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7608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docx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1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第二章说明

《浩瀚的大气》是化学初三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上教版>第二章。

从本章开始学生将“有重点地研究一些我们身边的物质”,因此本章是学生走好“化学之旅”的奠基内容。

本章的知识框架基本着眼三条主线:

①认识物质组成的主线。

从微观角度,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从宏观角度,物质由元素组成的。

弄清了这些关系,就为以后研究具体物质打好了基础。

②化学研究方法的主线。

以最熟悉的空气为入口,以氧气为抓手,真实感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探究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通过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等活动,为以后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理顺思路。

③化学反应中量的主线。

无论化学反应怎样千变万化,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化学计算的前提,而化学计算的基础是物质的量。

弄懂了这些关系,就为今后化学计算做好了准备。

本章知识结构: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共2课时)

第1课时认识空气“大家族”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本来就比较熟悉,并且经过《科学》的学习,对空气的成分已有了初步认识。

但要让他们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来表述却有一定难度。

基于学情实际,设计教学时,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重新安排。

课内主要让学生认识空气,了解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重点之一是通过了解拉瓦锡实验原理后,探索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重点之二是对课前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归纳,清晰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治污染的迫切性。

本着“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先让学生给李峤的诗起名。

随后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感知空气的存在,并预设二个环节让学生认识拉瓦锡的实验原理,一是在做证实空气存在的小实验时,让学生用吸耳球吸掉集气瓶内部的空气;二是观察拉瓦锡实验的flash。

既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作铺垫,又使学生明白拉瓦锡实验的原理。

在此基础上,学生设计、实施自己的实验方案,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突出本课的重点。

由于学生接触化学的时间很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

空气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学生既有切身感受,又时常耳闻目睹。

因此,在课前布置了一项活动,让学生调查本地区空气污染情况与原因,并提出防止污染的措施。

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

(2)知道大气圈的结构与臭氧层的作用,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常见用途。

(3)了解当前的空气质量状况,知道大气污染和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了解防治空气污染的常见处理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操作,学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阅读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化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通过调查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感悟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自然、热爱化学的情感。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定量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方法,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教学难点:

设计探究实验,对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进行定量实验分析。

四、教学用品

药品:

蜡烛、木炭、白磷、水。

仪器:

水槽、集气瓶、广口瓶、燃烧匙、止水夹、导管、吸耳球、烧杯、乳胶管。

媒体:

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PPT课件。

五、教学流程

1.流程图

2.流程说明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3]学生朗读李峤的诗,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诗起名。

[4][5][6]学生叙述自己是如何感受到空气存在的,证实集气瓶中有空气存在,并用吸耳球吸掉瓶内空气,感悟进入的水的体积与吸掉的空气的体积的关系。

[7][8][9]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气圈的构造及臭氧层的作用。

[10][11][12][13][14][15][16]学生了解拉瓦锡实验原理,根据这一原理,自己设计实验,确定方案,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帮助第一次探究实验失败的小组,寻找原因,修正实验方案,进行第二次探究实验,认识影响实验成败的主要因素。

[17]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具体了解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

[18][19][20][2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知道稳定结构。

[22][23][24][25]交流调查体会,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寻找防治措施。

[26]师生共同回忆学习本节课的具体收获、解决疑问,结束本课。

六、教学案例

1.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呈现李峤诗的内容。

(见相关链接)

[要求]给这首出自唐代诗人李峤之手的诗起个诗名。

(提示:

要抓住关键点)

学生代表讲出自己的诗名并简述理由。

鼓励并揭示谜底。

[媒体]诗名:

[讲解]风是流动的空气,今天来认识它的真面目。

[板书]第二章浩瀚的大气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朗读。

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诗名。

 

作出评价并与自己的诗名作比较。

反思,自己起的诗名与诗人意境上的差异。

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出课题。

[想一想]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能否凭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是如何感知空气存在的。

[追问]能否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空气的存在。

学生代表叙述设想。

(拿出一个集气瓶)

[问题]这是什么仪器?

(然后甩一甩、倒一倒)

[问题]集气瓶里倒底有没有东西?

[追问]如何证明?

(引导并汇总意见:

将它倒扣在水槽里)

[试一试]将集气瓶倒扣在水槽中,看到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讲解]空气确实在我们的周围。

[试一试]请同学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再用吸耳球将空气抽掉一部分。

[设问]看见什么现象?

为什么?

[追问]减少的空气体积与进入集瓶中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思考、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放风筝、看见操场上红旗飘扬等等)

思考。

与自己的想法作比较。

回答:

集气瓶

回答:

有空气

思考,拿出方案

补充、比较、评价

试验并仔细观察现象。

回答:

现象和结论。

 

实验。

 

回答:

水进入集气瓶。

回答:

瓶内空气减少。

思考并回答:

相等。

激励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现象,使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

 

认识进入的水与减少的空气的体积关系,为下面的探究活动作铺垫。

2007年11月,嫦娥一号登月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它必须穿过大气层才能到达月球,那大气层的结构怎样?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书本P33第一自然段

[问题]①大气圈的构造如何?

②各种天气气象出现在哪层?

③臭氧层(O3)在哪层?

有何作用?

④登山运动员已经很辛苦,为什么还要背氧气瓶?

[媒体]大气圈的构造。

[板书]一、大气圈的构造

 

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对流、平流、中间等五层。

对流层。

平流层,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

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氧气越少。

观看。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认识大气圈的构造。

[设问]空气是一种单一物质还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追问]何以见得?

[叙述]通过多种途径的了解,大家对空气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

可是人类为了揭开空气神秘的面纱,许多科学家作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走过了相当漫长的时光。

学生阅读文本P34[拓展视野]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谁发现的?

出示拉瓦锡照片

[问题2]拉瓦锡通过实验证实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

他是如何发现的?

[简述]人类研究空气的历史。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混合物。

说出理由。

 

阅读教材,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及研究过程。

氮气和氧气,拉瓦锡。

认真观看。

回答:

约占1/5。

实验中空气约减少1/5。

听。

以旧引新。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利用化学史进行教育。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份。

[Flash]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模拟实验(共同观看,放二遍)

[小结]在拉瓦锡设计的密闭容器中,汞与氧气发生反应,气体体积减小,汞液面上升,其体积就是消耗掉氧气的体积。

仔细观看并与教师一起感受实验所蕴含的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讲解]我们是否能够借鉴拉瓦锡的实验原理,设计一个或多个更为简单的实验,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提示]关键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作点评,同时加以引导、鼓励。

[设问]准备怎样来实施小组的计划?

需要哪些仪器和药品?

[布置]学生实验内容,提供各小组所需的实验仪器及药品,如燃烧匙、烧杯、广口瓶、止水夹、橡皮管、木炭、白磷、蜡烛等。

[追问]实验的结果怎样?

点燃

[议一议]成功在什么地方?

失败是什么原因?

点燃

[友情提示]P+O2P2O5(固体)

点燃

C+O2CO2(气体)

石蜡+O2CO2(气体)+H2O

[设问]生成物如果是气体,密闭装置内气体的体积变化明显吗?

[要求]刚才实验成功的小组帮助实验失败的小组修正实验方案。

[追问]小组准备用什么作反应物。

[布置学生实验]再次探究。

[追问]再次实验的结果如何?

思考、讨论并设计小组实验方案。

 

思考、回答(反应物要能与氧气反应,如木炭、磷、蜡烛;密闭装置,集气瓶五等分等)。

各小组简述实验方案,提出小组所需仪器和药品。

[学生实验]

观察现象,记录结论。

 

小组代表汇报。

反思方案与实验过程。

思考并作出反应,完善方案。

 

明确生成物应该是固体。

 

协作修改小组实验方案

各小组选择:

[学生实验]

各组派代表汇报:

大多数等于1/5,个别小组出现小于1/5或大于1/5。

体验合作学习,学会相互交流与借鉴。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及动手、操作等能力。

 

增进友谊和增强凝聚力。

[叙述]看来各小组的结果仍不尽一致。

从拉瓦锡的实验结果来看,气体应该减少1/5。

那为什么会出现小于1/5、大于1/5的结果呢?

(引导学生分析、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

[小结]要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反应物除了要与氧气反应外,反应后的生成物必须是固体,这样才会使密闭容器内气体减小,形成压强差。

[追问]剩余4/5气体主要是什么气体呢?

实验成功的小组帮助实验失败的小组再一起查找原因。

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小于1/5和大于1/5的原因(见相关链接)

 

回忆阅读教材时获取的信息。

(是氮气)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讲解]在拉瓦锡之后,科学家们并没有停止揭开空气神秘面纱的脚步,现代技术证实:

[媒体]空气中各气体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叙述]现代科学技术测定的数据,基本接近拉瓦锡的实验结果,氮气约占4/5,氧气约占1/5。

但0.01的误差引发的故事,同学们应永远铭记在心。

[介绍]雷利和拉姆塞合作发现稀有气体,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故事。

 

了解空气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知道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0.03%

 

听并感受,与教师产生共鸣

树立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不懈努力精神。

获得准确结论。

 

对学生进行化学史的教育。

[讲解]在空气的主要成分中,先来认识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请阅读课本P35~36,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问题]①氮气的性质。

②氮气的用途。

③稀有气体包括哪些?

④稀有气体的性质。

⑤稀有气体的用途。

[设问]为什么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

它的化学性质特别稳定,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选择几位同学讲述

[小结]所有的稀有气体都具有稳定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因而可用来作保护气。

[追问]讲到这里,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存在着某些微妙的关系。

仔细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化学性质不活泼。

作保护气,制硝酸和化肥

氦、氖、氩、氪、氙、氡

很稳定。

作保护气,制电光源。

思考。

 

可能与结构有关。

 

感悟: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学会自学,学会归纳。

 

认识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讲解]现代工业的发展,使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空气的污染问题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

我们周围的空气遭受污染的情况怎样呢?

[课外活动展示]简要交流、汇报课前调查本地区空气污染活动情况及资料整理结果。

[设问]本地区的空气质量如何?

[视频]空气污染的情形。

[问题]通过调查、网上收集资料和刚才的视频,认为造成空气污染主要有哪些方面呢?

[小结]①大气污染源。

②人为污染源包括哪三类?

③污染物。

其中二氧化碳会造成什么?

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什么?

[说一说]了解了污染空气的原因,就能从源头上防治空气的污染。

作为一个小公民,面对环境污染该做些什么?

有什么好建议?

该如何去保护环境、真爱地球呢?

(参与学生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归纳总结]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调查结果。

发表自己的见解。

观看并思索。

发表意见(如汽车尾气排放、灰尘、黑烟……),认识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工业污染源、燃料燃烧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

包含飘尘、氮氧化合物等

温室效应

二氧化硫

讨论并回答污染的严重后果,相互补充提出防治措施(如植树造林、提倡无车日、发展新能源……)。

 

参与活动

 

让学生初步学习收集信息、处理信息。

 

用掌握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环保意识,并进行环保教育。

[共同解决]对空气的认识将暂告一段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创见,还有什么疑问吗?

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回答学生的疑问

自己整理、归纳

 

提出疑问

构建知识网络,完善知识体系,同化学习内容

(1)书本P43习题②⑤⑥,练习部分P16习题②④⑤⑥⑦。

(2)绘制上一周上海空气质量日报表,收集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用途的资料和图片。

记录作业,回家查阅有关资料

体验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以致用

2.主要板书

第二章   浩瀚的大气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一、大气圈的构造:

对流层──各种天气现象

平流层──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

中间层

电离层

外层

二、空气的成份

1.体积分数: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0.03%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1)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

(2)用途:

作保护气,制硝酸和化肥

3.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1)性质:

性质十分稳定,不易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用途:

作保护气,制电光源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人为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燃料燃烧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2.酸雨──SO2

3.温室效应──CO2

3.相关链接

Ø李峤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Ø拉瓦锡实验的FLASH网址:

Ø稀有气体的发现:

二百多年前,人们已经知道,空气里除了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外,其余的就是氧气和氮气。

1785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中发现,把不含水蒸气、二氧化碳的空气除去氧气和氮气后,仍有很少量的残余气体存在。

这种现象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化学家的重视。

一百多年后,英国物理学家雷利测定氮气的密度时,发现从空气里分离出来的氮气每升质量是1.2572g,而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每升质量是1.2505g。

经多次测定,两者质量相差仍然是几毫克。

可贵的是雷利没有忽视这种微小的差异,他怀疑从空气分离出来的氮气里含有没被发现的较重的气体。

于是,他查阅了卡文迪许过去写的资料,并重新做了实验。

1894年,他在除掉空气里的氧气和氮气以后,得到了很少量的极不活泼的气体。

与此同时,雷利的朋友、英国化学家拉姆塞用其它方法从空气里也得到了这样的气体。

经过分析,判断该气体是一种新物质。

由于这种气体极不活泼,所以命名为氩(拉丁文原意是“懒惰”)。

以后几年里,拉姆塞等人又陆续从空气里发现了氦气、氖气、氪气和氙气。

Ø稀有气体的得名:

稀有气体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且除氩气外,其余几种在大气中含量很少(尤其是氦),故得名“稀有气体”,历史上稀有气体曾被称为“惰性气体”,这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构型除氦为1s2外,其余均为8电子构型(ns2np6),而这两种构型均为稳定的结构。

因此,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过去人们曾认为他们与其他元素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称之为“惰性气体”。

然而正是这种绝对的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对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研究。

1962年,在加拿大工作的26岁的英国青年化学家N.Bartlett合成了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Xe[PtF6],引起了化学界的很大兴趣和重视。

许多化学家竞相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先后陆续合成了多种“稀有气体化合物”,促进了稀有气体化学的发展。

而“惰性气体”一名也不再符合事实,故改称稀有气体。

Ø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空气中约含1%(体积百分)稀有气体,其中绝大部分是氩。

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臭、无味的,微溶于水,溶解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

稀有气体的分子都是由单原子组成的,它们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随着原子量的增加,熔点和沸点增大。

它们在低温时都可以液化。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为ns2np6(氦为1s2),是最稳定的结构,因此,在通常条件下不与其他元素作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不能形成化合物的惰性元素。

直到1962年,英国化学家N.巴利特才利用强氧化剂PtF6与氙作用,制得了第一种惰性气体的化合物Xe[PtF6],以后又陆续合成了其他惰性气体化合物,并将它的名称改为稀有气体。

空气是制取稀有气体的主要原料,通过液态空气分级蒸馏,可得稀有气体混合物,再用活性炭低温选择吸附法,就可以将稀有气体分离开来。

Ø稀有气体的应用:

Ø酸雨的形成原因:

Ø臭氧层:

Ø大气污染物:

Ø伦敦烟雾事件:

Ø初中《科学》课程对空气的认识要求是能用一定的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需要占据空间,知道空气有重量,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Ø“空气中氧气存在及含量的测定”除了教材上的“磷燃烧”实验外,还可利用一个比较简易的实验:

把一根稍长一点的蜡烛竖在水槽中燃烧,然后用玻璃杯罩住,观察杯内液面的上升。

(为了明显可把水槽中的水改为红颜色)这个实验虽然不是最精确但比较简单安全,而且现象明显,教学效果很好。

Ø磷燃烧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若气体体积减小小于1/5,可能是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充分冷却、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等;若气体体积减小大于1/5,可能是红磷点燃后,烧得很旺,再慢慢放进集气瓶等。

Ø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对空气和气体的认识还是模糊的,到了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18世纪初,一位爱好植物学的英国牧师黑尔斯(S.Hales,1677~1761)发明了集气槽,改进了水上集气法。

1772年卢瑟福(D.Rutherford,英,1749~1819)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磷,除去寻常空气中可助燃和可供动物呼吸的气体,对剩下的气体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气体不被碱液吸收,不能维持生命和具有可以灭火的性质,因此他把这种气体叫做“浊气”或“毒气”。

同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J.Priestley,1733~1804)也了解到木炭在密闭于水上的空气中燃烧时,能使1/5的空气变为碳酸气,用石灰水吸收后,剩下的气体,不助燃也不助呼吸。

事实上,瑞典化学家舍勒(C.W.Scheele,1742~1786)在卢瑟福和普利斯特里研究氮气的同时,于1772年也从事这一研究,他可算是第一个认为氮是空气成分之一的人。

他曾于1773年用硝酸盐(硝酸钾和硝酸镁)、氧化物(氧化汞)加热,制得“火气”(fireair),并用实验证明空气中也存在“火气”。

综上所述,可见舍勒和普利斯特里虽然都独立地发现并制得氧气,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由于他们被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从歪曲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近的途径行进,往往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自然辩证法》)。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L.Lavoisier,1743~1794)较早地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在实验过程中重视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

当他知道了普利斯特里从氧化汞中制取氧气(当时称之为脱燃素空气)的方法后,就做了一个著名的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见《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化学.全一册》第一章阅读材料)。

他摆脱了传统的错误理论(燃素说)的束缚,尊重事实,对实验作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揭示了燃烧是物质跟空气里的氧气发生了反应,指出物质里根本不存在一种所谓燃素的特殊东西。

1777年,拉瓦锡在接受其他化学家见解的基础上,认识到空气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一种是能助燃,有助于呼吸的气体,并把它命名为“氧”,意思是“成酸的元素”(拉瓦锡当时认为,非金属燃烧后通常变为酸,氧是酸的本质,一切酸中都含有氧元素);另一种不助燃、无助于生命的气体,命名为氮,意思是“不能维持生命”。

1785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H.Cavendish1731~1810)用电火花使空气中氮气跟氧气化合,并继续加入氧气,使氮气变成氮的氧化物,然后用碱液吸收而除去,剩余的氧气用红热的铜除去。

但至终残余有1%的气体不跟氧气化合,当时就认为可能是一种新的气体,但这种见解却没有受到化学家们应有的重视。

经过百余年后,英国物理学家雷利(J.W.S.Rayteigh,1842~1919)于1892年发现从含氮的化合物中制得的氮气每升重1.2505g,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在相同情况下每升重1.2572g,虽然两者之差只有几毫克,但已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

所以他怀疑空气中的氮气中一定含有尚未被发现的较重的气体。

雷利沿用卡文迪许的放电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