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4327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2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供汽技术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

4、蒸汽热力网的设计流量如何确定?

(1)蒸汽热力网的设计流量,应按各用户的最大蒸汽流量之和乘以同时使用系数确定。

当供热介质为饱和蒸汽时,设计流量应考虑补偿管道热损失产生的凝结水的蒸汽量。

(2)凝结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按蒸汽管道的设计流量乘以用户的凝结水回收率确定。

5、热力网管道的位置应符合哪些规定?

热力网管道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

(1)城市道路上的热力网管道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方,同一条管道应只沿街道的一侧敷设;

(2)穿过厂区的城市热力网管道应敷设在易于检修和维护的位置;

(3)通过非建筑区的热力网管道应沿公路敷设;

(4)热力网管道选线时宜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

滑坡危险地带以及高地下水位区等不利地段。

6、热力管网地上或地下敷设的原则是什么?

(1)城市街道上和居住区内的热力网管道宜采用地下敷设。

当地下敷设困难时,可采用地上敷设,但设计时应注意美观。

(2)工厂区的热力网管道,宜采用地上敷设。

7、热力网管道埋地敷设主要要求是什么?

(1)热水热力网管道地下敷设时,应优先采用直埋敷设;

热水或蒸汽管道管沟敷设时,应首选不通行管沟敷设;

穿越不允许开挖检修的地段时,应采用管沟敷设;

当采用通行管沟困难时,可采用半通行管沟敷设。

蒸汽管道采用管设困难时,可采用保温性能良好、防水性能可靠。

保护管耐腐蚀的预制保温管敷设,其设计寿命应不低于25年。

(2)河底敷设管道必须远离浅滩、锚地,选择在较深的稳定河段,埋设深度应妨碍河道整治和保证管道安全的原则确定。

对于一至五级航道河流,管道(管应敷设在航道底设计标高2m以下,对于其他河流,管道(管沟)应敷设在稳定1m以下。

对于灌溉渠道,管道(管沟)应敷设在渠底设计标高0.5m以下。

管设或直埋敷设管道河底敷设时,应进行抗浮计算。

(3)热力网管道同河流。

铁路、公路等交叉时应垂直相交。

特殊情况下,管道路或地下铁路交叉不得小于60o角;

管道与河流或公路交叉不得小于45o角。

(4)地下敷设管道与铁路或不允许开挖的公路交叉,交叉段的一侧留有足够的检修地段时,可采用套管敷设。

套管敷设时,套管内不应采用填充式保温,管道保温层与套管问应留有不小于50mm的容隙。

套管内的管道及其它钢部件应采取加强防腐措施。

采用钢套管时,套管内、外表面均应做防腐处理。

(5)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和管沟应设坡度,其坡度不小于0.002。

进入建筑物的管道它坡向干管。

地上敷设的管道可不设坡度。

(6)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的覆土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l)管沟盖板或检查室盖板覆土深度不应小于0.2m;

2)直埋敷设管道的最小覆土深度应考虑土壤和地面活荷载对管道强度的影响并保证管道不发生纵向失稳。

具体规定应按CJJ/T81《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规定执行。

(7)燃气管道不得进入热力网管沟。

当自来水,排水管道或电缆与热力网管道交叉必须穿入热力网管沟时,应加套管或用厚度不小于100mm混凝土防护层与管沟隔开,同时不得妨碍热力管道的检修及地沟排水。

套管应伸出管沟以外,每侧不应小于lm。

(8)热力网管沟与燃气管道交叉当垂直净距小于300mm时,燃气管道应加套

管。

套管两端应超出管沟lm以上。

8、地上敷设热力网管道主要要求是什么?

(1)地上敷设热力网管道穿越行人过往频繁地区,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2.0m;

在不影响交通的地区,应采用低支架,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0.3m;

(2)管道跨越水面、峡谷地段时,在桥梁主管部门同意的条件下,可在永久性的公路桥上架设。

管道架空跨越通航河流时,应保证航道的净宽与净高符合《全国内河通航标准》的规定。

管道架空跨越不通航河流时,管道保温结构表面与50年一遇的最高水位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5m。

跨越重要河流时,还应符合河道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3)热力网管道进入建筑物或穿过构筑物时,管道穿墙处应封堵严密;

(4)地上敷设的热力网管道同架空输电线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道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点两侧5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接地。

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

9、答:

(1)城市热力网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电弧焊或高频焊焊接钢管。

管道及钢制管件的钢材钢号应不低于表3.2.24的规定。

管道和钢材的规格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2)热力网凝结水管道宜采用具有防腐内衬、内防腐涂层的钢管或非金属管道。

非金属管道的承压能力和耐温性能应满足设计技术要求;

(3)热力网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有条件时管道与设备、阀门等连接也应采

用焊接,当需要拆卸时,采用法兰连接。

对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放气阀,可采用螺纹连接,但连接放气阀的管道应采用厚壁管;

(4)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5℃地区露天敷设的不连续运行的凝结水管道放水阀门,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10℃地区露天敷设的热水管道设备附件均不得采用灰铸铁制品。

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30℃地区露天敷设的热水管道,应采用钢制阀门及附件。

城市热力网蒸汽管道在任何条件下均应采用钢制阀门及附件;

(5)弯头的壁厚应不小于管道壁厚。

焊接弯头应双面焊接;

(6)钢管焊制三通,支管开孔应进行补强。

对于承受干管轴向荷载较大的直埋敷设管道,应考虑三通于管的轴向补强,其技术要求按CJJ/T81《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规定执行;

(7)变径管制作应采用压制或钢板卷制,壁厚不应小于管道壁厚。

10、热力网管道热补偿考虑的原则是什么?

(1)热力网管道的温度变形应充分利用管道的转角管段进行自然补偿。

直埋敷设热水管道自然补偿转角管段应尽量布置成60o~90o角,当角度很小时应按直线管段考虑,小角度的具体数值应按CJJ/T81《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规定执行。

(2)选用管道补偿器时,应根据敷设条件采用维修工作量小、工作可靠和价格较低的补偿器。

(3)采用弯管补偿器或波纹管补偿器时,设计应考虑安装时的冷紧。

冷紧系数可取0.5。

(4)采用套筒补偿器时,应计算各种安装温度下的补偿器安装长度,并保证管道在可能出现的最高,最低温度下,补偿器留有不小于20mm的补偿余量。

(5)采用波纹管轴向补偿器时,管道上应安装防止波纹管失稳的导向支座。

采用其他形式补偿器,补偿管段过长时,亦应设导向支座。

(6)采用球形补偿器、铰链型波纹管补偿器,且补偿管段较长时宜采取减小管道摩擦力的措施。

(7)当两条管道垂直布置且上面的管道直接敷设在固定于下面管道的托架上时,应考虑两管道在最不利运行状态下热位移不同的影响,防止上面的管道自托架上滑落。

(8)直埋敷设热水管道,经计算允许时,宜采用无补偿敷设方式,按CJJ/T81《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

11、热力网管道阀门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1)热力网管道干线、支干线、支线的起点应安装关断阀门;

(2)热水热力网干线应装设分段阀门。

分段阀门的间距宜为:

输送干线2000~3000m;

输配干线1000~1500m。

蒸汽热力网可不安装分段阀门;

多热源供热系统热源间的连通干线、环状管网环线的分段阀应采用双向密封阀门;

(3)热水、凝结水管道的高点(包括分段阀门划分的每个管段的高点)应安装放气装置;

(4)热水、凝结水管道的低点(包括分段阀门划分的每个管段的低点)应安装放水装置。

热水管道的放水装置应保证一个放水段的排放时间不超过表3.2.26的规定:

(5)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1.6MPa且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0mm的管道上的闸阀应安装旁通阀。

旁通阀的直径可按阀门直径的十分之一选用;

(6)当供热系统补水能力有限需控制管道充水流量或蒸汽管道启动暖管需控制汽量时,管道阀门应装设口径较小的旁通阀作为控制阀门;

(7)当动态水力分析需延长输送于线分段阀门关闭时间以降低压力瞬变值时,宜采用主阀并联旁通阀的方法解决。

旁通阀直径可取主阀直径的四分之一。

主阀门和旁通阀应连锁控制,旁通阀必须在开启状态主阀方进行关闭操作,主阀关闭后旁通阀才可关闭;

(8)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0mm的阀门,宜采用电动驱动装置。

由监控系统远程操作的阀门,其旁通阀亦应采用电动驱动装置;

(9)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0m的热水热力网于管在低点,垂直升高管段前,分段阀门前宜设阻力小的永久性除污装置。

12、热水热力网输送干线装设分段阀门的作用是什么?

热水管道分段阀门的作用是:

(1)减少检修时的放水量(软化、除氧水)降低运行成本;

(2)事故状态时缩短放水、充水时间,加快抢修进度;

(3)事故时切断故障段,保证尽可能多的用户正常运行,即增加供热的可靠性。

13、热力网蒸汽管道上疏水装置设置原则是什么?

(1)蒸汽管道的低点流量测量孔板前、分汽缸底部和垂直升高的管段前应设起动疏水和经常疏水装置。

同一坡向的管段,顺坡情况下每隔400~500m,逆坡时每隔200~300m应设起动疏水和经常疏水装置;

(2)管道中的蒸汽在任何运行工况下均为过热状态时,可不装经常疏水装置;

(3)经常疏水装置与管道连接处应设聚集凝结水的短管,短管直径为管道直径的1/2~1/3,短管底部设法兰盖,疏水管应连接在短管侧面。

(4)经常疏水装置排出的凝结水,宜排入凝结水管网,当不能排入凝结水管网时,应降温后排放。

13、热力网管道及设备的保温一般要求是什么?

(1)热力网管道及设备的保温结构设计,应按GB427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GB8175《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50264《工艺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和CJJ34《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2)供热介质设计温度高于50℃的热力管道、设备、阀门应保温。

在不通行管沟敷设或直埋敷设条件下,热水热力网的回水管道、与蒸汽管道并

行的凝结水管道以及其它温度较低的热水管道,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可不保温。

(3)需要操作人员接近维修的地方,当维修时,设备及管道保温结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60℃。

(4)保温层设计时应优先采用经济保温厚度。

当经济保温厚度不能满足技术要求时,应按技术条件确定保温层厚度。

14、热力网管道及设备的保温计算原则是什么?

(1)保温厚度计算原则应按GB8175《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原则》的规定执行。

(2)按规定的散热损失、环境温度等技术条件计算双管或多管地下敷设管道的保温层厚度时,应选取满足技术条件的最经济的保温层厚度组合。

(3)计算地下敷设管道的散热损失时,当管道中心埋深大于两倍管道保温外径(或管沟当量外径)时,环境温度应取管道(或管沟)中心埋深处土壤自然温度;

当管道中心埋深小于两倍管道保温外径(或管沟当量外径)时,环境温度可取地表面土壤自然温度。

(4)蒸汽管道按规定的供热介质温度条件计算保温层厚度时,应选择最不利工况进行计算,供热介质温度应取计算管段在计算工况下的平均温度,环境温度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l)地上敷设时,取用计算工况下相应的室外空气温度;

2)通行管沟敷设时,取用40℃;

3)其它类型的地下敷设时,取用计算工况下相应的月平均上壤(或地表)自然温度。

(5)按规定的土壤(或管沟)温度条件计算保温层厚度时,应按下列规定选取供热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

l)蒸汽热力网按下列两种工况计算,并取保温层厚度较大值:

①供热介质温度取计算管段的最高温度,环境温度取同时期的月平均上壤(或地表)自然温度;

②环境温度取最热月平均土壤(或地表)自然温度,供热介质温度取同时期的最高运行温度。

2)热水热力网应按下列两种供热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计算,并取保温层厚度较大值:

①冬季供热介质温度取设计温度,环境温度取最冷月平均土壤(或地表)自然温度;

②夏季环境温度取最热月平均土壤(或地表)自然温度,供热介质温度取用同时期的运行温度。

(6)按规定的保温层外表面温度条件计算保温层厚度时,应按下列规定选取供热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

l)蒸汽热力网-供热介质温度按可能出现的最高运行温度取用;

2)热水热力网分别按冬季、夏季两种供热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计算,并取保温层厚度较大值。

15、装置中主管廊宽度、跨度和高度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1)管廊的宽度:

1)管廊的宽度主要由管道的数量和管径的大小确定。

并考虑一定的预留的宽度,一般主管廊管架应留有10%~20%的余量,并考虑其荷重。

同时要考虑管廊下设备和通道以及管廊上空冷设备等结构的影响。

如果要求敷设仪表电缆槽架和电力电缆槽架,还应考虑它们所需的宽度。

管廊上管道可以布置成单层或双层,必要时也可布置三层。

管廊的宽度一般不宜大于10m;

2)管廊上布置空冷器时,支柱跨距最好与空冷器的间距尺寸相同,以使管廊立柱与空冷器支柱中心线对齐;

3)管廊下布置泵时,应考虑泵的布置及其所需操作和检修通道的宽度。

如果泵的驱动机用电缆为地下敷设时,还应考虑电缆沟所需宽度。

此外,还要考虑泵用冷却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干管所需宽度;

4)由于整个管廊的管道布置密度并不相同,通常在首尾段管廊的管道数量较少。

因此,在必要时可以减小首尾段管廊的宽度或将双层管廊变单层管廊。

(2)管廊的跨度:

管廊的柱距和管廊的跨据是由敷设在其上的管道因垂直荷载所产生的允许弯曲挠度决定的,通常为6~9m。

如中小型装置中,小直径的管道较多时,可在两根支柱之间的间距取得一致,以便管道通过。

如果是混凝土管架,横梁顶宜埋放一根φ20圆钢或钢板,以减少管道与横梁间的摩擦力。

(3)管廊的高度可根据下面条件确定:

1)横穿道路的空间。

管廊在道路上空横穿时,其净空高度为:

①装置内的检修道不小于4.5m;

②工厂道路不小于5.0m;

③铁路不小于5.5m;

④管廊下检修通道不小于3m。

当管廊有桁架时要按桁架底高计算。

2)管廊下管道的最小高度。

为有效地利用管廊空间,多在管廊下布置泵。

考虑到泵的操作和维护,至少需要3.5m;

管廊上管道与分区设备相接时,一般应比管廊的底层管道标高低或高600-1000mm。

所以管廊底层管底标高最小为3.5m。

管廊下布置管壳式冷换设备时,由于设备高度增加,需要增加管廊下的净空。

3)垂直相交的管廊高差。

若管廊改变方向或两管廊直角相交,其高差取决于管道相互连接的最小尺寸,一般以500-750mm为宜。

对于大型装置也可采用1000mm高差。

管廊的结构尺寸。

在确定管廊高度时,要考虑到管廊横梁和纵梁的结构断面和型式,务必使梁底和桁架底的高度,满足上述确定管廊高度的要求。

对于双层管廊,上下层间距一般为1.2-2.0m,主要决定于管廊上最大管道的直径。

至于装置之间的管廊的高度取决于管架经过地区的具体情况。

如沿工厂边缘或罐区,不会影响厂区交通和扩建的地段,从经济性和检修方便考虑,可用管墩敷设,离地面高300-500mm即可满足要求。

16、塔的布置方式有哪几种?

塔与其关联的设备的布置有什么要求?

(1)塔的布置方式:

1)单排布置,一般情况下较多采用单排布置,管廊的一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塔或立式容器时,一般中心线对齐,如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塔设置联合平台时,可以中心线对齐也可以一边切线对齐;

2)非单排布置,对于直径较小本体较高的塔,可以双排布置或成三角形布置,

这样,可以利用平台将塔联系在一起,提高其稳定性。

但对平台生根构件应采用可以滑动的导向节点,以适应不同操作温度的热胀影响;

3)构架式布置,对直径DN≤1000mm的塔还可以布置在构架内或构架的一边。

利用构架提高其稳定性和设置平台、梯子。

(2)塔与其关联设备的布置要求:

塔与其关联设备如进料加热器、非明火加热的重沸器、塔顶冷凝冷却器、回流罐、塔底抽出泵等,宜按工艺流程顺序,尽可能靠近布置,必要时可形成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设在一个区内,这样便于操作管理。

17、管道敷设的方式有哪几类?

其优缺点是什么?

管道敷设方式有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两大类:

(1)地面以上统称架空敷设。

是工业生产装置管道敷设的主要方式。

具有便于施工、操作、检查、维修及经济等优点

(2)地下敷设

1)埋地敷设:

其优点是利用地下的空间,使地面以上空间较为简洁,并不需支承措施;

其缺点是管道腐蚀性较强,检查和维修困难,在车行道处有时需特别处理以承受大的荷载,低点排液不便,易凝油品凝固在管内时处理困难,带隔热层的管道很难保持其良好的隔热功能等,故只有架空敷设不可能时,才予以采用;

2)管沟敷设:

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并提供了较方便的检查维修条件;

还可敷设有隔热层的高温、易凝介质或腐蚀性介质的管道;

其缺点是费用高,占地面积大,需设排水点,易积聚或串入油气,增加不安全因素,污物清理困难等。

18、埋地敷设管道的埋设深度有哪些要求?

埋地敷设管道的埋设深度应以管道不受损坏为原则,并应考虑最大冻土深度和地下水位等影响。

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0.5m;

在室内或室外有混凝土地面的区域,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0.3m。

19、管廊上管道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1)大直径管道应靠近管廊柱子布置;

(2)小直径、气体管道、热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宜布置在管廊中间;

(3)工艺管道宜布置在与管廊相连接的设备一侧;

(4)需设置“π”型补偿器的高温管道,应布置在靠近柱子处,且“π”型补偿器宜集中设置;

(5)低温管道和液化烃管道,不应靠近热管道布置;

(6)对于双层管廊,气体管道、热管道、公用工程管道、泄压总管、火炬干管、仪表和电气电缆槽架等宜布置在上层;

一般工艺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低温管道等宜布置在下层

(7)管廊上管道设计时,应预留10-20%裕量。

20、蒸汽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一般装置的蒸汽管道宜架空敷设,不宜管沟敷设,更不应埋地敷设。

由工厂系统进入装置的主蒸汽管道,一般布置在管廊的上层。

蒸汽管道应按下列要求布置:

(1)蒸汽支管应自蒸汽主管的顶部接出,支管上的切断阀应安装在靠近主管的水平管段上,以避免存液;

(2)蒸汽主管的末端应设分液包;

(3)水平敷设的蒸汽主管上分液包的问隔为:

l)在装置内,饱和蒸汽宜为80m,过热蒸汽宜为160m;

2)在装置外,顺坡时宜为300m,逆坡时宜为200m。

(4)不得从用汽要求很严格的蒸汽管道上接出支管作其它用途;

(5)蒸汽支管的低点,应根据不同情况设排液阀或(和)疏水阀;

(6)在蒸汽管道的“II”型补偿器上,不得引出支管。

在靠近“II”型补偿器两侧的直管上引出支管时,支管不应妨碍主管的变形或位移。

因主管热胀而产生的支管引出点的位移,不应使支管承受过大的应力或过多的位移;

(7)凡饱和蒸汽主管进入装置,在装置侧的边界附近应设蒸汽分水器,在蒸汽分水器下部设经常疏水措施。

过热蒸汽主管进人装置,一般可不设蒸汽分水器;

(8)多根蒸汽伴热管应成组布置并设分配管,分配管的蒸汽宜就近从主管接出;

(9)直接排至大气的蒸汽放空管,应在该管下端的弯头附近开一个φ6mm的排液孔,并接DN15的管于引至排水沟、漏斗等合适的地方。

如果放空管上装有消声器,则消声器底部应设DN15的排液管并与放空管相接。

放空管应设导向和承重支架;

(10)连接排放或经常排放的泛汽管道,应引至非主要操作区和操作人员不多的地方。

21、蒸汽凝结水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当回收凝结水时,装置内凝结水管道宜架空敷设,一般布置在管廊上;

(2)从不同压力的蒸汽疏水阀出来的凝结水应分别接至各自的凝结水回收总管,但是,蒸汽压力虽不同,而疏水阔后的背压较小且不影响低压疏水阀的排水时,可合用一个凝结水回收总管;

(3)为减少压降,凝结水支管应顺介质流向450斜接在凝结水回收总管顶部,并在靠近总管的支管水平管段上设切断阀;

(3)成组布置的蒸汽伴热管,其疏水阀后凝结水管应集中接至凝结水集合管。

22、蒸汽管道和蒸汽加热设备哪些部位需设疏水阀?

在蒸汽管道和蒸汽加热设备的下述部位应设置疏水阀:

(1)饱和蒸汽管道的末端或最低点,蒸汽伴热管的末端,如果蒸汽管道较长时,每隔一定距离亦应设疏水阀;

饱和蒸汽管道的每个立式“π”型补偿器前或最低点;

(2)饱和蒸汽系统的减压阀前和调节阀前;

(3)蒸汽分水器及蒸汽加热设备等下部;

(4)经常处于热备用状态的设备进汽管的最低点;

(5)扩容器的下部,分汽缸(蒸汽分配管)的下部以及水平安装的波纹补偿器的波峰下部。

23、选用疏水阀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对疏水阀有哪些具体要求?

选用硫水阀的主要依据:

(1)凝结水量;

(2)蒸汽温度、压力(最低压力)

(3)凝结水回收系统的最高压力;

(4)蒸汽加热设备或管道的操作特点(连续或间歇操作)

(5)疏水阀安装位置以及对它的要求。

对疏水阀的具体要求:

(1)及时排除凝结水;

(2)尽量减少蒸汽泄漏损失;

(3)动作压力范围大,即压力变化后不影响疏水;

(4)对背压影响要小;

(5)能自动排除空气;

(6)动作敏感、可靠、耐久、噪声小;

(7)安装方便、维护容易、不必调整;

(8)外形小、重量轻、价格便宜。

24、蒸汽疏水阀有哪几种类型?

其常用的疏水阀的安装有何要求?

根据疏水阀的动作原理分类,通常分为机械型、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