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0293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学硕士联考6.docx

金融学硕士联考6

金融学硕士联考-6

(总分:

131.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

30,分数:

52.00)

1.已知资产收益率为20%,负债利息率10%,产权比率(负债/股本)3:

1,所得税率30%,则资本报酬率为{{U}}{{/U}}

∙A.50%

∙B.41%

∙C.35%

∙D.60%

(分数:

1.50)

 A.

 B.

 C. √

 D.

解析:

2.下列{{U}}{{/U}}不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A.削减政府支出

∙B.减少公共事业投资

∙C.增加税收

∙D.制定物价、工资管制政策

(分数:

1.50)

 A.

 B.

 C.

 D. √

解析:

3.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U}}{{/U}}。

∙A.费雪效应

∙B.一价定律

∙C.奥肯法则

∙D.持久收入假说

(分数:

1.50)

 A.

 B. √

 C.

 D.

解析:

4.各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的重点是商业银行的{{U}}{{/U}}。

∙A.资产质量

∙B.清偿能力和流动性

∙C.资产负债规模.

∙D.盈利能力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5.以下各项中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变动实现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U}}{{/U}}。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都不是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核定再贴现票据资格等方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贴现资金的规模,进而达到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水平,最终实现既定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措施。

可见,再贴现政策直接影响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规模,属于直接调控基础货币投放规模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指的是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的方式来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最终实现既定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措施。

它是目前多数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

由于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主要是各存款货币机构,所以公开市场业务的实施也能直接影响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规模,也属于直接调控基础货币投放规模的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指的是金融机构依据中央银行的要求,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存在中央银行的款项。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例如,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则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10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0万元;倘若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15.5%,那么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可贷资金将减少到84.5万元。

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工具影响的不是基础货币的投放量,而是存款货币机构派生存款的创造能力。

可见,本题应选择A。

6.商业银行因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取款需求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而引起的风险是{{U}}{{/U}}。

∙A.信用风险

∙B.管理风险

∙C.市场风险

∙D.流动性风险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考察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的种类。

7.抑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是指{{U}}{{/U}}。

∙A.收入初次分配

∙B.收入再分配

∙C.收入-价格管制

∙D.以上均正确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8.当一国同时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时,应采用{{U}}{{/U}}。

∙A.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

∙B.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

∙C.扩张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

∙D.扩张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

(分数:

1.50)

 A. √

 B.

 C.

 D.

解析:

9.消费者选择提前消费或延迟消费,与{{U}}{{/U}}无直接关系。

∙A.消费者偏好

∙B.消费者剩余

∙C.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收入

∙D.市场利率状况

(分数:

1.50)

 A.

 B. √

 C.

 D.

解析:

10.欧洲货币体系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U}}{{/U}}

∙A.欧洲货币单位

∙B.稳定汇率机制

∙C.欧洲货币合作基金

∙D.联合浮动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11.作用力度最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U}}{{/U}}。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政策

∙C.流动性比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分数:

1.50)

 A.

 B.

 C.

 D. √

解析:

12.假定某机器原本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200己,现在改生产B,所花费的人工、材料费用为1000元,请问生产B的机会成本是{{U}}{{/U}}元。

∙A.200

∙B.1200

∙C.1000

∙D.无法确定

(分数:

1.50)

 A. √

 B.

 C.

 D.

解析:

13.将国际收支账户中官方储备剔除后的余额被称为{{U}}{{/U}}。

∙A.经常账户差额

∙B.基本差额

∙C.综合账户差额

∙D.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

(分数:

1.50)

 A.

 B.

 C. √

 D.

解析:

14.股票的未来收益不包括{{U}}{{/U}}。

∙A.未来股息收入

∙B.资本利得收入

∙C.股本增值收益

∙D.清算价值

(分数:

1.50)

 A.

 B.

 C.

 D. √

解析:

15.20年期、年利率为5.5%的市政债券现在有7%的利率,纳税人的纳税等级是33%,这种债券提供的税收收益相当于{{U}}{{/U}}。

∙A.8.20%

∙B.10.75%

∙C.11.40%

∙D.4.82%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0.072=rm(1-T)=rm(0.67)rm=0.1075=10.75%

16.对冲基金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U}}{{/U}}。

∙A.公募基金

∙B.私募基金

∙C.不一定

∙D.以上都不是

(分数:

1.50)

 A.

 B. √

 C.

 D.

解析:

17.对于LAC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U}}{{/U}}

∙A.当LMC<LAC时下降,而当LMC>LAC时上升

∙B.通过LMC曲线最低点

∙C.随LMC曲线下降而下降

∙D.随LMC曲线上升而上升

(分数:

1.50)

 A. √

 B.

 C.

 D.

解析:

18.如果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它的意图是{{U}}{{/U}}。

∙A.增加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

∙B.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

∙C.提高利息率水平

∙D.通过增加商业银行贷款扩大货币供给量,以达到降低利率刺激投资的目的

(分数:

1.50)

 A.

 B.

 C.

 D. √

解析: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有{{U}}{{/U}}

∙A.通货紧缩发生时,工资刚性会阻止价格进一步下降

∙B.由于生产力提高和技术进步所产生的价格走低,并不会妨碍经济增长

∙C.在通货紧缩时期,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

∙D.通货紧缩使得实际利率下降,从而降低社会投资的实际成本

(分数:

1.50)

 A.

 B.

 C.

 D. √

解析:

20.为防止外汇风险,对外贸易出口收汇应贯彻的一个原则是{{U}}{{/U}}。

∙A.安全及时

∙B.现金支付

∙C.自主管理

∙D.自负盈亏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21.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负债业务是{{U}}{{/U}}。

∙A.借款

∙B.吸收存款

∙C.资本金

∙D.发行债券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22.以下关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U}}{{/U}}。

∙A.新加坡和美国的“国际银行设施”属于一体化的离岸金融中心

∙B.“武士债券”和“猛犬债券”是在在岸市场发行的外国债券

∙C.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都是离岸市场

∙D.离岸市场中的名义(金融)中心不经营具体的金融业务,被称为“记账中心”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23.世界黄金定价中心是{{U}}{{/U}}。

∙A.香港

∙B.伦敦

∙C.新加坡

∙D.苏黎世

(分数:

1.50)

 A.

 B. √

 C.

 D.

解析:

24.一个卡特尔要使利润极大,必须{{U}}{{/U}}。

∙A.使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行业的边际收益

∙B.给每个厂商分配一定量定额

∙C.厂商间有某种利润分配的制度

∙D.以上都对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25.当一国货币贬值时,会引起该国的外汇储备{{U}}{{/U}}

∙A.数量减少

∙B.数量增加

∙C.实际价值增加

∙D.实际价值减少

(分数:

1.50)

 A.

 B.

 C. √

 D.

解析:

26.某种贴现债券的面值为1000元,期限为4年,该债券的预期收益率为10%,根据现金贴现法,该贴现债券的内在价值是{{U}}{{/U}}。

∙A.600元

∙B.683元

∙C.1400元

∙D.1464元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贴现债券是一种以低于面值的贴现方式发行,不支付利息,到期按债券面值偿还的债券。

债券发行价格与面值之间的差额就是投资者的利息收入。

由于贴现债券面值是投资者未来惟一的现金流,所以贴现债券的内在价值由以下公式决定:

[*]式中,V代表内在价值;A代表面值;k是该债券的预期收益率;T是债券到期时间。

本题[*],即选项B为正确选项。

27.如果外汇银行卖出某种外汇的数额超过买入的数额,则称该银行对该种货币{{U}}{{/U}}

∙A.空头

∙B.超买

∙C.多头

∙D.平仓

(分数:

1.50)

 A. √

 B.

 C.

 D.

解析:

28.下列哪个账户能够较好地衡量国际收支对国际储备造成的压力?

{{U}}{{/U}}

∙A.贸易收支差额

∙B.经常账户收支差额

∙C.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D.综合账户差额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29.一位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购买劳动,但他垄断了他产品的销售,当产量为60时,他获得了最大化的利润,他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200-y,工资率为1200元,他所雇佣的最后一位工人的边际产量为{{U}}{{/U}}。

∙A.20单位y

∙B.15单位y

∙C.8.57单位y

∙D.没有充分的信息说明边际产量的数量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30.以下业务属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是{{U}}{{/U}}。

∙A.银行同业拆借

∙B.回购协议

∙C.票据贴现

∙D.信托业务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银行同业拆借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借贷行为,主要用于解决商业银行本身弥补法定存款准备金临时性不足的需要,多为隔夜拆借。

同业拆借构成商业银行对其他银行的债务,因此属于负债业务。

回购协议是指资金需求者在通过出售债券购入资金的同时,安排在将来某个约定的日期按事先确定的价格购回这些证券。

这里的证券实际起到了回购担保的作用。

商业银行一旦签署回购协议,就承担了按照约定日期和约定价格赎回证券的义务,这实际上构成了一种债务,因此属于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票据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按未到期票据的终值,预先扣除自贴现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买进该票据的行为。

票据一经贴现,商业银行即获得了对该票据的所有权,从而构成了商业银行的自有资产。

因此,票据贴现属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信托业务是指银行作为受托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代为管理、营运或处理受托财产的行为。

根据各国的信托法,受托人即商业银行与委托人之间属代理关系,而代理关系一般不涉及所有权的转移,也就是说,银行不享有信托资产的所有权,只能向委托人收取一定数量的手续费和佣金。

因此,信托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二、{{B}}计算题{{/B}}(总题数:

1,分数:

29.00)

一客户委托银行买入100万法国法郎,卖出德国马克,汇率为:

FRF/DEM=0.3010。

在外汇市场开盘时USD/DEM=2.2330/40,USD/FRF=7.1210/50,试问:

(分数:

29.00)

(1).根据这时的汇率,能否达到客户的要求?

(分数:

7.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开盘后,根据美元与马克、美元与法国法郎之间的汇率套算出法郎与马克间的汇率。

FRF/DEM=USD/DEM÷USD/FRF,根据套算汇率的计算方法,交叉相除,得到FRF/DEM[*]由于客户要买入法郎,对银行来说是卖出法郎,因此,开盘后银行会采用0.3137和客户交易,但客户要求用0.3010交易,因此,根据开盘的汇率,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

解析:

(2).如果USD/FRF汇率保持不变,那么USD/DEM汇率变化到什么程度,可以达到客户的要求?

(分数:

7.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如果USD/FRF汇率保持不变,那么USD/DEM汇率必须变化到小于或等于0.3010时才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即美元的卖出价要达到7.1210×0.3010=2.1434的水平。

解析:

(3).假设市场上只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其成本函数分别为TC1=

+20Q1+100000,TC2=

+32Q2+20000。

这两个厂商生产同质的产品,其市场需求函数为Q=4000-10P。

现两个厂商同意建立一个卡特尔,以求他们的总利润最大。

试求:

(1)总产量、价格及两厂商的产量分别是多少?

(2)成立卡特尔之后,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总利润是多少?

(分数:

7.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在卡特尔中,为求利润最大,必须使行业(即两厂商加总)的边际成本MC等于行业边际收益,并且各厂商根据各自的边际成本等于行业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原则分配产量。

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得MC1、MC2和MR,但不知MC。

在卡特尔中,有MC1=MC2=MR=MC。

根据已知条件,MC1=0.2Q1+20,MC2=0.8Q2+32。

由此可得,Q1=5MC-100,Q2=1.25MC-40。

两式相加得Q=6.25MC-140,故MC=0.16Q+22.4

由已知条件可得行业反需求函数为[*]

从而可得总收益[*]

根据MR=MC,可求得Q=1049,进一步地,可以求得P=295,MC=190

从而有Q1=5MC-100=850,Q2=1.25MC-40=199

即总产量为1049,价格为295,厂商1的产量为850,厂商2的产量为199。

(2)π1=P·Q-TC1=295×850-(0.1×8502+2.0×850+100000)=61500

π2=P·Q-TC2=295×199-(0.4×1992+32×199+20000)=16497

π=π1+π2=77997。

即成立卡特尔后,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总利润为77997。

解析:

(4).投机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化更加敏感,对增发货币的产出效应有何影响?

为什么?

(分数:

7.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投机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化更加敏感会抵消增发货币的产出效应,甚至导致反向的结果。

(2)原因分析;①增发货币的产出效应是指增加货币的发行量对社会总需求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般来说,增加货币供给会使利息率下降,从而促进投资,提高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②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

这一需求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化。

利率越高,即有价证券价格越低,人们若认为这一价格已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预计很快回升,就会抓住机会及时买进有价证券,于是,人们手中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减少。

相反,利率越低,即有价证券价格越高,人们若认为这一价格已涨到正常水平以上,预计就要回跌。

于是,他们就会抓住时机卖出有价证券。

这样,人们手中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增加。

③投机货币需求对利率更加敏感是指当利率变化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就会导致投资货币需求的大幅度变化。

当利率由于增发货币而降低时,投机货币需求会提高更大的幅度,即可以使货币需求的增加量大于货币供给的增加量,从而使利率上升,抑制投资。

因此,增发货币的产出效应就会是负的,达不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解析:

三、{{B}}分析与论述题{{/B}}(总题数:

3,分数:

50.00)

31.衍生金融商品产生的背景及其风险?

从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以及中航油的金融投机事件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分数:

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首先,衍生金融商品的概念。

其次,衍生金融商品产生的背景是:

①20世纪70年代固定汇率制的崩溃,是刺激金融衍生商品产生的直接动力。

②汇率的频繁波动。

使得利率的波动也频繁起来,振幅不断增大。

③经济理论的发展,特别是数理经济理论的发展,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④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衍生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金融自由化措施也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再次,衍生金融产品存在的风险有:

①价格风险。

②信用风险。

③流动性风险。

④管理风险。

⑤市场结算风险。

然后,描述一下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以及中航油的金融投机事件的过程。

最后,我们应吸取的教训。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危机和风波,引起了各国对衍生工具风险问题的高度重视。

我们从中吸取的教训是应当加强对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其中包括加强对衍生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监管。

对衍生市场的监管包括:

①合理制定和及时调整保证金比例,以避免发生连锁性的合同违约风险,根据资本大小确定持仓限额,以避免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事情发生。

同时保障证券交易商能以自身的资本获得合理的市场份额。

②加强清算。

结算和支付系统管理,协同现货和期货市场、境内和境外市场,广泛采用金融工具的同日交割支付制度,以增强市场衍生工具的流动性和应变能力。

③改革传统的会计计账方法和原则,制定统一的资料披露规则和程序。

对衍生工具交易的监管包括:

①银行,证券行的管理层以及客户应该了解、有权决定和控制经纪所从事的衍生工具交易情况。

②交易员应根据市场价格变动,灵活调查风险暴露情况,并及时、准确地向管理层和客户报告交易情况。

③将风险管理与交易严格分开,重视内部结算系统和价格管理,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系统。

如:

资产组合管理,即通过资产的多样化和分散化来减低风险系统,以求取最大的资产盈利。

电脑风险控制系统,即用先进的电子产品提供日常的检测,提供最新的经济信息。

模拟分析市场趋势,指导交易,杠杆比率控制等等。

解析:

32.为什么劳动要素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

(分数:

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解释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并画图。

(2)收入效应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3)替代效应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4)劳动力要素价格上升中,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相互作用对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影响。

解析:

33.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其主要障碍是什么?

(分数:

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狭义讲,国际间政策协调是指各国在制定国内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间的磋商等方式来对某些宏观政策进行共同的设置。

而从广义看,凡是在国际范围内能够对各国国内宏观政策产生一定程度制约的行为均可视为国际间政策协调。

一般情况下,所说的国际间政策协调是从广义而言的。

(1)国际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①依据进行政策协调的程度,国际间政策协调可由低到高分为以下六个层次:

第一,信息交换。

信息交换是各国政府相互交流本国为实现经济内外均衡而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范围、政策目标侧重点、政策工具种类、政策搭配原则等信息,但仍在独立、分散基础上进行本国的决策。

通过信息交换,各国政府可以避免对别国政策调控活动的估计错误,更好地分析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的溢出效应。

信息交换是一种最低层次的国际间政策协调形式。

第二,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指针对世界经济中出现的突发性、后果特别严重的事件,各国进行共同的政策调整以缓解、渡过危机。

危机管理这一协调形式是比较偶然出现的、临时性的措施,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各国独善其身的政策使危机更加严重或蔓延。

第三,避免共享目标变量的冲突。

共享目标变量是指两国所要面对的同一目标,例如浮动汇率制下两国之间的汇率。

由于两国共享目标是同一个,因此如果两国对之设立了不同的目标值,这便意味着两国之间直接的冲突,两国之间的相应政策成为具有竞争性的“以邻为壑”的政策。

国家间的竞争性贬值是共享目标冲突的最典型的形式。

第四,合作确定中介目标。

两国国内的一些变量的变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