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3791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2.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docx

电工工艺培训教材

 

电工工艺

 

文件编号:

版本:

A/O

编制人: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

 

实施日期:

2012年月日

 

一、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二、电控箱配线工艺指导书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1/21

本工艺指导书参照《CB/T3908-2007船舶电缆敷设工艺》的要求,结合我司的实际情况对我公司的船用产品安装过程中电缆敷设的制作方法进行简明扼要说明,并附有简图形式,以贯彻于今后的产品装配中。

1适用围

本工艺规定了我司船用产品电缆敷设前的准备工作、电缆敷设、电缆紧固及电缆接地的方式和要求。

适用于我司船舶产品安装过程中电控箱和电控箱之间、电控箱和设备之间以及设备和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的安装及验收。

本工艺适用于我司一般船用产品电缆的敷设。

不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的敷设。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909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CB3386.1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技术条件

CB/T3496船用电缆扎带

CB/T3667.1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电缆贯通装置

CB/T3667.3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接地件

CB/T3667.6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电缆敷设支撑件及附件

3电缆的敷设通用标准

3.1电缆敷设要求整齐、美观,无扭曲、交叉等现象。

3.2电缆敷设应考虑防火、防热、以及防机械腐蚀拉紧引起的损伤。

3.3在满负荷条件下、电缆导体温度超过95℃时,电缆敷设不应与易燃物接触。

3.4在贯穿件的电缆应平直、不交叉,贯穿件两端的电缆应保持不小于50mm的直线段。

3.5电缆不应在隔热绝缘层敷设。

3.6双重供电的电缆应布置成互相远离敷设。

3.7敷设电缆时,最小弯曲径一般不应小于同类最粗电缆外径的6倍。

3.8电缆管敷设的电缆,电缆外径截面积总和不超过管截面积的75%。

3.9电缆的敷设应尽可能远离热源,当电缆与热源交叉或平行敷设最小距离为100mm(自绝缘层外壁算起)。

3.10电缆的走向尽可能平直易于检修,并应避免潮气或水滴凝结的影响。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2/21

3.11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尽量分开敷设,但是如果动力电缆是带屏蔽电缆,则该电缆允许与信号电缆一起或交叉敷设,如果电力电缆不带屏蔽,则该电缆与信号电缆敷设的间距至少为50mm。

3.12电缆敷设时应把粗电缆排列在托架底层。

3.13电缆在贯穿构件前应留一定的余量,贯穿构件前应有不小于50mm的直线。

3.14电缆在托架交叉处时,应先理顺再绑扎成束。

3.15电缆敷设的重叠层数原则上要求不超过2层,或重叠厚度不大于50mm若电缆束直径较大时,则应分束敷设,属于同一束的电缆宽度不得超过150mm,但单层敷设电缆例外。

3.16动力电缆可采取多层敷设时,每组的电缆数量<12根,但最多不能超过3层。

3.17对易受机械损伤的电缆应以电缆槽、罩、管等加以保护,其钢板厚度不小于2mm,并应进行双面防锈处理。

3.18电缆除敷设在电缆管、槽、罩以外的电缆,均应加以紧固。

3.19电缆敷设完毕后,需将电缆盘绕高挂,盘绕直径不得小于300mm,不可将电缆直接置于地上和设备上。

4电缆敷设前的准备工作

4.1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准备

电缆敷设前应准备好下列图样和技术文件:

a)产品电气原理图;

b)产品设备总布置图;

c)产品电器设备清单;

d)其它有关的图样和技术文件。

4.2工具准备

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或圆头钳)、扁嘴钳、剪刀、螺丝刀、扳手、塑料圈、冷压钳、万用表、卷尺3m、直尺1m、圆头榔头2磅、不锈钢扎带、扎带枪。

4.3电缆支承件、贯通件和安装件的定位

4.3.1备齐需用的电缆支承件、贯通件、安装件及施工工具和材料。

4.3.2电缆支承件等应预先做成组装件,并支承件、贯通件、安装件的涂装作业完成。

4.3.3根据产品外形图等图样,结合产品的实际情况由产品的电气担当现场指导机装担当进行产品上的电缆支承件、贯通件和安装件的定位安装工作。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3/21

4.3.4根据有关图样(如果有的话),将电缆支承件、贯通件和安装件准确焊接安装到位,保证电缆紧固而不致脱落,允许采用双面间断焊,但转圈接缝处应连续焊接。

4.3.5所有安装件在焊接后应立即清除焊渣,打磨后补涂防锈涂料。

4.3.6电缆支承件、贯通件和安装件的定位安装工作完成后应向现场检验员报验确认。

4.3.7电缆支承件、贯通件和安装件进行定位安装应考虑本工艺上述条款3电缆的敷设通用标准原则的要求。

4.4缆切割备料

4.4.1电缆敷设前应预先做好电缆临时标牌和电缆标签。

电缆临时标牌上应注明线号及起终点的设备名称和位置,每根电缆头尾各一个。

4.4.2按照“先主干,后局部”的原则,根据现场测量的长度预留足够的接线长度,一般是先切割主干电缆,后切割区域主干电缆,再切割区域电缆。

成捆电缆在切割前应收集电缆的合格证等质量文件,交付给质管部存档。

4.4.3每根电缆切割后,应随即将电缆临时标牌包扎于该电缆的两端。

4.4.4电缆的切口应避免受潮,一般采取包扎封口措施。

5电缆敷设

5.1方式

5.1.1电缆敷设的方式可分为四种,即“三边”法、“三先三后”法、“三分”法和“两端”法。

5.1.2“三边”法是指边拉、边理、边扎的敷设方式。

采用“三边”法时,先拉好一些电缆,然后理好、扎好。

5.1.3“三先三后”法是指电缆敷设的先后顺序。

即:

a)先敷设主干电缆,后敷设局部电缆,按照产品模式不同,亦可先敷设局部电缆,后敷设主干电缆;

b)先敷设粗电缆,后敷设细电缆;

c)先敷设长电缆,后敷设短电缆。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4/21

5.1.4“三分”法是指成束电缆按照分束、分层、分支的原则进行敷设的方式。

即:

a)分束:

分清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同时考虑电缆的排列、电缆束与束的间距以及每束的层数、宽度和高度;

b)分层:

分清电缆在支架的上层敷设或下层敷设,一般较粗、较长、直线走向的电缆及动力电缆敷设在下层;

c)分支:

分清径直走向的电缆和转弯走向的电缆,同时考虑弯头的弯曲半径,避免过多的分支,将交叉的电缆敷设在隐蔽处。

5.2要求

5.2.1概述

5.2.1.1电缆的敷设应平直,且易于检修。

5.2.1.2电缆暗式敷设时,敷设路径上的封闭板应便于开启。

5.2.1.3电缆线路的分支接线盒若为暗式安装时,封闭板应便于开启,并应有耐久标志。

5.2.1.4电缆不应直接埋在隔热或隔音绝缘层。

5.2.1.5敷设电缆时,应看清每一根电缆临时标牌容,并按产品电气原理图仔细核对。

5.2.1.6牵拉电缆时,用力应均衡。

出现受阻情况时,应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进行,不要强拉。

5.2.1.7不同护套的电缆混合敷设时,应使电缆保持一定的间隙,防止因摩擦而损伤电缆护套。

5.2.1.8整理电缆时,不应用铁器和撬杠猛击电缆。

5.2.1.9临时捆扎电缆时,不宜扎得太紧而伤及电缆。

5.2.1.10电缆敷设完毕,设备处的电缆标签不应损坏、丢失,该设备应有的电缆应齐全,电缆长度应满足进入设备接线的要求。

5.2.1.11将设备处的所有到位电缆卷起挂好,防止脚踏、油水浸润或机械损伤,电缆切口处应用绝缘胶布包扎好。

5.2.1.12敷设电缆尤其是敷设主干电缆时,不应造成电缆一端过长、过短、紊乱或损伤。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5/21

5.2.2防机械损伤

5.2.2.1应避免电缆受机械损伤,若无法避免时,则应设置电缆护罩或电缆管等加以防护。

5.2.2.2应避免在可动或可拆的部位敷设电缆,避免活动件移动或拆装时损伤电缆。

5.2.2.4电缆穿过结构件时,应采用金属电缆管、电缆筒或电缆填料函加以保护。

5.2.3弯曲及接头

5.2.3.1敷设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单位毫米

5.2.3.2敷设的电缆通常不允许有接头,若因工艺需要存在连接接头时,其导电连续性、绝缘性、机械强度和防护性、接地及耐火或滞燃等特性均应不低于对电缆的相应要。

5.2.4防火

5.2.4.1电缆的敷设应远离热源。

电缆与高温管交叉时,电缆与高温管的隔热层的间距应大于80mm;若电缆线路与蒸汽管或排气管平行时,则电缆与隔热层的间距应大于100mm,否则应采取隔热措施。

5.2.4.2除下列情况外,敷设主干电缆或重要设备的供电和控制用电缆时,一般应远离具有失火危险的机械、机械部件。

a)这些设备本身的电缆;

b)以结构件与这些设备隔开的电缆;

c)采用耐火电缆。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6/21

5.2.5环境

5.2.5.1应避免在有潮气或油、水滴凝结的场所敷设电缆。

5.2.5.2在有可能产生积油和积水的场所,电缆与积油和积水的最高液面间距应大于20mm。

5.2.5.3电缆与一般结构件的敷设间距应大于20mm;电缆与滑油、燃油等油柜或管路的敷设间距应大于50mm。

5.2.6成束电缆的敷设

5.2.6.1电缆成束敷设时应注意:

a)电缆束的横截面,宜敷设成梯形或矩形,避免敷设成圆形或方形,梯形或矩形的宽度一般为50mm~100mm,高度应尽可能小;

b)动力电缆成束敷设时,应不超过两层,或者敷设高度应不大于50mm;

c)成束敷设电缆用的电缆支架应不多于两层,上下层间的垂直距离为100mm~150mm,束与束的间距应大于25mm。

5.2.6.2导体最高工作温度不同的电缆不应敷设在一起。

若此种成束敷设不可避免时,则任何一根电缆的工作温度不应高于该束中额定温度最低的电缆所允许的温度。

5.2.6.3对要求两路供电的重要设备和具有双套设备的重要设备或互为备用完成同一重要功能的双套系统,各自的供电及其控制用电缆应在水平及垂直方向远离敷设。

5.2.6.4具有不同护套或外护层的电缆,若敷设时可能损坏其他电缆的护套或外护层,则不应成束敷设在一起。

5.2.6.5动力电缆、信号电缆及本质安全电路电缆应分束敷设,间距应满足设备对电缆的敷设要求,其中本质安全电路电缆与其他电缆的最小距离应为50mm。

5.2.6.6若单根滞燃电缆需成束敷设时,则应采取限制火焰沿电缆束蔓延的措施。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7/21

5.2.7交流单芯电缆的敷设

交流电力系统应采用双芯或多芯电缆,若一定要采用单芯电缆而线路电流又超过20A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缆应为非铠装的或采用非磁性材料的铠装和覆盖的;

b)属于同一线路的电缆应装在同一管子、管道或电缆槽;

c)当由两根、三根或四根单芯电缆分别构成单相电路、三相电路或三相四线电路时,电缆应尽量相互紧贴敷设。

在任何情况下,相邻电缆外护层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单根电缆的直径;

d)若额定电流大于250A的单芯电缆,需靠近钢质结构件敷设时,电缆与舱壁之间至少应有50mm的间隙,但不同相的单芯电缆系按品字形敷设时除外;

e)磁性材料不应用于同一线路的各单芯电缆之间。

在电缆穿越钢质结构件时,应将同一线路的所有电缆拢在一起穿过钢质结构件或填料函,其布置应使电缆之间无磁性材料存在;电缆和磁性材料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75mm;

f)为使导体截面积不小于185mm的单芯电缆所构成的三相线路的阻抗达到平衡,应若走线的长度不大于30m,则不必采取此项措施;

g)若线路中每相有几根单芯电缆并联时,所有电缆应沿相同的路径敷设,且应具有相同的截面积;此外,为了防止电流负载的分配不均匀,属于同相的电缆应同其他相的电缆交错排列。

例如:

每相有六根电缆时,正确的排列次序参下表。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8/21

5.2.8在金属管子、管道或电缆槽中的敷设

电缆在金属管子、管道或电缆槽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管子、管道或电缆槽壁应光滑,并应有防蚀措施;

b)管子、管道或电缆槽的端部应采取措施以使电缆的护套或外护层不致受损;

c)管子、管道的截面积和弯曲半径,应允许其所容纳的电缆容易拉进和拉出。

管子或管道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弯曲半径的允许值;外直径不小于63mm的管子,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管子外直径的2倍;

d)穿管系数(电缆外径截面积的总和与管子、管道或电缆槽截面积之比)应不大于0.4;

e)管子、管道或电缆槽在接头处应保证机械上和电气上的连续性,并应接地;

f)管子、管道或电缆槽的布置应使水不能在部积聚;

g)必要时应设置通风开口,并避免管子、管道或电缆槽线路上的任何部分有积水。

通风开口最好设置在管子、管道或电缆槽的最高点及最低点,通风口的设置应不能增加火灾危险;

h)应避免把没有任何外护层的铅包电缆敷设在管子、管道或电缆槽;

5.2.9穿过结构件的敷设

5.2.9.1电缆穿过非水密的结构件时,一般应设置电缆框或衬套。

如果结构件是铝质或钢质且厚度超过8mm时,可不设电缆框,但开孔的四周应该倒圆角,无锐边和毛刺。

电缆框与电缆束之间的缝隙大于10mm时,应用填料堵封。

填料应由滞燃和无腐蚀性的材料制成,填料对电缆护套应有附着性能,尺寸可按CB/T3667.1选用。

5.2.9.2电缆穿过水密的结构件时,单根电缆应设置单根电缆填料函,多根电缆应设置电缆盒。

电缆填料函、电缆盒的型式尺寸可按CB/T3667.1选用。

5.2.10设备的进线

5.2.10.1引入电气设备电缆的弯曲直径,应不小于下表的规定。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9/21

5.2.10.2电缆引入防水式设备时,在填料函前的电缆应有一段直线部分,其长度应大于或等于填料函螺母高度的1.5倍,以便于填料函螺母拧出。

见图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10/21

5.2.10.2电缆引入设备后连接前,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见图

5.2.10.3设备的线束应妥为捆扎,以防松散,捆扎应牢靠和整齐美观,线束的长度应留足余量,走向应成“Z”字形,以便于检修。

如线束较长应适当固定。

5.2.10.4线束一般用绝缘管、缠绕管、小型尼龙扎带进行捆扎。

见图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11/21

6电缆紧固

6.1基本形式

6.1.1在组装式电缆支架上单层水平敷设电缆的紧固形式见图:

6.1.2在组装式电缆支架上双层水平敷设电缆的紧固形式见图: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12/21

6.1.3在组装式电缆支架上单层垂直敷设电缆的紧固形式见图:

6.1.4在扁钢电缆支架上水平、垂直敷设电缆的紧固形式示意图见图: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13/21

6.2要求

6.2.1每一束电缆全部敷设完毕,确认齐全无误后,方可进行紧固。

6.2.2除用于可携式设备以及敷设在管子、管道、电缆槽或特别罩壳以外,电缆均应加以支承和紧固。

6.2.3紧固电缆的紧固件,除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外,应将各相电缆一同紧固。

6.2.4电缆紧固宜选用符合CB/T3496规定的扎带。

在机舱和重要机器处所、防水舱室、露天场合及潮湿场所,采用包塑(或镀塑)不锈钢扎带;室以及走道可采用包塑(或镀塑)不锈钢扎带和尼龙扎带。

6.2.5电缆紧固件、支承件和附件均应采用耐蚀材料制成,或在安装前进行防蚀处理。

6.2.6支承件的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单位毫米。

6.2.7电缆紧固件间距一般为300mm,但下托型水平敷设的电缆紧固件间距可以扩大到600mm。

注:

下托型水平敷设即电缆搁置在水平支承件上方的一种敷设形式。

6.2.8紧固好的电缆不应有任何松动,电缆不应有变形和损伤,线路应平直整齐。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14/21

6.2.9在扁钢电缆支架上紧固电缆,应使底层的电缆与支架接触,并使底层的电缆宽度略大于支架的宽度,见图。

6.2.10电缆支架的型式和尺寸可按CB/T3667.6选用(按电缆支架图纸)

7电缆接地

7.1方式

7.1.1用金属夹箍夹住电缆,并以专用铜接地导体连接至船体的金属构件上,见图。

该接地导体截面积Q与电缆截面积S的关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S≤25mm2时,Q≥1.5mm2;

当S>25mm2时,Q≥4mm2。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15/21

7.1.2用专用接地填料函接地,见图:

7.1.3用电缆金属护套(铜丝编织层)直接接地,见图:

7.2要求

7.2.1电缆的金属护套或金属外护层应在两端接地,但最后分路只允许在电源端接地。

对于控制设备和仪表设备的电缆,当一端接地较为有利时,则不必两端接地。

7.2.2交流电力系统中线路电流超过20A的单芯电缆,其金属护套或金属外护层只能在一点接地。

7.2.3单根电缆接地金属夹箍,可按CB/T3667.3选用;多根电缆接地金属夹箍,可采用船用金属电缆扎带,并按CB/T3496选用。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16/21

附录常见的电缆敷设不良

1.电缆碰结构件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17/21

2.托架与托架之前电缆未排好

3.电缆未整理好及弯度太大,并且扎带未绑好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18/21

4.电缆交叉

5.未按要求使用钢扎带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19/21

6.扎带未绑扎好,且尼龙扎带头未剪

7.电缆余量不统一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20/21

8.支撑件未涂装就进行电缆敷设

9.弯度太大,不美观

电缆敷设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21/21

10.钢扎带型号用得不对、电缆交叉、电缆没整好,余量过大

电控箱配线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1/36

1.适用围

a)本指导书规定了本公司电控箱和电控设备的主回路、辅助回路、控制回路配线的工具、使用材料、工艺过程及工艺质量检查、工艺要求等容。

B)本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电控箱和电控设备的主回路、辅助回路、控制回路(简称二次回路)配线和检验。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7061-2003船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3906-2006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7251-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3材料和工具

3.1使用材料

3.1.1船用电缆(简称导线)

3.1.2聚氯乙烯绝缘塑料带(简称胶带)

3.1.3聚氯乙烯异型管(简称管)

3.1.4冷压端头

3.1.5线卡、尼龙扎带

3.1.6标签纸(元件标签、地线标签)

3.1.7瓷质套管

3.1.8标准紧固件

3.1.9缠绕带、PVC波纹管φ12、φ18、φ25、φ35

3.1.10塑料行线槽

3.1.11胶垫、软垫(防震垫)橡胶圈

3.1.12线夹、行线槽

3.1.13绝缘管、热塑管

3.1.14松香

3.1.15焊锡

3.1.16酒精

电控箱配线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2/36

3.2设备及工具

3.2.1打印机

3.2.2活动扳手6寸、8寸

3.2.3平头螺丝刀、十字螺丝刀(3寸、6寸、8寸)以及电讯螺丝刀

3.2.4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圆嘴钳

3.2.5电烙铁25W、100W

3.2.6冷压线钳0.5~2.5(mm);1,4,6(mm)、液压线钳

3.2.7万用表

3.2.8丝锥M3、M4、M5、M6、M8

3.2.9卷尺(2m)

3.2.10开口扳手5.5×7,8×10,9×11,12×14,14×17,17×19,19×22,22×24,24×27,27×30,梅花扳手5.5×7,8×10,9×11,12×14,14×17,17×19,19×22,22×24,24×27,27×30

4元器件安装

4.1前提:

所有元器件应按本指导书的规定进行安装。

4.2组装前首先明确图纸及技术要求,按原理图打印好器件的标识。

4.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和料单是否相符

4.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收集元器件的合格证等交付质管部存档

4.5根据电气原理图排列各元器件和行线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导轨固定或直接固定,以排列好的各元器件确定各安装孔位置并用记号笔标记,必须用样冲在钻孔中心处冲出钻眼后,才能用电钻打眼攻丝。

4.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元器件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不得小于5‰

4.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4.8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a)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阻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b)维修容易。

固定可靠且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c)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5.13条的规定。

d)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电控箱配线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3/36

4.9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

4.10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矩。

4.11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

4.12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本身的规定。

4.13端子的标识,见下图:

4.14双重的标识,见下图:

电控箱配线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4/36

4.15门上的器件,见下图:

4.16保护接地连续性

a)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b)柜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

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抓垫”,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保证开门的余量。

地线绕圈不得少于5圈。

电控箱配线工艺指导书

编号

页次

5/36

4.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