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1635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docx

度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9人体的呼吸

人体的呼吸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1、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单位是KJ/g。

食物中各成分贮存的能量的大小:

脂肪38KJ/g,蛋白质23KJ/g,糖类17KJ/g。

2、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空气)比较:

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3、呼吸作用:

生物体细胞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

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4、探究食物中含有能量。

实验小组进行了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他们小组准备测定的食物是花生、大豆和玉米。

实验装置设计如图所示,请你帮助他们回答下面问题

A.本小组要研究的问题是花生、大豆和玉米哪种食物中含的能量多。

B.作出的假设是花生中含的能量多。

C.请你预测一下,如果实验过程中把质量相同的花生、大豆和玉米点燃,加热相同质量、温度的清水,哪一个使水温升高的最多?

花生。

D.科学家用燃烧食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作为测定食物所含能量的依据,其单位是焦。

假如一粒花生米燃烧,使锥形瓶的20ml水由25℃升高到35℃(提示:

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J的热量)

①.锥形瓶的水吸收了840J焦的热量.

②.此实验常假设上述热量即此粒花生所含能量,实际上此粒花生全部燃烧产生的热量比上述热量多。

E.实验中易拉罐的作用是:

防止能量

的散失。

F.如果我们食用花生,将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

G.花生所含营养物质主要是脂肪,其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J.怎样做到尽量减少花生燃烧过程中能量的丢失?

点燃后迅速放入锥形瓶底、火焰的外焰接触瓶底、燃烧充分、火焰尽量靠近瓶底中央。

二、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两部分。

其中呼吸道又可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

2、呼吸道的作用是:

鼻腔有鼻毛、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粘液腺分泌的粘液,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气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减少对不良刺激的影响。

痰的形成部位是在气管和支气管,痰中含有病菌。

3、肺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

是主要的呼吸器官。

它具有的特点:

①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消化和呼吸的共同器官是咽。

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的共同通道。

呼吸时会厌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为此,我们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否则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入口,食物进入气管,容易引起剧烈的咳嗽。

三、呼吸的四个环节

1、肺通气

A、肺通气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即我们平时说的呼吸,一般每分钟16—18次,通过可以测定肺活量和胸围差来表示,肺活量是衡量肺脏功能强弱的标志产。

B、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呼吸运动是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胸廓是由脊柱、肋骨、胸骨及肋间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闭。

C、呼吸运动的原理。

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胸廓的横径加大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胸廓的纵径加长→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新鲜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即吸气;肋间外肌和膈肌舒→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部分气体排出提外,即呼气。

因此,是胸廓的变化才引起吸气和呼气。

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

D.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

a.原理:

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体的总量没有改变,当容器的容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就小,容积缩小时气体压力就大,当气体压力低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会被吸入,当气体压力高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被压出。

b.介绍模型:

橡皮膜代表膈,两个气球代表肺,玻璃瓶代表胸廓。

c.演示膈的运动:

用手向下拉橡皮膜,使膈顶部下降,代表膈肌收缩,松开橡皮膜,使膈顶部回升,代表膈肌舒。

归纳总结:

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膈肌舒,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E.胸围差测定注意事项。

测量胸围差前,受测者要脱去外衣,取自然站立的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不挺胸,不憋气,呼吸要均匀。

测量者需2人,一测量者面对着受测者,用软尺围绕受测者的胸廓,软尺在胸前下缘要与乳头上缘平齐,另一测量者在受测者背侧,将软

尺固定在两肩胛骨的下角,软尺松紧要适宜并随着受测者的呼吸动作灵活收放,软尺不要有折转。

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下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三次测量取平均值。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到达肺部,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变成了动脉血。

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4.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血液中的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处,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氧气透过毛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同时,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中。

进入细胞的氧气,参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交换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5、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

它们的区别如下:

概念

实现方式

表示方式

结果

肺的通气

外界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

呼气与吸气

肺的换气

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气体扩散

氧气

肺泡血液

二氧化碳

静脉血变动脉血

组织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气体扩散

氧气

血液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动脉血变静脉血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

类型一:

、呼吸作用的概念

【例1】【2015年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下表是某人吸入空气与呼出相同体积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在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A.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增加了

B.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明显减少

C.人体与外界进行了部分气体的交换

D.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减少了

【答案】C

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符合题意;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D不符

合题意。

故选C。

考点:

人体的呼气和吸气。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吸气时氧气的含量高于呼气时氧气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呼气时二氧化碳的含量。

类型二: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例2】【2015年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试题】2015年2月28日,柴静的记录片《穹顶之下》首发,片中聚焦了雾霾及空气污染深度调查.雾霾中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鼻呼吸尤为重要,原因是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②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剌激④鼻粘膜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答案】D

考点:

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点睛】本题考查鼻比口呼吸要好的原因,因为鼻腔有鼻毛,鼻粘膜分泌的粘液,丰富的毛细血管,对吸入的空气有滤过,湿润和温暖的作用,减少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类型三:

呼吸的四个环节

【例3】【2015年中考省潍坊市卷】下列关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成分依次是氮气、二氧化碳

C、呼吸运动需要肋间肌和膈肌提供动力

D、人工呼吸依据的是呼吸运动原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肺通气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的,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主要是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引起的。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舒,胸廓缩小,肺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的气体排出体外;吸气时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缩小,肺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同时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吸气结束的瞬间肺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高,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而呼吸前后改变的是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氮气和氧气。

故选B。

考点:

肺通气的基本知识。

【点睛】本题考查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主要是由于肺与外界之间的气压差引起的。

如溺水等主要是影响了肺通气环节所致。

课时作业☆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2015年省滨州市中考生物试题】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测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

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肺泡、支气管、气管B、气管、肺泡、支气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气管、支气管、肺泡

【答案】D

c考点:

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

2.【省市2015年中考生物试卷】人体的呼吸系统组成包括

A.呼吸道、肺B.气管、肺C.鼻、喉D.鼻、咽、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呼吸道和肺的组成功能。

3.【2015年省亳州市中考生物试卷】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是

A.血液流动的通道B.气体交换的场所

C.水分进出身体的通道D.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答案】A

考点:

本题考查肺的结构特点。

4.【2015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题】生活中难免遇到意外情况,面对突发情况,以下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A.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后,再实施人工呼吸

B.遇到煤气中毒者,先将病人移至通风处,再实施人工呼吸

C.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

D.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病人,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帮助其服药并拨打“12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对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的污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再进行人工呼吸。

煤气中毒是因为大量的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造成人体缺氧,所以对煤气中毒的患者应迅速移至空气清新的通风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

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故应在近心端止血。

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不能随意搬动病人。

考点:

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基本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5、【2015年中考省市卷】右图表示肺容积在呼吸过程中的同步变化曲线图,表示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状态是哪一区段?

()

A.ce段

B.ac段

C.ab段

D.cd段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当肋间肌和膈肌舒时,胸廓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完成呼气。

曲线cd段表示肺的体积由大变小,表示呼气。

考点:

呼气和吸气

6、【2015年中考省东营市卷】纪实片《穹顶之下》引起了全社会对环境污染的广泛关注。

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呼吸道对其几乎没有净化作用。

下列说确的是()

A.PM2.5通过扩散作用由外界空气进入肺泡

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气

C.减少雾霾改善窒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大规模植树造林

D.PM2.5吸人人体后,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

【答案】D

考点:

雾霾的来源及危害。

7、【2015年中考省市卷】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肺泡的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C.流经肺部的血液可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D.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答案】A

考点:

呼吸系统的组成。

8.【2015年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此情况将直接影响(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胸廓的扩与回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呼吸的过程主要包括肺的通气、肺泡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以及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其中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哮喘一般是由于吸入了过敏性物质引起的支气管感染,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

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此情况将直接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

故选A。

考点:

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9.【2015年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鼻B.喉C.肺D.气管和支气管

【答案】C

考点:

呼吸系统的组成。

10.【2015年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人在呼气时胸部和膈发生的变化是(  )

①肋骨向上向外运动②肋骨向下向运动③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④膈肌舒,膈顶部上升

⑤胸廓扩大⑥胸廓缩小.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呼吸运动是指胸廓的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

呼吸肌的舒缩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

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呼吸肌主要有膈肌、肋间外肌、肋间肌和腹壁肌等呼吸肌。

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成年人平静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下降回位,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因此,人在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隔肌的活动状况、肺的气体压力变化依次是②肋骨向下向运动④膈肌舒,膈顶部上升⑥胸廓缩小。

故选B。

考点:

呼气和吸气原理。

13.【2015年德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人体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来说确的是(  )

  

A.箭头①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B.箭头②所示为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C.箭头②所示气体为氧气D.血液经过此处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答案】D

考点:

肺泡的气体交换。

11.【2015年省中考生物试卷题】表是人体不同

部位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①代表肺静脉血液B.②表示肺泡处

C.③代表组织细胞D.④表示流经大脑的血液

【答案】C

考点:

肺泡的气体交换。

12.【2015年省市中考生物试题】卫视热播节目“我是歌手”深受大家喜欢.下列不会直接影响声音发出的器官是(  )

A.鼻B.喉C.肺D.食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喉不但是气体进入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

食道属于消化系统,与发声没有关系。

故选D。

考点:

喉既是呼吸通道又是发声器官。

13.【2015年省市中考生物试题】2015年6月1日晚,在长江监利段,客轮“之星”因遭遇龙卷风翻船,轮船上多数乘客溺水身亡.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

换、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四个环节。

人体呼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不能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故选A。

考点:

呼吸的四个过程是考察的难点。

14.【2015年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试题】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①应该为20克

B、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不仅要浸入水中,还要接触锥瓶的瓶底

C、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

D、从实验结果可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

【答案】B

考点: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15.【2015年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试题】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的情况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吸气过程:

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箭头方向向下,胸廓上下径变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肺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可见B正确。

故选B。

考点:

查呼吸运动。

16.【市2015年中考生物试题】人在吸气的时候与下列情况相符合的是(  )

A.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扩大、气压变小

B.膈肌收缩、膈顶上升、胸腔缩小、气压变大

C.膈肌舒、膈顶下降、胸腔扩大、气压变小

D.膈肌舒、膈顶上升、胸腔缩小、气压变大

【答案】A

考点:

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17.【2015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生物试题】下图表示人体气体交换的过程,其中能发生气体交换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④C.①和③D.③和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图示为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

[②]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组织的气体交换。

人体的气体交

换包括肺泡的气体交换和组织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即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和血液与组织细胞的交换,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故选D。

考点:

呼吸的过程,人体的气体交换。

18.【省市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卷】抢救呼吸和心跳骤停的落水者时,需要采取心肺复的

措施,为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心肺复措施的正确顺序是①开放气道②人工呼吸③胸外按压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

【答案】A

考点:

心肺复的方法。

19、【省滨州市2015年中考生物试题】2015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8个“世界无烟日”。

今年我国卫生系统将继续开展“2015年度中国烟草控制大众

传播活动”,并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国家级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立法。

关于吸烟危害的叙述,你

不认同的是

A、吸烟能提神并促进脑

的发育

B、吸烟者患癌症的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很多倍

C、吸烟会导致他人被动吸烟,害己更害人

D、吸烟是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因素

【答案】A

考点:

吸烟的危害。

20、【省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呼吸停止,必须立即实施心脏复。

心脏复技术的顺序应该是()

①仰卧,松开衣领和腰带②试测颈动脉搏动③畅通呼吸道④口对着口人工呼吸

A①③④②B③①④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可能会遇到身边有人出现心跳骤停的紧急情

况,学习掌握心肺复术,可以在等待救护车来的这段时间很好地开展急救行动,为挽救生命争分夺秒。

方法是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

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人工呼吸,最好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该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细菌感染。

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

每分钟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是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单人施救和双人施救的比例,单人施救时,每做15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压;双人施救,则是每做10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

外心脏按压。

停止心肺复的指证,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触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搏动即可停止心肺复,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故选A。

考点:

心脏复技术的方法。

21.【市南开区2015年初中学业质量检查生物试卷】下图为肺的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D.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答案】C

考点:

肺脏的结构特点。

二、非选择题

22.【2015年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图1所示实验装置中,序号      模拟人体的肺,序号      模拟人体的膈.

(2)图2模拟的是人体在    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的收缩胸廓的    径增大.

(3)当人体处于图1所示的呼吸运动状态时,肋骨间的肌肉处于      状态.

【答案】

(1)3;4;

(2)吸气;上下;(3)舒;

考点:

人体的呼气和吸气过程。

23.【2015年市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右图是表示人的呼吸、泌尿、消化及循环四个系统之间关系的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人体不同的生理过程)。

请据图回答问题。

(1)A过程是指营养物质被的过程。

(2)C过程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C过程中胸廓上下径的变化与的运动有关。

(3)D过程是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经过D过程后,血液中氧气增加。

氧气进入血液后主要与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

(4)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除了通过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外,也能通过皮肤中的以分泌汗液的形式排出。

【答案】

(1)吸收;

(2)膈肌;(3)肺泡;血红蛋白;(4)汗腺。

【解析】

试题分析:

(1)A过程是指营养物质被吸收的过程。

(2)C过程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C过程中胸廓上下径的变化与膈肌的运动有关。

考点:

人体的代。

24.【省市2015年中考生物试题】为了研究脂肪、糖类和蛋白质在生物体的作用,小明进行了系统实验:

实验一:

比较三类物质所含能量的多少

①分别称取1克干燥的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用小刀切碎;

②在试管加入5毫升水,测量并记录试管中水的温度;

③将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上,在酒精灯上加热,当花生仁开始燃烧时,马上放在试管下方(如图),直至花生仁燃尽,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④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中将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