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2176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docx

《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docx

材料范文之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

司法局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

司法行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司法行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强化基础规范建设积极推进

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区司法行政工作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本职,把握机遇,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从司法行政基层建设入手,在思想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的职能作用,为我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建设,理顺管理体制

司法所是承担镇、街道办事处管理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乡镇、办事处的派出机构,是司法行政工作在基层的延伸。

我区按照基层司法所“机构独立,编制单列,职能强化,管理规范”的要求,在2002年机构改革中,通过我局的积极争取,区委、政府决定将各乡镇、办事处司法所隶属区司法局管理,司法所的人、财、物全部由司法局进行统管。

同时,通过考试、考核、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了13名司法助理员,全部充实到了基层司法所,使我区基层司法所全部达到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

理顺了管理体制,健全了基层司法所组织机构,实现了司法所立户列编和收编直管。

二、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

理顺编制和管理体制之后,我局把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基层司法行政队伍作为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首要环节,采取了“考、查、听、提”四字措施,努力提高基层司法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考”即考政策、考法律法规;“查”即查政治学习笔记和业务档案;“听”即听宣传教育和专业人士的业务辅导及工作经验介绍,在法庭旁听律师发表的优秀辩护词或代理词;“提”即提高文化程度。

凡年龄在40岁以下,未取得法律大专文凭的干部,必须向我局递交求学计划,在三至五年内取得法律大专文凭;对于已经取得法律大专文凭的,要继续深造取得本科以上学历。

通过以上措施在全局上下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广大干部自主创新能力和工作效率,从而增强了广大干部的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夯实基层基础,改善工作环境

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是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职能作用,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和物质保障。

我区根据中央关于加强“两所一庭”建设的精神以及鄂尔多斯市《关于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精神和具体要求,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进行研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

我局严格遵循“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逐步建设,有序推进”的原则,按照高起

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紧紧抓住规划、资金、管理三个环节,狠抓“六个一”标准建设,即:

各所必须达到一处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三间以上办公场所,一辆交通车,一套完整的办公设施,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套工具书。

为达到上述标准,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多次向区委、政府领导汇报,争取重视和支持。

2005年以来,先后采取新建和置换等方式,建成标准化司法所三个,每个所投入建设资金8.6万元,建设面积均达到了120平方米。

原万利镇、铜川镇、罕台镇司法所先后接受了司法部、司法厅及友邻盟市相关部门的调研、参观、学习,各级领导对我区司法所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规范业务建设,发挥职能作用

㈠健全调解组织网络,积极构建“大调解”格局。

一是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我局进一步完善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调解网络,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规范了受理、登记、调解、回访四项工作制度,所有的人民调解委会全部实现了“六统一”和“五有”、“四落实”。

二是坚持矛盾纠纷排查与专项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定期对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民间矛盾纠纷,预防了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深入开展了“排查防激化,调解创‘四无’活动”,组织人民调解员广泛开展专项纠纷排查活动,处置了大量矛盾纠纷,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做到了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了矛盾纠纷的激化,提高了协议履行率,降低了诉讼率。

四是结合近年来我区涉法信访突出的问题,通过政府法律顾问组积极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群众上访疏导教育工作。

几年来,我区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50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制止群体性上访事件21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768万元。

2005年我区万利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国家司法部授予“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

㈡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我局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的高度,全力推进依法治理进程,以此带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我局努力推进依法治理“三大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依法办事能力和法制化管理水平,努力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我局配合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了对执法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加强了城镇街道社区、农村的基层法制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法律进社区”,“送法下乡”等活动的开展,切实规范社区和乡镇的依法治理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抓好各成员单位之间的综合、协调、指导、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的具体工作。

充分调动了各成员单位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确保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抓住办好讲座,强化培训,严格考核,定期测试等关键环节,通过组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年度学法用法考试来检验学法效果,促进了广大干部学法的自觉性。

我局根据形势的要求和每个时期中心工作的需要,以宣传宪法为主线,灵活的确定宣传对象、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注重法制宣传的效果。

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新闻媒

【篇二:

镇司法所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镇司法所典型经验交流材料叫百姓满意让政府放心

----记市区镇司法所镇地处市区西北城郊,全镇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1.3万余人,下辖3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驻有60多家省、市、区单位。

境内向乐铁路纵穿南北,抚丰公路横贯东西,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工业园区坐落境内。

镇司法所自1985年成立来,大力加强规范化建设,所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人员由成立时的1人发展到现在的5人,其中大专学历的3人,中专学历的2人。

办公用房由原来的1间扩展到占地面积为140平方米的3层办公大楼。

办公设施和规章制度也都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尤其是近年来,该所立足于“叫百姓满意、让政府放心”的工作宗旨,积极参与全镇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并不断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特点,切实转变职能,创造性地开展司法服务工作,成为该镇一个举足轻重的行政部门,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司法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从1990年开始连续多年荣获市、区司法行政部门和综治委授予的司法行政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省司法厅评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先进单位”,8月被评为“九五”期间全省助残先进集体。

该所所长凭着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挚爱自建所以来一直没有变动岗位,年年被市、区评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荣获市、区授予的综治、“严打”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5月被评为全国残疾人维权先进个人、光荣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大会并荣记三等功一次。

同时当选中国共产党区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荣获全市“好党员、好公仆”光荣称号,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

一、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叫百姓满意

法律服务是司法所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与老百姓接触最密切的一项重要工作。

该所自成立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加强内部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法律素养。

努力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成为百姓的贴心人和保护神。

(一)情系百姓解民困

一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素质。

一方面集中时间开展声势较大的法制宣传活动,如每年1月“五下乡”活动、5月的农村法制宣传月活动、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等;另一方面选择与农业和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村夜校、村组法制学习室和农户法制学习园地三级网络,采用上法制课、集中培训、办黑板报和法律知识问卷测试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促进和提高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努力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是面向广大农村、农民,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该所面向广大农村、农民,积极开展代办公证、代理诉讼与非诉讼事务以及提供法律援助等多项法律服务。

在服务过程中,坚持主动介入,热情服务;严肃认真,彻底服务;耐心细致,优质服务的工作方法,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据统计,近年来该所共代办各类公证327件,代理诉讼与非诉讼事务124件。

4月的一天,在纤维板厂做临时工的庄家村村民庄金仙,不慎掉进厂里一个废水池中,经抢救虽保住了性命,但下半身溃烂,两腿走路困难,成了残疾人,而厂方对此事却迟迟不予解决,使庄金仙陷入困境。

司法所长闻讯后,主动介入,他往返于庄家村与纤维板厂之间40多趟调查情况,顶住多方压力,力排各种干扰,据法力争,最终使厂方承担了庄金仙的住院费1万元,并赔付今后生活费4.2万元.庄金仙领到医疗费、生活费时,一定要拿出元来酬谢陈全龙,被他婉言谢绝。

当时,有人多次劝他说:

“不要瞎折腾,会得罪人的。

”但毫不动摇,来回奔波几个月,直到事情妥善解决。

5月份,又帮他贷款1万元,养殖4000只鸭子,使庄金仙今后的生活有了着落。

通过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对司法所更加信任和支持,司法所的职能作用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二)调处纠纷解民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各类矛盾纠纷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使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

的严峻挑战。

针对这种情况,该所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一方面加强司法所工作人员自身法律素养,努力提高人民调解的能力;另一方面以健全基层调解网络为核心,不断加强三级调解组织建设,指导管理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强化教育培训,锻造了一大批优秀的基层调解员。

在抓好人民调解工作方面,首先,充分发挥基层调解委员会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健全了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调解格局,做到人民调解组织的网络化和规范化,各村均成立了调解委员会,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担任调解主任,配备了专职调解员,全镇共建立了民间调解组织24个,调解人员60名。

为提高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成员的法律素质和调解能力,该所积极组织调解、治保组织成员对纠纷调解的记录、调解协议的制作、卷宗的完善、调解矛盾的技巧、法律法规的解释等进行系统的学习。

同时,坚持不懈地落实调解治保主任月例会制,调委会通过每月的例会及时上报矛盾纠纷排查情况,对全镇纠纷情况了然于胸。

其次,加大调处力度。

对基层调委会上报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调处。

据统计,去年该镇共受理民间纠纷34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近几年,随着该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来镇投资办企业的多了,建房修路的多了,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矛盾纠纷的增多。

司法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了全镇的平安稳定。

如,在修建京福高速公路抚北路段进行征地时,镇金坪村万家巷与交界处的城西乡某村因征地补偿问题发生山权纠纷,双方各叫了几十人准备打架,一场群体性事件一触即发。

司法所立即组织人员赶到了现场,在稳住双方情绪后,耐心细致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疏导工作,不偏不倚,依法处理,双方均心服口服,及时化解了一场可能引发的恶性群体性斗殴事件。

二、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让政府放心在基层稳定工作中,镇司法所坚持把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作为首要任务,及时化解家庭、婚姻、邻里等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纠纷,有效预防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

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维护了农村稳定。

(一)营造法制氛围,服务中心大局。

该镇司法所每年将普法书籍下发至各村、居委会及各驻镇单位,并订购了《久安之路》、《人民调解》等杂志,做到各村各单位都有学习资料和普法工具书;同时为每个镇村干部订购普法学习资料,并组织镇村干部进行普法培训和考试,有效地提高了镇村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还以出动宣传车、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在每个村都设有一块法制宣传栏,营造出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

该所还在本辖区大力实施了“法律进万家”工程,进一步健全并落实了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制度,推进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进程,解决了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促进了社会稳定。

(二)发挥职能作用,切实维护稳定。

一是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该镇司法所采取“每周一碰头、半月一排查”的办法,全面排查各种可能引发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正常生产工作秩序的群体性事件和阻碍国道交通、冲击党政机关等恶性事件的苗头;及时排查农村“费改税”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专项排查烟花爆竹行业是否存在非法生产、是否存在违章操作行为、是否使用童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定期排查“****功”痴迷者地下组织可能开展的非法活动以及下岗职工可能出现的集体上访事件;不定期排查涉及到农民争地、争水、山林土地承包等引起的农村生产经营性纠纷、损害赔偿纠纷和邻里纠纷以及包括夫妻不合、离婚、赡养以及家务、家庭暴力等引起的婚姻家庭矛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严加管控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

通过调查摸底,该所了解到全镇共有天主教地下教会教徒93人,他们在每年的4个教会节日期间都会进行大规模串联和聚会活动。

为此,该镇司法所与镇政府干部一起,采取分片包干、“一盯一”的办法,派驻干部到每个教徒家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他们不要进行非法串联、

集会活动;同时在重要路段设卡堵截,一方面防止了本镇的地下教徒出镇非法集会,另一方面阻止了外地地下教徒进入本镇非法串联,从源头上预防了天主教地下教会非法集会事件的发生。

三是积极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该镇司法所把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依托全镇24个调委会逐村建立了帮教小组,对帮教人员及刑释解教人员进行登记造册,每回来一个刑释解教人员,他们就及时与村里帮教小组进行联系,详细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动态、家庭情况、经济来源和生活状况,及时向所里汇报。

由镇、村帮教组织成员采取一对一或二对一的方法等多种形式做好帮教工作。

有问题需要出面帮助解决的,司法所就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比如对一些家庭比较富裕、就业门路较多的帮教对象,着重做他们思想转化的工作;对一些生活比较困难的对象,工作的重点就放在为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提供就业信息上;对一些思想上仍然存在问题的刑释解教人员,则帮他找根源,详细讲解法律法纪。

如有重新犯罪迹象的,就及时与公安派出所进行沟通,联合布控。

由于在帮教工作中切实做到了“三到位、四到心”(法律教育到位、技术培训到位、上门走访到位,思想上贴心、生活上细心、工作上热心、政治上关心),到目前为止,全镇49名刑释解教人员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没有一个重新犯罪。

昔日“浪子”在镇党委、政府、司法所等部门的帮助下,已从一个刑释解教人员转变成现在拥有固定资产500万元的企业家,他为了回报社会,一是先后吸收安置了近40名刑释解教人员,使他们就业、生活有着落。

为该镇的社会治安稳定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二是为了方便群众,每年花1万多元长期请人专门修补公路,受到群众的赞扬;三是在司法行政部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垫资建设镇司法行政大楼。

由于黄金祥在安置刑释解教人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市司法局把所办的市兴业建材公司定为全市的安置帮教基地。

南昌市、区司法局长一行7人和全市各县(区)司法局曾分别到基地实地考察取经,一致认为市安置帮教基地办得很有成效。

【篇三:

工程司法所经验交流材料】

工程司法所经验交流材料

为扎实、有效的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我所以“帮助社区矫正人员牢固树立学法、懂法、守法意识”为工作目标,旨在提高对社区矫正人员的转化教育效果,避免其重新违法犯罪。

工作中整合社区矫正资源,创新教育矫正方法,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现将我所的工作经验做如下总结:

一、整合资源、创新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1、集中教育讲方法,向两个小时要质量。

以往的学习中,矫正人员都感觉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太长、太枯燥,以至于学习兴趣不高,教育效果一般。

针对这一问题我所进行了反思与研讨,决定对教育形式进行创新。

首先,针对学习内容,找一些生活中较常见的事件进行分析、交流和讨论,先激发矫正人员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案例1:

在组织学习《交通法》时,先就“汽车在住宅小区内的道路上撞人属于交通事故吗?

住宅小区内出事故由谁来负责?

”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发生争论后,再到书上去寻找答案。

非常简单的形式变化,使他们不仅仅将这一法条铭记于心,更重要的是激发了矫正人员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知法、懂法、用法。

2、教育学习立足社区,面向社会。

针对在矫人员有工作,无法请假参加集中学习的,我所充分利用区司法局下发的《队员学习劳动手册》,支持在矫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到单位、社区进行学习,并做好学习时影像记录的收集整理与认证,在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前提下,

做好学习教育工作。

3、灵活安排,“家长”式个别教育。

在矫人员郭浩然属于未成年人,年龄小、思想叛逆、自制力差,在入矫初期经常违反《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的规定。

针对这一问题,我所工作人员经常与郭浩然的监护人沟通,进一步掌握其性格特点,多次对其进行谈话教育。

教育中,我们以“家长”的身份进行教育管理,恩威并施,针对其所犯问题研究对策,教育的同时从普管变为严管。

同时我们从个人、家庭、社会等角度与其谈现状、谈生活、谈理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其积极配合司法所管理。

4、参与社区活动,助其融入社会。

为帮助在矫人员消除歧视感,尽快融入社会,我所经常安排在矫人员参与办事处、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公益活动、讲座等。

2月24日工程办事处举办“消防安全讲座”,我所组织6名在矫人员参与本次活动。

不仅让他们接受消防知识,更在于帮助他们找回存在感、被重视感和平等、不受歧视的心理。

5、节前教育,节假日问候显关怀。

为维护我地区稳定,我所严格遵守区司法局指示,每逢节假日、重要时期,对在矫人员进行节前教育。

督促其遵纪守法、不参加群体性事件等违法犯罪和破坏社区稳定的活动。

节日期间,我所运用多种现代化信息手段,通过短信、微信、qq等方式,为在矫人员送去节日祝福的同时,提醒其注意出行安全、居家安全和防火防盗等,体现人文关怀。

二、服务社区,培养公益精神

1、服务邻里,融入社区。

每月的八小时劳动,我们联合各社区制定劳动地点,让每名在矫人员都投身到公益事业当中,为庭院清

扫垃圾、积雪,清理单元、楼道小广告、乱贴乱画等,服务于民,从中体验公益的乐趣。

2、由点到面,服务社会。

针对在矫人员有工作,无法请假参加公益劳动的,我所充分利用区司法局下发的《队员学习劳动手册》,鼓励在矫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到单位、社区进行义务劳动,并做好影像记录的收集整理与认证,在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其多参与公益劳动。

3、公益之星,群众称赞。

据居民和社区干部反映,在矫人员张发忠长期自发、主动打扫社区中心和庭院中的积雪,为居民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张发忠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收到邻居和社区干部的赞扬。

三、有效沟通,灵活管理

1、有效沟通,换位思考,变被动、抵触为主动接受。

通过交谈将正能量传递给每一名在矫人员及其家属。

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能力之内的帮助,在教育与被教育关系的基础上,增加了信任与被信任。

2、形式多样,灵活管理。

充分利用微信这一软件,当遇到节假日或定位平台出现故障时,让在矫人员通过语音聊天和共享实时位置等方式,及时、准确掌握在矫人员动态,并及时上报区司法局。

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措施

在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将社区矫正工作做实、做精的同时,我们也在总结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

1、社会力量不足,志愿者队伍需扩大。

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所将注重队伍的建设,在原有社区干部、志愿者的基础上,发动党员、退休干部、居民组长及其所在单位一起加入到矫正工作中来,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学习教育的知识面不够广,相关材料不够丰富。

在今后的社区矫正教育工作中,加强资源整合,将时事政治、社会热点、法律法规及社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在矫人员学法、知法,助其更快融入社会。

3、教育手段有待丰富。

我所将在保持原有教育方式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在矫人员参加街道办事处组织的道德讲堂、知识讲座,问卷调查,并邀请专家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工程司法所

2016年3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