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4949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docx

《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docx

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

每天评论10条,月平均招6位学生!

你会这样运营朋友圈吗?

传统招生方式主要利用传单进行宣传,但是一张传单的阅读时间是2秒,对大脑的刺激非常小。

相反,线上的微信文章,阅读时间为1分钟,传递信息更有效。

今天我们继续聊一聊如何运营朋友圈。

一、我们为什么要用朋友圈?

二、如何让你的朋友圈吸引家长眼睛?

三、如何让学生家长主动转发?

四、最简单的微营销:

评论家长朋友圈

 

我们为什么总是打开朋友圈?

 

许多人每天要打开朋友圈十几次,所以,朋友圈是我们必须要拿下来的战场。

为什么我们每天像着了魔一样打开朋友圈十几次?

朋友圈可分为两类人:

熟人和生人。

对于熟人,看朋友圈,其实是满足了我们窥探别人隐私的需求;对于生人,朋友圈满足了我们扩展人脉、获取信息的需求。

微信官方有数据称,80%的人会通过朋友圈阅读信息。

微信朋友圈是以内容决定传播量,同时借助社交传播。

从营销来说,微营销就是借助自媒体,建立自己的品牌,进而传播自己的口碑。

相比传统传播媒体,自媒体传播可以让口碑传播速度提高百倍千倍。

如何让你的朋友圈吸引家长眼睛?

 

现在的信息传播,不再是强行装入受众的大脑,而是润物细无声地潜入人的大脑。

载体可能更多的是一个好故事,好活动等等。

1.人人都爱听故事

朋友圈是个一个碎片化信息平台,大量信息会在上面出现。

一些简短的句子、图文、故事,会因为有画面或者情节,更容易引发阅读且更容易吸引家长注意。

我认识一位徐州的校长,他就比较擅长通过故事来编写朋友圈状态。

他现在每天评价发布三条内容:

第一条是关于教育的寓言故事;第二条是学校学员的提分经历或者家长教育孩子的历程;第三条是关于老师的成长历程、授课经历等。

通过故事化描述,评论往往都在10条以上,家长也会咨询一些课程的问题,每月都可以给他带来几个稳定的生源。

上面这条朋友圈是关于教师对教学的总结,如果直接写“孩子接触英语的第一年如果成绩……”,这种说教式的内容,在朋友圈里见得比较多,关注度也不会高。

如果加上背景、人物、情节,就增加了图文的可读性和可趣性。

故事的结尾可以进行一些学校软文的灌输。

朋友圈发故事性的文章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

教培机构最大的素材来源是学生。

a.学生的变化

肯定有很多孩子来机构上课以后,提升了自己的成绩,学习习惯也有了改善,可以以此为素材。

b.00后学生价值观问题

00后学生价值观问题,也是家长比较关系的话题。

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总结一些案例,通过故事性的语言,传播一些比较好的家庭教育理念。

c.励志故事

家长:

成功的教育理念、某些家长的困扰、家长和老师的沟通

除了学生之外,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长了。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很多家长有许多比较好的教育理念。

我们可以和家长交流来收集这些素材。

比如王妈妈如何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李爸爸如何为孩子选文理科,家长和家长交流,其实是最容易产生共鸣。

校长:

个人开校历程、教育理念的改变、培训老师的经历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我们都可以将自己从事教培行业的见闻,心路历程,写成一些小故事发布出去,包括开校的经历、教育理念的变化或者培训老师的一些经历。

老师:

个人教育经历的回忆和思考、教学的历程、同事之间的探讨

老师在工作中,每天都需要教研、备课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可以要求老师记录一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想,同事之间转发到朋友圈。

老师每人一周写一条,也会有源源不断的内容产出。

同行:

同行交流、行业见闻(赞美同行也是一种美德)

校长经常会出去交流,在和同行交流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很多感想和感悟,可以将这部分内容编辑发布。

这样也可以让家长对我们进一步了解、产生兴趣,进而进行咨询。

有的校长经常也会在朋友圈发布一些故事来吸引眼球,但大多故事都是脱离教育主题的,这样的吸引带不来关注,反而会降低你在家长心里的地位。

一味地哗众取宠是不可取的。

要用心去观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好内容产出。

2.满足表现欲

为什么大牛都喜欢混知乎呢?

因为知乎能找到一种被证明的感觉。

这是我在创办360家校云时发布的朋友圈。

我在朋友圈发布了几个商标,让大家进行评选,创造了朋友圈600条评论的纪录。

这个活动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呢?

满足用户证明自己审美的需求!

如果你只是去宣传自己的课程,你的朋友圈是很难受到关注和评论的。

有个校长朋友曾经在朋友圈发布寻狗启示,收到了几十条回复,竟然最后招到了3个学生。

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提出过一个称为“好人效应”的销售法则:

当用户给你一个小的帮助时,他会倾向于给你一个更大的帮助!

当销售人员进门推销的时候,被拒绝的概率肯定非常大。

如果他先进门要杯水或者借厕所用一下,当主人给她提供一个小的帮助的时候,往往能更加促进产品的销售。

比如:

“马上要进入寒假了,各个学校的寒假放假是怎么安排的呢?

麻烦各位家长告知一下。

”通过这种方式,给家长一个帮助我们的机会,家长在回复的时候,可能会提前想到给孩子寒假补课的想法,这样就有可能带来咨询。

3.恐惧感

即恐惧营销。

当人们感到恐惧的时候,大脑的某部分功能会被激活,从而分泌一定的肾上腺素,从而短期内能提高人体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让人从轻松的环境脱离出来,更加留意周围的信息。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恐惧感去激发家长的教育痛点,从而吸引家长的注意。

恐惧营销是一种很容易被滥用的营销方法。

比如,当我们告诉家长:

“孩子不学习书法,在高中就少了一个升学的途径。

”家长并不会很在意,相反家长可能就会更注重孩子文化课的成绩。

但是你告诉家长:

“学习书法,可以在高考时再提高10分”就容易勾起家长让孩子学习书法的需求。

这里分享三个朋友圈恐惧营销的原则:

a.释放恐惧:

当前就有可能发生!

b.增加紧迫感:

很可能频繁发生!

威胁的易遭性,往往比严重性更容易受人关注。

如果没有让人感到威胁时刻都会发生在我们身上,那就几乎没有效果了。

如果你告诉家长:

“孩子一年级不学英语,孩子英语以后就跟不上。

”这样家长感觉这种威胁还没有迫在眉睫,就不会产生一种恐惧感,也就没有消费的冲动。

如果你告诉家长提前学英语,对孩子勇于表现自我很有好处,这样就会让家长感知学习英语带给孩子当前的益处。

如果你在中考之前,宣传:

如果孩子中考前不能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考就容易发挥失常,然后再推出自己的串讲班,就能引起家长的特别兴趣。

一个远的威胁远不如一个近的威胁对人的刺激感明显。

c.降低解决方案的难度:

代价最小方案!

只是唤起恐惧,但是并不能让人觉得你能解决这个恐惧,这样的营销就失败了,或者解决这个恐惧的费用比较高,也会削弱用户购买的冲动。

案例分析:

这是一家机构年后开学前做的一期寒假收心强化班的宣传文案,目的是做春季的前期招生,开学后续班转化为春季学员。

这个文案想利用家长担心孩子春节玩耍过多不能快速进入新学年学习状态的恐惧心理。

但是,家长面对这个文案接收到的信息是:

寒假前让孩子上辅导班肯定会受到孩子的强烈反抗。

家长不能意识到寒假前上辅导班的必要性,而且课程免费的信息也没有在题目中体现出来,所以解决恐惧的成本也是未知的。

这个方案可以修改成这样:

年后:

大人上班没状态,孩子开学怎么办?

把孩子免费送过来,我们来给他收收心!

年后在集体的环境中大人一般需要三四天的时间才能恢复工作状态,孩子开学后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转化寒假的疯玩状态,重点小学已经短信要求家长开始帮孩子收收心,找状态,开学前,把孩子免费送到XX教育中心,我们为孩子准备科学丰富的课程,让孩子在无压力的情况下逐渐恢复学习状态。

转发此条信息,免费来上收心课!

报名电话:

88888888

a.释放恐惧:

自己上班没状态,孩子也好不到哪去

(通过家长能感受的,自己年后上班就没状态,孩子的状态也会更糟糕,这样就释放了恐惧)

b.增加紧迫感:

重点学校已经通知家长了,我们的孩子可能已经落后了

(利用重点学校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家长的恐惧和紧迫感)

c.降低解决方案的难度:

培训机构免费帮孩子收心。

(有个恐惧感,该怎么去解决呢?

估计很多的家长喜欢选择逃避,我们可以开设一次开学前的收心课,这样就会用很小的代价,来弥补自己的担心)

如果要写成推文,可以在这个文案的基础上,介绍学校的环境和课程安排,顺便附上购买链接,收10块钱。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假如家长的手机没有开通支付功能,或者没有微信支付的习惯,很可能就打消了他的念头。

所以只需要开通报名功能就可以,付费可以线上线下都支持。

如何让学生家长主动转发?

 

转发是一种社交功能,转发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用户,增加公众号的粉丝。

当我们看到一篇比较好时,我们不一定都会选择转发。

什么样的文章,可以增加家长的转发欲望?

先看一个营销实验,这是我在两个家长群里曾经做的一个实验:

营销实验:

1群:

一天转发3次某培训机构的招生硬广,奖励2元红包。

 

2群:

没有奖励,转发文章:

某某市一对一教育机构排名。

结果:

1群转发率67%,但一天内删除掉80%。

家长内心是不想转发广告的,之所以转发,是因为可获得一些利益。

2群转发率85%,仅2人删除。

用户倾向转发的文章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大家转发文章,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大多都和自己切身相关。

1.社交货币——让发布的内容带有社交属性

分享信息本身就是一种很愉悦的事情,并且收到大家对你的认可的时候,无疑会大大增加你的愉悦感。

成功案例:

艺考学校的社交化传播

某艺考培训学校在考试结束之后,让学生来学校领取证书时,专门安排一位美女老师给大家颁发,孩子纷纷拍照发布朋友圈,在同学当中引起了广泛传播。

美女老师站在学校前台拍照,通过给孩子创造社交货币来达到宣传学校的目的,一个活动就能辐射到上千人的潜在客户!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元素。

传播元素:

美女老师;传播者:

领证书的学生;传播的要素:

证书和前台标示。

如果没有证书,一些生源不会上门。

我们在做活动时,千万不能自嗨,而忘了我们活动的目的。

很多校长会做一些投票活动。

但真正能够带来生源的投票活动却没有几个。

什么样的投票能在吸粉的同时,传播我们学校的口碑和品牌,让投票者参与到我们的活动当中?

投票的时候,很少有学校能想到为投票人设计另外一个活动,让家长在投票之后,可以在公众号上停留更多的时间,从而带来一定的上门量。

和教育无关的自嗨内容虽然能带来转发量和关注,但最终对品牌的推广没有意义!

不能为了转发而发文!

2.实用性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认为转发=阅读。

转发文章是社交的需要,转发实用性文章能给别人带来方便,也能给自己带来社交的货币。

很多人喜欢传播实用性的文章和文字,比如:

《中考必备的20个化学考点,替孩子收藏一下》

《一定能用到的10个语法知识点》

《命题组长告诫你的5条考前注意,增加20分的金科玉律!

这类文章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增加粉丝。

这种文章的题材虽然很广泛,但是当我们公众号这类题材文章太多的时候,有可能会使我们公众号的定位不是很清晰,这类文章单纯只是为了吸粉。

这里分享两个实用性文章的发布技巧:

1.每篇文章结尾加上学校老师感悟和建议。

和培训机构完美结合在一起。

2.每篇文章不断更换题目持续发布。

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的工作量。

最简单的微营销:

评论家长朋友圈

 

家长为什么会发朋友圈?

寻找存在感。

当我们在评论家长的状态的时候,其实就增加了家长的存在感,家长也就更愿意关注你的信息。

培训机构的课程与其说是产品,不如说是服务。

当你选择教培机构的时候,你更容易选择朋友推荐的,老师推荐的或者身边的亲戚朋友开办的。

同样是去上辅导班,为什么不让孩子去一家认识的呢?

如何评论家长的朋友圈?

家长的朋友圈内容无非是以下五种内容:

生活动态、转发文章、人生感言、寻求帮助、微商。

评论家长的朋友圈,唯一的原则就是:

不要点赞。

Nozannodie!

点赞是一种敷衍,特别是来自于陌生人!

1.生活动态

基本包括这几个方面:

晒孩子、晒美食、晒老公、晒旅游、晒太阳,家长朋友圈发这些内容的关键是为了刷存在感,吸引大家的评论。

首先,描述动态信息,这是为了证明我们在看他发布的内容,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互动。

比如,家长是晒去三亚旅游。

可以评论:

这里风景很漂亮啊!

山美水美人也美!

这是在哪拍的啊,找时间我也要去看一看。

晒美食。

你可以评论:

xx市还有这么一家餐馆啊!

沙拉看起来不错。

位子难定吗?

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和家长进行简单的互动。

2.转发文章

转发文章是社交的需要,代表了转发者的一种观念,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转发者的价值观。

首先,粘贴文章的语句,表示我们真的阅读了。

然后,发表一定的感想,表示我们和家长有一定的共鸣。

人们都喜欢和自己情趣相投的人交朋友。

在写感谢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句,表明自己对文章某一观点的看法。

如果是教育类的,也可以举例自己的经历,来提高家长对机构的认知和认同。

3.人生感言

大多都是家长的一些感悟。

每一个人生感言,都是一个故事。

这时往往是家长感情澎湃的时候,内心往往是打开的,更容易走进他的心理。

一句赞美、一句安慰都可以瞬间吸引他的注意。

首先,赞同他的内容,比如:

“说的很有道理啊”、“事实真的是这样的”。

然后,与家长进行互动,比如某个孩子感言孩子教育的痛点,我们可以回复:

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长大了会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还可以举个以前的例子等等。

4.求助帮助

当家长在朋友圈寻求帮助的时候,你的转发也是对他最大的支持,也是让他能记住你最好的时机,如果你能直接给他解决问题,这样是最好的。

转发之后,可以回复家长,已经转发出去了,如果有回复,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这样你发布的信息也就更能引起他的注意,如果我们和家长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就能源源不断的接收到家长的咨询。

5.微商

家长如果做微商,他最需要的就是产品的直接销售和影响力的扩大,我们可以偶尔转发他的广告,如果有顾虑,可以给这位家长设置标签,转发的内容只给部分人看到,具体如何操作可以XX一下,如何给微信好友设置标签。

朋友圈营销,首先我们要有大量的家长好友,这个我们可以通过机构市场部门收集的家长电话进行添加,验证信息可以设置为“英语王老师/数学张老师定期做英语/数学免费讲座”,不要加机构名称。

另外可以通过搜索附近人,按目标年龄段进行添加。

校长们不要小看朋友圈的招生效果。

实践证明,每天坚持评论10条,一个月平均能招到6位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