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7567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19、点金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9个字,认识9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麦得斯的情感变化,明白人要懂得知足,贪心的人必然会受到惩罚。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麦得斯的情感变化,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9个字,认识9个字。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麦得斯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麦得斯的情感变化。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设计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点金术

2、你听说过点金术吗?

 3、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霍桑为小朋友写的八篇童话之一。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教师巡视辅导。

 2、生自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

 3、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字音读得准吗。

 三、再读课文,学习课文一到四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读课文一、二段。

 3、麦得斯最想要的是什么?

神灵满足他了吗?

 4、再读三、四段,知道自己拥有了点金术,麦得斯是什么心情?

你能试着把他的话读一读吗?

 5、第二天醒来,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麦得斯高兴吗?

 四、书写生字。

 1、教师出示要写的字。

 2、说说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同学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4、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会复述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麦得斯的情感变化,明白人要懂得知足,贪心的人必然会受到惩罚。

幸福就在你的身边,它永远比金钱更重要。

教学重点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麦得斯的情感变化,明白人要懂得知足,贪心的人必然会受到惩罚。

幸福就在你的身边,它永远比金钱更重要。

教具准备小黑板。

挂图

设计过程

一、引导回顾课文。

 1、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回忆一下麦得斯拥有了点金术后是什么心情。

 4、接着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二、学习新课。

 1、神灵赐给麦得斯点金术,令他如愿以偿。

麦得斯的心情如何?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2-10段,用横线勾画出描写麦得斯心情的句子。

 2、学生反馈。

 3、学生自由练读,注意带点的词语。

 4、联系上下文,逐句反馈。

从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麦得斯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5、麦得斯的心情从欣喜万分一直跌落到情绪的低谷,甚至为自己得到点金术而感到痛苦。

这是因为在他获得了金钱的同时,不但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权利,还失去了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啊!

那有那么金子还有什么用呢?

你想对麦得斯说些什么呢?

你能帮帮他吗?

 6、学生自由发言。

 7、齐读9、10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齐读11段,思考:

麦得斯得到到了什么教训?

你们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学生回答,交流心得。

3、朗读课文。

 4、同桌之间试着复述课文,要求用上文中的词语。

 5、指名复述课文,全班评议。

 6、总结全文。

 1)

听到这话,麦得斯心花怒放,他对自己说:

“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

 2)这使他有点扫兴,因为他喜欢色彩缤纷的鲜花。

 3)现在麦得斯开始闷闷不乐了,因为,金子既不能吃,也不能喝。

 4)“我这么喜欢金子是很愚蠢的。

”他痛苦地对神灵说,“把金子都拿走,还我的女儿吧!

麦得斯从“最喜欢金子”到觉得自己

“最喜欢金子是很愚蠢的”,这是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当得志自己有点金术时,他“心花怒放”高兴极了;当无法赏花,无法感受生活的美时,他“有点扫兴”,信纸低落;当成为最富有的人却饥肠辘辘时,他“闷闷不乐”;当小女儿变成金的时侯,他的身体,精神才真正感受到“痛苦”。

 

朗读时,要读出麦得斯心情的变化,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

做人不能太贪心,一味的追求金钱回问世你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真正的幸福其实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只有懂得珍惜的人,知足的人,才会拥有幸福和快乐。

 能说请故事大意,用上文中的好词好句既可。

 

 

 

板书设计19、点金术

 

有点金术心花怒放

 

鲜花变金有点扫兴

 

食物变金闷闷不乐

 

女儿变金十分痛苦

 

幸福不是金钱

 

贪心必受惩罚

 

 

20、七色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默读时要有一定的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课文内容,感受到小女孩的天真可爱,心地善良。

体会到凡事都应该为别人着想,懂得只有乐于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到凡事都应该为别人着想,懂得只有乐于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认读生字和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通顺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大意,知道珍妮是怎么得到七色花的。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

一、导入新课。

1、传说中有一种花,它的花瓣有七种颜色,每一片花瓣都能满足你的一个愿望,谁能得到它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花的名字就叫七色花。

2、在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有个小女孩得到了七色花,她都用它做了些什么呢?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篇幅很长,请你快速默读,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速度稍快。

3、划出生字词,并联系生活实际或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4、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卡片。

2)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三、学习1-10段。

1、学生自读1-10段,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珍妮的七色花是怎么来的?

 3、用自己的话把课文意思说一下。

四、书写生字。

1、看今天要写的字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

 

20、七色花

 

丢了面包圈得到七色花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默读课文,并有一定的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小女孩的天真可爱,心地善良。

体会到凡事都应该为别人着想,懂得只有乐于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小女孩的天真可爱,心地善良

教学难点体会到凡事都应该为别人着想,懂得只有乐于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教具准备挂图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指名认读。

 2、默读1-10自然段,说说前面这段课文讲了什么?

 3、师述: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珍妮是怎么用掉这七片花瓣的。

 2、学生自己读课文,在文中勾画,

 3、指名学生回答。

 4、让珍妮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是哪片花瓣?

 5、学生讨论,然后小组内推选同学在全班发言。

 6、教师参与讨论,倾听学生的发言。

7、教师总结:

小珍妮的天真可爱,心地善良深深的感动了我们。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也体会到,凡事都应该为别人着想,只有乐于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三、巩固拓展。

 1、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样用?

 2、我们周围有什么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你知道吗?

前六片花瓣主要是用在珍妮为自己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上。

在这六次使用七色花的过程中,珍妮有过快乐,也有过烦恼。

在使用第七片花瓣的时候,她慎重了,最后把花瓣用在了那个小男孩身上,使小男孩得到了健康,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理解句子“珍妮想:

要让小男孩能够走路!

于是,她小心翼翼的撕下最后一片青色的换班,扔出去,:

”飞吧,飞吧!

让这个小南海健康起来吧。

””这段对珍妮的心理,动作,神情,语言的鸟写,表现了她的美好愿望和善良天性。

“小心翼翼”一词的运用,使得珍妮虔诚,认真,仔细,慎重的心态和神情跃然纸上。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我们遇事应该先为别人着想。

板书设计

 

20、七色花

 

六片花瓣满足自己的愿望

 

第七片花瓣

帮助小男孩

 

帮助他人最快乐

 

21、黑眼睛的大红鱼

知识与技能学会6个字,认识5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向往,使学生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身处困境,要用于面对,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6个字,认识5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身处困境,要用于面对,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6个字,认识5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大海的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6个字,认识5个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

一、导入新课。

 1、大家知道在海里什么动物最凶猛吗?

 2、对了,是大鲨鱼,它们专门欺负小鱼,可坏了。

3、但是有一群小鱼不怕它们,还把大鲨鱼吓跑了呢?

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4、板书课题《黑眼睛的大红鱼》,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4、质疑问难,交流体会。

5、教师将问题归类,提炼出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有价值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读一读。

 3、自己读第二段,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4、看图认识虎头鲨。

 5、失去了同伴的小黑,感到怎么样?

 6、你该怎么读这几段呢?

 四、学习书写生字。

1、学生分析字的结构特点。

 2、指导学生书写。

 3教师巡视。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认读生字。

2、说说生词的意思。

3.指名说课文大意。

 这段告诉我们大海里有一群小雨,其中只有一条是黑色的,其余都是红色的。

当鲨鱼吃掉了小黑的伙伴—小红鱼后,小黑在海中漫无目的的游着,形单影只的他感到孤寂,害怕。

要知道学生仔细分析字的结构特点,根据字特点让学生独立识记:

“涛,况,慌,掉”为左窄右宽,“逃”为半包围结构,“且”为独体字。

 

板书设计

21、黑眼睛的大红鱼涛况且慌逃掉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向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身处困境,要用于面对,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向往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身处困境,要用于面对,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设计过程

教学设计

学情设计

反思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二、学习新课。

 

1、失去了同伴的小黑又孤寂,又害怕,又难过,它到了哪里呢?

2、学生自己读第四自然段。

3、说说小黑在海底看到了什么奇妙的生物。

在文中勾画出来。

4、海底世界多么奇妙啊,谁来读读这段?

5、小黑又碰见了很多小红鱼,他想出了一个什么好主意?

6、他的办法有作用吗?

7、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三、拓展训练。

1、小黑和他的朋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2、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后来的故事。

3、分小组交流。

4、由小组挑选,全班交流。

5、学生评议,

6、教师小结。

7、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小黑游到了海底,看到了很多奇妙的生物。

他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一般的水母,看见了走起路来像怪物似的大龙虾,看见了像是被看不见的先牵着游的怪怪鱼,看见了长在岩石上像糖果一样漂亮的海草。

读出自己对海底世界的向往和喜爱。

小黑让小红鱼密密的挨在一起,游成一条大鱼,自己做这条大红鱼的眼睛。

知道学生读这段课文,读出对小黑的佩服。

 

从这些小鱼身上,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身处困境,要勇于面对,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21、黑眼睛的大红鱼

看到许多奇妙的生物

想出一个好办法---变成一条大红鱼

团结就是力量

智慧就是力量

 

 

古诗诵读:

牧童

学习目标:

1、认识一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

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学习了前面的几篇课文,大家觉得大自然美吗?

2、今天学习一首古诗《牧童》,诗中描写了郊外的景色和牧童快活的生活。

3、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

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3、交流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4、读词语巩固读音。

5、横野,晚风,黄昏蓑衣

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1、自由读。

2、同桌互读,能背的可以背给同学听。

3、自愿到前面读或背,让大家欣赏。

4、    诗意描述:

5、“草铺横野六七里”在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

“六七里”在这个不是实指,而是虚指。

下句的“三四声”也是虚指。

6、“笛弄晚风三四声”牧童悠闲的放着牛,吹响了笛子,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来。

7、“归来饱饭黄昏后”牧童回到家里已经到了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

8、“不脱蓑衣卧月明”连所以都没脱,就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9、教师讲解:

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的快活的生活。

诗句抒发了悠闲自得,怡然自乐的野趣。

 

10、学生字读,体会感悟。

 

二、巩固。

1、配乐背诵古诗。

2、试着默写一下。

 

板书:

牧童

 

草六七里

 

笛三四声

 

归来黄昏后

 

不脱卧月明

 

语文乐园《七》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积累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体会诗句中赞颂的精神;抄写,背诵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谚语;朗读诗歌,懂得思考的作用。

2、

使学生知道词语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是的意思不相同。

3、以“帮助过我的人”为话题,通过交流懂得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离不开别人的帮助的。

对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要懂得感激,并记住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4、写“黑眼睛的大红鱼(第二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能把自己想到的内容清楚的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我来试试,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习作:

黑眼睛的大红鱼(第二集)

 

教学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我来试试

教学过程:

一、教学“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

2、

教师利用词语卡片,随意点学生认读。

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3、思考:

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之处?

4、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

这些词语都表示时间很短。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一些,你能说出一两个吗?

例如:

攸地,转眼间,须臾。

二、教学“认一认,读一读“。

 

1、结合图画自由读诗句,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讨论:

诗局的含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全班交流。

4、教师点评。

5、“不待扬鞭自奋蹄“是臧克家诗作《老黄牛》中的一句,借老黄牛形象赞美劳动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赞颂了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陈毅的诗句,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是王冕的诗句。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三、教学“写一写,背一背”。

1、学生自读自悟,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2、结合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可开展“看谁背得又快又好”的活动。

 

4、

指名背诵。

同桌互背互查。

5、教师指导学生抄写名言,做到书写正确,整洁美观,注意学生书写,执笔的姿势。

 

四、教学“读一读”。

1、学生兆月度微

朗读小诗《想要》。

边读边想:

你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思考令梦想成真”?

为什么“思考令梦想成真”?

3、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小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探究与发现,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教学探究与发现。

1、读相声片段,说一说这段相声讲了什么意思?

2、带点词语是什么意思?

3、你读后,有什么发现?

4、交流自己的心得和发现。

1)”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指办事不负责任,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办事,对人对事要求很松,在这个形象地描述了射击运动员在射击比赛时的动作。

2)“得寸进尺”的意思是得到一寸就想进一尺,比喻贪婪的欲望越来越大。

在这里把跳高运动员积极拼搏,不断努力取得好成绩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

 

5、你是怎么发现的?

大家交流学习方法。

 

6、拓展训练:

生活中还有什么这样的例子吗?

7、教师总结:

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知道这一点,对我们正确阅读,写作大有好处。

 

二、教学口语交际

1、播放歌曲《一个好汉三个帮》。

2、谁听出来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3、在你成长过程中有人帮助过你吗?

4、看117页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这些小朋友在说些什么?

5、请你把他们说的话读一读,想想他们说谁帮助他们了。

6、学着这些同学,也来说说谁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帮助过你。

7、分小组交流,再推荐学生代表在全班交流。

8、教师认真听,对学生说得不清楚的地方要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在某方面说得具体一点。

9、话题的内容可以涉及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话题的对象可以是父母,亲朋好友甚至是陌生人,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习作:

黑眼睛的大红鱼(第二集)

习作要求: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能把自己想到的内容清楚地表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