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4661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docx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3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中的第一节的内容。

学习“生物的进化”,当然应该从“生命的起源”开始,因此,本节内容既是生物进化的历史起点,也是本章学习内容的起点。

但本节的内容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这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资料向学生提出了生命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生命起源的知识一直是学生感兴趣、想探索的一个问题。

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关于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

所以,让学生课前分组进行了材料的收集,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科学的认识生命的起源。

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关于生命起源的有关假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

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2.将学生分成4个大组预习教材内容,布置各组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

1.以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媒体等渠道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观点,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特别是最新的报道。

2.每组选出小组代表,准备汇报本组搜集整理的资料。

六、课时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起源的一些图片。

设疑:

我们已经知道人类是由4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古猿以及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是从何而来的呢?

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很久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探求,也不断有各种各样的争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从第三章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有没有生命存在呢?

最初的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呢?

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还得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起。

 

学生观看图片,积极思考并带着极大的兴趣进入探究活动。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导入本节课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学习新知识: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化学起源说 

 

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

最早出现的生物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可能通过亲自观察来获得,也难以得到直接的证据,但是我们知道,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有机物和能量,还需要其他一些条件,因此关于生命的起源,我们可以通过有关的研究进行科学推测。

科学推测不能靠天马行空的凭空想象,它需要有确凿的证据,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通过课前让大家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一些观点,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对于生命起源问题的猜测有很多,我们这节课就以最广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化学起源说为例子,运用科学推测的方法来探究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

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诞生于大约46亿年前,那么原始地球是怎样的呢?

出示原始地球表面想像图,提出问题:

1、原始地球的环境是怎样的?

2、原始大气和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差别?

3、根据原始地球的环境推测,原始地球有生命吗?

为什么?

 

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多种氨基酸。

出示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

1、米勒的实验装置各部分各模拟了地球的哪些条件?

2、从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测?

米勒及其他学者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因此科学家们推测,原始大气可以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简单的有机物。

这是生命形成的第一步。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入原始的海洋中。

原始海洋就像是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从无机物形成简单的有机物这一过程已经在实验室模拟出来,但是从有机物到原始生命这一阶段是怎样进行的,目前还只是一些推测,缺乏实验证据的支持。

因此,化学起源说虽然被很多学者所认同,但不是生命起源问题的最后定论。

也有一些学者根据对宇宙空间中物质的研究,认为原始生命可能来自于其他星球。

出示小行星撞击地球(想像图)和地球上的陨石坑的图片资料。

思考:

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

 

 

认同“科学的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严密的逻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观看图片,阅读课本“资料分析一”,回答问题:

1、高温,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火山喷发,熔岩横流。

2、明显的差别在于: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3、无生命。

因为不具备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观察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模拟了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原始海洋、闪电和降雨等。

2、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认真听老师讲解,完善对“化学起源说”的认识和理解。

 

 

 

 

认真观察图片,阅读“资料分析三”思考并回答问题:

可以推测: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从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通过采用教师引导、讲解与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测、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其他观点:

1.神创论

2.自然发生说

3.宇生论

4.热泉生态系统 

 

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科学推测能够提供完整有力的科学证据来说服所有人,因此,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出现了很多的观点。

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分组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不知道除了刚刚介绍过的这两种观点,你们还搜集到哪些不同的观点呢?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本小组搜集的成果。

教师对每组的汇报进行完善归纳、引导分析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归纳:

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

1、神创论

中国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抟土造人

《圣经》:

上帝七天创造万物。

2、自然发生说

腐草化萤

腐肉生蛆

淤泥生鼠

3、化学起源说

代表人物:

米勒等学者

4、宇生论

地球上的生命或构成早期生命的有机物来自于宇宙空间其他星球。

5、热泉生态系统

深海热泉生态系统为原始生命的孕育提供了理想场所。

 

各小组派代表简单汇报本小组搜集到的资料。

 

第一小组:

神创论……

 

第二小组:

自然发生说……

 

第三小组:

宇生论……

 

第四小组:

热泉生态系统……

 

通过课下的小组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工协作能力。

 

课堂小结

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除了上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假说和推测,还有许多其他的假说,但都缺乏充足的证据。

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还会持续下去,因为生命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我们不可能回到原始地球的状态,所以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清楚。

但是我们知道,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人类认识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在科学研究中,一种理论或假说被另一种更正确的理论或假说所取代是常有的事,实事求是的科学争论对于促进人类的认识是非常有益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要彻底揭开生命起源之谜,还需要我们年轻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希望有朝一日,揭开生命起源之神秘面纱的会是我们在座的同学们!

 

明白各种假说都有一定道理,但都缺乏充足的证据,关于生命起源尚无定论。

 

认同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争论,科学研究要有尊重事实、不可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跃跃欲试,发奋为揭开生命起源之谜而努力。

 

及时总结,巩固学生对生命起源问题各种观点的认识,并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生物学知识,将来为揭开生命起源之谜做出贡献的情感态度。

 

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随堂练习题,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纠错、评价。

积极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课堂练习题。

当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P51“科学*技术*社会”《探索地球外的生命》。

2、继续利用自己搜集资料的各种途径,预习、搜集《生物进化的历程》相关资料。

八、板书设计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化学起源说-------生命起源的过程:

二、生命起源的其他观点:

1、神创论

2、自然发生说

3、宇生论

4、热泉生态系统

九、教学反思: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是科学家关注的争论的焦点之一。

也是学生愿意学习和了解,乐于参与辩论的话题。

本课我觉得可抛出一些基本的观点,让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较为丰富的证据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授课中最好作些必要的知识和逻辑方面的铺垫。

课堂中我为学生介绍了目前有争议的五种唯物主义生命起源说:

神创论、自然发生说、宇生说,热泉生态系统,化学起源说。

介绍的目的是告诉学生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问题,目前依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也印证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本课教材提供了较为丰富而且内容较新的证据,支持着化学起源说(如米勒模拟无机小分子演变为有机小分子阶段),宇生说和自然发生说。

这样的介绍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视野,需要老师注意的是将科学推测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可以将它们有机联系在一起,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这样可以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联想能力和想像力。

至于学生认同哪一种学说,这倒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科学推测,对生命的起源要有自己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