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师制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汇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7408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导师制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导师制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导师制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导师制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导师制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关于导师制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关于导师制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汇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导师制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汇报.docx

《关于导师制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导师制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汇报.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导师制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汇报.docx

关于导师制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汇报

关于导师制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汇报

 

  

  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

  ——关于导师制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汇报

  我校现有导师153人,受导学生586人,其中一对一德育导师75人,受导学生80人,宿舍导师80人,受导寝室81个,学生506人。

宿舍导师制的实施是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20XX年,我校率先成立德育研究室,承担德育课题的研究、德育活动的策划和德育工作的理性总结等任务。

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形成“思考——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螺旋型上升式工作模式。

  一、思考

  首先,我们在老师和学生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通过研讨确立了一个宗旨、两条路线、三个结合,以指导导师工作。

一个宗旨,即“整合、优化”,德育导师和班主任、寝室指导老师协同教育,产生合力,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两条路线,即宿舍导师制和针对行为有偏差的学生的一对一德育导师制同时进行。

三个结合,即工作实践和课题研究相结合,品行引导和心理辅导相结合,意向调查和科学评价相结合。

  二、实践——年轻的党员,年轻的导师。

  20XX年,德育导师工作在年轻党员中首批试行,成效是明显的。

德育研究室总结本校原有工作,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经验,在总结和学习中创新,制定我校的导师工作章程,确定各方面工作重点,颁发导师工作手册,召开导师大会进行动员。

本学年,宿舍导师继续由广大具有工作热情的年轻教师担任。

他们带着高度的责任感走进了住校生的生活,用爱心谱写出一段段动人的乐章。

宿舍导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帮助住校学生及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尽快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消除他们离家求学的孤独感。

  有的导师记得每一位受导学生的生日,生日那天,她们组织了温馨的生日派对,香甜的蛋糕,跳跃的烛光,事先被蒙在鼓里的住校生又惊又喜,每个人都被感动了,歌声和笑声把小小的寝室托到了欢乐的浪尖上。

中秋节,孤身在外的学子们沉浸在思乡之苦中,想到往年在家与亲人同吃团圆饭的温馨场面,不少同学都想掉眼泪了。

宿舍导师们带着月饼和水果来到同学们中间,和大家一起吃饭,一起谈心,一句句热情的话语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

有的导师白天在外教研活动,不能和同学们一起吃午饭,就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快乐,晚上赶到学校和同学们共进晚餐,同赏明月;有的导师为了排遣同学们的寂寞,精心准备了一个节目:

“我把歌声送给你”。

把寝室里每一位同学的歌声录下来,拿到她们的班里播放,把中秋的祝福带给全班同学。

许多同学都说:

今年的中秋节过得真有纪念意义。

  2、帮助住校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住校生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及时做好少数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和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

  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在寝室里和大伙儿格格不入,也会有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渐渐掉队,细心的导师们早已注意到这些形单影只的孩子,他们方方面面地了解,不露痕迹地接近,积极运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对这些同学进行辅导,努力地帮助“孤雁”重新合群,尽量地牵引迷途的羔羊走上正途。

吴老师得知自己所导的寝室中有一个学生交上了不好的朋友,注重打扮,成绩下降,还偷偷染上了抽烟的劣习。

他多次找这位学生与他长谈,鼓励他说出自己的问题,并一直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耐心地开导、帮助他迷途知返。

在吴老师的真诚关爱下,这位同学重新振作起来,不再犯不该犯的错误,对老师的感激溢于言表。

徐老师所导寝室中发生了学生衣物被褥被剪破的恶性事件,经调查发现该寝室学生人际交往不良,互相猜忌严重。

徐老师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该寝室学生进行团体辅导,结合对个别内向学生的单独辅导,有效改善了同学们的关系,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3、负责住校学生的学业指导,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指导住校生形成有利于学习和健康的寝室生活节奏。

  张老师发现210寝室的高一女生们上课总是迟到,经了解,原因在于宿舍生活条件有限,刷牙洗脸都要排队,这几个女生时间观念不强,往往在起床速度上慢了,其他几个步骤就一一脱节。

张老师经过和同学们商量,想了个办法:

让动作慢的同学跟着最快的室友一起起床洗漱,加快动作。

经过一个礼拜的培养,大家改掉了迟到这个毛病,时间观念强化了,切身体验使“赢得时间的人就会赢得一切”成了寝室几位学生珍惜时间的动力。

这对于她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经过老师和同学一年的共同努力,高一年级住校学生在学习风气和学习成绩方面都明显由于同年级通校生,取得了令人惊喜的进步。

  4、协助寝室生活指导老师展开工作,积极参与寝室文化建设,共同迎接“最佳寝室”的评比。

  新的一年来临了,学校开展了寝室环境文化建设的评比活动。

导师和受导学生们共同商量,群策群力,设计自己寝室的最佳建设方案。

308寝室的朱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定下了“整洁、清雅”的格调,买来漂亮的彩纸,缤纷的绒球,将宿舍美化一新。

大家又商量着给自己的“家”取了一个别致的名号——“偲雅居”,取互相切磋,共同提高之意。

评比中,“偲雅居”一举夺冠,308室的同学们兴奋地流连在令人耳目一新的屋里,久久不愿离去。

朱老师提醒她们回顾半年前刚来住校时简陋的环境和不知所措的心情,她们深深体会到“人可以改变情绪,改造小环境”的道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5、与住校学生的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形成教育合力,或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

  开家长会了,这往往是住校学生们的一道难关,住校学生家长平时不了解子女的学习状况,这时往往望子成龙心切,对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子女横加指责,寝室里骂声哭声一片,住校生的压力过大,情绪不良。

导师抓住时机和住校生家长促膝交谈,引导家长不要在学业成绩方面苛责子女,要采用赏识教育,并大力肯定每一个孩子的优点,让家长和子女们都重拾信心,改善亲子矛盾,达成互相的体谅。

  三、反思——方向上整合,方法上优化。

  一个阶段下来,德育研究室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导师座谈会,接受意见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反思。

通过研讨,我们对“整合、优化”的宗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它不仅仅是横向上德育导师和班主任、寝室指导老师教育合力的叠加,更是纵深上各项教育目标的整合,如生活上关怀和品行上引导的整合,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整合,学业要求和学习辅导的整合等。

方法上则要求导师不断调整工作策略,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以求取得更优的效果。

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思路:

  1、思想上的引导比生活上的关怀更重要。

  “共度中秋”大型活动暴露出住校学生思想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们习惯于接受关怀,缺乏感恩意识。

有的同学并不考虑应节食品是年轻的导师们自发用微薄的工资买来的,盲目地与其他寝室进行物质上的攀比,当面提出过分的要求,让导师难堪。

在住校生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毕竟是少数,思想情感方面自私冷漠的却不在少数。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及时召开寝室长会议,在住校生大会上也进行了教育。

对于导师,我们特别提醒:

对学生的关怀主要是精神上、思想上的,物质上的付出反而有可能产生负面效应。

生活上的关怀是必要的,但是不宜仅靠物质方面的给予来实现。

  2、班主任身份有可能成为导师工作的障碍。

  有几个寝室的导师是班主任,但是学生对导师有意见,原因在于学生误解老师下寝室就是为了“刺探”班里的消息,然后回到班里“整”学生。

所以老师下寝室时,大家反而十分拘谨,无话可说。

  担任导师的班主任必须正确处理自身角色转换的问题,如果坚持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和脸孔去面对受导学生,导师工作的意义是不能真正实现的。

作为班主任,“亦师亦友”的关系更应注重经营“友”这一方面,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

比如了解班级情况,就不适合放在下寝室的时候进行,学生会觉得老师在利用导师的特殊身份或者自己受到了利用。

  3、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必须讲究“水到渠成”。

  受导学生们普遍不欢迎导师强化对他们学习成绩的要求。

在导师手册里,本来有一张寝室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曲线图需要绘制,几次考试下来,发现对学生产生太大的压力,就取消了。

  对于学生,学习要求是不能不提的,提到什么高度,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提,提出目标后如何帮助学生一步步达到,需要各位导师从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到最佳方案。

一般来说,学生能够接受并欢迎导师进行具体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辅导,反感导师伸手向学生要成绩。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辅导落实了,学习成绩的有效提高也就水到渠成,如期而至了。

  4、“规范寝室”的目标在于普及“最佳环境”。

  几位工作比较领先的导师在和受导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走在前面的“规范寝室”,但是“规范寝室”不应该只是一个样板,重要的是怎样调动广大导师和住校学生的积极性,普及这样的“规范寝室”。

  为此,我们组织了导师、寝室长共同参观聋哑学校宿舍的活动和对寝室环境的拍摄、展示活动,让导师和住校生们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课题小组成员参与到每周的寝室环境卫生检查当中来,在参观、检查、评比的过程中获得体验,提高自己的辅导水平,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寝室的环境已经产生了质的变化。

“规范寝室”越来越多了。

  5、课题小组的研讨必须尽快指导广大导师的工作。

  课题小组的老师每个月都召开例会,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调整策略,题研究正在顺利进行中。

而课题小组成员8人,如何指导80位导师的日常工作,有效提高各人自身的德育工作水平呢?

我们把80位导师编成8个组,每个课题小组的成员都担任一般导师的组长,及时组织广大导师交流经验,小结工作,用课题组的先进思想指导老师们的工作实践。

  四、空间——进一步思考,进一步实践。

  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中学宿舍导师制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目前,我们仍思考着以下四个方面的定位。

  1、导师自身的角色定位。

  导师的德育责任感强弱不一,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力度与效果。

少部分老师重视自身学科教学任务,观念上总认为德育是班主任的分内事,作为导师深入参与德育工作并非“正业”。

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必要依托确定的教育制度转化为广大教师普遍的教育行为。

要将德育改革在中学校园内推向落实和纵深,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优秀导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模范榜样作用,一方面应当从制度层面、考核层面确立科学有效的奖惩体系,以强化每一位导师的德育责任感和工作实效性,巩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2、对受导学生的目标定位。

  每一个受导寝室的工作目标是各不相同的。

受导寝室有的存在人际交往问题,有的存在生活自理能力问题,有的存在学习问题,有的存在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各个受导寝室的起步状况不同,目标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拟订。

导师必须尽快确定工作目标与侧重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导师和受导学生的关系定位。

  是老师,又是朋友,这是对导师和受导学生关系的理想定位。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导师往往很难把握与受导学生关系的分寸感。

有的导师习惯于管理者模式,导致师生关系疏远;有的导师成为受导学生的亲密朋友,物质上也不吝付出,效果却背离帮教的初衷,甚至走向学校制度的反面。

掌握平衡的艺术,对于一个导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这对年轻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导师评价体系的定位。

  目前,由相关领导和课题小组组成的评价委员会初步决定从导师手册的记录情况、学生座谈会和书面调查表的反馈、班主任和寝室指导老师的意见等方面对各位导师的工作作出评价。

和班主任工作一样,由于受导寝室的初始状况和辅导目标各不相同,把导师工作的评价量化处理存在难度。

而导师的身份定位和经济待遇又不同于班主任,缺少硬制度的约束,给导师工作的量化评价带来更大难度。

加强和年级组的联系,确立合情合理的评价体系,深入考察每一位导师的实际工作情况,给予慎重、公允的评价,是评价委员会必须继续深入探索的。

  德育研究室的设立是我校探索人文化德育的新举措,全面推广的导师制是我市德育工作的新载体,二者共同整合的是学校的德育观念、管理措施和老师的德育使命感、德育能力以及专业教育能力,一致优化的是对学生的教育策略、教育方法和教育实效。

导师制不是万能的,缺失了教育者的责任心,抽离了各个学校和各位导师对各项细节处理的决心、耐心和精心,任何具有前瞻性的先进措施都会成为镜花水月。

我们有信心凭借导师制的大好春风,不断更新思路,实现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