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4442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docx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

一、美学学科的诞生

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登正式以“Aesthetik”这个术语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来表明感性认识的理论,规定了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标志着美学学科的诞生。

鲍姆嘉登因此被后人称为“美学之父”。

Aesthetik的原意是“感性学”。

鲍姆嘉登在此规定了美学的研究对象,认为美学是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是“感觉的科学”,并且明确地把审美活动归结为感性认识,认为应该有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感性的审美,应建立专门的“感性学”,这就确立了作为感性认识的“美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存在的合法性。

二、康德论述美的四大特点

康德从质、量、关系和情状四个方面分析了审美判断和美的特征,揭示出其中的一系列二律背反:

1.美不涉及欲念和概念。

康德提出审美是一种趣味判断,他认为趣味判断是以情感为内容的,它不同于单纯的快感。

它与逻辑判断也不同,逻辑判断涉及概念,趣味判断不是一种理智的,而是一种情感的判断。

2.审美判断是单称、主观的,但仍普遍有效。

审美判断是个人的意见和单称判断,然而却有普遍性。

因为我认为美的不是从我自身的利害计较出发得来的,而是引起我的认识功能的和谐的自由活动。

这是人人都有、人人相通的“共通感”。

3.美是没有明确目的却又符合目的性的。

判断一朵花的美,并不要先弄清花的概念、用途,这就是没有目的性的概念,但却能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的自由的活动,所以它是美的。

因此美就是那种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没有概念的纯形式,而又必然为一切人所喜爱。

4.凡不凭概念而被认为必然产生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

因为美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原因造成的,美作为合目的性形式,不存在于现实对象的形式本身,而是在于审美判断者的心境和快与不快的情感之中。

三、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1.美来源于实践中的自由创造。

美如何在实践中产生:

(1)劳动创造了美:

生产劳动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目的的活动,人能根据具体情况的改变和发展相应地改变设计蓝图,能“按照任何一种尺度”进行创造,也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规律即人的本质规律,美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即劳动实践的本质。

(2)人与人交往中产生的美:

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社会斗争中创造的美,其实质是人与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交往美,社会美根源于人与人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

2.在自由创造中如何产生美:

(1)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在生产物上必然打上人的意志的烙印,表现着人的目的性和人改造自然的创造力量,所创造的对象则是人的作品也是人的现实,是人身的“对象化”和肯定

(2)在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

劳动的产品能在它的静的存在形式中看到人类的创造劳动和人自身的力量、智慧与才能。

 

四、美和真善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真”是指客观世界自身变化、发展的规律性。

真理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善”是指人类的内在目的性、功利性。

也就是指符合人的目的性。

3.真是美的基础:

美的产生是人在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

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

人的实践活动只有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的目的。

4.善是美的灵魂:

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它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他们的利益。

因此,美的事物是一种肯定的有积极意义的生活形象。

5.真善美三者是和谐统一的:

三者就其历史的发生发展来说,只有当人在实践中掌握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即真,并运用与实践,达到了改造世界的目的,实现了善,才可能有美的存在。

做为历史的成果、作为客观对象来看,三者是同一客观对象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起的三个方面。

五、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1.美的相对性

(1)受客观环境制约:

美不是绝对不变的,它会随着特定的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受主观的制约:

从主体属性方面分析,美有着突出的个体化特征,它以主体特殊的心理感受和选择为基本形式,是审美判断相对性的主要表现。

2.美的绝对性

(1)美中蕴含的真与善是不能随意抹煞、否定的。

虽然美是以个人爱好、趣味表现出来的,但由于审美判断的对象总是一种客观而真实的存在,有着客观的属性和具体的社会内容,因而反映在审美判断过程中,也会体现某种普遍性与共同性,不能随意抹煞、否定。

(2)相对美的长河组成绝对美

六、美产生的基本特征

1.美产生于劳动:

这是美的本质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对美的来源的结论,因此,美的事物之所以美在于它是经过了人类能动创造的社会实践的劳动而产生和具有了一定的审美价值,美的对象、美的事物,例如自然界的雄伟的山峰,鲜艳的花朵;社会生活中的豪迈的劳动场面,英雄的崇高形象,之所以无不给人以状美或优美的种种情感感受,正是有于它们是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具体的生活体现。

被赋于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凝结和概括了人们的能运创造。

2.艺术品的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艺术不是并不属于物质,它属于一种思想,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思想,因此它只能借助于物的形式表达它的思想。

人类认识深刻的是他们所熟悉的东西,越熟悉就越能够发现它的灵性,随之审美的表达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现在甘肃境内的岩画,有极高极高的审美价值那些“野鹿、野猪”是为了狩猎,也就是为了能逮到它们,才把它们画下来,以好让族内成员吃饱,繁衍。

 

七、社会美的范围及其特征

1.范围:

(1)实践活动的美

(2)实践成果的美(3)实践主体的美

2.特点:

(1)与社会实践直接联系:

美是本质上社会实践的生活。

社会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都是非常直接、非常明显的,生产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美直接来源于生产劳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活动。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美,也直接来源于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在交往活动中体现出哪一些语言、行为、思想是善的,是美的,哪一些是恶的、丑的。

(2)与社会功利性密切联系:

美是一种价值。

美对人总是有用的,然而,美的效用都不在于经济实用,也不是纯粹的道德工具,它是通过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个体自由、全面地发展。

社会美最初都明显地附丽于与人的实践有用有利的事物,对人的实践无用有害的事物本质上是不能成为美的。

善虽然不就是美,但它是美的前提、基础和内容,在社会领域,美与善是直接统一的。

(3)与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社会美的内容直接就是人们在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

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的审美关系必须受制于物质条件、政治条件和其他精神条件,并随这些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例如:

封建时代自然经济的田园风光,有别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都市化的乡镇。

八、自然“人化”的形式

是指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和掌握客观的自然规律,支配自然,改造自然,使之为我所用,使自然社会化,人化,使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物上得到感性显现,赋予自然以社会属性的意义的过程。

1.自然物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烙印,使得人们得以从中直观自身,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在世界不断地转化为人类世界,使越来越多的“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人类世界的范围不断扩展。

2.自然物作为人类可亲的生活环境而具有“人化”的意义,从而获得审美价值。

3.自然物作为人类生活的象征,显示审美意义

九、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区别

黑格尔认为:

“艺术美高于自然。

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

1.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具有集中性。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存在的万物千姿百态,但它们往往是彼此孤立的、分散的、个别的美的现象之间,常常缺乏明显的内在联系。

而相反的是艺术家就把这些分散的美集中起来,进行艺术的加工,创造出美的意象,这样,艺术美就比现实美更集中、更强烈、更有普遍意义了。

2.现实美具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纯粹性。

在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往往是美与不美的共同体。

这种美与不美并存于一体的现象,就使现实美显得较为复杂、粗糙。

艺术美则不然。

艺术家在创造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总要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要把现实美中附着的不美部分“清洗”掉,并且在形式上使之更符合美的规律。

3.现实美带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久性。

由于现实美一般总是处于活动状态中的,因而它是不稳固的,易于消失。

即使是人的美(现实美的最高表现形式),也不可能青春永驻。

同时,艺术美是艺术家在对客观现实审美反映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创造的物态化表现,这种艺术美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可能跨越时间和空间,流传久远。

就如人类辉煌的希腊艺术,至今还在给与我们一特别的艺术享受。

十、意境与传神的区别

意境须象征,传神是表现。

传神的核心在于以形写神:

1.意境主要是运用艺术意象,在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如竹象征气节,兰象征清高等。

2.传神是指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内在精神,把对象的本质特征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是艺术中的一种美的境界。

3.以形写神要旨在于不直接描绘对象本身,而是渲染其“表现”,例:

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藏古寺。

“以形写神”例释:

A.诗歌:

诗中有画。

 

a.诗歌语言蒙太奇手法能够创造“诗中有画”的意境。

“语言蒙太奇”手法最常见的是直接采用实词组诗。

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诗歌语言蒙太奇与电影蒙太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于坚的诗歌《四月之城》中的一段:

“四月之城裸着手臂打着洋伞在暖风中散步 门开了窗开了阳台开了孩子们开了所有的年轻都开放了……四月在抢购尼龙 抢购衬衣红裙太阳帽抢购夏天” 

B.绘画:

以静写动。

 “静”即物质(形式)美,“动”即精神(内在)美。

 雕塑、摄影贵在表现“动象”。

“动象”即由第一现状到第二现状之间的瞬间。

 例1. 《掷铁饼者》、《自杀的高卢人》。

例2.摄影时的笑容。

C.音乐:

以情带声。

11、形式美的构成

1.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

色、形、声。

形式美的构成,是指其感性质料,主要包括色彩、形体和声音等。

(1)色彩色彩是光作用于物体所给人的一种视觉反应,它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色彩具有情感性,色彩刺激能影响人的情感或情绪。

鲜艳明亮的色彩可以使人兴奋,晦暗浑浊的色彩则使人感到压抑;红色和黄色给人以温暖、热烈和喜庆的感觉。

另一方面,色彩又具有象征性。

如红色象征革命,黑色象征死亡,白色象征纯洁。

京剧脸谱也以不同色彩象征不同的人物性格:

红脸表示忠义,黑脸表示憨直。

(2)形体形体以线条为基础,由点线面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

除了有平面和立体之分,不同的形体还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例如,圆形和球形给人以柔和完美之感。

方形则给人以刚直、方正之感;金字塔式的三角形给人以安稳感,倒三角形则给人以倾危感;高而直的形体有挺拔和险峻感,宽而平的形体有平稳感。

中国的太极图首尾相衔,彼此包孕,给人以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无尽感。

(3)声音声音又称音响,高低、强弱、快慢不同的音响,可以带上不同的情感意味。

近代实验美学应用各种仪器测验也证明,声音不仅影响人的神经,而且对血液循环、脉搏跳动、呼吸活动都有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低音凝重深沉,高音高昂激越;强音振奋,弱音柔和;急促的声音显示紧张,缓慢的声音显示舒缓;乐音悦耳动听,噪音烦躁不安。

2.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组成规律:

匀称与比例,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和谐,和谐(多样统一)

(1)匀称与比例:

匀称则指一事物各部分之间合乎一定比例关系或比例恰当。

比例是指事物形式因素中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合乎一定的数量关系;它们是一切形体造型的普遍法则,也是人们对形式因素最基本的认识之一。

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曾认为“黄金分割比例”最美,用数字表示则为1:

或大约五比三,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各个部分就是按这一比例绘制的。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如报纸、图书、邮票、照片等,也大都采用这一比例。

(2)对称与均衡:

作为一种体现了事物各部分间组合关系的最普遍法则,由于对称保持了整齐一律的长处,同时避免了完全重复的呆板,既显得庄重、安稳之感,又起到了衬托中心的作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

天安门前的华表与金水桥、故宫的角楼等建筑的对称布局,以及中式客厅的摆设、日用品的设计等,都有着对称的形式美。

东汉铜雕《马踏飞燕》,马的三条腿都腾空而起,只有一条后腿踏在一只飞燕背上,由于飞马的倾斜角度和前后身体的重量比例均衡,因而在充满动感之际,又有一种均衡感。

其他如盆景、插花、室内布置等设计中,也常常利用这种形式美规律。

(3)反复与节奏:

节奏韵律意大利达·芬奇《蒙娜丽莎》节奏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有秩序、有规律的反复。

构成节奏有两层变化关系:

一是时间上的间隔与连续所产生的变化过程,二是力量的强弱变化。

这两种变化有规律地组合起来,并加以反复交替,便形成节奏。

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节奏现象。

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寒来暑往、潮起潮落等,是自然的节奏;日做夜眠、一张一弛、一日三餐、起居有序,则体现了生活的节奏。

韵律比节奏内涵丰富,它在节奏基础上形成,并被赋予了一定的情调,呈现出特有的韵味和情趣,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节奏。

中国古典诗词的押韵、平仄、对仗,构成了诗的韵律,欣赏者要反复吟诵、潜心品味,才能得其“韵外之致”。

(4)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又称和谐,是形式美的高级法则。

“多样”指整体所包含的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区别和差异性,“统一”则指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共同性及整体联系。

所谓多样统一,就是把有差异的多种形式要素有机组合起来,在整体中融合消除差异性,使形式之间协调一致,寓变化于统一,因而它包含了多种形式美法则,是对单纯齐一、对称均衡、比例匀称、节奏韵律等规律的集中概括。

同时,多样统一也体现了自然及人的生活中的对立统一现象,如形有大小、方圆、高低、长短、曲直、正斜,质有刚柔、粗细、强弱、润燥、轻重,势有动静、急徐、聚散、抑扬、进退、升沉。

这些对立因素统一在艺术形象上,就构成为和谐的形式美。

必须看到,上述形式美的规律都不是绝对的,随着人类审美领域的不断扩大,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形式美的各种规律也会不断丰富、发展。

十二、康德关于崇高的理论

1.崇高和美的差异:

(1)美只涉及形式,崇高则涉及无形式:

美与对象形式有关,是形式上主观合目的性,美受形式限制。

崇高的对象特点是无形式,无限制,无规律,数量上无限大,力量上有无比威力。

美所表现的是来自感性,知性的不确定概念,而崇高则是来源于理性的不确定概念,崇高更多涉及量,美涉及质。

(2)美感是单纯的快感,崇高则由痛感转化为快感:

在美感性质上,美是直接单纯,积极的快感,美直接引起快感,崇高要求生命力经受瞬间抑制再以加倍的能量溢出,前者是肯定的快乐,后者是否定的快乐,与惊奇、敬重接近。

(3)美在对象,崇高在心灵:

在主体思维形式中的差别:

美是想象力与知性的和谐运动,崇高则是想象力与理性的相互斗争。

美可以在对象形式中找到根据,崇高的根据则完全是主观的,崇高没有形式,只涉及理性的观念。

2.崇高的分类:

(1)数量的崇高:

数量的崇高指体积的无限大,当对象体积大到感官和想象力所达极限,于是主体心中被唤起要求对对象予以整体把握的理念概念。

真正的崇高,只在人情中,而不在自然。

是自然事物的体积在主体心灵中引起无限大的观念,称之为崇高。

(2)力量的崇高:

一方面是说力学的崇高事物有着巨大的威力,在主体的想象力已不足以获得一个对它的领域做审美判断的大的估量的相应尺度。

力学的崇高,指的正是主体心理上精神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战胜自然的力量和气魄。

它唤起理性力量,把自然对象唤起的恐惧的痛感转而成为对自身尊严,力量的崇高感。

十三、优美与崇高的差异

1.优美是已经实现了的统一体,崇高表现为统一的过程:

优美并不表现为现实界对立双方的抗争,而是表现对立双方矛盾的解决。

如狂暴的大海,是自然界力的较量,它所显示的不是优美而是崇高,在呈现风停浪静、碧波帆影之时,它所显示的就是优美了。

人类社会生活也是如此,严重的阶级冲突,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所显示的也不是优美而是崇高,唯有冲突得到解决,斗争趋于平息,整个社会出现安定平和时期,才显示出生活的和谐、谐调优美。

2.优美不是压倒性的统一而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崇高是压倒式的统一:

这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

优美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崇高则是内容压倒形式。

这种和谐,是人与对象,人与自然、人自身内部都处于和谐状态的一种美感经验。

没有任何人与自然、人与对象或人自身内部的冲突、争斗的痕迹,而是一种内在与外在的和谐。

崇高则不同,是客观规律压倒实践活动,内容压倒形式,事物激烈动力的形态表现这个统一。

以不规则、非常态的形式显露出实践与自然严重斗争的痕迹。

这种对立与斗争在不同的崇高的形态中又有不同的表现。

如巨大的群山,海洋,天空,银河等,在我们的心理感受中摧毁了我们的感性经验形式,使我们的感性形式和尺度无法立刻把握它们,使感到自己渺小、微不足道,对于这种客观规律,我们被它的内容压倒了,得不到了真善美的统一,由些产生了巨大的压迫感、恐惧感和恐惧感,甚至威胁到我们的直接生存,但是,我们并没有被这种东西所压垮,而是在心理上立刻诉诸内心中理性的无限和想象力的无限,使我们能够与压迫我们对象进行较量,把我们提升到超越这些引起恐惧、恐怖、压迫我们的客观体之上,使我们产生了一种理性的力量,并坚信我们能够战胜一切。

在这种内心中唤起的理性力量超越对象的压迫,并使我们感受到理性的“无限”,进而使我们获得了崇高感。

因此,与优美表现出的娇小、平滑、精细、矛弱不同,崇高对象的感性特征是粗糙、巨大、怪诞、硬瘦。

正是崇高的这种感性特点使它与优美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3.美中不包含丑,崇高中则包含着丑:

  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主体与客体之间均处于协调和完善状态。

其外在形式呈现为柔媚、优雅、纤巧、秀丽、飘逸、安宁、淡雅的美。

自然景色:

杭州西湖;人物形象:

蒙娜丽莎、维纳斯。

崇高以不规则、非常态的形式显露出实践与自然严重斗争的痕迹。

崇高对象的感性特征是粗糙、巨大、怪诞、硬瘦。

正是崇高的这种感性特点使它与优美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因此,崇高中包含着由丑引起的不快、压抑、痛苦感。

当然,崇高包含着丑,但并不等于丑,因为它要在冲突中达到或趋向于新的和谐状态,即从不快、压抑、痛苦提升到独特的审美快感。

卡西莫多的外貌丑陋,但是他的内心却是高尚的。

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爱斯梅拉达,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

 

十四、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悲剧来源于两种“普遍力量”之间的冲突,因而冲突双方各具片面的正义性。

黑格尔明确提出:

理想的悲剧冲突,不应是由于个人原因和偶然因素而形成的;如果不能分别代表一定的“普遍力量”、即一定的伦理理想,就没有形成冲突的足够理由

1.互相冲突的理想都是正确的:

冲突双方所代表的“普遍力量”或者伦理理想,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如果一正一邪、一善一恶,也不会成为理想的悲剧性冲突。

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为例,《安提戈涅》之所以是一出理想的悲剧,就因为一方代表着骨肉亲情,一方代表着国家利益;就任何单独一方而言都是合理的、正义的,但是这两种合理、正义的“普遍力量”却恰好都必须破坏对方。

2.成全一方就必须牺牲另一方:

某一理想的实现就是要和它对立的理想发生冲突,破坏它或损害它,那个对立理想的实现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所以它们又是片面的,抽象的,完全不符合理性的。

这是一种成全某一方面就必然牺牲另一方面的两难处境。

3.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遭受痛苦或毁灭:

就他个人来看,他的牺牲好像是无辜的,但是就整个世界秩序来看,他的牺牲却是罪有应得的,足以伸张永恒正义的。

他个人虽然遭到毁灭但他所代表的理想却并不因此而毁灭。

4.结局是“永恒正义”的胜利:

黑格尔的悲剧观还是具有一定的乐观主义因素,他强调悲剧通过双方的冲突,扬弃了各自的片面性,悲剧所毁灭的是双方的片面性,肯定了双方的合理性。

例如在《安提戈涅》中,两种伦理理论相互冲突,在冲突中两者的片面性被扬弃,国家和家法都得到了肯定,这就是所谓“永恒正义”得到了胜利。

十五、审美性的笑的根源

笑来自于本质与现象的不协调。

本质(愚蠢、迟钝、吝啬等)与现象(聪明、灵敏、大方等)的不一致。

例:

落差、自以为是的落差更加幽默

形体、言语和动作三方面,构成人的喜剧性。

形体看,形体的夸张或扭曲,常常引人发笑。

从言语看,它的喜剧性表现在滑稽与幽默上。

至于动作和作为,也常常以它们的荒谬性和滑稽性,来产生喜剧效果。

单纯的形体、言语、动作还足以构成喜剧性。

喜剧性的对象,还应当被嘲笑。

不能单纯说生理上的愉快,还应当有一定的心理内容,能够对对象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审美评价。

真正的喜剧性,诞生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扭曲。

诞生于把异化的、扭曲的人的本质力量加以夸张和炫耀,造成表里不一、内外不符、荒谬怪诞、矛盾百出、引人嘲笑和讽刺。

十六、笑的功用

1.社会公用。

对丑恶现象进行鞭挞

2.个人功用。

平衡心理,增强优越感。

3.副作用。

会造成误伤

十七、美的欣赏的主客观条件

(一)客观条件。

对象自身的性质:

审美对象的客体不只是外部世界给予的欣赏者,不只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还是主动积极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因为美的欣赏之所以令人感到兴味无穷恰恰不在于欣赏者被动地接受了什么而在于他主动地发现了什么、补充了什么。

,要形成具体的美的欣赏关系审美主体应具备相应的审美条件。

(二)主观条件。

(1)健全的社会化的审美感官(眼睛、耳朵):

要形成具体的美的欣赏关系审美主体应具备相应的审美条件。

因为审美主体反过来决定着对象能否成为审美对象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审美对象决定着主体所获得的审美愉悦的强弱及特点。

如先天失聪者对优美的旋律不可能获得审美愉悦。

对美的感受能力是进行审美活动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审美活动从对美的对象的感觉开始。

发现美的能力依赖于这种感觉创造美的能力也以这种感觉为必要前提。

如果离开了眼睛、耳朵这些感觉器官就不可能产生和形成对美的对象的感觉也就不可能建立审美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伟壮观先天的聋、盲人无法领略。

因为他们不具备健全的感觉器官审美对象,难以如实地反映到他们心中主客体之间也就不可能建立审美关系故迷人的景色、动听的旋律对于他们来说难以感受到它的存在更不用说领略其中的美了。

(2)必要的审美修养:

要正确领会艺术作品的精髓、感受其魅力、获得美的享受需要一定的审美修养因为主体的审美修养对审美欣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首先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相关知识要有足够的储备。

审美活动包含理解的因素。

人的审美活动不只停留在感觉阶段,它必须向与感觉阶段紧密相连,而又比它高级的阶段发展,即审美主体通过对感觉所获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取舍、加工的阶段。

感觉阶段各种现象向我们涌来我们只能逐个去感受这样所得的审美材料尽管经过了选择但还是原始的、相互之间缺乏联系的。

可是重要的就在于这种联系。

要发现美就必须具备把感觉所得的材料联系起来的能力。

(3)要有与审美对象相关的必要知识储备;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

百合花象征玛丽亚的重负;十字架象征耶稣受难;迷路的羔羊象征圣教的信徒。

同样是女人的画像,苏珊娜代表正义,而拔士巴象征邪恶。

还有许多英雄人物,如摩西、大卫,以及画面表达的圣经故事,都是西方古典绘画艺术中的重要题材。

人们形象地比喻两希(古希伯莱、古希腊)文化像母亲丰满的乳房,哺育了西方文明。

如果我们对两希文化一无所知,就根本无法欣赏西方古典艺术。

\例如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理解,一般人是从日常生活中登楼的感受,理解为登高些,可以看到更多的景物。

而胸怀大志的人,有政治抱负和高素养的人,是理解这是抒发一种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道出要站得高才能纵观全局,方能看得远的哲理。

(4)审美心境:

不同的心境可以使人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染上各种各样的感情色彩,以致影响到人们的整个行为的表现。

我们在生活实践中往往会有这样的切身体验:

在情绪欢快的时候欣赏周围的景物,就会觉得山欢水笑,鸟语花香,生机盎然;而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