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9199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docx

牙周病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

第一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1)

第二章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5)

第三章牙周病微生物学(6)

第四章牙周病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和全身促进因素(9)

第五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11)

第六章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14)

第七章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18)

第八章牙龈病(20)

第九章牙周炎(26)

第十章牙周炎的伴发病变(30)

第十一章牙周医学(33)

第十二章牙周基础治疗(34)

第十三章牙周病的药物和手术治疗(37)

第十四章牙周病学的其他内容(40)

第一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一、考情分析

1.常考题型

名词解释(4〜6分)、简答(5〜10分)、选择(2〜3分)、填空

(1~2分)

2.重要性

本章主要涉及牙周病学的基本概念,属考研常考内容。

3.重难点分析

难点:

基本概念的应用

二、重要考点回顾

1•牙周组织

2•牙龈

3•结合上皮

4•龈牙结合部和龈牙单位

5•生物学宽度

6•牙周膜

7•龈谷

8•牙槽骨

三、真题解析

考点一:

牙周组织

1•牙周组织包括(武汉大学)

牙周

A•牙龈B

膜C•牙槽骨D•牙骨质

考点二:

牙龈

1•以下哪些纤维分布在牙邻面上(武汉大学)

A•环行组B•越隔组C•牙骨膜组D•牙槽嵴组E水平组

—1—

2•附着龈的正常宽度是多少?

确定其宽度的方法?

(北医)

3•哪种牙龈上皮是非角化上皮(武汉)

A•ora1epitheliumB.sulcular

the1ium

C•attachedgingivaD.gingiva1papi11a

4.牙龈纤维的分组及功能(中山)

5.牙龈的上皮、、。

(中南)

6•正常牙龈的最佳描述是(武汉)

A•颜色是粉红色B•颜色是鲜红色

C•颜色是暗红色D•颜色是暗紫色

E以上均可能

7•牙龈的临床特征,哪一项不正确(武汉)

A•牙龈颜色的变化可呈局部或全口腔

B•皮肤黑者,正常牙龈可见色素沉着

C•正常牙龈边缘通常较钝厚

D•炎症和创伤可引起牙龈外形的改变

E炎症弥漫指已波及到附着龈

8•正常龈沟深度(华科;2007武汉;2010青岛)

A.WO.5mmB•<1mmC•<2mmD•2—3mmE<3

mm

9•牙龈点彩(浙大)

10•牙龈增龄性变化(2008青岛)

11•沟内上皮(2012青岛)

考点三:

结合上皮

1•简述结合上皮的重要性。

(北医)

2•关于牙龈结合上皮的正确描述是(湖医)

A•上皮层为复层鳞状上皮

B•上皮表面明显角化或不全角化

C•呈带状,自龈沟底向根尖方向逐渐变薄

D.细胞长轴与牙面长轴平行,上皮钉突多而短粗

E附着于牙面的位置因年龄而异

3.junctionalepithelium(上二医;200

8中山;2008浙大;2010首医;2010中山)

结合上皮(中南;同济;郑州;南京)

4.下列哪项不是结合上皮的特征(华科)

A.无角化B.钉突较短

C.胞浆中张力细丝较少D.细胞间桥粒较少

E龈沟底部约10层细胞

5.关于结合上皮,以下哪种说法正确(2009武汉)

A.由角化复层鳞状上皮构成B.有角化区,无上皮钉突

C.靠基底板和半桥粒与牙面附着D.恒定位于釉牙骨质界处

6.牙龈组织通过与牙面连接,以封闭软硬组织交界处。

(201

0青岛)

7.结合上皮冠方到根方的长度(2012北医)

考点四:

龈牙结合部和龈牙单位

1.龈牙单位(天津)

2.Dento—gingivalunit(2009天津)

3.龈牙结合部(2008浙大)

4.dento—gingivaljunction(2012北医)

考点五:

生物学宽度

1.生物学宽度(北医;华西;北大)

2.Biologicalwidth(2011青岛)

2.Biologicalwidth约为(2003武汉)

A.2mmB.3mmC.2.5mmD.1.7mm

3.根据牙周组织的结构特点,简述生物学宽度的意义,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

(浙大)

4.谈谈生物学宽度的生理及解剖概念,并简述其临床意义(2009浙大)

5.牙周组织中生物学宽度与牙体修复的关系(2010浙大)

6.简述牙周生物学宽度及其在冠边缘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

(2010天津)

—3—

7.关于biologicalwidth,不正确的是(华科)

A.指龈沟底到牙槽嵴顶的距离

B.包括沟内上皮、结合上皮和牙槽嵴冠方附着于根面的结缔组织

C.正常情况下一般为2mm

D.美容手术改善露龈笑时牙槽骨嵴应在釉牙骨质界下2mm

E与牙冠延长术有关

8.牙龈组织的生物学宽度(2011青岛)

9.生物学宽度是指(2012武汉)

A.龈沟+上皮附着B.游离龈+上皮附着

C.游离龈+上皮附着+结缔组织附着D.上皮附着+结缔组织附着

10.从结合上皮冠方到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为:

称为:

(2012北医)

考点六:

牙周膜

1.牙周膜(天津)

2.牙周膜的宽度为(河北)

A.0.5〜1.5mmB.0.15〜0.38mm

C.1.5〜2.5mmD.以上都不对

3.牙周膜的功能有(山西)

4.牙周膜的主纤维包括、、、。

(山西)

5.简述牙周膜纤维分组及功能(浙大)

考点七:

龈谷

1•龈谷(山东;郑州)

2.gingivalcol(天津)

考点八:

牙槽骨

1.关于固有牙槽骨,错误的是(武汉)

A.位于牙槽窝内壁

B.在X线片上显示围绕牙根的黑色透射线

C.多孔的骨板

D.属于密质骨

—4—

2.下列各点,哪项不是固有牙槽骨的特征(华科)

A位于牙槽窝内壁

B.在X线片上显示围绕牙根的黑色透射线

C.多孔的骨板

D属于密质骨

E由平行骨板与牙周膜穿通纤维构成

3.固有牙槽骨又称(华科)

A.网状板B.束状板C.硬骨板D.基板E松质骨板

4.固有牙槽骨(浙大)

5.简答:

牙槽骨组织结构、临床意义(2010南方)

—5—

第二章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一、考情分析

1•常考题型

简答(5〜10分)、选择(2〜3分)、填空(1〜2分)

2•重要性

本章虽没有考研常考的知识点,但需熟悉。

3•重难点分析

重点:

牙周病的分类、牙周病流行病学

难点:

1999年新分类

二、重要考点回顾

1.1999年新分类

2.牙周病危险因素

三、真题解析

考点一:

1999年新分类

1

989年分类法的主要差别(

.请叙述1999年牙周病分类法与1

8浙大)

2

08南京)

.按照新分类法牙周炎可分为和

3.目前对牙周病的分类主要是依据

(2010华西)

考点二:

牙周病危险因素

1.概述牙周病危险因素(武汉)

—6—

第三章牙周病微生物学

考情分析

1常考题型

名词解释(4〜6分)、简答(5〜10分)

、选择(2〜

,3分)、填空

(1

〜2分)

2.

重要性

本章主要涉及牙周病微生物学,属考研常考内容,

本章需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应加

强复习。

3.

重难点分析

重点:

:

牙周致病菌、牙菌斑

难点:

:

牙周致病菌、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重要考点回顾

1.

牙周致病菌

2.

菌斑致病学说

3.

牙菌斑

4.

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三、

真题解析

考点一:

牙周致病菌

1.

写出牙周炎的三个主要致病菌并简述这些细菌的致病机理.(

北医)

2.

不同类型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有哪些不同?

山东)

3.

目前认为与牙周病密切相关的致病菌有

、等。

forsythusB.P.gingivalis

(华西)

 

4.

目前研究证据充分的牙周致病菌为

、、°(2010青岛)

5.

Pg不分泌下列哪种毒力因子(

武汉)

A.

内毒素B.酸性磷酸酶

C.

碱性磷酸酶D.乳酸脱氢酶

6.

与牙周病有关的特殊微生物包括(

武汉)

A.B

C.A..viscosusD.T.denticola

EP.intermedia

7.请列出目前公认的证据充分的牙周致病菌和中等证据的牙周致病菌(200

8浙大)

8.

下列微生物中,对牙周组织危害性最严重的细菌是(2010华西)

A.

StreptococcusmutunsB.BVeill

on

ellaparvula

C.

TannerellaforsythiaD.Strept

oc

occussanguis

E.

Actinomycesviscosus

9.

下列哪种牙周致病菌能够产生白细胞毒素(2010青岛)

A

福赛坦氏菌B.牙龈吓啉单胞菌C.伴放线放线杆菌D.具核梭杆菌

10.白细胞毒素(LTX)被认为是由以下哪种细菌产生的重要的毒力因子

(2011青岛)

A.PgB.A.aC.PiD.Td

11

.唯一能分泌白细胞毒素的细菌是(2011武汉)

A

中间普氏菌B.伴放线放线杆菌

C

牙龈吓啉单胞菌D.变形链球菌

12

.证据充分的牙周致病菌不包括(2011武汉)

A

伴放线放线杆菌B.牙龈吓啉单胞菌

C

福赛坦氏菌D.中间普氏菌

13

.牙龈素(2008华西)

考点二:

菌斑致病学说

1.牙周病特异菌斑学说(中山)

2.简述牙周病的特异菌斑学说(浙大)考点三:

牙菌斑

1.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

(华西)

2.龈下菌斑的危害主要是(锦州)

A.可矿化成牙石B.微生物的侵入

C.产生内毒素和各种酶D.形成根面龋

E以上均是

—8—

3

锦州)

.龈上菌斑是,牢固地黏附于牙面和修复体表面。

4.附着性龈下菌斑主要含哪些细菌(武汉)

A.G+球菌B.G+杆菌

C.G—厌氧菌D.G—杆菌E.G—球菌

5.龈下菌斑可以分为两部分:

(锦州)

龈下菌斑可以分为两部分:

(华西)

6.关于龈上菌斑,无关的是(西交)

A.位于牙周袋内B.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

C.牙结石D.牢固的附着于牙面和修复体

E表面由粘性基质和嵌入其中的细菌构成

7.共用选项选择题(华科)

A.牙菌斑B.获得性膜

C.软垢D.龈上菌斑

E龈下菌斑

①牙尖上最初的沉积物称

9.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中的优势菌为(2009潍坊)

A.变形链球菌

B.放线共生放线杆菌

C.革兰阳性菌

D.革兰阴性能动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10.牙菌斑作为牙周病始动因素的依据包括(2009潍坊)

A

终止刷牙可引起实验性龈炎

B

吸烟与牙周病有关

C

洗必泰漱口对牙龈炎治疗有效

D

青少年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抗A.a抗体滴度增加

 

9

E

.根面平整对牙周炎治疗有效

11

沿”

.在牙周炎快速发展时,数量增多、毒力增强,被认为是牙周炎的“进展前

是(2009武汉)

A

龈上菌斑B.龈下牙石

C

附着性龈下菌斑D非附着性龈下菌斑

12

.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的是(2010武汉)

A

龈上菌斑B龈下菌斑

C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D附着性龈下菌斑

13

.牙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有哪些?

(2011青岛)

14.牙菌斑生物膜如何维持其生态平衡及其意义(2011华西)

15.龈下菌斑中不存在2011武汉

A.福赛拟杆菌B.牙龈吓啉单胞菌

C.齿垢密螺旋体D.副流感嗜血杆菌

16.牙周生态系(天津)

考点四:

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1•微生物对牙周组织致病的机理如何?

(2008天津)

2.论述:

牙周微生物致病机制(2010首医)

3•牙周菌斑中的细菌主要通过以下方式破坏牙周组织,除外(2009潍)坊

A•直接侵入牙周组织

B•产生代谢产物直接毒害组织细胞

C•产生各种酶破坏细胞间质

D•产生抗原,激活宿主免疫反应

E•产生内毒素,激活宿主免疫反应

—01—

第四章牙周病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和

全身促进因素

一、考情分析

1•常考题型

名词解释(4〜6分)、简答(5〜10分)、选择(2〜3分)、填空

(1〜2分)

2•重要性

本章的考点较少,应根据重点来复习。

3•重难点分析

重点:

牙周病全身促进因素、宿主免疫反应

二、重要考点回顾

1•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

2.牙周组织的防御机制

三、真题解析

考点一:

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

1.牙周炎的宿主易感因素有哪些?

(北医)

2.为什么说吸烟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北医)

3.影响牙周病的全身疾病有(武汉)

A.糖尿病B.D.own7s综合症

C.Papil1on—1efever综合症D.胆囊炎

E.冠心病

4.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有(华科)

A.D.own综合征B.Papi11on—Lefevre

yndrome

C.C.hediak—Higashi综合征D.糖尿病

E.骨质疏松

5.概述牙周病易感性(武汉)

6.牙周炎与糖尿病的关系?

(2008青岛)

—11—

7.判断:

目前公认的能造成牙周破坏的系统疾病是冠心病和唐氏(D.

n)综合症。

8.关于吸烟对牙周组织的影响,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2011武)

A.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吞噬功能

B.增加血清IgG、IgM和SIgA.

C.降低局部氧张力,有利于某些致病菌生长

D.与牙槽骨吸收程度无关

考点二:

牙周组织的防御机制

1.龈沟液(2008浙大)

2.简述龈牙结合部的防御机制包括哪些部分(2008浙大)

3.综合考虑一下龈牙结合部的防御机制有哪些?

(2010天津)

4.上皮附着(2011暨南)

5.Epithelia1attachment(2009天津)

—21—

第五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一、考情分析

1.常考题型

名词解释(4〜6分)、简答(5〜10分)、选择(2〜3分)、填空

(1〜2分)

2.重要性

本章主要涉及牙周病的病因学,属考研常考内容,本章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应注意

加强复习。

3.重难点分析

重点: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难点:

合创伤

二、重要考点回顾

1合创伤

2.牙石

3.解剖因素

4.食物嵌塞

5.局部促进因素

6.其他诱病因素

三、

真题解析

考点

:

一:

合创伤

1.

继发性合创伤(华西;2010南方;2010青岛;2011暨南)

2.

合创伤(北医;2008福建)

3.

怎样理解创伤性合在龈炎、牙周炎中的病因学意义。

(山东)

4.

造成合创伤的因素有哪些?

与牙周炎的关系如何?

(山东)

5.

潜掘性吸收(天津)

6.

合创伤分类(南方)

7.

对牙周组织损伤最大的力(华科)

31—

A

..扭力和旋转力B.垂直压力

C.

水平压力D.牵引力E.斜向力

7.

咬合创伤与牙周组织疾病的关系是(2011武汉)

A.

单纯、短期的咬合创伤可引起牙周袋

B.

牙动度增加是诊断咬合创伤的唯一指证

C.

咬合创伤可加速牙周炎患牙牙周袋形成

D.

单纯、短期的咬合创伤可引起牙龈炎症

8.

合创伤包括(2012青岛)

A.

咬合时的过早接触B.牙尖干扰

C.

夜间磨牙、紧咬牙习惯D.正畸治疗时加力不当

E.

咬合力分布不均匀

考点

:

二:

牙石

1.牙石与菌斑的关系如何?

致病作用是什么?

(天津)

2.牙石与菌斑的致病作用是什么?

二者有何关系?

(北医)

3

.牙石的致病作用主要是(

锦州;华西)

4

.牙石的致病作用主要是:

(锦州)

A

.表面未钙化菌斑B.

机械刺激

C

.牙石吸附的毒素D.

影响口腔卫生

E

.牙龈萎缩

5

.牙石的致病作用主要是(

华科)

A

表面未钙化菌斑B

机械刺激

C

.牙石吸附的毒素D.

妨碍进行口腔卫生措施

E

牙龈萎缩

6

.口腔内好发牙结石的部位

7

.下列哪项不符合龈下牙石

(2010青岛)

A

.形成与唾液分泌有关B

.位于龈沟内

C

.不易刮除D.质地坚硬

41一

8.龈上牙石易沉积于:

(2010青岛)

(山西)

A•上前牙邻面B.双尖牙

C.磨牙D.后牙颊面和下前牙舌面

考点三:

解剖因素

1.fenestration(北医)

考点四:

食物嵌塞

1.食物嵌塞的意义、原因(山西)

2.食物嵌塞的常见原因,除外(武汉)

 

B.不均匀的磨耗

C.

两相邻牙边缘畴高度不一致

D.

咬合时水平分力使牙齿出现暂时缝隙

E.

咀嚼食物太硬

3.垂直型食物嵌塞的原因不包括(华科)

A.牙龈萎缩

B.充填式牙尖

C.

相邻牙边缘畴不在同一水平面

D.

充填物悬突

E.

邻牙触点丧失

4.造成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主要原因是(2012青岛)

A.牙周萎缩B.牙齿松动

C.

过度磨损D.接触点消失或异常

E.

不良修复体

5.

Foodimpaction(浙大)

6.

食物嵌塞的危害有(2009潍坊)

A.

引起牙间乳头炎B.引起邻面驕

C.

引起牙槽骨吸收D.引起牙齿病理性移位

—51—

E.引起牙周脓肿

考点五:

局部促进因素

1.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除外(武汉)

C.创伤性合力D.细菌

E.不良修复体

2.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不包括:

(2010青岛)

A.牙石及白垢B.食物嵌塞

C.咬合创伤D.酸、碱等化学刺激

考点六:

其他诱病因素

1.牙周病的医源性因素,除外(武汉)

A.冠桥及银汞充填的悬突边缘B.正畸矫正器的佩戴

C.修复体的外形突度过大D.两牙邻面均有充填体

E.基牙的咬合负担过大

—61—

第六章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一、考情分析

1.常考题型

、填空

名词解释(4〜6分)、简答(5〜10分)、选择(2〜3分)(1〜2分)

2.重要性

本章主要包括牙周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属于必须掌握的基础章节。

3.重难点分析

重点:

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龈炎症和出血

难点:

牙周袋

二、重要考点回顾

1牙周袋

2牙槽骨吸收

4.牙松动和移位

5.牙周病的活动性

6.牙周病的症状

三、真题解析

考点一:

牙周袋

1

第一磨牙探诊时,牙周袋深约7mm,其袋口在颊侧,

而袋底延伸到近中邻

面,

此种牙周袋为(

:

湖医)

A

复合袋B.

简单袋

C

骨内袋D.

复杂袋

E.邻面袋

2.

牙周袋起源于

个牙面,

扭曲回旋于二个牙面甚至根分叉处,

称为(湖医,

华科)

A

单面袋B.

复合袋C

.复面袋D.复杂袋E.

混合壁袋

3.

牙周袋(河北;锦州;

2009天津)

4

当患牙龈炎时,

龈沟的加深是由于牙龈的肿胀或增生使龈缘位置向牙冠方向移

动,

而结合上皮

6.骨下袋(华西;锦州)

7.牙周袋的形成机制是(南京)

A.龈沟病理性加深B.牙龈向冠方增生

C.结合上皮向根方迁移D.牙龈退缩

8.试述牙周袋形成的机理。

(华西)

9.简述牙周袋形成的机制(河南)

10.gingivalpocket(中南)

11.牙周袋的最佳解释是(武汉)

A.PD.>3mm

B.PD.>5mm

C.PD.>3mm,未见上皮附着向根方增殖

D.只与上皮附着向根方增殖有关

E.与骨丧失有关,上皮附着可正常

12.龈沟底在釉牙骨质界的根方,同时龈沟深度超过多少称为牙周袋(

2010青岛)

A.2mmB.2.5mmC.3mmD.4mmE

13.假性牙周袋(北医)

14.骨上袋(2010浙大;2011浙大)

15.牙周袋按照累及牙面的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

(20

16.真性牙周袋的形成与哪项无关:

(2012青岛)

A.牙龈炎症B.牙龈增生或肿胀

C.牙龈结缔组织的破坏D.牙槽骨的吸收

E.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

考点二:

牙槽骨吸收

1.牙周炎时牙槽骨的破坏形式有哪些?

(山东)

—81—

2.牙周病牙槽骨破坏形式(中山)

3.一般来说,因咬合创伤引起的牙槽骨吸收,呈骨吸收,

华科,

6mm

11青岛)

形成骨下袋

由炎症引起的

4.X线片能反映的牙槽骨吸收方式和程度,包括(2009潍坊)

A.垂直或角形吸收B.凹坑状吸收

C.水平型吸收D.牙槽骨高度降低

E.牙槽骨密度减低

5.确定有牙槽骨吸收的标准是(2010青岛)

A.牙齿松动程度,II度以上松动为有骨吸收

B.牙周袋深度,大于4mm的牙周袋为有骨吸收

C.牙槽嵴顶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超过2mm可确定有骨吸收

D.X线示牙周膜间隙透射区变宽

考点三:

牙龈炎症和出血

1.牙龈的临床特征,哪一项不正确(武汉)

A.牙龈颜色的变化可呈局部或全口腔

B.皮肤黑者,正常牙龈可见色素沉着

C.正常牙龈边缘通常较钝厚

D.炎症和创伤可引起牙龈外形的改变

E.炎症弥漫指已波及到附着龈

2.关于龈组织变化,哪一项不正确(武汉)

A.健康牙龈坚实而有弹性

B.正常附着龈可有点彩或无点彩

C.龈裂是牙龈炎症的表现

D.慢性炎症导致结缔组织纤维和细胞的增加

E.牙龈肥大意味着牙周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