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1430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年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全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字母在答题卡上涂黑。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论语》B.《学记》C.《大教学论》D.《教育学纲要》

2.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A.普通教育B.职业教育C.高等教育D.学前教育

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

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

5.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

6.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B.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C.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培养

7.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8.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

9.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科书D.考试成绩

10.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1.广义的教学,包括所有()的共同活动。

A.教与学B.教师与教师C.人与人D.学与学生

12.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

13.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练习法

14.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知识的巩固与保持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5.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16.班主任的工作是从()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

17.教师罚学生抄写课后生字五遍,这时学生的抄写行为属于

A.集中练习B.区组练习C.随机练习D.不属于动作技能的练习

18.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

19.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20.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A.教师B.学生C.学校D.社会

21.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对特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无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2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A.感觉B.反应C.知觉D.阈限

23.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而造成的遗忘是()

A.前摄抑制B.遗忘规律C.倒摄抑制D.接近律

24.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A.概念B.思维C.想象D.语言

2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强、平衡、不灵活,与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26.人们在各种认识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理智特征D.性格的情绪特征

27.“有志者,事竞成”是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

28.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最高层。

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缺失需要D.自我实现

29.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程度、能达到的水平)

A.多少、速度、巩固程度、能达到的水平

B.方向、速度、熟练程度、能达到的水平

C.方向、速度、巩固程度、能达到的水平

D.多少、速度、熟练程度、能达到的水平

30.一个人胆大好胜,自信、意志坚强,情绪易激动,这是在描述他的(气质)

D.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能提高教师的威信,提高教育的效能

55.在教学活动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对于教师有那些基本要求?

abcd

A.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B.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C.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D.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56.关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ab)

A.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B.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就越低

C.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就越高D.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没有关系 

57.以下关于记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d)。

 

A.个性的形成是记忆发展的前提

B.记忆就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C.记忆的内容有时可以提取有时不能

D.有了记忆才能把过去和现在的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 

58.想象与表象的区别就在于(abcd) 

A.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B.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

C.表象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它属于记忆的范畴。

D.想象是新形象的创造,所以属于思维的范畴。

59.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映,所以它能(cd)

A.认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B.认识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

C.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D.对没有发生的事情作出预测

60.以下关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 

A.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无论从进化的角度还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

C.层次较低的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所以又叫生长的需要

D.层次较高的需要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所以又叫缺失的需要 

61.人口渴了要喝水体现的是(ac)动机。

 

A.生理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内部动机D.外部动机 

62.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d)

A.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反映的是客观世界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B.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他的一种内心体验

C.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动作表情 

D.都会产生生理上的激活水平,不同的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同的 

63.以下关于应激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A.指的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B.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

C.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

D.应激在某些情况下是导致疾病的机制之一

64.意志的品质包括(abcd)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

65.下面关于气质和性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

A.气质是先天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有改变;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B.相对于气质来说,性格更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

C.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

66.下面关于知识.技能.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d)

A.能力包含的是已经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B.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C.能力的高低可以影响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D.从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可以看出他的能力水平 

67.(abc)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组成部分。

A.能力B.气质C.性格D.意志 

68.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是(abd)

A.感觉后象B.视觉的后象C.负后象D.正后象 

69.以下属于联觉的是(abc) 

A.色看起来觉得温暖。

B.蓝色看起来觉得清凉。

 

C.听节奏鲜明的音乐的时候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

D.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

 

70.以下反映注意分配的是(ad) 

A.边听讲边做笔记

B.吃完饭看书

C.自言自语

D.自拉自唱

三、判断题,共20题。

要求判断所给的命题正确与否,正确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

 

71.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72.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于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

73.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74.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破后立,边实验边推广"的工作方针。

×

75.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观,课程与教学改革应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又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

√ 

76.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77.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也就是说师生的问答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

× 

78.心理只能是脑的功能,脑才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 

79.外部感觉包括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

× 

80.记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重新反映。

√  

81.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想象。

 ×

82.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分散。

 ×

83.情感的种类包括了心境、激情和应激。

× 

84.坚强的意志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克服困难而形成的。

√ 

85.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

86.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是同一概念的两种称谓,都是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

×  

87.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 

88.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

 √

89.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级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

√ 

90.气质类型具有稳定性,它有好坏优劣之分。

 × 

四、简答题(共32分)

91、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6分)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因素。

92、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6分)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93、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8分)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94、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6分)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准确;

(3)教学结构合理;

(4)教学方法适当;

(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95、什么是教学?

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6分)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5)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五、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

96、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

(11分)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

(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

(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

(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

(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他各门教育学科。

 97、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

(14分)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求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

(2)关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争论:

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

a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

1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

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

2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

3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98、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11分)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

(4)发扬教学民主。

2011年深圳市南山区教师招聘考试参考答案 

1.B2.B3.A4.C5.A6.C7.D8.B9.B10.A11.A12.C13.C14.A15.B16.C17.D18.A19.C20.A21.A22.C23.C24.B25.C26.C27.C28.D29.C30.C31.B32.A33.C34.C35.D36.B37.D38.A39.D40.B 

41.AB42.CD43.ABC44.BC45.ABCD46.AB47.ABC48.ABCD49.ABC 

50.ABC51.ABD52.BCD53.ABCD54.ABCD55.ABCD56.AB57.BD58.ABCD59.CD60.AB61.AC62.ABD63.ABCD64.ABCD65.ABCD66.BCD67.ABC68.ABD69.ABC70.AD 

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 

90.╳ 

91.答: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

  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

  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分)

  92、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分)

  

(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

(3分)

  93、答:

(以下各点各2分)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94、答:

(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95、答:

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

(2分)

  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

(以下各点各1分)

  

(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

  

(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四、论述题:

  [评分说明]

(1)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

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论据不充分,或未能联系实际,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3)字数在200字以下,150字以上在小题总分中扣1分;150字以下在小题总分中扣2分。

  [参考答案]

  96.答案要点: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

  

(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

  

(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

  (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

  (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97、答案要点: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

  

(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分):

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

  (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

  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

(3分)

  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

(6分)

  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

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

  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

  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98、答案要点:

  

(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扬教学民主。

 

2009年10月18日,深圳教师招考部分真题以下存在单选、多选、判断题,供有参考答案

1、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abcd),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A考核B奖励C培养D培训E升迁

2、教师体罚学生,情节轻的学校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错)

3、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休学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备案。

(错)

4、考试因为没有复习到而想不起来,属于(c)A一般性遗忘B暂时性记忆C永久性遗忘D暂时性遗忘

5、小学生想象的特点?

(bcd)A想象的有意性充分发展B想象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C想象的内容逐渐接近现实D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E想象的内容接近现实

6、思维按逻辑性分类可以分为(bcd)(我个人认为是ad)A直觉思维B动作思维C直观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E逻辑思维

7、小学儿童男生注意转移能力发展性高过女生,但女生注意力稳定性却高于男生。

(对)8、人们对英雄人物的颂扬是道德情感。

(错)

9、美感早在儿童是(b)岁后就开始发展起来。

A1-2岁B2-3岁C3-4岁D4-5岁1

10、解决简单的问题也是意志行动(对)11、自我控制是(b)的体现?

A自我认识B自我意志C自我体验D自我评价12、为了在班级中获得地位而努力学习是属于(b)A认识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内部学习动机13、重度智力落后的智商是(d)

A69-50B70-100C25-49D25以下14、高度接受又严格要求是什么师生关系(abe)A发展基础教育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C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D发展社会主义文化E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5、高度接受又严格要求是什么师生关系(b)A权威型B民主型C放任自流型D专制型16、班级的人际关系通过(a)实现A交往B学习C上课D班会17、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c)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18、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参考19、研究德育过程,主要是探索德育的(d)A目标B内容C方法D规律20、我国小学德育的内容包括(abcde)A爱国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C集体主义教育D劳动教育E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21、润物细无声是体现了陶冶法(对)22、班主任学期末对学生成绩,平时表现等方面的评价和总结是属于(b)A学生成长记录袋B操行评定C班主任计划D班主任总结23、班会的特点有集体性,针对性和(d)A教育性B艺术性C原则性D自主性24、课外活动就是第二课堂(错)25、课外活动按组织形式分,可分为(cde)A学科活动B文体活动C群众性活动D小组活动E个人活动26、教师:

“将”指谁?

“相”指谁?

“和”是什么意思?

“将”和“相”始终都是“和”吗?

他们为什么“不和”后来为什么又会“和”呢?

这是什么导入方式(c)A审题导入B悬念导入C问题导入D讲授导入27、“哪个故事最精确地描述了英国农场生活?

”属于什么提问(a)A评价水平提问B理解水平提问C综合水平提问D应用水平提问28、高级提问包括(cde)A知识性提问B理解性提问C分析性提问D综合性提问E评价性提问29、正确的提问方式是(abd)A面向全体学生提问,个别回答B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全体回答C面向个别提问,全体回答D面向全体提问,轮流回答E面向个别学生提问,个别回答。

30、教师的板书始终在黑板的同一个位置上,于是只好写了擦,擦了再写,最后只留下一点文字,这是什么板书?

(d)A一片空白式B随心所欲式C板书没个性D随写随擦式31、学生上课开小差属于违反纪律行为。

(对)32、制度的制定是从正面引导,准做什么?

更有约束力。

(对)33、当有学生违纪时,教师走近学生,摇头示意,这是什么管理对策。

(c)A安排座位法B幽默诙谐法C非语言控制法D“舞台情境”34、下列属于标准化测验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