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7289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docx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docx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分析推理—定义判断考点及相关练习备考202

关键词:

士兵提干张为臻提干考试培训大学生士兵提干提干考点提干考试大纲

  定义判断题型特点

  1.定义本身不容置疑。

依据这个定义所确定的正确选项可能与现实生活中的规范表述有不一致的地方,不要产生质疑,考生不要因此产生障碍,这就要求考生在解题时,要理解被定义项的内涵,不要放大或缩小定义内涵,否则就会对定义产生误解,犯类似“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错误。

张为臻博客

  2.定义、概念本身比较专业,但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有所接触,一般不会很陌生。

  3.提问形式有肯定性的判断和否定性的判断两种类型。

前者是指选出一个最符合定义的选项;后者是指选出一个最不符合定义的选项。

  定义判断不是判断定义本身的正误,而是根据给出的定义,进行全面的理解、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最终选出最符合题意的备选项。

  定义判断,考查的是考生运用标准进行严格理解、规范理解的能力。

考生需要运用适当的解题技巧,对题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答案。

  定义判断看似难度不大,但考生想要全部答对也有一定难度。

  定义判断解题方法

  要想做好定义判断这类题目,仅了解其解题原则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广大考生掌握一些具体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一)关键信息法。

每个定义都会有一些关键信息,这些关键信息使这个定义区别于其他定义,因此可以通过寻找定义的关键成分,如主体、客体、目的、原因等来对照选项,确定正确答案。

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篇幅较短、不易理解的定义。

  

(二)概括大意法。

有些定义比较长或者关键信息不明显,此时可以通过概括定义的主要意思来对照选项,从而确定答案。

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定义篇幅较长,但本身含义比较简单的定义。

像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定义会有此特点。

  1、功能性文盲:

指那些受过一定教育,会基本的读、写、算,却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的人。

下列不涉及功能性文盲的是()。

  A.李教授只会用手机打电话,但不会发短信

  B.律师老冯不会使用自家的音响

  C.白领小丹对自家小汽车陷入泥坑束手无策

  D.大学生小邵在银行自动取款机前不知如何操作

  答案解析:

C。

功能性文盲,定义关键包括

(1)会基本的读、写、算;

(2)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3)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4)无法利用现代生活设施。

A项中的手机、B项中的音响、D项中的银行自动取款机都属于“现代化生活设施”,因此这三项都涉及功能性文盲。

C项中的小丹不是不会使用小汽车,而是对小汽车陷入泥坑这一问题没有相应的处理办法,与功能性文盲无关。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选项。

  2、衰老是指机体从性成熟后开始加速的一种持续发展且不可逆转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属于衰老的是()。

  A.老年人身高下降,脊椎弯曲,皮肤松弛,须发脱落

  B.某干部退休后,睡眠不好,情绪烦躁,不愿与人交往

  C.某青年原本活波好动,热情奔放,但因学业繁重而郁郁寡欢

  D.某工人因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导致视觉能力下降

  答案解析:

A。

衰老的定义较为简单,从性成熟后开始发展且不可逆转说明本质上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带来身体自然的变化,而非外在环境的因素。

选项B的原因是睡眠不好使个人情绪变糟糕,情绪可以时好时坏,并不属于机体的不可逆变化,因此排除;C项因学业原因使情绪变化,也不属于机体不可逆的变化,也可排除;D项属于外在的噪音使身体机能下降,不属于时间推移自然使机体能力下降,因此排除。

而A项中正说明人变老后自然身体机能下降,属于衰老。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3、适应,是指同一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该感觉器官对这种刺激的感觉能力发生改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中不符合适应的概念的是()。

  A.把手放在热水中,起初觉得很热,不久热的感觉就会减弱了

  B.身体某一部分疼痛时,咬紧嘴唇或握紧拳头,会感到疼痛减轻一些

  C.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里,站一会儿就可以看见周围的实物

  D.走进一座花园,花香扑鼻,可很快就没什么感觉了

  答案解析:

B。

适应的定义要点是持续刺激某一感官,该感官对该刺激的感觉发生改变。

身体的某一部分与嘴唇、拳头已非同一感官,不符合适应定义。

  4、印记学习是指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由直接印象形成的学习行为,印记学习行为虽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行为也具有一定影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印记学习行为的是()。

  A.绵羊走近并试图留在喂养过它的主人身边

  B.由人喂养大的斑马雀会向主人的手指求偶

  C.母羊用舌舐小羊的方式来标记自己的后代

  D.刚出生的绿头鸭跟随着一个移动的物体走

  答案解析:

C。

题目中要求选择不属于的。

A选项“走近喂养过它的主人身边”是由直接印象形成的,“试图留在主人身边”体现了早期阶段形成的行为对晚期行为的影响,所以符合题意;B选项由人喂养长大的班马雀对人存在直接印象,向主人的手指求偶体现的是早期阶段形成的行为对晚期行为的影响,所以符合题意。

D选项刚出生的绿头鸭跟随着移动的物体走,发生在绿头鸭的早期阶段,跟着移动的物体走是由直接印象形成的,所以D选项也符合题意。

而C选项不满足关键词“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所以不属于印记学习行为,所以C不属于。

  5、生物链指的是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

这种关系在大自然中很容易看到。

生物链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现象,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生物链的是()。

  A.微生物——小鱼——大鱼——鲨鱼

  B.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C.植物的叶和果——昆虫——鸟——鹰

  D.水——云——雨——水

  答案解析:

D。

生物链的关键要件有:

(1)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

(2)相互依存。

在A选项中,微生物是小鱼的食物,小鱼是大鱼的食物,大鱼是鲨鱼的食物,符合定义要件,所以排除。

在B、C选项中,均存在相互提供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符合定义要件,所以排除。

在D选项中,水、云、雨不属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任意一种,不符合

(1)。

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6、有一些植物需经过低温后才能开花并成长结果。

通过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结果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未利用春化作用原理的是()。

  A.洋葱开花影响其品质,因此在春季种植前高温处理越冬贮藏的鳞茎,以降低其感受低温的能力,从而得到较大的鳞茎

  B.使用赤霉素,二年生天仙子、白菜、甜菜和胡萝卜等不经低温处理就可以开花

  C.将萌发的冬小麦种子装在罐中,放在冬季的低温下40至50天后在春季播种,可获得和秋播同样的收成

  D.在第一年将二年生药用植物当归的缺根挖出,贮藏在高温下,以减少第二年的抽薹率而获得较好的块根

  答案解析:

B。

春化作用的关键要件是:

通过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结实。

结合选项来看,A项中,高温处理使得洋葱开花少,利用了春化作用;B项中,“不经低温处理就可以开花”并没有利用春化作用;C项中,将小麦种子放在低温下播种,获得与秋播同样的收成利用了春化作用;抽薹主要是由于节间伸长进入营养生长的丛生型植物的茎,受到温度和日照长度等环境变化的刺激,随着花芽的分化,茎开始迅速伸长,植株变高,D项中利用高温使得抽薹率降低,即花芽的分化,茎的伸长变慢,利用了春化作用原理。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7、系谱是指根据各类生物间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的远近而编制的生物变化系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系谱的是()。

  A.李氏家族的家谱中详细记录了家族五百年来的发展和变迁

  B.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逐步迁移到世界各地

  C.在自然界,人类与多种动植物相互依存,一旦失去平衡,灾难就会接踵而至

  D.鱼类演化到两栖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

  答案解析:

D。

关键词:

各类生物间的进化历程(主体)。

D选项从鱼演化到两栖动物,然后分化出哺乳动物和鸟类,哺乳类再进化为高等智慧动物,这些均为生物间的进化历程,符合关键词。

故选择D。

  8、专化防御和反专化防御是物种进化进程中的两种反应类型。

前者是指两个物种在防御方面的协同进化进程中所做出的特定进化反应。

例如:

加纳园蛛黄昏时把网建成,而到黎明时又把网拆毁以对付猎蛛蜂白天对其捕食。

反专化防御是相对专化防御而言的,是指物种为破除其他物种的专化防御而采取的行为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反专化防御的是()。

  A.响尾蛇的尾巴晃动时,能够发出声响,有时用来警告老鹰等天敌

  B.狼过着群居的生活,一般七匹为一群,共同抵御狮子老虎的攻击

  C.蜗牛的头有四个触角,走动时伸头,受惊时则头尾一起缩进甲壳中

  D.羚羊为躲避猎豹捕食,会选择在夜间觅食,猎豹有时也会在夜间捕食

  答案解析:

D。

本题是定义判断,是一道双定义题,再讲专化防御和反专化防御,而问题问的是属于反专化防御的选项,反专化防御是指物种为破除其它物种的专化防御而采取的行为,那么就是说反专化防御是相对于专化防御而言的,所以只有D答案是正对物种的专化防御所采取的的行动,所以D为正确答案。

  9、食品污染物指不是有意加入食品中,而是在生产、制造、加工、调制、处理、填充、包装、运输和贮藏等过程中带入食品中,或是由于环境污染带入食品中的任何物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食品污染物的是()。

  A.对肉质进行嫩化改良而使用的木瓜蛋白酶成分

  B.“三鹿奶粉”事件中“问题奶粉”含有的三聚氰胺成分

  C.油炸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入增多剂而产生的铝成分

  D.食品腌制时,使用的添加剂中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

  答案解析:

C。

食品污染物的定义要件为:

(1)不是有意加入食品中,

(2)在生产、制造、加工、调制、处理、填充、包装、运输和贮藏等过程中带入食品中,(3)或是由于环境污染带入食品中的任何物质。

A项中的木瓜蛋白酶是有意加入的,与要件

(1)不匹配,排除;B项中的三聚氰胺也是有意加入的,排除;C项中油炸食品中的铝是加工过程中带入食品中的,并非有意加入,符合定义;D项中添加剂中的亚硝酸盐是有意加入的,与要件

(1)不匹配,排除。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10、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即经历了创伤以后,出现的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障碍。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是()。

  A.从伊拉克战场回来的美国兵,大多患上了失眠、焦虑甚至严重的精神疾病

  B.扬扬小时候在邻居张阿姨家被狗咬过一口,从此再也不想去张阿姨家了

  C.小张曾经被困在电梯里5个多小时,当时感觉自己没救了,最后化险为夷,但从此小张常常做被困在电梯里的梦,而且以后再也不敢乘坐电梯了

  D.目睹了儿子阿毛被野兽叼走的一幕,失魂落魄的祥林嫂见了人就说: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答案解析:

B。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是一种障碍。

这种障碍是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

A选项中的大兵患上了失眠、焦虑甚至严重的精神疾病,是由于在伊拉克战争中看到的极度灾难的持续效果,失眠是无法控制的,所以与定义相符;B选项扬扬被狗咬后不想去张阿姨家是怕再被狗咬,这里没有出现持续的效果和障碍,所以与定义不符;C选项小张在电梯里困了5个小时,最终被解救,但是后期不停的做噩梦,不敢再坐电梯,这都是创伤后留下的灾难,所以与定义相符;D选项祥林嫂目睹了自己儿子被野兽叼走,后来一直说胡话,就是创伤后带来的不良影响,所以符合定义。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11、失眠症:

入睡困难或睡眠保持困难,且醒后疲乏,精神不振,每周至少出现二次,持续一个月以上。

下列描述最符合失眠症的是()。

  A.小王两个月以来被别人发现梦游过好几次

  B.老张近几年每天只睡三个小时

  C.张小姐有五周几乎每天晚上醒好几次,白天没精神

  D.刘先生每逢出差就会整夜睡不着觉

  答案解析:

C。

根据定义,失眠症的关键信息是“入睡困难或睡眠保持困难,且醒后疲乏,精神不振”和“每周至少出现二次,持续一个月以上”,C项符合定义。

A、B两项不符合“入睡困难或睡眠保持困难,且醒后疲乏,精神不振”;D项不符合“每周至少出现二次”。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12、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按操作方法可分为四类:

基因修正、基因置换、基因增补和基因失活。

其中,基因修正是指将目的基因导入缺陷细胞或其他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修饰和改变缺陷细胞的功能。

基因失活是应用技术封闭某些基因的表达效果,达到抑制或阻止某些有害基因的表达。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基因修正的是()。

  A.保留正常基因序列,调整基因中突变的异常碱基,使致病基因恢复正常功能

  B.通过同源重组技术,用正常基因原位替换致病基因,使DNA完全恢复正常状态

  C.把正常基因导入体细胞,通过基因非定点整合使其表达,以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

  D.将特定的反义核酸和核酶导入细胞,在转录和翻译水平阻断某些基因的异常表达

  答案解析:

C。

基因修正定义的关键信息是:

①将目的基因导入缺陷细胞、②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修饰缺陷细胞功能。

A、B两项是直接修改了基因本身,不符合①,D项是在转录翻译水平阻止表达,属于基因失活,不符合定义关键信息。

C项,将正常基因即目的基因引入细胞,修饰细胞功能,符合定义。

故答案选C。

  13、生物性需要是指与保持个体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需要,是人所共有的,人的这种需要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死亡或者不能繁殖后代。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性需要的是()。

  A.王某大学毕业后努力找工作,最终在一家公司找到了技术员的工作,他对这个工作很满意

  B.赵某在一家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常常事事亲历亲为,他感觉很疲惫,想要放假休息一下

  C.张某退休后觉得无事可做,于是报读了老年大学,学习园艺

  D.李某在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肯干,他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

  答案解析:

B。

生物性需要的关键要件有:

(1)与保持个体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

(2)是人所共有的。

A、C、D三项都属于更高层次,不符合要件

(1),故排除。

只有B选项同时符合所有要件,赵某很疲惫,说明需要休息,如果不休息就会威胁生命安全。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14、复种指数指的是一年内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复种指数的高低受当地日照、土壤、水利、肥料、劳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制约。

日照条件好、无霜期长、水分充足、合理套种等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关于复种指数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我国由南向北,地区复种指数逐渐增高

  B.复种指数和地区所处的经度有密切的关系

  C.春季和秋季的复种指数要高于夏季和冬季

  D.较高的农业科技水平可使复种指数超过百分之百

  答案解析:

D。

解题的关键是“日照条件好、无霜期长、水分充足、合理套种等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

”在A选项中,我国由南向北,日照条件、无霜期和水分等条件基本上是越来越差,地区复种指数应逐渐降低,叙述错误,所以排除。

在B选项中,复种指数应和地区所处的纬度有密切的关系,而不是经度,叙述错误,所以排除。

在C选项中,夏季的日照条件、水分等条件明显优于春季和秋季,“春季和秋季的复种指数要高于夏季和冬季”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所以排除。

在D选项中,涉及到科学技术水平,而且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可以使得复种指数有大幅度提高的。

所以选择D项。

  15、反射:

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反射,它是一种简单的不加任何条件的反射,属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中学习得到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的反射。

下列哪项符合无条件反射的定义()。

  A.经常吃一种叫贝贝品牌的狗粮的小狗闻到或看到这种狗粮就会流口水

  B.幼儿园的老师总是在音乐声响起的时候让孩子跟着唱歌,有一次音乐响起,老师没有让孩子们唱歌,但是孩子们却跟着唱起来

  C.赛马“海洋饼干”的右侧身体小时候经常被训练师毒打,所以它一见到右侧有人举起鞭子就会发狂

  D.小王外出打工,不小心丢失财物,几天没有吃饭,非常饥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而且见到食物就直咽口水

  答案解析:

D。

无条件反射的关键要件有:

(1)不学而能;

(2)不加任何条件。

A项“贝贝品牌的狗粮”为附加条件,不符合

(2);B项和C项同样不符合

(2);D项饥饿时生理反应符合定义。

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