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0299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9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汽车运用与维修(0825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汽车机械及电控系统维修

汽车维修工(四级)

汽车机修

2

汽车电气维修

汽车维修电工(四级)

汽车电气维修

3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车辆技术评估

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从业资格证)、车辆技术评估员(从业

资格证)

汽车性能检测

4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机动车维修业务接待员(从业资

格证)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5

汽车钣金和喷涂

汽车维修钣金工、汽车维修漆工

汽车钣喷

五、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汽车维修行业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状况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员。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3.吃苦耐劳,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4.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

6.具有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钳工作业。

4.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能识读汽车电路图,并能进行简单电器零部件的检测。

5.能够阅读简单的汽车维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汽车维修技术资料。

6.能进行汽车维护作业。

7.能完成汽车发动机、手动变速器总成大修及部件检修。

8.能完成汽车制动系统、悬架转向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9.能完成汽车车身电器系统、空调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10.能完成汽车发动机电器及控制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l1.具有制订和实施简单维修作业方案的能力,能分析、排除车辆常见的简单故障。

12.能对本人完成的维修作业内容进行维修质量检验和评价。

13.能通过语言表达使客户清楚维修作业的目的和为客户提供用车建议;能通过语言或书面表达方式就工作任务与合作人员或部门之间进行沟通。

专业(技能)方向一汽车机修

1.具备汽车发动机、底盘机械维修的能力。

2.具备根据客户描述初步判断常见汽车发动机、底盘故障范围的能力。

3.具备汽车自动变速器检査、维修的能力。

4.具备汽车发动机、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总结和工作文件归档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一汽车电器维修

1.掌握汽车网络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具备阅读复杂的汽车电路和实车线路査找的能力。

3.具备根据客户描述初步判断常见汽车电器故障范田的能力。

4.具备汽车电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总结和工作文件归档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一汽车性能检测

1.具备汽车性能和汽车检测的基本知识。

2.具备正确使用汽车检测设备对汽车性能进行检测并根据标准、规范和规程等对检测结果做出判定的能力。

3.具备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常见简单故障形成原因的能力,并能提供维修建议。

4.具备维护、安排汽车检测设备的能力。

5.具备汽车性能检测工作文件归档、评估和总结工作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一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1.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客户服务意识。

2.具备从事维修业务接待的能力。

3.具备向客户提供车辆保险理赔咨询和建议的能力。

4.具有汽车精品、汽车配件销售的能力。

5.具有维修业务接待工作文件归档、评估和总结工作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汽车钣金

1.熟练掌握车身整形机、手锤、顶铁的使用方法及非金属材料的基本修理方法和技术,能够独立完成车身覆盖件的整形修理、更换、拆装和安排等钣金作业。

2.熟练掌握车身尺寸测量、车身拉伸校正、车身结构件切割与焊接等操作技术,能够独立完成车身校正和板件更换等操作。

专业(技能)方向—汽车喷涂

1.熟练掌握汽车修补涂装作业所需各种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对涂装设备进行维护。

2.熟悉常用修补涂装材料的性能,掌握修补涂装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正确的工艺方法独立完成修补涂装作业。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

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本科:

汽车服务工程

八、课程结构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德育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1、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

 

1

职业生涯与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训练:

通过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训练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决策行动的技能,教会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特点,结合社会未来的发展,规划合理的职业生涯,提高就业能力,并最终找到能够发挥个人潜力、具有发展空间的理想职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8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

是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观念,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理解掌握并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

 

40

 

3

政治经济与社会

政治经济与社会:

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奋斗目标,更加坚定行动方向,积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拥护根本的民主制度,耕耘文明的精神家园,共建美好的和谐社会。

 

40

 

4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旨在对学生进行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

其任务是:

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其人生发展的能力。

 

40

 

5

 

语文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278

 

6

 

数学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

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76

 

7

 

英语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278

 

8

 

计算机基础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

 

40

 

9

 

体育与健康

 

158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

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参考学

10

汽车概论

学习汽车的结构和构造,认识汽车上每个零件以及结构。

114

11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学习交、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理解逻辑控制基本原理。

学习交、直流电路的基本规律、半导体晶体管的工作原理与作用,了解逻辑控制电路在汽车上的应用。

80

1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学习现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原理及控制、拆装和维修。

通过课程教学与技能实训,使学生基本具备汽车发动机拆卸、装配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使用维修工具、量具、设备进行发动机各总成、部件修复的知识和技

能;能诊断和排除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

152

 

14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

学习汽车电源、起动、点火系统、照明设备与信号装配、仪表与辅助电气设备等汽车用各类电气装置设备的结构、原理、控制及拆装和维修、性能测试的知识和技能训练。

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基本具备汽车电气设备各总成、装置的拆卸、装配连接能力;。

 

80

15

汽车钣金技术

学习汽车钣金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学习汽车门板和机盖的钣金修复技术。

120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参考学

 

16

 

发动机电控技术

学习汽车电控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维修有机融合,以应用为主线,系统介绍了汽车电控系统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突出介绍了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电控点火系统、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防抱死制动控制、驱动防滑控制、转向控制、悬架控制、汽车CAN总线控制、汽车防盗控制以及汽车巡航控制等内容。

 

80

 

17

汽车美容装饰技术

系统介绍了汽车美容与装饰技术,并介绍了专用工具的使用及许多实例,内容包括汽车清洗、汽车美容、汽车装饰和汽车防护等。

使学生掌握汽车(商用、家用)美容、装饰的基本原理;掌握汽车美容装饰的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工具设备的使用。

 

80

18

入学教育与军训

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体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凝聚力、互帮互助。

26

19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

学习汽车车身的基本修复,学会焊接技术以及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120

20

汽修技能训练一

(应知)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技能训练理论课程。

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维修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

维修工艺、工艺维修方法、零件检验方法、零件修理方法)。

200

21

汽修技能训练一

(应会)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实践技能训练课程。

其任务是让学生学习汽车发动机总成、底盘各总成的故障故障诊断、检验和修复方法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240

3.选修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参考学

1

汽车空调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空调、座椅加热与位置调节、车窗玻璃自动升降及防盗门锁、音响及防盗、车身电脑、全车线路认读等知识,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音响及全车线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维修的理论知

识;

80

2

新能源汽车技术

学习新能源汽车的新技术,简单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0

 

3

汽车二级维护

学习相关汽车维护知识,强化了维修人员实践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主要内容包括车辆维护业务接待、汽车维护工具使用、新车售前检验、车辆日常维护、车辆5000km维护、车辆20000km维护、车辆40000km维护和车辆非定期维护。

 

80

 

4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学习汽车底盘四大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培养学生实操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汽车变速器的结构和维修、汽车行驶系结构与维修、汽车制动系结构与维修、汽车方向系统结构与维修等。

 

80

4.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组织机构、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及汽车维修生产的工作过程,掌握汽车维修生产中常用工具、量具、仪表和设备等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学习企业在职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初步具有上岗工作的能力。

十、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1周一般

为26学时。

因每年6月份学生参加技能高考,故第六学期只有16周。

3年总学时数

为3016学时。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

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安排,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其中顶岗实习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专业教学标准的课程设置中应设立选修课程。

(二)教学安排建议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考核

方法

学年/学期/理论教学周数

计划学时

 

理论

 

实践

考试

考查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1

9

2/2

0

3/2

0

4/20

5/2

0

6/

8

6/

8

每周学时数

 

文化基础课

 

1

 

德育

职业生涯与规

划A

38

38

2

职业道德与法

律A

40

40

2

政治经济与社

会A

40

40

2

哲学与人生A

40

40

2

2

语文A

278

278

2

2

2

2

2

2

8

3

数学A

476

476

4

4

4

4

4

2

8

4

英语A

278

278

2

2

2

2

2

2

8

5

体育与健康B

158

12

146

2

2

2

2

6

计算机应用基础A

40

40

2

小计

1388

1260

128

12

14

12

12

8

6

24

 

专业技能课

7

汽车概论B

114

42

72

6

8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B

(理实一体化)

152

52

100

8

9

汽车电子基础B

80

24

56

4

10

汽车美容B

(理实一体化)

80

24

56

4

11

汽车电气B

(理实一体化)

80

20

60

4

12

汽车钣金技术B

(理实一体化)

120

40

80

6

13

汽车电控技术B

(理实一体化)

80

20

60

4

14

汽车车身修复B

120

40

80

6

15

汽修技能训练一A

(应知)

200

200

6

10

16

汽修技能训练二B

(应会)

240

40

200

8

10

小计

1266

502

764

14

8

10

10

14

20

 

选修课

17

汽车二级维护B

(理实一体化)

80

56

24

4

18

新能源汽车技术B

80

56

24

4

19

汽车空调B

(理实一体化)

80

24

56

4

20

汽车底盘B

80

24

56

4

21

公共艺术

16

16

2

小计

336

176

160

4

4

4

4

2

周学时

26

26

26

26

26

26

26

总课时

2990

1938

1052

 

说明:

1.本标准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年制教学标准,各年级可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案,课程开设顺序与周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

2.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在第五学期选择顶岗实习或者技能高考,选择顶岗实习的学生第六学期参加顶岗实习,选择技能高考的学生留校继续学习技能高考大纲要求的内容。

3.本专业学生可在专业课程学习完成后,参加相关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顶岗实习主要以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时分批开展。

可以采取校内外企业专项实习、校内生产性岗位实训等方式进行。

第六学期为企业顶岗实习。

5.课程学时比例

 

技能高考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

理论教学

实践

合计

占总学时(%)

文化基础课

6

1260

128

1338

44.3

专业基础课

4

142

284

426

14.1

专业技能课

6

360

480

840

27.8

选修课

5

176

160

336

11.2

集中实践教学(不含顶岗实习)

1

26

26

0.8

总计

22

1938

1078

3016

占总学时(%)

64.2

35.8

顶岗实习

类别

学时

学时/%

学分

备注

公共

基础课

1338

44.3

53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840

27.8

55

专业(技能)方向课

426

14.1

20

专业选修课

336

11.2

5

顶岗实习

520

16.6%

30

总计

3120

100%

163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具有代表性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知i只、能力、素质目标设计教学项日和任务,以汽车机修、汽车电器维修、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的实际工作流程展开教学,贴近汽车运用与维修实际,“教、学、做”相结合,突出技能培养。

加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中等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工学结合的道路,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建立工学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

通过与相关行业或企业签订产学合作的协议,建立专业教学专家咨询委员会,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

l:

学结合也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和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最住途径。

密切美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通过真正深化的校企合作,及时安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补充和更新到专业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并掌握相关技能。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要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

制定校内实训课程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分明1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

加强教学过程性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依据专业核心课的标准评价教学水平。

十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邀请企业专家参

与考核工作,共同制订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

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

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包括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评价,权重可自行设计,各专项评价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分別为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专业技能的评价主要采取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以课

程在企业生产实际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内容(可以单人完成任务的方式考核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考核);关键能力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平时的综

合表现进行考核,涉及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合作和创新等,涵盖出動及仪容

仪表、学习态度、计划可行性、工作态度与习惯、发现问题的敏観性、处理问题的及时性、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一)校内实训实习室

汽车实训基地按照一体化设施建设,基地包括专业教室,以及整车拆装检测维修实训区、发动机拆装检测维修实训区、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实训区、变速器拆装检测维修实训区、底盘拆装检测维修实训区,汽车钣金焊接实训区、汽车电器电控装置检测维修实训区、汽车二级维护实训区等多个实训区。

每个专业教室都配备有示教板、实物解剖教具、仿真模型或仿真实训台,以及多媒体辅教设施。

每个实训区除专业化装备外还配备有电脑教学软件等。

这些都为任务仿真、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提供了一个个“模拟车间”和充足的物质教学条件。

通过采用专业教室、模拟车间等教学条件,解决了“在哪里教、在哪里学、在哪里做”、“用什么教、用什么学、用什么做”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以及就业能力。

1、汽车实训车间

汽车实训车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按2个标准班(40人/班)配置,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提供功能完备的操作实训场所。

2、一体化专业教室

一体化专业教室按照工作流程划分功能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