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497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Word格式.docx

目前已从杜仲中发现10多种苯丙素类化合物[8-13]见表1。

表1杜仲中的苯丙素类化合物

序号

No.

化合物名称

Name

1

绿原酸chlorogenicacid

2

绿原酸甲酯methylchlorogenate

3

咖啡酸caffeicacid

4

二氢咖啡酸dihydrocaffeicacid

5

愈创木丙三醇guaiacyl-glycerol

6

松柏苷Coniferin

7

间羟基苯丙酸3-(3-hydroxyphenyl)propionicacid

8

丁香苷Syringin

9

寇布拉苷kaobraside

10

松柏醇Coniferol

11

香草酸vanillicacid

2.2木质素类

木脂素是由苯丙素双分子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理活性。

迄今为止,从杜仲中共分离鉴定出20多种木脂素及其苷类[14-16]。

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单环氧木脂素、双环氧木脂素、环木脂素、倍半木脂素和新木脂素等类型,见表2。

表2杜仲中的部分木脂素类化合物

松脂素(+)-pinoresinol

表松脂素(+)-epi-pinoresinol

1-羟基松脂素(+)1-hydroxypinoresinol

松脂素单糖苷(+)-pinoresinolO-β-D-glucopyranoside

松脂素双糖苷(+)-pinoresinoldi-O-β-D-glucopyranoside

1-羟基松脂素-4-单糖苷

(+)1-hydroxypino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

1-羟基松脂素-4-单糖苷

(+)1-hydroxypino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

1-羟基松脂素双糖苷

(+)1-hydroxypinoresinol4,4-di-O-β-D-glucopyranoside

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

2.3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环烯醚萜类及其苷类化合物在植物界中分布较广,是由臭蚁二醛转变而来的单萜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环烯醚键,杜仲醇类无环烯醚键,可看成环烯醚萜开环后的产物。

另外,环烯醚萜还可形成多聚体。

现己从杜仲叶、皮中分离出10多种环烯醚萜类成分[17]。

如表3

表3杜仲中的环烯醚萜类

桃叶珊瑚苷aucubin

京尼平genipin

京尼平苷geniposide(又称栀子苷)

京尼平苷酸geniposidicacid

车叶草苷asperuloside

车叶草苷酸asperulosidicacid

鸡屎藤苷10-O-乙酸酯scandoside10-O-acetate

筋骨草苷ajugoside

雷朴妥苷reptoside

12

杜仲苷DulmoidosideD

13

杜仲苷ulmoside

14

杜仲苷AulmoidosideA

15

杜仲苷BulmoidosideB

16

杜仲苷CulmoidosideC

2.4杜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中分布最广,常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

目前已发现有6000多种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也是杜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杜仲不同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也有很大的差别,以杜仲叶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尤其以老叶中的含量最高;

主根和主根皮中黄酮含量最低,而除叶外的各部位的含量相差不大,且含量都较低[18]。

其含量的高低是判断杜仲生药及其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杜仲皮和叶中分离鉴定的黄酮类化合物见表4[19-21]。

表4杜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2.5其他成分

杜仲多糖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又一活性成分。

组成明确的有:

Gonda等[22]从杜仲皮中分离出的酸性聚糖杜仲糖A(EumanA)和Tomoda等[23]分离出的杜仲糖B(EumanB)。

杜仲糖A是由L-阿拉伯糖、D-半乳糖、D-葡萄糖、L-鼠糖、D-半乳糖醛酸按摩尔比8∶6∶4∶5∶8组成;

杜仲糖B的结构主要为α-1,2-L-鼠糖,1,4-D-半乳糖。

这两种多糖对网状皮系统均有活化作用,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杜仲胶因其在工业上的良好用途已成为现在研究的又一热点,它是普通天然橡胶的同分异构体,属反式聚戊二烯,杜仲胶具有金属光泽,耐酸碱、不易腐蚀,其硫化制品质量比天然橡胶品质优良,是现代工业开发高性能绿色橡胶的极好材料[24]。

杜仲中除上述成分外,还包含酚、醇类化合物、抗真菌蛋白[25]、生物碱及挥发油[26]等。

另外杜仲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含有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齐全;

还有Zn、Cu、Fe、Mn、Ge、Xe等15种微量元素[27]。

3主要次生代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3.1苯丙素类的生物合成途径

杜仲叶片中的主要苯丙素类物质是绿原酸(Chlorogenicacid)[28、29]。

植物中绿原酸的生物合成包括了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在酶的催化下,葡萄糖转化成莽草酸(shikimicacid),后者再转化成丙氨酸,最后经过合成酶作用得到绿原酸[30]。

见图1。

图1绿原酸生物合成途径

2.2木质素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木脂素是由苯丙素双分子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合成途径如图2

图2木质素类化合物合成途径

2.3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杜仲中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主要包括桃叶珊瑚苷(aucubin)和京尼平苷酸(geniposidicacid)。

桃叶珊瑚苷和京尼平苷酸均易溶于水、甲醇,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苯及石油醚。

分子结构中存在半缩醛结构,极不稳定。

桃叶珊瑚苷和京尼平苷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酶和基因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

这两种物质属于环戊烯型的环烯醚萜苷类,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生物合成途径起源于类异戊二烯途径产生的焦磷酸牻牛儿酯(IPP),其化合物基本结构骨架的合成途径如图3。

图3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

2.4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C6-C3-C6基本结构骨架的化合物,根据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的位置以及三碳链是否与B环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黄酮类化合物分为黄酮(flavones)、二氢黄酮(flavonone)、异黄酮(isoflavones)、黄酮醇(flavonol)、黄烷醇(flavanol)、橙酮(aurone)、查耳酮(chalcone)及花青素(anthocyanin)等几大类[31]。

杜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槲皮素和山奈酚,其生物合成途径如图4。

图4槲皮素和山奈酚的生物合成途径

CHS:

查耳酮合成酶chalconesynthase;

CHR:

查耳酮还原酶chalconereductase;

STS:

芪合成酶stilbenesynthase;

AS:

金鱼草素合成酶aureusidinsynthase;

CHI;

查耳酮异构酶chalconeisomerase;

F3H:

黄烷酮羟化酶flavanonehydroxylase;

FNS:

黄酮合成酶flavonesynthase;

IFS:

异黄酮合成酶isoflavonesynthase;

FLS:

黄酮醇合成酶flavonolsynthase,F3'

H;

黄酮-3'

-羟化酶flavonoid-3'

-hydroxylase

参考文献

[1]时珍.本草纲目[M].:

1995:

1590-1596.

[2]王俊丽.杜仲研究[M].:

大学,2001.

[3]周正贤.中国杜仲[M].:

科技,1992.

[4]郭双举.杜仲科的演化史[M].:

科学技术,1992.

[5]康健.中国杜仲研究[M].第一版.:

科学技术,1992:

19-23.

[6]杜红岩,戈,卢绪奎.论我国杜仲产业化与培育技术的发展[J].林业科学研究,2000,13(5):

554-561

[7]中华人民国药典编辑委员会,中华人民国药典.:

化学工业,2005.

[8]家实,阎玉凝.杜仲皮与杜仲叶化学成分初步研究.中药通报,1986,11(8):

41.

[9]DeyamaT.TheconstituentsofEumiaecortex.ProceedingsofthefirstInternationalSymposiumonEumiaulmoides.1997,Xi’an,China,pp.30–39.

[10]HattoriM,CheQM,GewaliMB.ConstituentsoftheleavesofEumiaulmoides.ShoyakugakuZasshi,1988,42:

76–80.

[11]GewaliMB,HattoriM,NambaT.ConstituentsofthestemsofEumiaulmoides.ShoyakugakuZasshi,1988,42:

247–248.

[12]DeyamaT,IkawaT.KitagawaS.PartⅥ.Isolationofanewsesquilignanandneolignanglucoside.ChemParmBull,1987,35(5):

1803–1807b.

[13]东,王翰龙,家明,等.杜仲的化学成分.植物学报,1986,28(5):

528–532.

[14]尉芹,马希汉,康健.杜仲化学成分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10(4):

88-93.

[15]DeyamaT,kawaT,NishibeS.TheconstituentaofEumiaulmoidesOliv.II-isolationandstructureofthreenewlignanglycosides[J].ChemPharmBull,1985,33(9):

3651-3657.

[16]DeyamaT,kawaT,tagawaS,etal.TheconstituentsofEumiaulmoidesOlive.III-isolationandstructureofanewlignanglycoside[J].ChemPharmBull,1986,4

(2):

523-527.

[17]胡佳玲.杜仲研究进展[J].中草药,1999,30(5):

394-396.

[18]兰萍,马龙,斌,等.杜仲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9,30(3):

359-363.

[19]成军,玉英,育新,等.杜仲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0,25(5):

284–285.

[20]KimHY,MoonbBH,LeeHJ,ChoiDH.FlavonolglycosidesfromtheleavesofEumiaulmoidesOliv.Withglycationinhibitoryactivity.JEthnopharmacology,2004,93:

227–230.

[21]TakamuraC,HirataT,YamaguchiY,OnoM,MiyashitaH,IkedaT,NoharaT.Studieson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greenleavesofEumiaulmoidesOliv.JNatMed,2007,61:

220–221.

[22]GondaR,TomodaM,ShimizuN,eta1.AnacidicpolysaccharidehavingactivityonthereticufoendothelialsystemfromthebarkofEumiaulmoides[J].ChemPharmBull,1990,38(7):

1966-1969.

[23]TomodoM,GondaR,ShimizuN,etal.Areticuloen-dothelialsystem—activatingglycanfromthebarksofEumiaulmoides[J].Phytochemistry,1990,29(10):

3091-3093.

[24]士朝.杜仲橡胶的开发和应用[J].橡胶工业,1993,40(11):

690-692.

[25]小烛,胡忠,英,等.杜仲皮中抗真菌蛋白的分离和特性研究[J].植物研究,1994,16(4):

385-391.

[26]郭志峰,鹏岩,安秋荣,等.杜仲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J].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5,15(3):

35-39.

[27]军民,高振川,琪,等.杜仲叶及提取物营养价值和药用成分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2,24

(1):

1-2.

[28]吴龙奇,朱文学,玉先,等.杜仲中绿原酸含量及提取检测方法的分析[J].食品科学,2005,(S1):

187-192.

[29]乃炽,汪洪武,艳清,等.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与含量测定[J].经济林研究,2001,19

(2):

59-61

[30]RJAVillegas,MKojima;

Biosynthesisofthechlorogenicacid.Agric.Biol.Chem.,1985,49:

263-265.

[31]ElioGWM,SchijlenCH,RicdeVos,eta.Modificationofflavonoidbiosynthesisincropplants.Phytochemistry,2004,65:

2631–26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