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9375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3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8页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x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评价标准

备注

A1环境支持

B1

宿舍与场地

C1

宿舍建筑

●园舍产权

1、园舍建立,产权明确,规划科学,布局合理。

民办园自有房产需有有效的房产证或土地证,租用园舍的,需有有效期3年及以上的租赁合同及野猪的房产证或土地证。

2、园舍独立,产权明晰。

民办园自有房产需有有效的房产证或土地证,租用园舍的,需有有效期2年及以上的租赁合同及业主的房产证或土地证。

3、园舍独立,产权明晰。

民办园自有房产需有有效的房产证或土地证,租用园舍的,需有有效期1年及以上的租赁合同及业主的房产证或土地证。

4、园舍不独立或无法完全封闭,民办园自有房产未能提供有效的房产证或土地证,租用园舍的,租赁合同有效期不足1年或无租赁合同。

●生均占地面积

1、面积≥14㎡

2、13㎡≤面积<14㎡

3、12㎡≤面积<13㎡

4、11㎡≤面积<12㎡

5、10㎡≤面积<11㎡

6、面积<10㎡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1、面积≥9㎡

2、8.5㎡≤面积<9㎡

3、8㎡≤面积<8.5㎡

4、7㎡≤面积<8㎡

5、6㎡≤面积<7㎡

6.面积<6m2

●班级活动用房

1.班级活动用房包括活动室、寝室(非寄宿制幼儿园活动室与寝室可合并设置)、卫生间、衣帽教具储藏室,并且成套设置。

2.班级活动用房包括活动室、寝室(非寄宿制幼儿园活动室与寝室可合并设置)、卫生间,并且成套设置。

3.班级活动用房包括活动室、寝室(非寄宿制幼儿园活动室与寝室可合并设置)、卫生间,并成套设置,不具备成套设置条件,毗邻设置也可。

4.班级活动用房包括活动室、寝室(非寄宿制幼儿园活动室与寝室可合并设置)、卫生间等毗邻设置。

5.寝室或卫生间未能与活动室毗邻设置。

●活动室与寝室使用面积

1.活动室≥70m2,并且寝室≥60m2,两室合用≥120m2

2.60m2≤活动室<70m2,并且50m2≤寝室<60m2,100m2≤两室合用<100m2

3.50m2≤活动室<60m2,并且45m2≤寝室<50m2,两室合用≥80m2

4.40m2≤活动室<50m2,并且40m2≤寝室<50m2,两室合用≥70m2

5.活动室<40m2或寝室<40m2,两室合用<70m2

●多功能活动室面积

1.面积≥140m2

2.120m2≤面积<140m2

3.100m2≤面积<100m2

4.80m2≤面积<100m2

5.面积<80m2

●专用活动室

1、9班及以下规模的幼儿园至少设置3间专用活动室,9班以上规模的幼儿园至少每3班设置1间专用活动室,每间不少于40平方米

2、9班及以下规模的幼儿园至少设置3间专用活动室,9班以上规模的幼儿园至少每3班设置1间专用活动室,每间不少于30平方米

3、设置2间专用活动室,每间不少于25平方米

4、设置1间专用活动室,每间不少于25平方米

5、无专用活动室

●卫生/保健室

1、面积≥12㎡

2、9㎡≤面积<12㎡

3、面积<9㎡

4、无卫生/保健室

C2

户外场地

●园区环境

1、园区环境绿化、美化、符合幼儿特点。

2、园区环境绿化、美化。

3、园区环境干净、整洁。

4、园区环境不整洁

●生均绿化面积

1、面积≥2㎡

2、1.5㎡≤面积<2㎡

3、1㎡≤面积<1.5㎡

4、面积<0.5㎡

●活动场地设置

1.活动场地设置嬉水池、沙坑,30米的直跑道、饲养鱼和种植园区等

2.活动场地设置嬉水池、沙坑,30米的直跑道等

3.活动场地设置沙坑或嬉水池、30米的直跑道等

4.活动场地设置沙坑或嬉水池、20米的直跑道等

5.活动场地设有15米的直跑道

6.活动场地无活动设施

●生均室外活动场地面积

1.面积≥4㎡

2.3㎡≤面积<4㎡

3.2㎡≤面积<3㎡

4.1.5㎡≤面积<2㎡

5.面积<1.5㎡

C3

区角设置

●每班区角数量

1.7个及以上

2.5—6个

3.4个

4.2—3个

5.0—1个

●区角划分

1.区域划分十分明确,有明确的标签标注,各活动区以玩具柜或玩具架互相隔开,或用地垫、地毯、标志标线等与其它区域区分;

2.区域划分明确,各活动区以玩具柜或玩具架互相隔开,或用地垫、地毯等与其它区域区分;

3.区域主题明确,但各区域之间没有明确的物理分隔和界限;

4.活动区的划分不明确或未设置活动区;

●区角空间安排的合理性

1、空间安排十分合理,活动不会受到干扰。

便于幼儿之间相互交往。

安静区与活动区分布得宜。

比如图书区不与表演区相邻。

各活动区均便于教师监控与指导。

2、空间安排比较合理,多数活动不会受到干扰。

便于幼儿之间相互交往。

安静区与活动区分布得宜。

多数活动区便于教师监控与指导。

3、空间安排基本合理。

区角活动互不干扰。

多数活动区便于教师监控与指导。

4、空间安排不太合理,部分区角的活动不能很好地开展或受到其他区活动的干扰。

●区角活动规则

1、活动区有明确、适宜的游戏规则。

并且幼儿能很好的遵守。

如某一活动区人数达到几个时,不再接受其他成员进入。

玩具玩完要按标志放回。

进入图书区要保持安静等。

2、活动区有明确的游戏规则。

并且幼儿能较好的遵守。

3、活动区有简单的游戏规则。

但幼儿遵守情况一般。

4、未指定活动区游戏规则,或未设置活动区。

●利用闲置空间创设区角

1、充分利用阳台、走廊、天台、楼梯拐角、两栋建筑之间的连廊等因地制宜。

创设幼儿活动区域或休息区。

使幼儿感到安全、舒适,并能体现幼儿园的教育特色。

2、充分利用阳台、走廊、楼梯拐角、两栋建筑之间的连廊等因地制宜。

创设幼儿活动区或休息区。

3、能利用走廊、楼梯拐角等创设幼儿活动区或休息区。

4、未能利用走廊、楼梯拐角等创设幼儿活动区或休息区。

C4

●墙面布置的适宜性

1、非常符合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内容具体形象。

文字少,高度适宜。

2、比较符合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

3、基本符合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

4、不太符合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

5、比较单调或几乎没有装饰。

●墙面设置与教育活动的相关性

1、与幼儿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能很好地支持幼儿的学习活动。

2、与幼儿教育活动结合较好,能较好地支持幼儿的学习活动。

3、与幼儿教育活动相结合,能支持幼儿的学习活动。

4、与幼儿教育活动相关度较低,更多是装饰性的或几乎没有装饰。

B2

操作

材料

图书

C5

室内

操作

材料

●操作材料的适宜性

1、多数操作材料非常符合幼儿发展的水平、特点和规律。

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类型幼儿发展的多样化需要。

2、比较符合

3、基本符合。

4、不太符合。

●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数量

1、材料种类丰富多样,数量非常充足。

2、材料种类比较丰富,数量比较充足。

3、材料种类多样,数量够用。

4、材料种类缺少,数量不太够用。

5、材料缺乏。

●材料更新频率

1、每学期更新一次,并根据季节交换、教育活动的主题和内容的变化随时更换和补充。

2、每学年更新一次,并根据季节交换、教育活动的主题和内容的变化随时更换和补充。

3、根据季节变换,教育活动的主题和内容的裱花随时更换和补充。

4、很少更新和补充。

●玩具柜玩具架适宜性

1、玩具柜/玩具架呈开放式,高度与幼儿身高相适应,并且玩具柜/架和玩具箱上有明确的标识和标签,便于幼儿有序取用和归类整理。

2、玩具柜/玩具架呈开放式,高度与幼儿身高相适应,便于幼儿取放。

3、基本没有玩具架或玩具柜、玩具箱装或堆放。

●操作材料维护

1、操作材料维护良好,没有损坏或不齐全。

2、操作材料维护较好,基本没有损坏或不齐全。

3、少数操作材料有污损或不齐全但基本不影响使用。

4、部分操作材料音污损或不齐全,影响使用。

C6

室外

操作

材料

●活动器械数量

1、非常充足。

2、比较充足。

3、够用。

4、不太够用。

5、缺乏

●活动器械功能

1、9项及以上。

2、7~8项。

3、5~6项。

4、4项。

5、不足4项。

●活动器械保养

1、保养良好,无生锈、破损情况,无不稳固或螺钉突出等影响安全的因素。

2、保养一般,有生锈或破损情况,无不稳固或螺钉突出等影响安全的因素。

3.保养不善,存在安全隐患

C7

图书

●幼儿图书种类

1.5类级以上;

2.4类;

3.3类;

4.不足3类;

●幼儿图书数量

1.生均图书≥10册,并且复本不超过3册;

2.7册≤生均图书<10册,并且复本不超过5册;

3.5册≤生均图书<7册,并且复本不超过5册;

4.3册≤生均图书<5册,并且复本不超过5册;

5.2册≤生均图书<3册;

6.生均幼儿图书<2册;

●幼儿图书适宜性

1.所有图书适合幼儿阅读,以绘本,图片为主,文字少;

2.多数图书适合幼儿阅读;

3.半数图书适合幼儿阅读;

4.少数图书适合幼儿阅读;

●幼儿图书更新频率

1.每学期进行一次更新和补充;

2.每学年进行一次更新和补充;

3.极少更新和补充;

●教师专业用书数量

1.不少于60种

2.40—59种

3.30—39种

4.20—29种

5.10—19种

6.不足10种

●学前教育杂志数量

1.不少于5种

2.4种

3.3种

4.2种

5.0—1种

B3

设施

设备

C8

教学设备

●琴类设备

1.每班都有

2.至少每3个班配有一架

3.全园至少配有一架

4.没有

●音视频播放设备

1.每班都有

2.至少每3个班配有一套

3.全园至少配有一套

4.没有

●照相摄像设备

1、每班都有

2.至少每3个班一套

3、全园至少配有一套

4、没有

C9

生活设施

●防寒降温设备

1.每班配有空调,采用集中供暖或锅炉供暖;

2.每班配有锅炉供暖,电风扇降温;

3.每班配有电暖器供暖,电风扇降温;

4.无防寒降温设备或采用明炉、炭火等方式取暖

●饮水设备

1.每班配有饮水设备

2.幼儿需自带饮水

●消毒通风设备

1.每班配有空气消毒设备,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2.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园内配有空气消毒设备

3.自然通风条件不好但配有通风换气设备,园内配有空气消毒设备

4.自然通风条件不好也没有通风换气设备,无空气消毒设备

●床

1.幼儿一人一床

2.幼儿一人一垫

3.不能做到一人一床或一人一垫

C10

教育信息化

●网络覆盖

1.接入互联网,实现宽带网络(WIFI或有线网络)办公室和教室全覆盖;

2.接入互联网,实现宽带网络(WIFI或有线网络)办公室和教室全部分覆盖;

3.未接入互联网

●教师人机比

1.人机比≤2:

1

2.2:

1<人机比≤4:

1

3.4:

1<人机比≤6:

1

4.人机比>6:

1

5.无教师用计算机

●数字资源量

1.资源量≥4000GB

2.3000GB≤资源量<4000GB

3.2000GB≤资源量<3000GB

4.1000GB≤资源量<2000GB

5.资源量<1000GB

6.无数字资源

C11

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

1.保教人员对幼儿非常尊重、接纳与关爱,幼儿对保教人员非常信任、依恋与亲近,

2.保教人员对幼儿比较尊重、接纳与关爱,幼儿对保教人员比较信任、依恋与亲近;

3.保教人员基本能做到对幼儿的接纳与关爱,幼儿对保教人员表现亲近;

4.保教人员与幼儿的关系比较淡漠甚至疏离;

●教育公平

1.教师能非常好地做到对所有幼儿一视同仁;

2.教师能较好地做到对多数幼儿一视同仁;

3.教师基本能做到对多数幼儿一视同仁;

4.少数幼儿得到的关注和发展机会较多,而部分幼儿明细被忽视;

5.少数幼儿得到的关注和发展机会较多,而部分幼儿经常被批评甚至嘲笑;

●反应的敏感性

1.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幼儿的需要,并作出及时适当的回应;

2.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幼儿的需要,并作出适当的回应;

3.教师能发现幼儿的需要,并作出回应;

4.教师有时不能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或需求,或发现幼儿的需求但予以忽视;

5.教师经常对幼儿的需求予以忽视,有时对幼儿提出问题或需求表现不耐烦;

6.教师经常对幼儿提出问题或需求表现不耐烦;

●互动方式

1.师幼互动中,教师以参与、支持、倾听为主,温和的建议、协商、鼓励、启发式提问较多,而命令、控制、负面的评价较少,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2.师幼互动中,教师以参与、支持为主,命令或控制较少,能较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3.师幼互动中,教师参与、支持与命令或控制并重。

4.师幼互动中,教师更多通过命令或控制等方式发起互动,对幼儿活动的参与、支持较少。

5.师幼互动中,教师更多通过命令或控制等方式发起互动,对幼儿活动的参与、支持极少。

C12

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

1.同伴关系非常友好,同伴之间表现出接纳与尊重;

2.同伴关系比较友好,同伴之间表现出接纳与尊重;

3.同伴关系好,个别幼儿受到同伴排斥,拒绝与之游戏;

4.同伴关系一般,少数幼儿有言语上的攻击性行为;

5.同伴关系一般,少数幼儿有肢体上的攻击性行为;

●交往意愿

1.多数幼儿自由活动时间非常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表现积极投入,互动频繁;

2.多数幼儿自由活动时间比较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表现积极投入,互动较多;

3.多数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与同伴一起玩,但是表现不活跃;

4.很多幼儿自由活动时间都是在自己玩,同伴之间的互动较少;

●互动性质

1.同伴间积极的互动比较多,而消极的互动较少;

2.同伴间积极的互动比较多,而消极的互动较少,并且能很快结束;

3.同伴间积极的互动比较多,而消极的互动较少;

4.同伴间积极互动与消极互动都比较多;

5.同伴间消极互动多于积极互动;

6.班额>35

●规则意识

1.多数幼儿在互动中能非常好地遵守倾听、等待、轮流、分享、交换等规则;

2.多数幼儿在互动中能较好地遵守规则;

3.多数幼儿在互动中懂得遵守规则;

4.部分幼儿在互动中不懂得遵守规则,影响活动秩序;

5.很多幼儿在互动中没有规则意识,活动秩序比较混乱;

6.班额>40

●教师对同伴交往的支持

1.教师能很好地支持幼儿之间的互动。

2.教师能较好地支持幼儿之间的互动。

3.教师能支持幼儿之间的互动。

4.教师对幼儿之间的互动支持不足。

A2

教职工队伍

B5

教职工配备

C13

教职工资格

●教职工犯罪记录和精神病史

1.教职工中无有犯罪记录、吸毒记录、精神病患者或有精神病史者

2.教职工中有犯罪记录、吸毒记录、精神病患者或有精神病史者

●健康合格情况

1.全体教职工上岗前均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并且上岗后年度健康检查合格

2.聘用未进行健康检查工作人员或者在岗工作人员中有健康体检不合格者

C14

●教职工师幼比

教职工数量

1.全日制幼儿园师幼比≥1:

5,寄宿制幼儿园师幼比≥1:

3.5

2.全日制幼儿园1:

6≤师幼比<1:

5,寄宿制幼儿园1:

4≤师幼比<1:

3.5

3.全日制幼儿园1:

7≤师幼比<1:

6,寄宿制幼儿园1:

5≤师幼比<1:

4

4.全日制幼儿园1:

8≤师幼比<1:

7,寄宿制幼儿园1:

6≤师幼比<1:

5

5.全日制幼儿园1:

9≤师幼比<1:

8,寄宿制幼儿园1:

7≤师幼比<1:

6

6.全日制幼儿园师幼比<1:

9,寄宿制幼儿园师幼比<1:

7

C15

园长配备

●学历

1.本科及以上学历

2.大专学历

3.高中学历

4.高中以下学历

●专业

1.学前教育专业毕业

2.非学前的教育类专业毕业

3.非教育类专业毕业

●幼儿园工作经验

1.5年及以上

2.4年

3.3年

4.2年

5.不足2年

●教师资格证

1.有

2.无

●园长岗位培训

1.有合格证书

2.无合格证书

C16

教师配备

●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

1.比例≥80%;

2.70%≤比例<80%;

3.60%≤比例<70%;

4.50%≤比例<60%;

5.40%≤比例<50%;

6.比例<40%

●高中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

1.比例=100%;

2.95%≤比例<100%;

3.90%≤比例<95%;

4.85%≤比例<90%;

5.比例<85%

●学前专业教师比例

1.比例≥90%;

2.80%≤比例<90%;

3.70%≤比例<80%;

4.60%≤比例<70%;

5.50%≤比例<60%;

6.比例<50%

●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的教师比例

1、比例=100%

2、95%≤比例<100%

3、90%≤比例<95%

4、85%≤比例<90%

5、比例<85%

●教师数量

1、全日制每班2名及以上,寄宿制每班3名及以上

2、全日制每班1名,寄宿制每班2名

C17

保育员

配备

●大专及以上徐丽保育员比例

1、比例≥30%

2、25%≤比例<30%

3、20%≤比例<25%

4、15%≤比例<20%

5、10%≤比例<15%

6、比例<10%

●高中及以上学历保育员比例

1、比例=100%

2、95%≤比例<100%

3、90%≤比例<95%

4、85%≤比例<90%

5、比例<85%

●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的保育员比例

1、比例=100%

2、95%≤比例<100%

3、90%≤比例<95%

4、85%≤比例<90%

5、比例<85%

●保育员数量

1、全日制幼儿园每班≥1(如教师达到3人可视同2教1保),寄宿制幼儿园每班≥2

2、全日制幼儿园0.5≤每班<1,寄宿制幼儿园1.5≤每班<2

3、全日制幼儿园0<每班<0.5,寄宿制幼儿园1≤每班<1.5

4、全日制幼儿园无保育员,寄宿制幼儿园每班保育员不足1人

C18

卫生保健人员配备

●卫生保健人员资质

1、均取得相关资质

2、部分人员未取得相关资质;

3、没有配备卫生保健人员

●卫生保健人员数量

1、每100名幼儿配备专职卫生保健人员1名,不足100名幼儿配备专职卫生保健人员1名。

2、每120名幼儿配备专职卫生保健人员1名。

3、每150名幼儿配备专职卫生保健人员1名,不足150名幼儿配备兼职卫生保健人员1名。

4、配有卫生保健人员,但不能达到每150名幼儿配备专职卫生保健人员1名,不足150名幼儿配备兼职卫生保健人员1名的标准。

5、没有配卫生保健人员。

C19

炊事员

配备

●炊事人员资质

1、上岗前均取得《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

2、部分上岗前未取得《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

●炊事人员数量

1、每日三餐一点或三餐两点的幼儿园每40名幼儿配专职炊事员1名,少于40人配专职炊事员1名:

两餐一点或一餐两点的幼儿园每60名幼儿配炊事员1名,少于60人配专职炊事员1名。

2、每日三餐一点或三餐两点的幼儿园每45名幼儿配专职炊事员1名,两餐一点或一餐两点的幼儿园每70名幼儿配专职炊事员1名。

3、每日三餐一点或三餐两点的幼儿园每50名幼儿配专职炊事员1名,两餐一点或一餐两点的幼儿园每80名幼儿配专职炊事员1名。

4、每日三餐一点或三餐两点的幼儿园每55名幼儿配专职炊事员1名,少于55人配兼职炊事员1名;两餐一点或一餐两点的幼儿园每90名幼儿配专职炊事员1名,少于90人配兼职炊事员1名。

5、每日三餐一点或三餐两点的幼儿园专职炊事员不足每55名幼儿配1名,两餐一点或一餐两点的幼儿园专职炊事员不足每90名幼儿配1名。

C20

安保人员配备

●安保人员数量

1、在园幼儿不足100人配备专职安保人员2名,100-300人配备专职安保人员3名,超过300人配备专职安保人员4名。

2、在园幼儿不足100人配备专职安保人员1名,100-300人配备专职安保人员2名,超过300人配备专职安保人员3名。

3、在园幼儿不足100人配备兼职安保人员1名,100-300人配备专职安保人员1名,超过300人配备专职安保人员2名。

4、在园幼儿不足100人未配备安保人员,100-300人配备专职安保人员1名,超过300人配备专职安保人员1名。

B6

教职工专业成长

C21

教师教研

●建立教研活动制度

1、建立了教研活动制度,做到有专人负责、有教研活动组织、有活动计划和方案

2、有专人负责、有教研活动组织、无活动计划

3、有专人负责、无教研活动组织、无活动计划

4、无负责人、无教研活动组织、无活动计划

●集体教研活动频率

1、至少每周举行一次;

2、至少两周举行一次;

3、至少每月举行一次;

4、平均每月不足一次;

5、基本没有。

●教研活动参与率

1、教师全园参与;

2、多数教师参与;

3、只有主班教师或骨干教师能参与;

4、只有少数教师参与。

●教研活动形式

1、教研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2、教研活动形式比较多;

3、教研活动形式单一。

●教研活动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1、教研活动主题明确,针对性强,能有效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2、教研活动主题明确,有针对性,能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3、教研活动主题明确,内容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4、教研活动主题不明确,针对性不强与教育实践关系不密切。

C22

教职工

培训

●教师培训计划

1、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制定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2、有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3、有明确的年度教师培训计划;

4.有简单的年度教师培训计划;

5..没有教师培训计划;

●教师培训内容的适切性

1.多数教师培训内容非常符合教师业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有系统科学的设计;

2..多数教师培训内容比较符合教师业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有整体设计;

3.多数教师培训内容基本符合教师业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

4.部分教师培训内容不太符合教师业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

5..部分教师培训内容非常不符合教师业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没有针对性;

●教师培训形式

1.教师培训形式丰富多样;

2.教师培训形式比较多;

3.教师培训形式单一;

●培训形式时间

1.年培训时间不低于65学时的教师比例=100%;

2..85%≤年培训时间不低于65学时的教师比例<100%;

3.70%≤年培训时间不低于65学时的教师比例<85%;

4.50%≤年培训时间不低于65学时的教师比例<70%;

5..30%≤年培训时间不低于65学时的教师比例<50%;

6.年培训时间不低于65学时的教师比例<30%;

●教职工培训覆盖面

1..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炊事员每年都接受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2.保育员和卫生保健人员每年都接受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3.保育员或卫生保健人员每年都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