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8214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二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docx

第十二章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

第十二章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

本章学习目标:

1、明确当代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如何深入教育科研。

2、了解进行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用常见的方法设计研究方案。

3、练习撰写学术论文、尝试投稿。

本章教学重点:

学术论文的撰写。

本章教学难点:

学术论文的撰写。

引言:

做研究者,不做教书匠

第一节中学生物学教师怎样深入教育科研领域

一、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深入教育科学领域的前提

(一)新的教育价值观

(二)新的教育过程观

(三)新的教师观

(四)新的学生观

(五)新的教学评价观

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基础

(一)教学理论

(二)学习理论

(三)课程理论

三、把握生命科学的学科特征,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条件(自学)

(一)生命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二)生命世界有复杂的多层次性

(三)生命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网络

(四)生命世界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

四、掌握科学方法论,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凭借(自学)

(一)信息论

(二)系统论

(三)控制论

五、利用信息,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手段(自学)

六、在做中学,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方式(自学)

七、排除科研障碍,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保障(自学)

(一)心理品质的障碍

(二)思维定势的障碍

(三)经典意识的障碍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本章重点)

学生课前阅读作业:

1、北京101中学调查研究报告:

在调查反馈的信息中探寻生物教学方向(此文获1993年“生物学通报”优秀论文一等奖)(见:

“论文指导P43”)

2、生物学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的实验研究(见:

“论文指导P39”)

教师课堂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开始了第十二章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的学习,在第一节中,我们主要了解了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条件。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这就是第二节要解决的问题。

导言:

教育科学研究的三个层次(这部分可不讲)

第一层次:

以科学的方法论即: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为基础。

第二层次:

采用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进行研究。

第三层次:

用辅助性研究技术如统计法、列表法、图示法等科学地呈现研究结果。

进行教育科研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观察法、文献法、统计法、历史法、比较法…等等,这里就最常用的两种方法进行学习。

一、调查法

(一)调查法的特点

1、经验性特点

如:

北京101中学调查研究报告:

“在调查反馈的信息中探寻生物教学方向”一文中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和研究,而是从详实的调查数据分析入手,阐明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关系,在获得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教学的切实有效的措施。

2、间接性特点

这一点有别于观察法,一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必直接用感官去感知现实。

3、非干预性特点

这一点有别于实验法,要在自然状态下搜集资料,不要抱成见和偏见,不应先入为主。

(二)调查法的种类

1、按照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工具的不同分为:

(1)访问调查法

访问调查法举例:

央视台的焦点访谈,王志主持的“面对面”节目等。

访问调查法的优点和局限。

(见教材P250)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举例:

北京101中学调查研究报告:

“在调查反馈的信息中探寻生物教学方向”中就某些学生对生物学有兴趣的原因设计了“电影、电视、‘动物世界’的影响;家庭、社会的影响;自幼喜爱生物;老师讲课结果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和局限。

(3)测验法

测验法举例:

比如通过事先设计的问题确定孩子智商的测验。

2、按照选择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

(1)普遍调查:

即对调查对象的总体全部进行调查。

如某地州生物师资情况的普查。

(2)样本调查:

即从总体中合理地抽取样本,用样本的特征值去估计总体。

如,上海市1985年生物学高考试卷的分析抽取了全体考生二十五分之一的学生试卷作为样本,而且从每逢准考证号25、51、76…中抽取,共抽取了1115名,这样的样本就有一定的代表性,实际分析证明,此样本的生物学平均考分为27.1,与全体考生生物学平均分26.99相近。

(3)个案调查:

是指有意识地选择某个教育现象或对象进行调查与描述。

即将开始的教学实习就要求学生做两个个案调查,以往有不少学生做得不好,就因他们不知道怎么进行个案调查。

下为这两个个案调查的内容,学了本部分内容后,要学生对这两个调查早做准备。

学生个案调查报告

200年月日

实习学校

班级

被了解的

学生姓名

出生

年月日

籍贯

民族

团、.队员

了解时间

月日至

月日

家长姓名

职 业

文化

水平

政治

面貌

工作单位

家庭住址

经济情况

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情况

对该生有明显影响的因素

上过幼儿园否

小学(初中)在何校毕业?

兄弟

姐妹

品学

情况

好友的品学情况

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

生理卫生

美术

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

智力

发展

情况

观察力

记忆力

想象力

思维能力

受过什么奖励

个性

特点

与兴

趣爱

身体

发育

健康状况

患过什么重病

有何慢性病

有无生理缺陷

任课

教师

对该

生的

评价

该生

学习

品德

上存

在的

问题

及原

因分

对该

生应

采取

的教

育措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200 年 月 日

调查对象

调查报告题目

调查时间、地点

调   查   方   法   与   步   骤

调    查    报    告    内    容

(二)调查法的实施

二、实验法

引入:

实验法是自然科学领域内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后来逐渐推广到社会科学领域内。

(一)实验法的应用范围(教材P251)

1、学生发展状态的研究

为了测定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

2、教学改革研究

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新教材的实验、新教学方法实验等是运用实验法的主要领域。

3、对已有的教育观点、教育经验或其他人做过的教育实验进行验证性论证。

4、为形成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或改革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在此,实验法就成了预测未来教育的方法。

(二)实验法的类型

1、对照实验如“生物学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

2、析因实验

3、定性实验

4、定量实验

5、预测性实验

在上述五种实验法类型中,用得最多的是对照实验,我们将结合课前布置的阅读范例“生物学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及下面的教材内容着重学习这种方法。

(三)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1、提出假设和研究变量

提问:

①在“生物学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中,提出假设是什么?

(a.实验班的生物学学习成绩优于控制班。

b.在使用概念技术上,男生优于女生。

②上述两个假设各自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

(假设a的自变量:

概念图的使用,因变量是后测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

假设b的自变量:

男女性别,因变量是男女学生后测学习成绩比较。

2、控制非实验因子

如在“生物学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中,采用随机抽样确定实验班和控制班等。

3、消除执行者或参与实验人员的偏向

如在“生物学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中,后测及评卷由不知情的教师完成等。

4、对实验的经过要详细记录,对实验的结果要进行准确性的检验

(四)实验法的优点(自学)

(五)实验法的不足(自学)

(六)实验法的基本步骤(见教材P254)

除以上介绍的两种方法外,还有观察法、信息获取法、文献法、历史法、统计法、比较法等等。

在教育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大量新的方法再次冲击教育的研究,如社会生物学方法、发生学方法、传播学方法、功能模拟方法、预测方法等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将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研究手段和途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教育现象及发展过程。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选定研究课题

(一)课题是自己感兴趣的、所熟悉的、有一定认识积累的问题

应尽量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和当地条件选题,以往我系专升本在职教师的毕业论文90%以上都紧密结合中学生物教学。

中学教师的科研应以教育、教学科研为主。

(二)讲求课题的研究价值

比如当前开展的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就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如通过中学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对教学评价的探索和实践等,这些问题在当前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三)考虑课题的可行性

即考虑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四)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

二、查阅有关文献

1、查阅文献资料的意义

2、网上查阅资料的途径:

推荐教材上提供的“附录2:

生物学科研、教学的有关网站”

三、制定研究方案

制定研究方案具体可参照教材上的格式:

(自教材P256)

 

课题研究方案

题目:

______________

研究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组成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题提出的缘由及意义:

二、课题的目的和任务:

三、课题研究方法:

四、课题实施步骤:

五、课题具体分工:

六、课题终结形式:

七、课题进度安排:

八、课题保障措施:

制定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搜集整理资料(略提及)

(一)资料质量的核查

(二)资料分组

(三)资料汇总

(四)资料数据的统计

(五)资料的分析和结论

五、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一)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的类型

1、实证性的研究报告比如要求课前阅读的两篇论文。

2、文献性的研究报告如“概念图的知识及其研究综述”一文就引用了大量国外在这方

面研究的文献。

3、理论性研究报告如“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高中生物学课程应提高基本科学

素养要求”等文章。

(二)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

调查报告

实验报告

学术论文

题目

作者署名

引言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论与建议

附录与参考资料

题目

作者署名

前言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附录与参考文献

题目

作者署名

摘要

关键词

序言

正文

结论

参考文献

让学生就课前要求阅读的那两份资料的总体布局与上表的前两项进行比较,重点熟悉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的基本框架。

(三)撰写教育研究报告的步骤

1、确定报告类型并拟订题目

尤其在拟订题目上,学生常出现一些问题。

学生讨论:

请分析以下题目,指出它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你的修改意见:

①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改革(题目无新意,过于空泛)

②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题目无新意,过于空泛)

③浅谈学生探索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论题太多,无法深入)

④把孩子从悬崖边拉回来(题目表述含糊,研究的指向不清楚)(05级学生凌永惠初拟的论文题目。

经教师指导修改后变为“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初探”)

⑤生物教学中学生主体价值的理论研究(理论性太强,中学教师难以完成)

2、总体规划

3、拟订编写提纲

4、撰写初稿

5、修改定稿

课后作业:

1、分析、讨论几篇教育科学研究报告。

2、结合即将开始的教学实习中你要完成的两个调查报告(学生个案调查、基层教育情况调查),按照所学“调查法”实施各要领,详细设计你的调查方案。

3、按照等组实验法的原理设计一个研究方案:

就初中生物新教材中某一活动内容,采用验证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

4、按照教材P256“课题设计方案”的格式,以“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某中学生物教学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惑”为题,完成一份课题设计方案。

第四节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一、当代生物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生物学教师正在由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人文关怀者

(二)生物学教师正在由知识的移植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

(三)生物学教师正在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者

(四)生物学教师正在由教学资源的垄断者转变为学生探求教学资源的引导者

(五)生物学教师正在由学生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

(六)生物学教师正在由统一施教者转变为因材施教者

(七)生物学教师正在由课程开发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行动的研究者

二、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要求教师学会学习

(二)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要求教师学会创造

(三)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要求教师学会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