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549056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doc

目录

一、干燥条件 2

二、干燥时数量的计算 2

(一)规定材堆和干燥室的尺寸 2

(二)计算一件干燥室的容量V 2

(三)确定干燥室全年周转次数H 3

(四)确定需要的干燥室数 3

三、热力计算 4

(一)水分蒸发量的计算 4

(二)新鲜空气量与循环空气量的确定 4

(三)干燥过程中热消耗量的确定 5

1.预热的热消耗量 5

2.蒸发木材水分的热消耗量 5

3.透过干燥室的壳体的热损失 6

4.干燥过程中总的单位热消耗量 7

(四)加热器散热面积的确定 7

1.平均每小时应由加热器供给的热量 7

2.一间干燥室应配置加热器的散热表面积 7

(五)干燥车间蒸汽消耗量和蒸汽管道的确定 8

1.预热期间干燥室内每小时的蒸汽消耗量 8

2.干燥期间室内每小时的蒸汽消耗量 9

3.干燥车间每小时的蒸汽消耗量 9

4.干燥1木料的平均蒸汽消耗量 9

5.蒸汽主管直径 9

6.一间干燥室凝结水输送管直径 9

四、空气动力计算 9

(一)1段风机壳的阻力 9

(二)加热器处的阻力 10

(三)材堆的阻力 10

(四)其它局部阻力 10

(五)干燥室内气流循环的阻力 11

五、通风机的选择及其所需要的功率 11

六、进、排气道的计算 12

七、干燥车间布置及干燥室的技术经济指标

顶风式木材干燥室的设计

一、设计条件

某家具厂每年必须干燥8000m³成材,要求的最终含水率为8%,拟建木材干燥车间。

该厂有蒸汽设备,有电能供应;地下水位低于地面1.5m;厂内运输轨距1m。

建厂地点的气候条件:

冬季最冷月份平均温度4℃,冬季最低温度-10℃,年平均温度为18℃。

全年被干木材的明细表见表1。

表1被干木材的树种、规格、含水率与材积

树种

材种

厚度

mm

宽度

mm

长度

m

初含水率

(%)

终含水率

(%)

材积

松木

板材

30

110

4

80

8

2000

毛边材

50

150

4

80

8

700

落叶松

板材

40

150

4

70

8

500

板材

25

100

2

70

8

500

水曲柳

板材

30

110

4

100

8

1000

毛边材

60

150

4

100

8

1500

云杉

板材

50

110

4

90

8

800

毛边材

30

120

2

90

8

1000

二、干燥室数量的计算

(一)规定材堆和干燥室的尺寸

材堆的外形尺寸和堆数:

长度(l) 6.8m

宽度(b) 2m

高度(h) 2.8m

堆数 2

干燥室的内部尺寸

长度(l) 12m

宽度(b) 3m

高度(h) 4m(风机间高1m)

(二)计算一件干燥室的容量V

按25mm厚的木料计算,堆垛用25mm厚的隔条。

按下列公式计算

V=×=m×l×b×h×=2×6.8×2×2.8×0.557=42.42㎡

式中:

的数值在计算干燥室的全年干燥室的全年干燥量时,应以全年被干木料的加权平均厚度的数值来确定,即

==39.68mm

根据整边材平均厚度40mm查表(参考《木材干燥学》教材,以下相同),确定边为0.557。

(三)确定干燥室全年周转次数f

参考表(参考《木材干燥学》教材)确定各树种木材的干燥时间定额。

树种厚度mm时间定额

松木30130h

松木50246h

落叶松40 202h

落叶松25117h

水曲柳30168h

水曲柳60698h

云杉50246h

云杉30130h

用=(昼夜)式计算上述材种的平均干燥周期为:

=

=

干燥室年周转次数按f=(次/年)室确定:

f==≌25(次/年)

(四)确定需要的干燥室数

按=(间)式为:

==≌7(间)

三、热力计算

被干木料中难干材较多,采用本章第三节提供的条件为依据,即被干木料厚度30mm,基本密度为400kg/m,,干燥周期84h,用于计算的介质参数:

用于干燥时热力计算的室容量E=2×6.8×2×2.8×0.496=37.76m

(一)水分蒸发量的计算

干燥时一次周转期间的水分蒸发量的计算:

=()×V(kg)

=400()×37.76

=6822.98(kg/一次周转)

平均每小时的水分蒸发量按=(kg/h)确定:

===81.23(kg/h)。

计算用的每小时的是水分蒸发量按=×X(kg/h)式确定:

=×X=81.23x1.2=97.47(kg/h)。

(二)新鲜空气量与循环空气量的确定

蒸发1kg水分所需要的新鲜空气量用=(kg/kg)计算:

==≈2.86(kg/kg)

每小时输入干燥室的新鲜空气量的体积用V=v(m/h)计算:

V=v=97.472.860.87≈242.52(m/h)

每小时由室内排出的废气的体积用=v(m/h)式计算:

=v=97.472.861.60=446.02(m/h)

每小时室内循环空气的体积用V=3600wF1.2(m/h)式计算:

V=3600wF1.2=36002.020.761.2≈179366.4m/h

式中:

取值为2.0m/s;

F=mLh(1-)=26.82.8(1-)=20.76㎡

(三)干燥过程中热消耗量的确定

干燥室内的平均温度t==≈80℃。

室外冬季温度t=-10℃。

由于不考虑统计干燥成本,各项热消耗量只按冬季计算。

1.预热的热消耗量:

预热1木材的热消耗量用=(1.591+4.1868×)(-)+(-++t)(kJ/)计算:

=400[(1.591+4.1868×)(80+10)+×(-2.09)×(-10)+334.9+401868×80]

=322×(kJ/)

预热期中平均每小时的热消耗量按=(kg/h)式计算:

===2701.93×(kg/h)

式中:

=31.5=4.5h

以1kg被蒸发水为准的,用于预热上的单位热消耗量按=(kg/h)计算

===1495312(kg/h)

2.蒸发木材水分的热消耗量:

蒸发1kg水分的热消耗量按=1000-4.186×(kJ/kg)式确定:

=1000-4.186×=1000-4.186×80=2.44×(kJ/kg)

干燥室内每小时用于蒸发水分的热消耗量按=(kJ/h)计算:

==2440×97.47=237.82×(kJ/h)

3.透过干燥室的壳体的热损失:

(1)干燥室的壳体结构和传热系数k值。

干燥室壳体为内外0.0015m铝合金,中间填加0.045m的硬质聚氨酯泡沫板结构。

铝合金的导热系数为162w/(m·℃),硬质聚氨酯泡沫板的导热系数为0.027w/(m·℃),

干燥室内表面的受热系数=11.63W/(㎡·℃),室外表面的放热系数=23.26W/(㎡·℃)。

壳体的传热系数按=W/(㎡﹒℃)计算:

===0.56W/(㎡﹒℃)

当k=0.56的情况下,干燥室内外的温度分别为80和-10时,干燥室内壁是否会出现凝结水,用式计算

干燥室的地面为混凝土加水泥摸光层,其传热系数约为0.23W/(㎡﹒℃)

≤=11.63×1.47W/(㎡﹒℃)

计算表明干燥室结构在保温性能方面的设计符合要求。

(2)透过壳体各部分外表面的散热损失:

干燥室壳体的热损失主要包括室顶、左右侧墙、前后端墙及地面的热损失。

室顶及干燥室的侧墙和端墙的材料及厚度相同,所以传热系数相同,均为0.56W/(㎡﹒℃)。

干燥室的前端没有大门,大门的材料和厚度与侧墙相同,因金属壳体的干燥室门的密封性好,所以将门与前端墙一起计算热损失。

根据干燥室的内部尺寸,可以确定干燥室的外形尺寸为长12m、宽2.8m、高4m。

壳体的热损失按式(kJ/h)计算,

——附加热损系数,取1.1——壳体的外表面积

——干燥室外温度——干燥室内外温差系数,取2.0

——单位换算系数,取3.6——壳体的传热系数

其结果如表所示:

表2壳体热损失计算表

序号

壳体名称

散热面积(㎡)

(℃)

(℃)

(kJ/h)

1

外侧墙

12×4=48

0.56

85

-10

20224.51

2

内侧墙

48

0.56

85

15

14902.26

3

后端墙

4×2.8=11.2

0.56

85

-10

4718.84

4

前端墙

11.2

0.56

85

-10

4718.84

5

顶棚

12×2.8=33.6

0.56

85

-10

14156.92

6

地面

33.6

0.23

85

15

4284.4

总计热损失为63005.77kJ/h,附加10%热损,共计。

以1kg被蒸发水分为基准,壳体的地面热损失量按式

4.干燥过程中总的单位热消耗量:

按=(++)+(kJ/kg)式计算:

=(++)×=(1495312+2440+715.44)×1.2=1798160.93(kJ/kg)

(四)加热器散热面积的确定

1.平均每小时应由加热器供给的热量:

用=(+∑)·式计算:

=(+∑)·=(237820+69734.37)×1.2

=369065.244(KJ/h)

2.一间干燥室应配置加热器的散热表面积:

按=式计算:

式中:

——加热管后备系数,取数值1.2;

——加热器内饱和蒸汽温度,在0.3MPa表压力时≈143℃。

——单位换算系数,为3.6

本例采用天津暖风机厂产IZGL-1型盘管加热器,该加热器形体轻巧,安装方便,散热面积大,传热性能好,其性能参数建表3

表3IZGL-1型管盘性能参数

管排数

传热系数k(㎡﹒℃)

空气阻力

2

3

4

注:

为迎风面质量流速,kg/()

如采用3排管IZGL-型管盘散热器,根据表3计算其传热系数k为:

其中:

式中:

式中:

为风机间直线段与空气流速方向垂直断面积。

因此:

根据所选IZGL-1型管盘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在干燥时风机前后对称布置。

常规干燥时选用光滑管或绕片式散热器,每立方米实际材积需要2—6散热面积;用串片式散热器要4—8;用铸铁散热器一般需要7—10.如采用高温干燥时,散热的面积增加一倍。

(五)干燥车间蒸汽消耗量和蒸汽管道的确定

1.预热期间干燥室内每小时的蒸汽消耗量:

根据(7-32)式计算:

=

=1.2=152072.355(kg/h)

2.干燥期间室内每小时的蒸汽消耗量:

用(7-33)式计算:

=

=×1.2=341.11(kg/h)

3.干燥车间每小时的蒸汽消耗量:

设1/3的干燥室数处于预热阶段,其余的处于干燥阶段,用(7-34)式计算:

+=3×119986.49+6×533.41=170431186.3255(kg/h)

4.干燥1木料的平均蒸汽消耗量:

用(7-35)式计算:

===153324.95(kg/)

5.蒸汽主管直径:

应不小于按(7-36)式确定的数值:

d===33.835m

一间干燥室的蒸汽支管直径为:

==0.074m

6.一间干燥室凝结水输送管直径:

按(7-37)式确定为:

===0.00125m

7.任一间干燥室用的疏水器:

根据干燥设备一章中疏水器选择方法确定。

当蒸汽压力为0.3Mpa(表压力)时,疏水器的入口压力,出口压力=0,。

每小时的蒸汽消耗量为147.14kg时应当选用疏水器的最大排水量为147.14×3=441.42kg。

根据热动力式疏水器的性能曲线,选用公称直径的热动力式疏水器。

四、空气动力计算

(一)1段风机壳的阻力

其中

式中初步选用6台NO.8轴流风机。

(二)加热器的阻力

3段、13段为加热器,加热器的阻力根据加热器产品性能指标确定或给定的公式计算。

本例采用天津暖风机厂3排管IZGL—1型盘管加热器,其空气阻力按下式计算:

因进入3段加热器金和13段加热器前的空气密度和速度都不同,因此阻力要分别计算。

3段的阻力为:

13段的阻力为:

(二)断面固定的直线气道的阻力

断面固定的直线气道包括2、5、8、11、14段。

其中8段按整体材堆阻力计算,其余因各段长度及断面不同需分别计算,具体计算按式

2段的阻力为:

14段的阻力为:

式中摩擦系数去0.02,根据风机和加热器的安装尺寸及干燥时内部尺寸,风机至加热器之间的距离为1.05m。

5段的阻力为:

11段的阻力为:

式中摩擦系数去0.03,风道长度按材堆高度的一半加上材堆顶部距干燥间顶板的距离,共计1.45m。

(三)材堆的阻力

材堆阻力按式计算:

式中阻力系数根据材堆的阻力系数图查得,空气流速取2.0m/s。

(五)其他局部阻力

局部阻力包括4、6、10、12四段直角拐弯处及4、7段骤然缩小和9、12段骤然扩大处的阻力。

每部分均需按式计算。

4段的拐弯处阻力为:

4段的骤然缩小处阻力为:

6段的拐弯处阻力为:

7段的骤然缩小处阻力为:

9段的骤然扩大处阻力为:

10段的拐弯处阻力为:

12段的拐弯处阻力为:

12段的骤然扩大处阻力为:

(六)干燥室内气流循环的总压力

五、通风机的选择及其所需要的功率

一件干燥室内配置4台轴流式风机,每一台风机的风量:

选用风机时所需的规格风压:

每一台风机需要的功率

每一台风机的安装功率:

式中:

——后备系数,取1.2;

——为传动系数,取0.9。

根据干燥室的特点及所需风量和压力,选择耐高温防潮的BYG型8号风机,14叶片,安装角度为25°,风量34462,风压496Pa,转速1450r/min,安装功率7.5kW,共6台

六进、排气道的计算

进、排气道的断面积按式

V——每小时被干燥室吸入或排出的新鲜空气和废弃的气体。

ω——气道内介质的流速(m/s).强制循环干燥室取值2—5。

进气道断面:

排气道断面:

由于进排气道混用,所以采用统一断面0.076。

七、干燥车间布置及干燥室的技术经济指标

各项经济指标

干燥室的内部尺寸长8.5m宽2.6m高4.1m;

材堆外形尺寸4m宽1.8m高2.6m;,材堆堆数2;

年生产量(注明树种);

松木2700立方米落叶松1000立方米水曲柳2500立方米云杉1800立方米

干燥室的造价

干燥室的有效体积利用系数,即干燥室的装载量(装堆材积)与室内的空间体积之比值;

蒸汽加热器的总加热面积和单位加热面积

干燥室允许的操作的温度范围,室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指干燥室空间各点的温度差值);

干燥室内的干球温度超过100℃时可能维持的最高湿球温度范围;

在环境不低于室温(20℃)条件下,赶在室内温度在100℃时,其壳体外表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0℃);

通过材堆的工期循环风速分布均匀性(指材堆侧面各点之间的风速差值),并注明风向可逆循环或非可逆循环;

干燥室传动通风机的电动机安装功率(kW);

以1m木材计的单位消失通风机运转耗电量(注明计算电耗或实测电耗,kWh/m木材)(注明木材树种);

一间干燥室的最大蒸汽消耗量(kg/h);

以1m木材计的蒸汽消耗量(kg/m)(注明树种);

干燥成本(注明树种及初终含水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