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9787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docx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课设计

【2010高考考纲解读】

2010年《考试纲领》要求:

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

容和作者的看法态度。

能力层级为E级,即鉴赏评论。

【高考考点1】:

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讲解】包含人物形象、光景形象、事物形象,要擅长掌握形象的特色,分析寓于

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011高考考点展望】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还是重点,考察形式不会有大的变化。

要注意的是,比较阅读鉴赏题可能有所增添,像2009年湖南卷那样,把两首在某一点有相通

之处的诗词放在一同比较异同;选材范围会有所扩大,不单有大师级诗人的作品,也会有不著名诗人的作品,不单有唐诗宋词,还会有清诗甚至是近代诗等非主流的作品。

整体上看,2011年高考仍以"稳"为主。

【教课目的】:

1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解答古诗词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能力。

【教课重点】:

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教课难点】:

如何鉴赏人物(光景、事物)形象及解答相应题型的方法与技巧

【课前预习阅读】: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建出来的生动详细的、寄寓作者的

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怀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情形)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抒怀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种诗歌常常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另一类是作品中刻画

的人物形象,这种诗歌常常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单高傲者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拥有一致性的一面。

二、诗歌中的物象

诗歌中的物象既能够是事物形象,又能够是光景形象。

前者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描述的

事物形象,比如于谦《石灰吟》中所咏叹的石灰。

这一物象也折射了抒怀主人公自己,其与

诗中要塑造的抒怀主人公的形象拥有同一性,可是是用曲笔,让抒怀主人公的形象隐蔽在物

象的背后。

后者指诗歌中描述的自然情形(如贺知章《咏柳》中的"柳")和人文情形(如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方宅""草屋""远人村""墟里烟")。

鉴赏诗中这些形象的特色,品尝这些形象所包含的意义与思想感情就是设题点、赋分点。

三、鉴赏诗歌形象,一是掌握人物形象,二是品尝诗中物象,三是明确解题思路

1.人物形象的鉴赏

(1)聚焦描述人物言行神态的重要词语。

如鉴赏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

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弥留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这首诗,应抓住第三句重点品

析,此中"惊"字贴切传神地刻画了一个大病在身仍挂念友人的知己形象。

(2)体会最能传达诗人心理活动的重点性词语。

如鉴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要推测第三句之

(洞房昨

"问":

委婉而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应试前向主考官探询状况时的局促不安的心理。

 

(3)弄清形象塑造与物景描摹的内在关系。

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众鸟""孤云""敬

亭山",看似平常物景,实为刻画诗人自我形象不行或缺的特别意象,对表现诗人独坐敬亭山时表露出的孤寂情绪起到了映托作用。

2.自然物象的鉴赏

(1)掌握物象中心语的特别含义。

如刘禹锡《乌衣巷》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

百姓家"之句,此中"燕"作为动物意象,拥有特定含义。

只有掌握了其详细含义--暗寓时局变

迁、昔盛今衰、人事代谢,才能正确掌握诗旨。

(2)推测物象修饰语的感情色彩。

如李白《送友人》有"浮云游子意,夕阳故人情"句,其

中"浮云""夕阳"是理解诗歌要旨的重要意象,而一"浮"一"落"又是意象中浸染着激烈的感情偏向的重点修饰语,其彰显的感情义蕴与比兴意义不行忽视。

3.解题思路步骤

(1)立足重点词句归纳形象(人物形象或境界或物象)特色(表述时一般要联合使用的表达

技巧)。

(2)诗中形象的特色。

(3)形象寄寓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和看法态度。

考察方向:

(1)对抒怀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2)对诗歌意象的辨别理解;(3)对诗歌境界

的体会(色彩、组成、情味等)。

【题目种类】: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2)"表现了如何的情形","表达了什么意思","创建了如何的氛围","塑造了如何的形

象","光景有什么特色"等。

(3)这首诗歌创建了一个如何的境界氛围?

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

变体:

这首诗歌为我们显现了一幅如何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光景?

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情怀?

【解题格式】:

(1)人物形象:

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

表层含义(即解说诗句)+深层含义;

(3)领会心境:

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觉+交融了什么境界。

【答题要领】:

可分为三个部分:

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归纳形象境界特色;分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创建的境界描摹出来,描述诗中显现的图景画面。

这里有两个重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光景,不用每句、每个光景都写到,但要写到大多数的、主要的光景,能够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适合加以创建,语言力争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联合要旨分析为何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精练的话语归纳这些光景所创建的情境的氛围特色,或雄浑壮阔、或安静优美、或萧瑟悲凉、或活力勃勃、或孤寂冷清正确表现其特色和情调。

第三部分,依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色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为:

欢乐、高兴、激动、沉痛、悲忿、悲伤,赞叹之情、敬慕之情、惜别之情、迷恋之情、豪放之情、安适淡泊之情等。

【答题步骤】:

形象类:

(1)找到诗人描述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联合文章主

旨分析诗人为何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述形象的作用或成效。

境界类: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2)睁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

 

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争语言优美;(3)点明光景所创建的氛围特色;

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迪和思虑。

切忌空洞,要答详细。

比方光答

了作者悲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何而"悲伤"。

【掌握典型意象的基本特色和寓意】

常有典型意象有这样一些分类:

 

(4)分析表达"表达

树木类。

黄叶:

凋落。

绿叶:

生命力,希望,活力。

柳:

送别,迷恋,伤感,春季的美好。

杨柳:

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

旧事如烟,兴亡之感。

红叶:

传情之物,想念。

松柏:

坚毅,傲岸。

梧桐:

悲凉,凄凉,悲情。

花草类。

花落:

凋落,人生失落,生活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迷恋、追怀。

草:

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芜荒僻,伤春,离恨,身份地位低微。

禾黍:

黍离之悲指国家昔盛今衰。

兰:

高傲,自傲,高洁。

菊:

高洁品行,隐逸。

梅:

傲雪,坚毅,不卑不亢,人生窘境。

红豆:

爱情,友谊。

动物类。

猿猴:

悲伤凄厉。

鸿鹄:

理想,理想,追求。

鹰:

刚毅自由,人生理想高阔,

激情壮志。

瘦马:

流浪。

沙鸥:

飘零,伤感。

乌鸦(寒鸦):

伤感,倦归,凄清。

孤雁:

孤单,

思乡念亲。

鸿雁:

书信,思乡怀人。

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浪汹涌:

人生窘境,江湖诡谲。

寒烟:

状况暗淡,人生迷茫,理想

不得实现。

西风:

落寞,难过,衰落,游子思归。

霜:

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人生道路崎岖,人生挫折。

露:

人生短促,光阴易逝。

云:

游子流浪。

水:

环境幽寂。

器物建筑类。

捣衣砧:

妇女思夫。

西楼:

闺怨,悲凉,悲情。

桑梓:

故土,思乡。

吴钩:

宝剑,利剑,失落情怀,盼望立功立业,战场。

地址类。

遗迹:

怀旧明志,昔盛今衰的感触,破败冷清。

农村:

田园风光,生活气味,厌俗,思归,不与世俗狼狈为奸,纯朴,美好安适,安静,安适。

仙境:

俊逸美好,干净,忘尘厌俗。

凭栏:

悲伤,想念故国、故土、亲人,抑郁愤懑,不满现实。

桃源:

乐土,理想,追求,厌俗,归隐。

其余类。

六朝旧事:

往日繁荣,昔盛今衰的感触,讽喻现实。

击楫:

报效国家,光复失地,理想志向。

碧血:

忠心。

采薇:

隐居生活,固守节操。

哀鸿:

悲伤苦痛,流浪失所。

 

第一课时

教课内容:

人物形象鉴赏。

教课目的:

1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教课重点:

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教课课时:

2课时。

教课过程:

课前阅读有关知识:

常有形象

(1)不慕显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显贵,使我不得高兴颜"表现了他淡于荣华、傲视显贵的思想,也反应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伤时感事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其实不只是逗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伤时感事的性格。

(3)寄情山川、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安闲见南山"显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

 

场的憎恶,对田园的喜欢;如王维。

《山居秋暝》经过对晚秋节气空山新雨情形的描绘,表达了对山川风光的喜欢。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英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穷,不觉伤心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发挥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大方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很多诗歌都反应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感情,形象鲜亮。

《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想念故土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旁塞、反对讨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旁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难过,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分别时的无穷伤心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义,塑造

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10、常用术语

不慕显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伤时感事、寄情山川、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大方愤世、友人送别、想念故土、献身旁塞、反对讨伐、爱恨情长、立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一、考察形式:

1.这首诗(词、曲)刻画了什么形象?

有什么详细特色(特色)?

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

2.诗(词、曲)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3、诗(词、曲)中的生动地表现了特色(过程),是如何详细表现出来的?

4.作者借刻画的形象表现的感情特色有哪些?

二.例题分析

【例题1】简析下边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哪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今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答案】诗歌描绘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豪形象。

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

以前的金戈铁骑,驰骋战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光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

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襟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经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

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触。

【例题2】阅读下边这首诗,达成问题。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①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①然:

通"燃"。

 

问题:

联合诗中意象,谈谈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分析】此题考察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

诗人来谷口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也就是说郑鄂这个人物并无正面出场,所以作者也就不是正面描摹。

对郑鄂的形象显现主假如经过对他所隐居的环境的描摹而衬托出来的。

所以,分析这个人物形象就要从光景描绘下手。

谷口山花欲燃,高树接天,人迹罕至,鹿群常来,何其清静!

隐居在此处的人也必定

是一位文雅而又淡泊安适的隐者了。

而将"衣裳与枕席"喻为"山霭碧氛氲"就更显现出郑鄂的文雅安适。

答题时,既要有对环境场景的分析,又要有对人物形象特色的归纳或定位。

【答案】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能够看出郑鄂居住地固然荒僻幽静,却环境优美、文雅、温馨而富裕活力,又从人迹稀罕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淡泊安适生活的隐者。

 

三、方法总结

鉴赏重点

(1)分析人物的相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含时间、地址、四周光景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详细光景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要知人论世,认识有关背景资料。

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

(2)联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联合表达技巧)(睁开)。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感情、理想、追求、性等)。

四、牛刀小试:

【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塞下曲(其六)

□戎昱

寒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到现在。

【注】①骎骎(qīnqīn):

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②卢龙塞:

古地名。

(1)这首诗刻画了如何的边将形象?

寄寓了诗人如何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分析】诗歌的后三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此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颈联主要表现

戍边之苦。

而尾联则能够说是描绘了边将的心里即对战争的诉苦及憎恶。

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感情是丰富的,既有对边塞将士的怜悯,也有对战争的厌烦,综合起来也就是盼望和平的到来。

【答案】

(1)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

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磨难的怜悯,尾联表现了对从古到现在接连不停的战争的厌烦,全诗寄寓了诗人盼望和平的美好梦想。

【2】阅读下边的宋词,依据要求达成赏析。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①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①沈郎:

沈约,南朝名相、诗人,多病。

这里是词人自比。

 

阅读全词,简要赏析"沈郎"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沈郎"形象是词人自我形象,苏轼以多病的南朝名相沈约自比,含有深意;

面对活力勃勃的盎然春意,词人叹己"多病"甚至弱不胜衣,含有出身浮沉之感;借鸿雁、鹧鸪的意象,在伤心中表达了对故旧亲朋的牵挂;将落花比知己,示意命运的沦落,表达情怀的孤独。

【3】阅读下边一首宋词,回答以下问题。

(7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哪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滔滔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豪谁对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

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

鍪,音móu。

万兜鍪:

千军万马。

(1)本词塑造了一个如何的人物形象?

(3分)

(2)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如何的思想感情?

(4分)

⑴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斗自强,战斗不息的英豪孙权形象。

或塑造了一个年罕有为,拥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停征战的英豪孙权形象。

⑵词人热忱颂扬孙权的不畏劲敌,果断抵挡,正是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胆怯

偷安。

 

五、课后稳固

【1】阅读下边一首宋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第四桥

萧立之

自把孤樽擘蟹斟①,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景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注】此处暗用晋人毕卓"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的典故。

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并联合诗句简要分析人物的心境。

 

[参照答案]诗中刻画了一个寄情山川、傲岸不羁、逍遥潇洒、安适淡泊的诗人形象。

天的月夜,诗人泛舟江上,自斟自酌,乐在此中;柔和的橹声如人语呢喃,反衬出夜的安静和优美,从中我们能够感觉到人物心境。

固然孤唯一人,但无茕茕孑立的孤单悲凉之感,而是在橹声秋景中显得悠然自得。

【2】请从环境、心理描绘等角度评析诗中的李凝形象。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答案】李凝是一个过着安闲、安静生活的隐士形象。

首联"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绘,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示意其隐士身份。

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

李凝居处的幽静,衬托出李凝生活的安闲、安静。

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要旨,表现作者

 

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乞降神往。

【3】分析以下诗中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安适又有点孤单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之

"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色,示意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安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唯一的知己。

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进而又写出了诗人孤单孤独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

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追求快乐,忘却得失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昨年花里逢别君,今天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逃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请联合诗的颈联谈谈诗人塑造了如何的自我形象。

 

[参照答案]

诗中了一个正直的地方官吏面对现实处境而无能为力的形象。

"身多疾病思田里",

既申诉了自己的困难,又表达了想念友人或归隐田园的心情。

"邑有逃亡愧俸钱",表达出身

为地方官吏,却不可以为排除百姓疾苦的内疚之情。

【5】联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潦倒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

天资聪慧,才干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但是平生不

得志于功名。

【答案】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酸楚、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单的老人形象。

首句既写出了

过去生活的酸楚也写出了现状的潦倒;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单狂放的气

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材干。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6】阅读以下诗歌,达成所列问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局,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旧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店东种树书。

诗歌塑造了一个如何的人物形象?

主要采纳了哪一种表现手法?

请联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本词塑造了一个往日纵横战场此刻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

诗人主要采纳今昔对照的手法。

上片经过对从前战事的回想,刻画了一个勇敢善战,激情满怀的英豪形象;下片

 

经过对自己年光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绘,给读者显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

经过鲜亮的对照,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邃感触。

【7】分析下边诗歌的人物形象。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风格,共怜时世俭梳洗。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别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

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以后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

通"险",独特。

时世:

今世。

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

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③压金线:

用金线刺绣。

压:

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答案】本诗描绘了一位悲伤、难过的贫女形象。

她风范优雅、道德崇高、勤奋能干,针线刺绣精良,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好为别人作嫁衣裳。

诗人借她表达了

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8】阅读下边两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7分)野步(宋)周祥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大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谈谈两首诗分别表现了如何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4分)

(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心里感情,试作简要

分析。

(3分)

参照答案:

⑴第一首:

表现了一个沉醉于春季美景,安闲闲步田野的隐者形象。

(2分)

第二首:

表现了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忧愁,只好倚杖在近郊闲步的老者形象。

(2分)

⑵两首诗三、四句都用了拟人的手法。

(1分)

前者写出对春季的沉醉与赞叹。

(1分)

后者写出了老之将至的伤感之情。

(1分)

第二课时

教课重点:

分析并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课过程:

一、典型例题

【例1】阅读下边一首宋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2007年四川卷)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川长。

坐感岁时歌大方,起看天地色悲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思绪集中表此刻"乱"字上,全诗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分析。

 

【例2】阅读下边的一首唐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1)这首诗开篇交待了丈夫死因以后,运用了什么手法,从哪些方面描述了山中寡妇的磨难形象?

 

《葛溪驿》首联,开篇写景。

"缺月昏昏",诗人仰望窗外之所见。

诗人于败兴之余,便希望早入梦境。

可漏壶此刻忧如成心作难,滴水声仿佛愈来愈响。

这在不眠之人听来,更添

烦乱,思绪愈益没法宁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