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0932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x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郯城县文化局

近年来,郯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以创建文化先进县为总抓手,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05年,我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2006年,我县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授予“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7年,顺利通过“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复查验收,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示范县”。

一、抓阵地,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我们坚持“以创促建、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强力推进文化建设,逐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大力加强“两馆”和文化广场建设。

一是投资90万元,整修扩建了县图书馆,设立了电子阅览室,成立了青少年读书俱乐部、老年读书俱乐部;投资80万元整修扩建了县文化馆,面积达到2500平方米,艺术档案规范,功能

齐全,达到了国家先进县级文化馆水平。

二是投资2500万元,建起了人民广场、火车站广场、汽车站广场、白马河滨河公园等六处文化活动场所,完善了配套设施,县人民广场连续两届被评为“全省优秀文化广场”。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结合实施城市建设强力推进年活动,正在规划建设郯子公园、郯国故城遗址公园等一批大型文化设施,着力提高郯城文化综合竞争力。

三是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科学论证,计划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集办公、会议、展览、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郯城文化中心,目前,已完成前期规划工作。

(二大力加强“两中心”建设。

一是投资500万元,建设了反映郯城历史文化、自然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郯城展览中心,累计展出图片13000多幅,实物5万多件,现已接待国家、省、市领导及国内外来宾7万余人次,成为集中展现我县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二是投资90余万元,建成了集演播室、课件点播室、音像档案资料室于一体的规范化县级支中心,为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我们推出了“心系百姓、服务三农”系列知识讲座,依托政务网开辟了信息咨询绿色通道,建设了一批拓展型的电子阅览室。

为更好更快地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一年来,我们累计制作课件30多期,向基层服务站点发送数据光盘3000余张,结合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组织播放900余场次,接受网上咨询7000多人次。

(三大力加强乡镇文化站、文化大院建设。

按照全国文化先进县标准要求,今年来各乡镇共投资410万元用于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县综合文化站总建设面积9890平方米,扩建改造面积7880平方米,待建或正在建设的面积2010平方米,“五室一场一院一校”的内部设施和各项制度逐步得到完善。

截至目前,全县17个乡镇都建成了初具规模的文化中心,其中达到一类标准的9个,二类标准的6个,正在建设的2个。

全县90%的行政村建起了文化大院,其中一类村占43%,二类村占41%,三类村6%。

全县51个文化建设示范村中,建筑面积达到500平方米的15个,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以上的36个。

一批投资力度大、规划起点高的文化大院,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建设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其它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为了充分调动全县各级各部门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今年我们实施了文化帮扶政策,实行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镇,县直单位包村街的办法,明确帮扶工作目标任务、方法措施和完成时间,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7月底,全县各帮扶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物资合计达72万元,个体企业捐助资金16万元,为全县51个示范村街文化大院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我们广泛宣传发动,形成了“社会文化社会办、办好文化为人民”的良好氛围,今年来,全县企业、个人累计捐助文化资金100多万元。

今年4月,国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组一行来我县调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对我县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予以充分肯定。

二、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我们围绕“抓县城带乡村、抓活动促提高”的思路,坚持节日文化活动品牌化,重点文化活动主题化,文化下乡经常化,阵地服务制度化,努力推进文化工作机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形成文化活动品牌。

以义务送春联下乡、大型灯展、歌咏比赛、书画展览、广场文艺演出、民俗表演等活动组成的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五一”企事业系列文化活动,“六一”少儿系列文化活动,“七一”、十一”爱党爱国系列文化活动,内容日益丰富,影响不断扩大,逐步成为我县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

从2002年开始,我们每两年都要确定一个主题,冠名一个单位,在全县范围内组织一次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大型文艺汇演、调演活动。

从2002年到2008年,我们先后组织举办了“烟草杯”、“信合杯”、“恒通杯”、“金融杯”四届县乡村三级文艺汇演,掀起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又一个高潮。

(二发挥阵地作用,拓展服务内容。

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县文化馆的阵地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汇演、展览、技能比赛等各类群文活动,搞好器乐、声乐、美术、舞蹈、手

工技艺等各类培训,举办各类活动60余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20多期,培训各类学员9000余人次,并建立了文艺人才资料档案库,实行跟踪培养,近年来累计为各类高等院校输送文艺人才800多人。

同时,我们每年组织文化馆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学校、厂矿辅导120余次,年培训辅导人员6000多人次。

此外,我们注重在档案整理保存上下功夫,由专人负责对每次活动的文字、图片、音像进行整理入档,并设立了专用档案室。

县图书馆把每年三月、六月、九月分别确定为妇女读书月、少儿读书月和老年读书月,提供优质服务,举办读书论坛,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读书需求。

县电影公司在县城主要广场连续六年推出了“消夏广场电影晚会”,累计为群众免费放映电影1300余场次。

为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今年6月份,我们在红花乡文化站举办了庆七一、迎奥运、促和谐“健康杯”文体技能比赛,全县17个乡镇的老党员、老干部共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比赛。

(三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

为巩固农村文化阵地,不断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以乡镇文化站和村街文化大院为依托,大力开展以送戏、送图书、送电影、送书画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下乡活动。

近年来,每年送戏下乡60余场次,送图书下乡15000多册,送书画下乡1万余幅,送电影下乡3000余场次。

我县连续五年被评为临沂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单位。

当前,我们正结合农村电影“2131”工程,成立了25支农村电影

放映队,实行统一车辆、统一着装、统一片源,认真落实放映场次,确保了农民看电影的文化权益。

三、抓业务,提高郯城文化竞争力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彰显郯城文化资源优势,我们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要求,大力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和库存文物定级、晋级的推荐申报工作。

2006年,郯国故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鸳鸯压袖等5件(套文物晋级、定级为国家二、三级文物,马头清真寺、于公墓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我们正全力推荐广福寺古郯银杏园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先后投资15万元,编纂出版了《郯城民间文学集成(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歌谣》及《郯城百年书画集锦》,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郯马调》、郯城柳琴戏入选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3个,我县占2个,木镟玩具等入选首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入选5个,我县占3个。

马头镇被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港上镇被命名为“山东省民间艺术品之乡”。

木版年画、挂门笺等入选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认真筛选,首批确定了33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立了《郯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力开展文化市场整治活动,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权益。

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我们每年都联合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网吧、音像等专项整治活动,始终保持着对

各种违法、违规经营的高压态势,确保了文化市场的繁荣有序。

为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我们联合县文明委、公安局组织开展了文化娱乐“文明放心单位”评比活动,对评选出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以鼓励守法规范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抓队伍,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

近年来,我们始终注重加强文化管理和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并突出在发挥作用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县直文化系统建设。

先后在县文化局提拔副科级领导干部6人次,县文化系统先后有6人晋升高级,27人晋升中级职称。

今年6月,经县常委会研究同意,面向全县事业单位招考9名工作人员补充到县直文化单位,文化队伍不断加强。

二是着力加强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调整充实乡镇文化站长10名,文化站工作人员23人。

目前,我县文化站长队伍老中青结合,既有经验,又有干劲,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即胜的优秀文化站长队伍。

文化局每月至少召开1次文化站长工作例会,并不定期进行培训,每年都举办乡镇文化站长培训班6期,文化共享工程管理人员培训班10期,乡镇、村文化管理人员培训班6期,提高他们管理文化工作的水平。

三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我们在文化系统深入开展文化系统一家人、文化工作

一盘棋思想教育活动,定期开展业务练兵和技能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树立了文化人的良好形象。

之二: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努力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罗庄区文化体育局

今年以来,罗庄区按照省、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和要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设施配套为重点,大力推进区“两馆”建设。

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建设是省、市对县区文化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龙头,是创建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区和省市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标。

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解决长期以来我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空白的问题,罗庄区委、区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出资660万元购买了一处长期闲置的楼盘,并投入650余万元将其改建成了区“三馆一中心”(区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

区“三馆一中心”总建筑面积5300多平方米,累计总投入在1300万元以上。

改建工作自今年4月20日开始启动,外装、内装、电梯安装、消防、监控、水、电、智能化系统以及馆舍内部软、硬件配置建设于6月底前全部完工,7月初正式向社会开放。

区文化馆拥有多媒体教室、书画工作室、音乐工作室、舞蹈工作室、书画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等。

区图书馆现有藏书6万余册,拥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电子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盲人阅览室、报刊阅览室、期刊阅览室以及2个综合性的图书借阅室。

最近,区委、区政府已决定对“两馆”进一步改造和提升,将在现有馆舍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裙楼,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入在300万元以上。

届时“三馆一中心”的总建筑面积将达到7300平方米以上。

其中:

图书馆、文化馆面积将达到5600平方米以上,这既打造了全区城市建设的亮点,又填补了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空白,同时,也使我们罗庄区的“两馆”建设跻身于全省一流水平。

(二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大力推进办事处综合文化站建设。

街道综合文化站是街道办事处集文化、体育、科普、广电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机构。

市里召开五大惠民文化工程现场会议后,我区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全市2008年至201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责任书》中规定的建设任务和标准,迅速启动了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建设。

目前,全区

7个街道中有5个街道建成了综合文化站,分别是:

罗庄、盛庄、双月湖、高都、付庄街道综合文化站。

综合文化站建有“五室、一校、一场、一中心”,即建有图书室、报刊阅览室、展览室、游艺室、健身娱乐室、成人学校、篮球场以及符合标准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汤庄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正在完善室内软、硬件配置。

册山街道综合文化站已着手选址和规划设计工作,预计明年10月底可望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中,我区结合实际,本着建一处,成一处,达标一处的原则,采取设施共建共享、整合设施资源的措施予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罗庄街道办事处与龙潭居委合作,将闲置的原乡镇经委基础设施进行了装修改造,由办事处提供院落,龙潭居委提供资金,改造建成了较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

双月湖街道办事处将机关服务中心腾出,改建成基本符合标准的综合文化站。

盛庄街道办事处依托成教中心,对闲置的房屋进行了装修,对原有布局不合理的设施实施拆除重建,按标准化要求,完成了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

高都街道办事处坚持走文企联姻的路子,利用一个企业交通便利、位置优越、人气集中、设施完备、场地宽裕等优势,建成了综合文化站,达到了共建共享的目的。

付庄街道办事处在位于街道中心地带、人口密集、便于群众活动的工作区,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功能,收效明显。

(三以因村制宜为原则,大力推进村居文化大院的建设。

全区现已有59%的村居建成了符合标准的文化大院,有92%的村居依托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共建成177个基层服务点。

多数文化大院建有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市民学校以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室外活动场所。

在村居文化大院建设中,我区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搞一刀切,不套用一个模式,将村居文化大院的建设分为规范型、扩展型和基本型予以分类指导推进,出现了沈泉庄、林村、湖南崖、红土屯等一批先进典型。

我们的几点体会是:

(一提高认识是先导。

文化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关系着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省、市里召开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后,罗庄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切实将文化建设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将文化建设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形成了抢抓机遇,加快文化发展的共识,从而克服了种种困难,解决了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

(二领导重视是关键。

作为县区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肩负着基层文化建设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要贯彻落实好上级工作会议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把上级会议的精神及贯彻意见向领导汇报好,想方设法引起领导的重视。

为了解决我区公益性文化设施空白的问题,我们坚持把上级的工作部署与巧妙地运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相结合,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及六大班子成员提建议。

在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公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我们的建议引起了区领导的高度重视。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区委、区政府果断决策,作出建设“两馆”的决定。

在“两馆”建设中区委书记王行华,区委副书记、区长姜玉鹏,区委副书记王皓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德宏以及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有关领导多次到工程建设工地现场办公,区政府副区长王凤英一直在建设工地坐阵指挥,及时协调解决改造建设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从而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营造了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的亮点。

(三硬件建设是根本。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公益性文化设施。

为实现“县区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院”的目标,我区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整合利用闲置资源,部门分工负责,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全民参与等措施,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全面完成了区级公共文化服务设

施硬件建设任务,并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的跨越,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办事处综合文化站建设稳步推进,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有序进行。

(四加大投入是保障。

领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升了,还需要我们文化部门提出文化建设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涉及整合资源和资金投入这块,要尽可能地把工作做细做到位,为区委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发挥好参谋助手的作用。

在今年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三馆一中心”建设过程中,我们与区建设、财政、水电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把预算做实,把规划做细,把工程建设质量做高,由此赢得了区领导的信任和支持。

区委书记、区长和分管的副区长亲自协调、筹措建设所需资金,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全部由区财政按工程进度拨款,据实列支。

街道综合文化站及村居文化大院的建设,采取以同级财政投入为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等办法予以保障,从而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

之三:

开展创建活动构建和谐红花郯城县红花乡文化站

红花乡位于山东省的最南部,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

全乡总面积128平方米,6.8万人口。

文化站座落在乡政府院内,拥有办公室、活动用房12间,影剧院12间,总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5名,其中党员3名,大专2人,中专3人,成立了文化站党支部。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文化局的具体指导帮助下,乡文化站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打造文化品牌、构建和谐红花为目标,以争创“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和“全省社会文化先进乡镇”为总抓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实现了文化事业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

乡文化站连续六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2007年被评为“全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今年6月,被县委授予“群众满意的乡镇站所”等荣誉称号。

一、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

近年来,乡文化站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系列文化工作方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出了“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率使用”的文化建设工作思路。

工作中坚持做到脑勤、手勤、腿勤、嘴勤,主动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

一是立足实际,搞好规划。

根据各级统一部署要求,结合本乡实际,我们先后起草了《红花乡2006——2010年文化发展规划》、《红花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确保了全乡文化事业的有序发展。

二是勤请示,勤汇

报,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每周至少听取1次文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了解工作进度,提出工作要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遇有紧急工作或重大事项,我们及时向领导做好汇报,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年4月,县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来我乡督导创建工作时,对我们搬迁文化站的想法提出了质疑,我们及时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避免了重复建设可能造成的浪费。

为加大创建工作力度,促进工作平衡开展,我们建议党委、政府召开了全乡创建工作现场会,并出台了《红花乡文化工作动态考核办法》,细化工作目标,落实责任追究,凡年内文化创建工作不达标的,一律取消评先资格,个人不能被评为先进个人,促进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加强督查,狠抓落实。

今年以来,乡里专门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乡文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工作办公室,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其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

随后,我们不断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全乡各级各部门都成立了专门的文化创建工作组织机构,强化领导,明确责任,进一步促进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较大拓展。

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六抓六到位”,有力地促进了全乡文化建设。

尤其是我乡的文化阵地建设,

多次受到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凤云等领导同志对我乡文化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山东卫视、齐鲁晚报等新闻媒体先后对我乡农村文化建设作了专题报道。

(一抓创建,确保思想认识到位。

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是事关全县人民的大事。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创建全省社会文化先进乡镇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大力开展和谐文化建设,营造了领导重视、典型带动、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一是发挥职能作用,建言献策,督促协调,使文化建设纳入了全乡整体建设规划,摆上了全乡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调动了各级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我们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宣传车、文艺节目、送电影下乡以及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文化创建工作的重要性,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在全乡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抓阵地,确保设施建设到位。

一是搞好乡综合文化站建设。

在乡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我们积极争取乡政府投资30余万元,用于乡综合文化站建设。

12间办公、活动用房全部新铺了地板砖,硬化院内路面600平方米,统一购置办公桌椅、乒乓球台、台球桌等文化活动用品,新增现代化乐器和文体活动器材6套,购置微机6台,更新各类图

书2000册,改扩新建了篮球、门球、羽毛球场地,建起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中心,农民夜校、影剧院等“五室一场一校”配备齐全,功能完善。

二是加强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

按照“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要求,全乡建成一类农村文化大院13个,二类文化大院16个,三类文化大院27个。

三是加强了校园文化阵地建设。

红花一中、二中分别成立了校园文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

(三抓管理,确保文化设施的保护和利用到位。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使用是目的。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一是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制定了活动计划。

乡文化中心文体活动室、游艺室、图书室每天下午3点至6点、晚上7点至9点钟定时开放,使之成为乡机关干部职工和驻地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二是农村文化大院每周至少三次开放,利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文化大院活动室等阵地,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有地方,娱乐有场所。

三是对文化阵地的基础设施实行登记造册,指派专人管理,做到文化阵地房屋使用固定,设备管理有序。

(四抓活动,确保文体活动开展到位。

文体活动是实现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每逢重大节日,我们都积极争取乡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由乡财政拨出专项活动经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去年以来,乡政府拨款12万元先后举办大型文艺汇演2次,篮球

赛、象棋赛、乒乓球赛、扑克比赛等文体活动20余次。

我乡房溜、楼下、山外岩等村,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春节期间参加了全县调演活动,并在全乡巡回演出70余场次。

在今年全县庆“三八”文艺汇演和“金融杯”三级文艺汇演中,我乡2个大合唱节目均获得第一名。

“七一”前夕,全县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庆“七一”、迎奥运、促和谐文体技能比赛活动在我乡成功举办,来自全县的300余名老党员、退休老干部参加了门球、象棋、书画和品酒四个门类的比赛。

(五抓重点,确保文化市场管理和文物保护工作到位。

一是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加强了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配合公安、工商、教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