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8162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docx

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练习第6章《溶解现象》doc

第6章 溶解现象

五年中考命题规律

年份

题型

题号

涉及内容

分值

2015

填空题

8、14

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溶解度及饱和溶液

4+6

2014

填空题

13

溶液、溶解现象,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蒸发和结晶

7

2013

选择题

5、9

蒸发和结晶,溶解度、饱和溶液

2+2

2012

选择题

6.B、7.A、8

溶液、溶解现象,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2+2+2

2011

填空题

1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4

 

五年中考真题演练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1.(2015,遵义,14,6分)溶解度是解决溶液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

Ⅰ.根据右图解决下列问题(M、N均不含结晶水):

(1)温度为________℃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20gM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保持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t2℃时,将25gN加入50g水中,完成溶解后要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Ⅱ.根据下表解决实际问题。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某KNO3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其提纯过程如下:

样品加一定量水溶液A加适量Ca(NO3)2使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CaCO3

50℃饱和

溶液B降温至20℃,过滤KNO3固

体53.9g

溶液C

 

(1)上图中溶液C是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结果保留整数,忽略样品中的K2CO3)。

2.(2012,遵义,8,2分)如图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D.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2014,遵义,13,7分)水是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溶解物质、配制溶液。

(1)向50mL水(密度为1g/mL)中溶解一定量KNO3固体的操作如下,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现象和溶解度曲线回答。

①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选填字母序号)

②当x=________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

③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

(2)根据下列仪器,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面的仪器中除D、E外,还必须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取和量取、________、装瓶贴标签。

4.(2015,遵义,8,4分)为了测定某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在10g稀硫酸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得到沉淀2.33g,求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中考考点清单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在水

里的粒子

分子或

________

细小固

体颗粒

小液滴

现象

均一

浑浊、不

________

浑浊、

不________

久置现象

稳定

出现

________

分上下

两层

【温馨提示】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溶液可以有颜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水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但不是溶液,是纯净物,而溶液是混合物。

2.物质除污的方法和原理。

方法

原理

举例

溶解

利用溶解原理,使污垢溶解于某些溶剂,从而去除污垢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乳化

利用乳化原理,使乳化剂作用于污垢,发生乳化现象从而去除污垢

用洗洁精洗去碗碟上的油渍

化学

变化

利用化学反应,使污垢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去除污垢

盐酸除去铁锈

3.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物质溶解使

溶液的温度升高,如________

降低,________

基本不变,如________

4.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1)固体物质溶于水时,若能生成自由移动的________,则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若物质溶于水时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则不能导电。

(2)少量的固体溶解于水,使稀溶液的凝固温度________,沸腾温度________。

 溶液组成的表示

1.溶液的组成。

(1)溶质:

________的物质。

(2)溶剂:

__________的物质,最常见的溶剂是________。

2.溶液浓度的表示。

(1)定义:

一定量溶液中所含________叫做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表示,常用溶液中所含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溶液的浓度。

(2)表示公式:

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

②溶液的质量(g)=溶液的体积(mL)×溶液的密度(g·mL-1),即m(溶液)=V(溶液)×ρ(溶液)

3.实验一: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1)仪器的选用及各仪器的作用。

①所用仪器:

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

②仪器的作用:

a.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目的是加快固体或液体溶质的溶解速率;b.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选取量筒时量程要比量取液体的体积略大且越接近越好。

(2)操作步骤。

①所配制溶液的溶质为固体时,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计算:

计算所需溶质的______和水的________。

称量:

用________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

量取:

用________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溶解:

将固体倒入烧杯中,再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用________不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

装瓶:

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________中并贴上标签。

②用浓溶液稀释配制溶液。

计算:

计算所需________的体积和所需水的体积。

计算公式为:

V浓溶液=ρ稀溶液×V稀溶液,ρ浓溶液

量取:

用________量取浓溶液(接近所需体积时改用________)和水。

混匀:

将量取的浓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并用________搅拌。

(3)注意事项。

①溶质为固体时计算所需物质的质量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________g)。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左右两盘上要垫上相同的________。

③称量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时要放在________中称量。

④用浓溶液稀释配制溶液,进行计算时要准确运用体积、质量、密度的关系式。

(4)实验误差分析。

①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

a.天平使用不正确(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用到游码);b.量取浓溶液时________读数;c.倾倒浓溶液或加固体时有少量洒到外面;d.溶解时,所用烧杯内有______;e.使用的砝码有缺损。

②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

a.称量前,未调平天平,指针偏右;b.量取浓溶液时________读数。

 物质的溶解性

1.概念。

________溶解在________中的________。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________和________的性质、________。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概念:

在________温度下,________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转化:

①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不饱和溶液增加(  )、蒸发(  )或降低(  ),增加(  )或升高(  )饱和溶液蒸发(  ),(  )结晶

②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不饱和溶液升高(  )、蒸发(  )或增加(  ),降低(  )或增加(  )饱和溶液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1.物质的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①“四要素”。

a.条件:

一定温度;

b.标准:

100g溶剂;

c.状态:

达到饱和状态;

d.实质:

溶质的质量,单位一般是克。

②影响因素。

a.内因:

________的性质;

b.外因:

________。

(2)影响气体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温度: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②压强:

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2.结晶。

(1)概念:

从溶液中________的过程。

(2)方法:

①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宜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

②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物质,宜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曲线上的点:

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

两曲线的交点:

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线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面曲线下方的各点:

表示此温度下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方的各点:

表示此温度下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

(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某温度时,过该温度作纵坐标的平行线与溶解度曲线相交,根据交点位置的高低,就可判断出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位置越高,相应物质的溶解度越大;位置越低,相应物质的溶解度越小。

利用这一点,溶解度曲线有如下几点用途:

①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

③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④判断如何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确定结晶的方法。

4.实验二:

粗盐的初步提纯。

(1)实验用品。

烧杯、________、铁架台(带铁圈)、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药匙、量筒、________、砝码、坩埚钳、粗盐、剪刀、火柴。

(2)实验装置。

(3)实验中注意事项。

①溶解时需注意:

a.粗盐一次不宜加的太多,以免粗盐未完全溶解;b.溶解搅拌时,应注意玻璃棒尽量不要触碰烧杯壁。

②过滤时需注意:

一贴: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低:

a.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b.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a.过滤时玻璃棒末端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__________________;c.漏斗下端的尖嘴处要紧靠在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③蒸发时需注意:

a.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停止加热时,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b.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________,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c.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则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滤液蒸干。

(4)实验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

①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________;

②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________;

③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计算产率。

①用玻璃棒把蒸发皿中的晶体转移到滤纸上称量;②将提纯的精盐放到指定的容器中;③产率=精盐质量,粗盐质量×100%。

(6)导致实际产率偏低的原因。

①称量不准确;②粗盐没有充分溶解;③过滤时有滤液损失;④蒸发时有液体溅出;⑤固体未完全转移等。

【特别提醒】除去粗盐中杂质的主要操作是过滤,过滤是使固体和液体分离的过程。

 

中考重难点突破

 溶液的形成

【例1】(2014,南宁)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C.均一、稳定液体都是溶液

D.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解析】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A项错误;水是常用的溶剂,但是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都是水,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故B项错误;均一、稳定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是溶液,故C项错误。

【答案】D

1.(2014,邵阳)下列固体物质加到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能使液体温度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生石灰D.氯化钠

 溶解度及其应用

【例2】(2014,安徽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

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质量变化)。

由t1℃到t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B.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

【解析】分析题给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将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增大,A错误;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乙溶液中将有固体析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B正确;通过上述分析推知C、D错误。

【答案】B

2.(2015,哈尔滨)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C.t2℃时,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方法指导】溶液中“变”与“不变”的解题技巧。

(1)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2)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质,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3)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

(4)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再降温至原来的温度,则溶质、溶剂会按照比例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5)不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使其恰好饱和,则溶剂质量减少,溶质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例3】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溶液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20℃时,向盛有40g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g固体未溶解。

①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g/cm3),配制2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______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需要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

量取所需要的12%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选用________(选填“10mL”、“20mL”或“50mL”)规格的量筒。

③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________(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解析】

(1)①因充分搅拌后烧杯中还有固体未溶解,故所得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

②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的质量为40g-4g=36g,故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2)①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x·12%=20g×6%,解得x=10g,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0g÷1.09g/cm3≈9.2cm3,即9.2mL。

需要水的质量为20g-10g=10g,即10mL。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需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溶解操作需要用到烧杯和玻璃棒,故还需要的仪器是胶头滴管;因需量取9.2mL12%的氯化钠溶液,故应选用10mL的量筒。

③液体药品应存放在细口瓶中。

【答案】

(1)①饱和;②36;

(2)①9.2;10;②胶头滴管10mL;③细口瓶

3.(2014,成都)某同学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

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________(填步骤名称)。

(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名称)。

(3)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________g。

称量时,NaCl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选填“左盘”或“右盘”)上。

(4)量取蒸馏水的操作如下:

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下图中该同学观察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5)若用C观察方式量取水的体积,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