

9、垄断竞争的特点:

(1)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

(2)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

(3)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

(4)垄断企业能消除中小企业

(5)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

10、垄断价格:

(1)完全是人为定价

(2)受替代品竞争的制约

(3)受市场需求量的制约

(4)违背了价值规律

(5)是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11、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比较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

(1)卡特尔

(2)辛迪加

(3)跨国公司

(4)托拉斯

(5)康采恩

12、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

(1)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3)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4)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5)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13、垄断条件下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变化是:

(1)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已经消失

(2)只存在于垄断部门之间,不存在非垄断部门之间

(3)只存在非垄断部门之间,不存在垄断部门之间

(4)在垄断与非垄断两个层次都发生作用

(5)形成两个层次两种不同水平的平均利润率

14、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资本集中度较高

(2)产品有差异

(3)资本集中度较低

(4)信息较完备

(5)存在一定的资本进入壁垒

15、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垄断

(2)金融资本

(3)资本输出

(4)殖民地垄断

(5)国际垄断同盟

选择题答案

1、①②④2、①②⑤3、①②③④4、①③④⑤5、②③④⑤

6、①②③④⑤7、①②③④⑤8、①②③④9、①②③⑤10、②③⑤

11、①②③④⑤12、①②③④⑤13、④⑤14、①②⑤15、①②③④⑤

辩析题

1、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2、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3、垄断条件下资本不能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因而不存在利润率平均化规律。

4、垄断利润完全来源于垄断企业内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5、资本输出只存在一种流向,即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地区和国家进行资本输出。

辩析题答案

1.答:

正确。

(1)工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促进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大公司既有大量闲置资本为大银行提供充足存款来源,又能获得大银行的贷款。

大银行能筹集大量货币资本,迅速增强实力,加剧兼并中小银行,走向垄断。

(2)银行垄断形成使银行作用发生了变化,即由一般信贷关系变成万能垄断者。

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通过股权结合,人事结合的途径相互渗透融合为一种新型资本,即金融资本。

2.答:

错误:

(1)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

(2)其一,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

其二,垄断价格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制约。

因而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

3.答:

错误。

(1)垄断条件下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依然存在,只是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2)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不再在全社会范围内发生作用,而是在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两个层次范围上发生作用。

在垄断部门之间资本转移较为缓慢,但要获得更高更稳定的超额垄断利润。

(3)两个层次范围内形成两种不同水平的利润率,而垄断部门平均利润率高于非垄断部门的平均利润率。

4.答:

错误。

垄断利润主要来源四个方面:

(1)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和剩余价值。

(2)转移一部分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小生产者创造的价值。

(3)附属国和其他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4)通过财政再分配获得的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5.答:

错误。

(1)二战后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主要流向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

(2)出现这种资本输出流向变动的主要原因:

其一,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其二,二战后自然资源和一般劳动力不再成为欠发达地区和国家的比较优势。

因而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地区和国家的资本输出不再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流向。

案例分析题

1.案例内容:

微软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对美国新经济有重要贡献的成功企业。

但微软仍遭遇垄断案。

对于新兴产业和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企业政府并不放松反垄断行为。

1994年7月,美国政府与微软达成一项协议,即不再要求计算机制造商将其视窗操作系统作为必备原件安装。

但在1995年11月因与对手网景公司划分浏览器市场遭到拒绝,微软便要求安装视窗操作系统必须同时安装其“探索者”浏览器。

1997年10月,微软实施将浏览器与视窗操作系统捆绑出售。

捆绑销售使微软市场份额大增,从原有的3%~4%的市场份额上升至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为此,美国反托拉斯部门与微软公司开始漫长诉讼之路。

2000年6月地方法院法官判决微软公司分解为两个独立公司。

政府拆分微软行为在于保护市场竞争。

微软不服又提出上诉。

其结果微软虽未被拆分,但上诉法院确认微软的市场垄断事实,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

案例问题:

(1)微软垄断案反映了垄断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你认为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什么?

(2)通过微软垄断案,你从中可以深刻领悟哪些经济学原理?

2.案例内容: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外商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来源的比例(%)

1.26

1.19

2.42

3.88

5.10

4.61

4.39

4.21

4.63

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

0.05

0.11

0.34

0.52

0.64

0.48

0.42

0.37

0.36

资料来源:

陈浪南: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02.案例问题:

(1)通过考察20世纪九十年代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阐述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有哪些积极作用?

(2)引进外资对发展中国家又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案例分析题答案

1.答:

(1)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与竞争并存的格局仍不会改变。

其根本原因:

第一,垄断或国家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市场竞争的一般基础。

市场竞争是市场主体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和途径。

垄断只是改变市场结构而不能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

第二,不存在“绝对的垄断”。

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了不可能形成一家垄断组织独霸天下的局面;同时社会需要多样化,并有多变性。

这使垄断企业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的生产和流动。

第三,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创新是激发垄断竞争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会突破人为垄断的种种限制。

科技创新就会缩短产品和行业的生产周期,从而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这就使竞争无处不在。

(2)通过微软垄断案至少可领悟以下经济学原理: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扩大市场份额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政府反垄断行为表明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2、答:

(1)引进外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积极作用:

一是缓解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二是带来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三是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完善。

(2)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特别要减弱以下负面影响:

一是传统工业或落后工业转移所造成的污染和公害;二是附属于资本输出的商品输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三是输出国可能操纵某些部门控制权等。

问答题

1、在金融资本形成的过程中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金融寡头是怎样实现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

3、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

4、随着商品经济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垄断组织形式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5、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

问答题答案

1.在金融资本形成的过程中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

(1)在自由竞争时期,银行的主要作用是充当支付的中介人。

银企关系是一种不固定、松散的信贷关系。

(2)在垄断形成过程中,大银行因向企业提供巨额贷款,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对企业加以监督和控制。

银行就从一般信贷关系变成了万能垄断者。

 

2.金融寡头是怎样实现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

答:

(1)金融寡头主要通过资本参与实现经济上统治。

垄断资本家通过收买和持有一定数量股票,并达到股票控制额,层层控制其他公司资本,最终能直接或间接控制比自身资本大几倍和十几倍的社会资本。

(2)金融寡头采用“个人联合”方式实现政治上统治。

一方面或亲自出马或委托代理人出任政府高官,掌握政权;另一方面聘用高官任大公司的高级职务,或收买政客等。

 

3.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

答:

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在于:

(1)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市场竞争的一般基础。

市场竞争是市场主体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和途径。

垄断形成并不消除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必然存在。

(2)不存在“绝对的垄断”。

不可能形成一家垄断组织独霸天下的局面;社会需求多样性和多变性,也必然给非垄断企业获得生存空间。

因此,竞争不可避免。

(3)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创新是激发垄断竞争的重要因素。

科技进步会突破人为垄断,并缩短生产周期促进产业和产品的调整和优化导致垄断与竞争并存。

 

4.随着商品经济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垄断组织形式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答:

为适应商品经济和生产社会化要求,垄断组织形式也依次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其主要演变过程是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直至二战后跨国公司成为现代垄断企业的主要形式。

 

5.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

答:

垄断资本主义有以下基本特征:

(1)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稳固的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基本现象,是其他经济特征的基础。

(2)金融资本形成和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

(3)资本输出。

(4)国际垄断同盟。

(5)殖民地垄断和新殖民主义。

论述题

1、试述垄断资本形成的基本动因以及垄断条件下资本竞争的特点。

2、试述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和输入国的双重作用。

3、试比较平均利润和垄断利润的主要区别,并阐述垄断利润出现后对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影响。

论述题答案

1.试述垄断资本形成的基本动因以及垄断条件下资本竞争的特点。

答:

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高度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垄断。

垄断资本形成的直接动因有以下三方面:

(1)资本追求利润、实现价值增值的本质特点决定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以至形成大资本独占并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联合和勾结。

(2)随着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加速利润率下降。

这就迫使资本从高度集中走向垄断。

(3)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4)垄断条件下资本竞争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二是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三是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

 

2、试述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和输入国的双重作用。

答:

(1)资本输出的必要性:

一为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二为商品输出开路;三控制原料产地和重要资源;四争夺霸权地位等。

(2)资本输出对输出国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通过全球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其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有时会导致产业竞争力下降等负面影响。

(3)资本输出对输入国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有利商品经济发展,缓解各种生产要素的短缺等。

另一方面,存在传统工业和落后产业造成公害,市场竞争加剧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等负面影响。

 

3、试比较平均利润和垄断利润的主要区别,并阐述垄断利润出现后对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影响?

答:

平均利润与垄断利润在以下方面有区别:

(1)形成过程区别:

前者是自由竞争时期资本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的结果;后者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取的。

(2)数量区别:

前者按资本和平均利润率获得。

后者大大高于前者。

(3)来源上区别:

前者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额按资本重新分配,来源于全社会产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后者主要来源有四方面:

一是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二是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与生产者价值的转移;三是其他落后国家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四是财政收入再分配的转移。

(4)垄断利润并不会否定利润率平均化规律,而是使平均利润二重化。

利润率平均化规律表现为在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两个层次范围内发生作用,并形成两种不同水平的平均利润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