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质量标准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4295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质量标准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全质量标准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全质量标准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全质量标准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全质量标准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安全质量标准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安全质量标准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安全质量标准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安全质量标准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安全质量标准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质量标准化.docx

《安全质量标准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质量标准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质量标准化.docx

安全质量标准化

我矿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的通知,为深入开展我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一步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根据我矿实际条件作出以下标准进行贯彻和落实。

一、基本条件

1、依法开采、证照齐全有效。

2、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考核年度内达到安全生产目标要求。

3、隐患排查治理:

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4、采掘关系正常:

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抽采煤量符合有关规定,回采率达到要求。

5、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的建设。

5、自查考核奖励:

制度并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比及奖惩制度。

6、按要求建立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二、具体要求

1、通风

基本条件

1)、矿井井下作业点不应存在瓦斯超限作业;

2)、对瓦斯突出煤层必须制定和实施瓦斯突出措施;

3)、矿井应建立安全监控系统;

4)、按照规定建立瓦斯抽采系统;

5)、井下通风系统必须达到独立、完善、可靠的原则;

基本要求

1)、通风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采用机械通风,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实现双回路供电;按规定进行通风能力核定;矿井内各地点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局部通风机应符合以下要求:

局部通风机的安装、使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使用抗静电、抗阻燃标准风筒,风筒吊挂平、直、稳,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和风口的风量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3)、通风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风门、密闭、风桥等通风设施位置合理;帮、顶、底槽深度符合要求,墙面平整;通风设施前后5米范围内支护完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等。

4)瓦斯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设立防治瓦斯领导机构,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瓦斯瓦斯防治专业队伍;按照规定进行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工作;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的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按规定测定煤层的瓦斯赋存参数,并绘制瓦斯地质图;瓦斯检查工持证上岗,井下瓦斯检查地点、瓦斯检查次数及瓦斯检查工交接班等符合相关规定。

5)突出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有规范的专项设计;突出矿井应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设立防突工作领导小组,配备满足防突工作需要的专业防突队伍和装备;区域预测结果、区域防突措施应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严格执行,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果经矿技术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审批;采掘工作面落实区域及局部综合防突措施;防突装备、仪器、仪表的管理、检定符合相关要求。

6)、瓦斯抽采应符合以下要求:

按规定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井下临时抽采系统;抽采瓦斯安全设施、参数监测符合相关规定;瓦斯抽采矿井建立专门的瓦斯抽采队伍;瓦斯抽采工作符合《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的相关要求。

7)、安全监控应符合以下要求:

建立安全监控管理机构,配足各类专业人员;安全监控系统应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等的要求;各类安全监控设备、仪器仪表应按规定进行调校、检定或试验。

8)、防灭火应符合以下要求:

建立防灭火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建立管理制度;按规定建立防灭火系统,设置井上、下消防材料库;按规定建立监测系统,开展火灾的预测预报工作,制定防治自然发火的专门措施。

9)、井下爆破应符合以下要求:

爆炸材料的贮存、运输和爆炸材料库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建立和执行电雷管编号制度、爆炸材料防止丢失及销毁制度、爆炸材料领退制度、“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爆破等制度;矿井配有足够的爆破专业人员,且持证上岗;按规定编制爆破说明书,并按其进行爆破作业;特殊情况下的爆破作业执行相关规定。

10)、管理制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按规定建立通风管理机构,配足专职人员,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制;每月至少组织1次通风隐患排查,至少召开1次通风工作例会;各类人员按规定参加培训、持证上岗;通风措施按相关要求进行审批,并严格落实。

2、地测防治水

基本条件

1)有冲击地压危险,应采取措施。

2)有严重水患,应采取措施。

基本要求

1)机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有分管负责人;配备矿井地质相关制图绘图等方面满足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

2)、煤矿地质应符合以下要求:

在不同生产阶段,按期完成报告修编、提交、审批及采后总结等基础工作;成果资料、原始记录、地质图纸等基础资料齐全,内容规范;地质预报内容完整,档案管理规范。

3)煤矿测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建立健全测量控制系统,测量工作执行通知单制度,贯通精度、中腰线标定符合要求,原始记录齐全规范;基本矿图种类、内容、填绘、存档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规定;

4)、煤矿防治水应符合以下要求:

井上、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及防治水基础台账、数据管理规范,水文地质图纸、水害预报内容齐全,符合要求;建立健全防排水系统,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措施、工程质量符合规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应建立水文动态观测系统和水害监测预警系统,对构成威胁的水害进行检测、诊断和预控,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5)、防治冲击地压应符合以下要求:

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冲击危险采区、工作面有规范的防冲专项设计,防冲措施科学有效;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监测系统。

3、采煤

基本要求

1)、基础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有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及地质和水文地质分析、预报制度,技术管理体系健全;作业规程和措施针对性、操作性强,审批手续完备,贯彻、考核和签字记录齐全,作业规程每2个月至少组织1次复审并有复审意见;有支护材料管理台账。

2)岗位规范应符合以下要求:

应进行岗位人员培训,其能力符合相应岗位要求;操作规范,无违章指挥、无违章作业、无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掌握专业技术,作业人员熟知本岗位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作业前进行隐患排查,并实行闭合管理。

3)质量与安全应符合以下要求:

工作面的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符合要求;工作面出口畅通,回风巷和运输巷断面满足通风、运输、行人、设备安装、检修的需要;设备完好,保护齐全,使用规范;乳化液泵站压力和乳化液浓度符合要求,并有现场检测手段;工作面通信、监测监控设备运行正常;有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措施。

4)机电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采煤机、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支架、支柱等选型有科学依据;设备能力匹配,系统无制约因素;无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

5)、文明生产应符合以下要求:

作业场所卫生整洁,照明符合规定;工具、材料等放置整齐,管线吊挂规范,图牌板内容准确、清晰;作业范围内支护完好,无失修巷道。

4、掘进

基本条件

1)、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满足规定要求。

2)、不应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

基本要求

1)生产组织应符合以下要求:

按采煤工作面相对集中、效能最大的生产布局进行组织,实行集约生产;科学进行劳动组织;采掘关系合理;掘进工作面的生产运输系统简单、合理。

2)设备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无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运输系统设备配置合理,不应有制约因素,材料应采用机械运输;具备条件的应使用综合机械化掘进。

3)技术保障应符合以下要求:

技术管理体系健全,有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按规定设置机构和人员,配齐仪器仪表;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审批手续完备,贯彻、考核和签字记录齐全,作业规程每两个月至少组织一次复审并有复审意见;作业场所应有规范的施工图牌板;在支护、生产组织等方面应开展技术创新。

4)岗位规范应符合以下要求:

应进行岗位人员培训,其能力符合相应岗位要求;操作规范,无违章指挥、无违章作业、无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掌握专业技术,作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作业前进行隐患排查,并实行闭合管理。

5)工程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临时支护措施到位,安全设施齐全可靠;无不合格工程;规格质量、内在质量、附属工程质量、工程观感质量按作业规程和《煤矿安全规程》严格考核验收。

6)作业场所卫生整洁,照明适度,工具、材料等放置整齐,设备设施保持良好状态。

作业范围内支护完好,无失修巷道。

5、运输

基本要求

1)运输巷道与硐室,运输巷道断面、弯道半径、连接方式、运输方式,斜巷信号硐室、躲避硐、充电硐室、运输车辆检修硐室、加油硐室、车场、车房、候车室、调度站、人车库、矿车装卸载站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要求。

2)运输线路应符合以下要求:

线路轨型、回流线、轨道绝缘、分区开关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道岔轨型不低于线路轨型,无非标准道岔;轨道、单轨吊、齿轨等线路质量达到合格及以上要求,主要运输线路及人车的轨道线路质量达到优良;道路路面合格,无轨胶轮车等运输设备的道路路面采用混凝土等方式硬化。

3)运输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运输设备符合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检验规范要求,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安全保护装置齐全、有效;无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在用运输设备完好率达标,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小型电器不失爆;井下按规定采用机械运送人员。

4)运输安全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挡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齐全可靠;运输系统及装备的控制系统、专用通信信号齐全可靠;运输场所、设施的警示信号和安全标志使用规范;斜巷保险链及矿车的连接环、链和插销等连接装置合格。

5)运输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运输管理机构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及运输技术资料齐全、完整,作业人员按规定持证上岗;定期对电机车、斜井人车、轨道机车、架空乘人装置、单轨吊车、无轨机车、齿轨机车、连接装置等进行检测、检验和试验,并有完整的测试记录和试验报告。

6)文明生产应符合以下要求:

井下运输巷道及车场、运输调度室、井下运输机电硐室、机车维修点、车间等干净整洁;水沟畅通,盖板齐全、稳固;电缆、管路、照明符合规定要求,牌板齐全规范。

6、机电

基本条件

煤矿应配备双回路供电系统;主要通风机高低压电源不是引自同一母线,主要通风机装置没有可靠的双电源供电;不应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

基本要求

1)、设备与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产品合格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合格证等证标齐全、合格。

2)设备综合完好率、防爆率、电缆吊挂合格率、小型电器合格率、矿灯完好率、设备待修率和事故率等达到规定要求。

3)煤矿机械应符合以下要求:

机械设备完好,各类保护、保险装置齐全可靠;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

4)煤矿电气应符合以下要求:

矿井有可靠的双回路电源线路;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性能符合要求,电气无失爆;矿井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绞车、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房,以及井下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的供电线路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电气设备完好,继电保护设置齐全可靠;电气使用、操作规范。

5)机电基础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机电设备选型论证、购置、安装、使用、维护、检修、更新改造、报废等综合管理程序规范,设备台账、技术图纸等资料齐全;按规定进行设备技术性能测试,在用设备性能可靠;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岗位工人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6)文明生产应符合以下要求:

现场设备摆放规范、标识齐全,机房、硐室卫生清洁;作业规范,无违章指挥、无违章作业、无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7、应急救援

基本要求

1)建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明确应急机构及其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

2)应急救援队伍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等规定建立矿山救护队,配备必需的物资、装备、器材,实行军事化管理和训练。

不具备建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煤矿,应组建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与就近的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

3)应急预案管理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规定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按规定组织实施。

4)、应急培训和演练应符合以下要求:

制定年度应急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和年度应急培训计划,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基本知识;按规定编制应急演练规划、计划和方案,组织演练,并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料。

5)、配置应急救援必需的物资、装备、人员、经费等,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

6)、文件和资料及时发放至有关部门,档案管理安全规范。

8、职业卫生

基本要求

1)前期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完善制度,配备人员,落实经费;制定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并落实;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职业卫生培训符合相关规定;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依法足额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

2)现场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加强职业危害源头控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浓度或强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配备专业人员和仪器设备,做好日常监测工作;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并做好检测结果公布和上报工作;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运转正常,并做好维护、检修工作,保留记录;按照规定配备和发放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并督促检查劳动者正确使用;设置公告栏、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保证应急救援设施正常运转,不应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

3)健康监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不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具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发现健康损害时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未经离岗职业健康检查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不安排孕期、哺乳期妇女从事具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使用童工。

4)诊断鉴定应符合以下要求:

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煤矿承担;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伤残等级鉴定所需资料。

5)工会监督:

煤矿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合法权益。

9、调度

基本要求

1)组织机构应符合以下要求:

调度指挥机构健全,岗位职责明确;调度人员配备满足双岗24小时值班要求,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满足工作需要。

2)调度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建立健全调度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掌握日常安全生产动态及重点工程、主要系统和装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发挥指挥协调作用;履行安全生产信息、指示、文件等的上传下达职责;出现险情和发生事故时及时下达调度指令,进行应急处置。

3)调度汇报应符合以下要求:

按规定要求履行汇报职责,及时反映煤矿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按照规定要求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

4)调度信息化应符合以下要求:

调度信息化基础设施、装备满足安全生产调度指挥、应急救援等工作需要;供电、备用电源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采用先进的装备和信息系统。

5)办公场所及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

办公场所能满足调度工作和会议的要求,且清洁整齐、物放有序;工作人员行为文明、规范;设备、设施的安装符合有关规范。

以上未提到的请按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进行落实和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