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8973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节 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docx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一节呼吸作用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

1.【答题】如图是同一温度下,绿色植物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D段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加强,呼吸作用逐渐减弱

B.该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不断加强

C.DE段表示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量相等

D.AB段(不含A、B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等知识。

【解答】由图可以知道:

横轴代表光照强度,纵轴代表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其中B点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为0,B点为零界点,从A开始到B都有光,只是光越来越强,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相等。

而BD段表示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制造的氧气逐渐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有机物开始积累。

点D以后表示光合作用趋于稳定。

所以AD段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加强,呼吸作用并没有减弱,A错误;该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不断加强,最后趋于稳定,B错误;DE段表示植物体光合作用趋于稳定,C错误;AB段(不含A、B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D正确。

2.【答题】农民伯伯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人工辅助授粉——提高植物的结果率

B.给庄稼施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C.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D.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利于种子萌发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原料、施肥的目的、植物根的呼吸。

【解答】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提高产量,A正确;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无机盐,而不是有机物,B错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分和二氧化碳,C正确;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之一是水分,D正确,选B。

3.【答题】如图表示一天之内(早7:

00﹣第二天早7:

00)温室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   )。

A.补充大棚CO2  B.补充大棚O2

C.降低大棚温度  D.降低大棚湿度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解答】室温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结合图示信息分析答题,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取决于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数量,当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大于光合作用的吸收量,棚内二氧化碳量升高,反之二氧化碳量降低.作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该棚内的二氧化碳呈现以24小时为周期的变化,每天日出前(7时左右),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积累在棚内,使二氧化碳达到最高值.在a点,此时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最低,所以打开通风口的目的补充大棚CO2,以利于棚外二氧化碳进入棚内,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选:

A。

4.【答题】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

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①②和③分别属于什么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d点所示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图甲中结构[④]______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一天24小时内有机物处于积累的时间段是6﹣______。

(3)图丙所示实验操作如下:

①如果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__(左\右)移动。

②如果关闭阀门,把氢氧化钠溶液换成二氧化碳缓冲液(能保证装置内二氧化碳含量恒定),把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__(左\右)移动。

【答案】

(1).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2).气孔;b;f;18(3).左;右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答】

(1)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

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

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

所以图甲中①②和③分别属于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

(2)d点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减少,是因为中午温度过高导致甲图中④气孔一部分关闭,这样有利于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防止发生萎蔫现象;图乙中的f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b点,植物进行了一晚上的呼吸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少;一天24小时内有机物处于积累的时间段是6-18;(3)图丙所示实验操作如下:

①如果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左移动;②如果关闭阀门,把氢氧化纳溶液换成二氧化碳缓冲液(能保证装置内二氧化碳含量恒定),把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瓶内气体增多,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右移动。

5.【答题】推理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法之一。

某生物探究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完成教材中“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的推理后,在当地现代智能温室内通过实验尝试对“同一种水果的含糖量与光照和温度有关”进行推理。

图中,甲表示现代智能温室,乙表示测定的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丙表示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夜间温度控制在20℃和30℃时,分别测得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推理过程。

(1)同一种水果的含糖量是由其积累的有机物多少决定的。

乙图中,造成AB段和DE段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通过该过程,水果内的有机物的含量会______;造成BD段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减小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水果内的有机物含量会______。

根据图乙中的曲线,增加甲图中水果的含糖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丙图中,对比两条曲线,相同时间内,温度为______℃时,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

实验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水果的______越强。

可见,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甲图中水果的含糖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在夜间______。

 

 

【答案】

(1).呼吸作用

(2).降低(3).光合作用(4).增加(5).延长人工光照时间(6).30(7).呼吸作用(8).降低温度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

【解答】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因为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运输需要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的。

(1)图乙中AB段和DE段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的原因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结果。

由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导致有机物含量下降。

BD段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结果。

由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使得有机物含量逐升高。

根据图乙中的曲线,增加甲图中水果的含糖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积累更多的有机物。

(2)据图可见:

当温度为30℃,二氧化碳含量多;当温度为20℃,二氧化碳含量少。

由此可见:

在一范围内,温度越高,水果的呼吸作用越强。

所以夜晚适当降温,会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6.【答题】图Ⅰ为盛夏的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某作物对二氧化碳(CO2)的吸收和释放的示意图,图Ⅱ为甲、乙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

请回答问题:

(1)图Ⅰ中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______段,一天内有机物积累最少的是______点。

在A点该植物细胞中产生能量的细胞结构是______;DE段和FG段二氧化碳吸收量均下降,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

(2)图Ⅰ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有______(填字母)点,如果白天光照一直维持在该强度,该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

______,原因是______。

(3)图Ⅱ甲、乙两种植物在光照强度较低时______更具有生长优势;当光照强度达到E点后,限制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

 

 

【答案】

(1).BH

(2).C(3).线粒体(4).前者是光照过强,气孔部分关闭,CO2进入细胞量减少(5).后者是光照减弱(6).C、G(7).不能(8).白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夜晚只有呼吸作用,没有光合作用,全天有机物的合成小于分解(9).乙(10).CO2浓度、温度等。

【分析】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1)根据图Ⅰ所示,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BH段。

A点该植物细胞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能产生能量的细胞结构是线粒体。

DE段光照过强,气孔部分关闭,CO2进入细胞量减少,而FG段光照减弱,因此DE段和FG段CO2吸收量均下降。

(2)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图Ⅰ中净光合速率为0的点,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为C、G。

由于白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夜晚只有呼吸作用,没有光合作用,全天有机物的合成小于分解。

因此如果白天光照一直维持在该强度(净光合速率为0),则该植物不能生长。

(3)根据图Ⅱ分析可知,乙的光饱和点及光补偿点都比甲低,因此甲、乙两种植物在光照强度较低时乙更具有生长优势。

E点的光照强度为甲植物的光饱和点。

因此当光照强度达到E点后,限制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CO2浓度、温度。

7.【答题】小李同学在帮助父母搬运蒜薹时发现,蒜薹堆的内部比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呼吸作用。

【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其中的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去,大部分的能量用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需要。

小明发现中间的蒜薹比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蒜薹进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

8.【答题】菜农栽培大棚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B.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C.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D.增强光合作用,增加有机物积累

【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解答】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夜间,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菜农常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的产量,选:

B。

9.【答题】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答】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10.【答题】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   )。

A.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吸收

B.提高作物对土壤中肥料的利用率

C.提高作物的蒸腾作用

D.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合理密植。

【解答】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

11.【答题】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和重要意义是(   )。

A.细胞质、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B.叶绿体、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细胞核、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答】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线粒体,条件是只要是活细胞,有光与无光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选D。

12.【答题】如图是用萌发的种子来验证植物某项生命活动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  B.实验后石灰水变浑浊

C.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收氧   D.该生命活动是呼吸作用

【答案】C

【分析】本题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答】A、如图,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目的是让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A正确。

BCD、瓶中是萌发的种子,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瓶子内的二氧化碳会进入试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因此该结果表明萌发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D正确,C错误,选:

C。

13.【答题】以下措施中,与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温室大棚作物产量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合理密植    B.适时松土

C.延长光照时间  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原理。

【解答】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能,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适时松土,可以促进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从而提高产量;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产量;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产量。

因此,不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产量的是适时松土,选B。

14.【答题】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栽培蔬菜、瓜果等,以下措施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

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B.除草施肥

C.白天向温室内通入适量二氧化碳

D.温室内温度保持白天20度,夜晚25度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

【解答】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就大,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故A不符合题意;除草施肥可以提高蔬菜等的产量,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除草减少杂草和蔬菜竞争光照,营养物质等,故B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能增产,故C不符合题意;在一定范围内,低温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菜农在种植温室大棚蔬菜时,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使光合作用增强,夜间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了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了蔬菜等的产量,故D符合题意,选D。

15.【答题】农艺师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

A.施农家肥  B.及时松土

C.适时播种  D.合理密植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光照的面积越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就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

【解答】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有关,光照的面积越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就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施用农家肥料,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多种无机盐,促进植物的生长,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及时中耕松土,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氧气,促进根的呼吸,与光合作用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适时播种,表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合理密植能使植物充分的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故D符合题意,选D。

16.【答题】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繁,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那么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是(   )。

A.工业废水  B.汞、银、镉固体废弃物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解答】二氧化碳增多主要是含碳燃料的燃烧引起的,它的增多会导致全球温度上升,其危害很多:

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等,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应该倡导人们的低碳生活:

大量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等。

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会造成全球逐渐变暖,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7.【答题】萤火虫发光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______。

【答案】呼吸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

【解答】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中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一小部分转化为热量散失,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呼吸作用实质是:

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线粒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因此,萤火虫发光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的。

18.【答题】室内的盆栽植物在夜间因______消耗氧气而不利于人体健康,宜移到室外。

植物完成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是______。

【答案】呼吸作用线粒体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解答】盆栽植物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花争氧,使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植物完成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线粒体。

19.【答题】取甲、乙两只暖水瓶,甲瓶中装有煮熟的种子,乙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各插入一个温度计,瓶口用棉花堵上;二三个小时后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可见:

(1)乙瓶中温度计的读数比______瓶中温度计的读数高;原因是______

(2)种子的呼吸作用分解了种子中的______,产生______和______;并释放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_。

 

【答案】

(1).甲

(2).乙瓶中的种子不断的呼吸产生的热量不断积累,所以温度不断升高(3).有机物(4).二氧化碳(5).水(6).能量

【分析】本题考查种子的呼吸作用原理。

【解答】

(1)甲瓶中装有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乙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放置几个小时后,乙瓶中的种子不断的呼吸产生的热量不断积累,所以温度不断升高,这些热量来自种子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

(2)呼吸作用表达式为: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

20.【答题】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填字母)。

(2)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______,对维持生物圈的__________平衡有重要作用。

(3)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______生理活动。

(4)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片的________细胞中进行。

(5)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通常采用____________(答一种即可)方法。

 

【答案】

(1).氧气

(2).A和B(3).Ⅰ(4).碳—氧(5).B(6).叶肉(7).间作套种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答】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在光照充足时,植物体光合作用旺盛,掩盖了呼吸作用,因此,图甲中植物叶片吸收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只能白天进行,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

(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乙中曲线甲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甲曲线表示光合作用;乙曲线表示呼吸作用,与图甲C中的生理活动相对应,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面;(3)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4)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片的叶肉细胞中进行;(5)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