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5557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

课时:

1课时课型:

新授课主笔:

审核:

高二备课组

班级:

________组别:

______姓名:

_________学号:

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说出传统文化的含义;解释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2、举例说明传统文化的特点

3、结合实例,说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说明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说明传统文化的特点;说明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三、学习过程

(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本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影响

1、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是在形成并保留在,具有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特征:

(1)从、、、、等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性。

(2)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和传统文化崇尚的“浩然正气”,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性。

这种性既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同时,它的具体内涵能够。

(3)“每逢佳节倍思亲”体现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性,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和,是维系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

果,传统文化也会起、的消极作用。

4、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态度

(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克服,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才能,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态度应是:

具体解释为,对于,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必须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二)合作探究,理解知识(高考经典例题)

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三)自我检测,运用知识

1、2011年6月11日上午,北京市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启动暨2011年文化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在永定门南广场举办。

……中轴线现存的主要文物建筑包括永定门(复建)、燕墩、天坛、先农坛、正阳门、太庙、社稷坛、天安门、故宫、景山、北海、皇城墙(地安门内大街)、普度寺、万宁桥、火神庙、鼓楼、钟楼等,从《文化生活》方面,正确的理解是()

A、中轴线文物建筑具有很好的考古价值

B、中轴线文物建筑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东西方文化的凝结

C、中轴线文物建筑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D、中轴线文物建筑价值连城,具有收藏价值

2、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地说:

“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

”这是发生在“佛山传统文化知多少”论坛上的真实情景。

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加强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

这是因为()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发展就没有继承②传统文化具有相继承性

③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④传统文化制约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

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5、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就是“和”。

它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与发展问题的关系,包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进入21世纪,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渗透着“和”的文化思想。

这说明“和”的传统思想()

A、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性B、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是变化发展的,不可捉摸D、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

6、2011年4月1日,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以“走进清明源地,体验清明文化”为主题,通过祭祀、展览、民俗等多种形式,展示清明(寒食)节的起源、文化内涵、传承与发展。

对上述材料正确的认识有:

()

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②传统文化就是对传统习俗的继承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对传统建筑、传统习俗、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的继承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7、2011年2月14日,由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继承与弘扬高层专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与会专家认为“……这里面要处理好四个关系,第一就是儒学和中华文化的关系;第二就是儒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第三就是儒学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第四个就是儒学和西方文化的关系。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

()

A、传统文化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迁

B、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稳定性

C、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应该一成不变的吸收

D、传统文化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8、2011年4月22日,川北医学院举行以弘扬传统文化——“走进华夏衣冠”为主题的大学生汉服展。

来自川北医学院的30名大学生通过学习汉服文化知识、汉族礼仪、汉服展示、汉舞展示、汉诗朗诵、古琴表演等活动,展示汉服风采,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了解中国传统文明,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改变性和稳定性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④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⑤、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9、2011年3月,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再谈“国学热”。

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论语》等古文(书)。

一些专家认为,让孩子从小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值得商榷的。

专家的观点表明(  )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

10、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软”,但“愚孝”会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桎梏。

这表明,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

C、对其加以融合、交流D、全盘抛弃

11、(2013·南京盐城联考)古代24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之说。

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

由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④践行孝道的方式要因时而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0.江苏政治卷2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

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13、相传蒙古人打败西夏党项族后,并没有杀掉其全部族人,而是毁灭了他们的文化,最后党项族终于消亡了。

这反映了(  )

A.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B.优秀的民族决定了优秀的文化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D.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命运

14、“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

像清泉,流进我心窝……”,身着古色古香服装的中小学生,用明快的曲调和优美的旋律,

吟唱着一首首古诗词。

这样做(  )。

A.有利于全面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B.有利于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D.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

15、2013年9月19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

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

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

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

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16、2013年4月5日,海内外华人清明公祭轩辕黄帝。

除了来自海内外的华人代表现场祭

祀之外,海峡两岸的网友也将共同参与到“两岸网友网上联合祭祖”活动。

对此,有人认

为,祭拜祖先是封建社会的落后习俗,现在都21世纪了,再举行这种祭祀仪式毫无意义。

你认为呢?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你的观点。

(24分) 

 

第四课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课时:

1课时课型:

新授课主笔:

审核:

高二备课组

班级:

________组别:

______姓名:

_________学号:

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2、说出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解释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说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解释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学习过程

(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本

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_______________,而是要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_,

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继承是发展的____________,发展是继承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与________,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

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__________,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化在________的基础上发展,在________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把握好文

化______与______的关系,__________继承传统文化,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我

们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_______________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每当__________发生新旧更替时,代表_________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2.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____________,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思想运动往往____________,。

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_____________的能动性活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3.教育能够以_____________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___________,“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理解知识

探究:

对于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

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

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观点二: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化名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

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你是如何看待文化传承的?

请对观点一、二作简要评述。

(16分) 

 

(三)自我检测,运用知识

1、下列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强国必先强教。

这强调了(  )

A.教育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中起着决定作用

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C.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D.教育是文化传播最主要的手段

3、汉语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国外“汉语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许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的汉语文章却错误连篇,这与多年来中国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是分不开的。

对此(  )

①国家应加强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功能

②我们应变革教育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③我们应学会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④国家应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4、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借助现代高新技术,以其独特的创意、新颖的

演出方式展现了武夷山的历史、民俗、山水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

效果。

《印象大红袍》的成功说明(  )

A.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促进文化繁荣的要求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继承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5、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从文化生活角度,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B.要继承传统的文学艺术

C.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D.传统文化应该全部抛弃,重新创造新文化

6、2012年8月8日,人民网载文指出:

“十二五规划”继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将其从观念转化为具体政策。

关于教育,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说它具有(  )

①选择文化的功能 ②传递文化的功能 ③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促进政府立法的功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对于中国人来说,随礼是人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国庆长假期间可谓是喜事连连,这随礼的数额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少市民感慨礼金随不起,戏称喜事请柬为“红色罚款单”。

关于“随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礼作为民族习俗要积极响应和勇于传承

B.随礼作为传统文化要大胆改革和敢于抛弃

C.随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情感表达

D.随礼如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将促进人际关系发展

8、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

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

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

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③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④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短短一二十年间,网络的普及就让汉字陷入窘境。

国人大多是提笔忘字,传统书法日渐

式微。

我国的书法教学,不仅游离于现有的课程体系之外,在功利化的竞争环境下,社会

上的教育机构也是门庭冷落。

这告诉我们(  )

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加以继承 

②传统文化应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共同发展 

③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④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导致书法艺术消失

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

10、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

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

化。

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

这表明科学技术(  )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

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甲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须全面继承。

 乙方: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12、材料一:

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婚礼备受年轻人的重视。

有人用豪华车队迎亲,以奢侈喜宴祝贺;而更多新人则选择了利用传统婚礼礼仪举办自己的婚礼。

这种传统婚礼礼仪既时尚又节俭,还让现代的城市人目睹了久违的传统婚礼场面,很有意义。

材料二:

前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

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

留住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

但我们又必须赋予她新的时代精神。

(1)结合材料,请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现代化的今天许多年轻人愿意采用传统的婚礼习俗来举办婚礼?

(9分)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那它就是一成不变吗?

(4分)

 

4.1《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答案

探究:

漫画题

(1)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现象。

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得创作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有正确的态度。

(评分建议:

考生只要辩证评价,均可酌情得分。

(2)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评继承,古为今用。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

影视翻拍中国古典名著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断章取义”。

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自我检测练习:

1-5:

CBDDB6-10:

DDBBA11-13:

DAC

14、解析 全面继承和抵制都表述错误,A、D两项不选;古诗词不能与先进文化等同,B项不选,因此选C项。

15、A

16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等有关知识。

首先要明确,祭祀祖先是一种传统习俗,对它不能简单地一概否定,要结合所学知识对其积极作用予以分析,并明确态度。

答案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在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祭祀黄帝陵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②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起消极作用。

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于祭拜黄帝,要辩证分析,认识到它的积极意义。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今天我们仍然隆重举行祭拜典礼,目的不是为了宣扬落后的习俗,而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通过祭拜活动,在同一种文化的感召下,增强全球华人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海峡两岸通过共同祭拜同一个祖先,也有利于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共同繁荣。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导学案答案

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问题,实际就是一个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

答题时,可以先指出在文化传承上的正确态度,然后据此评述题中观点,最后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案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文化传承应该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观点一看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不合理因素是正确的,但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是不科学的;观点二看到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但认为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想想是不科学的。

③文化传承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自我检测练习:

1-5:

BBCCC6-10:

ADBDB

11、答:

①继承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要做好传承和保护工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

 ③甲的观点没有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因而是片面的;而乙认为应彻底抛弃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12、

(1)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今天许多年轻人愿意采用传统的婚礼习俗来举办婚礼体现了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②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等特点。

传统婚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许多年轻人愿意采用传统的婚礼习俗来举办婚礼展现了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特征,又能够因时而变,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传承是一个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的过程。

今天许多年轻人愿意采用传统的婚礼习俗来举办婚礼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原有的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会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传统文化也具有时代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