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6834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docx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带答案

丰台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化学

2019.01

考生须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10页,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4个小题(共42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4个大题(共58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1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试剂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氢氧化钠

甲烷

汽油

浓硫酸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A.Cl2电子式:

B.Na原子结构示意图:

C.NaCl在水中电离:

NaCl====Na++Cl-

D.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3.以下是镍催化乙烯与氢气的反应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过程②吸收能量,过程③、④释放能量

C.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焓变D.反应中有非极性键断裂、极性键形成

4.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钠放入水中产生大量气体:

2Na+2H2O==2NaOH+O2↑

B.红热的木炭放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C+4HNO3===CO2↑+4NO2↑+2H2O

C.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D.氨气通入含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

NH3+H2O

NH3·H2O

NH4++OH-

5.氮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与土壤中氮元素转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N2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

B.无机物与有机物中的氮元素可相互转化

C.硝化细菌将NH4+转化为NO3-可能需要O2参与

D.在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作用下氮元素均发生氧化反应

6.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某小组探究Al粉与Fe3O4发生反应所得黑色固体的成分,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产生的气体是H2B.反应②为:

Al2O3+2OH-==2AlO2-+H2O

C.反应③的白色沉淀是Al(OH)3D.黑色固体中不含Al和Fe3O4

7.“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可用于消毒和漂白,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1mL蒸馏水

1mL0.0002mol/LH2SO4

1mL2mol/LH2SO4

混合后溶液的pH=9.9,短时间内未褪色,一段时间后蓝色褪去。

混合后溶液pH=5.0,蓝色迅速褪去,无气体产生。

混合后溶液pH=3.2,蓝色迅速褪去,并产生大量气体,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A.对比实验①和②,②中蓝色迅速褪去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ClO?

+H+===HClO

B.实验③中产生的气体是Cl2,由HClO分解得到:

2HClO===Cl2↑+H2O

C.对比实验②和③,溶液的pH可能会影响ClO?

的氧化性或Cl?

的还原性

D.加酸可以提高“84”消毒液的漂白效果,但需要调控合适的pH才能安全使用

8.向碳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得碳酸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的pH=7.35~7.45,其中含碳微粒以HCO3-、H2CO3为主

B.除去NaCl溶液中Na2CO3的方法是向其中加入盐酸至pH=7

C.PH=10的溶液中c(H+)+c(Na+)=c(HCO3-)+2c(CO32-)+c(OH-)

D.将CO2通入NaOH溶液制取Na2CO3,应大约控制pH>12.5

9.用铁铆钉固定铜板,通常会发生腐蚀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铆钉做负极被锈蚀

B.铁失去的电子通过水膜传递给O2

C.正极反应:

O2+4e-+2H2O==4OH-

D.铁钉变化过程:

Fe→Fe2+→Fe(OH)2→Fe(OH)3→Fe2O3·xH2O

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B.遇FeCl3溶液可能显色

C.能与Br2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D.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11.实验室制得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乙酸、乙醇和少量水,其精制过程如下:

已知:

乙醇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l2·4C2H5OH,碳酸钠微溶于乙酸乙酯

①向粗制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

②静置分层后,取有机层,向其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

③静置分层后,取有机层,向其中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

④静置分层后,取有机层,加入无水硫酸镁固体,进行干燥

浓硫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为:

CH3COOH+C2H518OH

CH3CO18OC2H5+H2O

B.步骤②目的是将碳酸钠从乙酸乙酯中萃取出来

C.步骤③目的是除去乙醇

D.步骤②~④有机层处于下层,涉及的实验操作为分液、过滤

12.硝酸铈铵((NH4)2Ce(NO3)6)易溶于水和乙醇,几乎不溶于浓硝酸。

主要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氧化剂,集成电路的腐蚀剂等。

它的合成原理为:

①2Ce(NO3)3+6NH3·H2O+H2O2===2Ce(OH)4↓+6NH4NO3

②Ce(OH)4+6HNO3===H2Ce(NO3)6+4H2O

③H2Ce(NO3)6+2NH4NO3===(NH4)2Ce(NO3)6↓+2HN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铈铵属于盐类,是一种混合物

B.反应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向(NH4)2Ce(NO3)6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可能发生反应:

Ce4++2NH4++6OH-===Ce(OH)4↓+2NH3·H2O

D.运输时可与酸、碱、金属粉末、有机物等试剂并车混运

13.合成乙烯的主要反应:

6H2(g)+2CO2(g)

CH2==CH2(g)+4H2O(g)△H<0。

图中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1

B.X代表压强

C.M、N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D.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小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14.将下列反应所得气体通入溶液中,实验现象能够支持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气体

溶液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70℃产生的气体

溴水

橙色变为无色

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

B

碳酸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苯酚钠溶液

出现白色浑浊

酸性:

硫酸>碳酸>苯酚

C

Cu与浓硫酸加热450℃产生的气体

BaCl2溶液

大量白色沉淀

SO2可与BaCl2发生反应

D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产生的气体

KBr和KI的混合溶液

无色逐渐变为棕黄色

氧化性:

Cl2>Br2>I2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

15.(13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氮氧化物的排放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

(1)NO形成硝酸型酸雨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加速臭氧层被破坏,其反应过程如右图所示:

①NO的作用是。

②已知:

O3(g)+O(g)===2O2(g)ΔH=-143kJ/mol

反应1:

O3(g)+NO(g)===NO2(g)+O2(g)ΔH1=-200.2kJ/mol

反应2:

热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电解法处理高温空气中稀薄的NO(O2浓度约为NO浓度十倍),装置示意图如下,固体电解质可传导O2-

①阴极反应为。

②消除一定量的NO所消耗的电量远远大于理论计算

量,可能的原因是(不考虑物理因素)。

③通过更换电极表面的催化剂可明显改善这一状况,利用催化剂具有性。

(4)利用FeSO4吸收尾气(主要含N2及少量NO、NO2)中的氮氧化物,实验流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已知:

Fe2+(aq)+NO(g)

Fe(NO)2+(aq)(棕色)△H<0

①当观察到时,说明b中FeSO4溶液需要更换。

②吸收液再生的处理措施是。

③若尾气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a中溶液,消耗NaOH体积为VL,尾气中NO2的体积分数为。

16.(14分)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4,含少量的SiO2、CaO和MgO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取Ba(NO3)2的工业流程。

 

(1)

高温

写出上述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两条措施、。

(2)焙烧过程中主反应为:

BaSO4+4C===BaS+4CO除此以外还可能有BaCO3等副产物生成,通过改变温度以及煤粉的用量可降低副反应发生。

①依据图1判断生成BaS的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反应温度至少应控制在以上。

②控制BaSO4的量不变,改变C的量,测得原料中碳的物质的量对平衡组成的影响,如图2所示,判断原料中n(C)/n(BaSO4)至少为(填字母)。

A.1.5B.2.0C.3.75

(3)已知BaS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90℃时约为50g/100g水,浸取液中存在三种碱56Ba(OH)2、20Ca(OH)2、12Mg(OH)2

①浸取过程中产生Ba(OH)2的原因是(写离子方程式)。

②三种碱的碱性由弱到强顺序为:

<<(填化学式);

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原因:

(4)酸解过程中,向滤液中加入硝酸,即有硝酸钡晶体析出,稍过量的HNO3有利于提高Ba(NO3)2晶体的析出率,请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原因。

17.(15分)实验小组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

Na2S2O3·5H2O在中性溶液中较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SO2。

Ⅰ.以SO2、Na2S、Na2CO3为原料制备Na2S2O3·5H2O,装置如下图所示:

(1)A是SO2气体发生装置,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SO2产生的速率。

请在虚框内将装置A补充完整。

(2)B中生成硫代硫酸钠的实质是:

S+Na2SO3===Na2S2O3

①S是由、、H2O反应得到。

②实验过程中有大量CO2产生,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C中的试剂为,作用是。

(4)当装置B中溶液的pH约为7时应停止通入SO2,否则Na2S2O3的产率下降,其原因是。

Ⅱ.探究Na2S2O3的性质:

(5)研究S产生的原因:

已知:

Na2S2O3中S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6

提出假设:

假设1:

Cl2、HClO等含氯的氧化性微粒氧化了-2价硫元素

假设2:

空气中的O2也可能氧化-2价硫元素

步骤1

取Na2S2O3晶体,溶解,配成0.2mol/L溶液。

步骤2

取4mL溶液,向其中加入1mL饱和氯水(pH=2.4),溶液立即出现浑浊,经检验浑浊物为S。

步骤3

继续滴加氯水,浑浊度增大,最后消失,溶液变澄清。

假设3:

酸性条件下Na2S2O3分解产生S

设计实验方案:

 

①向试管b中加入。

②依据现象,S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说明理由。

(6)步骤3,继续加入氯水,沉淀消失的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

18.(16分)抗倒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中间产物G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烃A的结构简式为;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D为反式结构,则D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b.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

(4)试剂E为;D→F的反应类型为。

(5)G的结构简式为。

(6)写出H→K的化学方程式。

(7)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完成B→C的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已知:

碳碳双键在加热条件下易被氧气氧化。

丰台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A

C

C

A

D

D

B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B

A

D

C

D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15.(13分)

(1)4NO+3O2+2H2O===4HNO3(合理答案给分,2分)

(2)①催化剂(2分)

②NO2(g)+O(g)===NO(g)+O2(g)ΔH2=+57.2kJ/mol(2分)

(3)①2NO+4e-==N2↑+2O2-(2分)

②阴极发生副反应O2+4e-==2O2-(1分)③选择(1分)

(4)①C中溶液变棕色(1分)②加热棕色溶液(1分)③0.15V(1分)

16.(14分)

(1)高温焙烧将重晶石和煤制成粉状(合理答案给分每空1分)

(2)①吸热(2分)600℃(2分)②C(1分)

(3)①S2-+H2O

HS-+OH-HS-+H2O

H2S+OH-(写出第一步即给分,2分)

②Mg(OH)2Ca(OH)2Ba(OH)2(1分)

由原子序数知Mg、Ca、Ba处于同一主族,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强。

(2分)

(4)Ba2+(aq)+2NO3-(aq)

Ba(NO3)2(s)稍过量的硝酸有利于提高c(NO3-),促进平衡向晶体析出的方向移动,提高Ba(NO3)2的析出率。

(2分)

17.(15分)

(1)(1分)

(2)①SO2Na2S(1分)

②SO2+Na2CO3==CO2+Na2SO3(1分)

(3)NaOH(2分)吸收SO2防止污染环境(2分)

(4)酸性条件下,Na2S2O3发生分解(1分)

(5)①加入1mLpH=2.4的稀盐酸(2分)

②氯气等含氯氧化性微粒的氧化是主要因素,酸性分解及氧气氧化是次要因素(1分)

理由:

实验b中包含酸性条件、空气两种影响因素,反应速率比实验a慢且浑浊度小(2分)

(6)3Cl2+S+4H2O===6HCl+H2SO4(2分)

18.(16分)

(1)

(2分)羧基(2分)

(2)(2分)

(3)或(2分)

(4)(1分)加成反应(2分)(5)(1分)

(5)(1分,合理答案给分)

(7)(3分,合理答案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