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5821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8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公路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Word格式.docx

(6)《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AQ3009-2007;

(7)《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8)《成品油零售企业管理技术规》SBT10390-2004;

(9)《加油站作业安全规》AQ3010-2007;

(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

(1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1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

1.3适用围

1.3.1适用的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加油站围日常应急管理以及当发生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时所进行的应急救援行动。

1.3.2适用的事故类型:

油品泄漏、火灾爆炸等发生的一切事故。

1.3.3适用的应急响应级别:

本预案适用Ⅱ级及以下应急响应,超出Ⅱ级则需向上一级应急机构请求支援;

上一级应急预案启动后,我加油站服从其指挥,并根据本预案相关容做好以下工作:

外部救援力量到达前的自救应急工作;

外部救援力量到达后的配合工作。

1.4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容。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预案处置措施。

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容。

综合应急预案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人身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图1-1加油站应急救援预案体系框图

图1-2综合应急预案框架图

图1-3加油站现场处置框架图

1.5应急工作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4、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5、自救为主和社会救助相结合。

2事故风险描述

2.1企业概况

某某位于商南县金丝峡镇沪陕高速金丝峡服务区。

主要经营汽油、柴油,加油站坐北朝南,面向沪陕高速。

本加油站有5个直埋地下卧式钢制油罐,汽油罐2个,柴油罐3个,单罐容积均为50m3,总容积为250m3。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GB50156-2012(2014年版)的相关规定,柴油罐容积折半后,该站容积为175m3,等级划分为一级加油站。

该站采用自吸式加油工艺,安装了加油、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和高液位报警装置。

通气管采用φ50钢管。

加油站共设监控探头7个,其中加油区4个,办公室1个,油罐区1个,生活区1个。

本站安装有6台加油机,汽油、柴油各3台双枪加油机。

加油站采用油罐车密闭卸油方式,卸油工艺流程如下:

汽油卸油工艺流程

采用自吸式加油工艺,加油工艺流程如下:

汽油加油工艺流程

加油站现有员工7人,其中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人。

加油站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均通过安全资格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2.2事故风险分析

2.2.1危险源识别

1、危险物质

油品的危险特性:

加油站所涉及的危险物质为汽油和(车用)柴油,危险特性详见附件一。

油品一般具有易挥发、易流动、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危险特性,在作业过程中,如果不遵守安全技术规程,就可能导致火灾、爆炸、混油、泄漏、中毒及设备破坏等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危害。

1)易燃性:

油品的组分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油品在储存,输送过程中,油蒸汽大量积聚和飘移,存在于有大量助燃物的空气中,只要遇有足够的点火能量,极易发生燃烧。

2)易爆性:

油品蒸汽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轻烃分子,含有轻烃分子的油蒸汽与空气组成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有引爆源,即能发生爆炸。

易爆性还在于容器油蒸气浓度高出爆炸上限时,遇有火源,即能燃烧,伴随燃烧过程,当油蒸气浓度降低到爆炸极限时,即可转为爆炸。

3)易积聚静电荷性:

油品的电导率小,绝缘性能好,在油品收发储运过程中,由于油品流动,与容器壁产生摩擦,而产生大量静电,其产生速度远大于流散速度,容易引起静电荷积聚。

4)易蒸发性:

油品中的烃类分子活跃,很容易离开液体,挥发到大气中,形成比空气重的易燃易爆的混合气,受风影响围广,并能沿地面漂移,积聚在坑洼地带,形成火灾、爆炸事故的条件。

5)易流动性:

油品特别是轻质油品,由于粘度小、比重轻且不溶于水,具有较强的流动,易沿着设备或者地面流淌扩散,在储存和输送过程中易发生跑、冒、滴、漏事故。

6)受热易膨胀性:

油品受热后,体积膨胀。

如汽油,温度变化1℃,其体积变化0.12%,储存容器遇有高温、高热等,容易造成胀破。

7)中毒:

汽油中含有的芳香族烃、不饱和烃类、硫化物均有毒性,此外添加的防震剂四乙基铅则具有强烈毒性。

汽油中毒有三种途径,即蒸气吸入、皮肤吸收和直接入口。

汽油具有溶解脂肪和类脂质性能,进入人体后会对神经系统有选择性损害。

由呼吸道进入人体时,即可引起剧烈咳嗽、胸痛、继之发热、咳血痰、呼吸困难、头昏、视力模糊,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痉挛、抽搐、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若管道、法兰等部位腐蚀泄漏,工作人员吸入可能发生中毒危险。

2、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

主要包括:

设备设施故障、人的失误、环境因素。

1)设备设施故障:

油罐、输油管道及其相应的安全设施,因腐蚀、设计和施工缺陷、维护保养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油罐、管道和阀门破坏,安全设施失效,使危险物质因失去限制而泄漏。

防爆电气设备和线路、防雷防静电设施等损坏或失效。

2)人的失误:

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从业人员未经培训或无证上岗、未按规定着装、心理或生理性异常(如:

负荷超限、从事禁忌作业、健康状况和心理异常)、行为异常(如:

指挥错误、操作错误和监护失误)。

外来人员因警示标志标识缺失或故意做出的危险行为,现场作业人员未及时阻止。

3)环境因素:

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导致罩棚坍塌伤人、站设施损坏,并引发油品泄漏、火灾、爆炸等次生、衍生事故。

腐蚀性土壤导致油罐锈蚀,泥土流失、地基下沉和地震可能导致油罐和管道破裂,地下水位上升和抗浮措施失效导致油罐上浮,引发油品泄漏。

站外周边加气站及人员使用的明火、燃放的烟花爆竹等火源一旦接触油品及其蒸气则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4)周边环境

周边加气站发生火灾爆炸或者气体泄露等都会给加油站造成危险或水泥厂发生火灾等不安全事故都会对加油站的安全造成隐患。

2.2.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

由于在卸油、加油、清罐等作业环节,违章操作、安全意识不强、设备设施缺陷、防措施不当等因素,容易造成油品泄漏,如果应急处理不及时恰当,就会进一步造成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事故。

1)卸油:

漫溢、滴漏、火灾爆炸、环境污染

液位仪故障、进出罐油品管理不到位、人员脱岗等因素,易造成油品漫溢;

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紧固栓松动、槽车溜车和人员脱岗等因素,易造成油品滴漏、泄漏;

漫溢、滴漏出来的油品及其形成的油蒸气,由于管道、设备、车辆静电接地不良、电气火花、违章使用工器具、外部环境中的明火等原因,易导致火灾爆炸。

2)加油:

火灾爆炸、车辆伤害

加油时,由于油蒸气外泄、油品外溢等原因,在加油口附近形成爆炸危险区域,遇明火,使用手机、铁钉鞋撞击地面、金属碰撞、电器打火、过热的发动机排气管等易导致火灾、爆炸。

加油区域进出车辆多,易造成车辆冲撞站设施,伤害加油人员或外来人员。

3)清罐:

火灾爆炸、窒息中毒

在加油站进行储罐清洗作业时,由于无法彻底清除油蒸气和沉淀物,残余可燃蒸气遇到静电、摩擦、电火花等都会导致火灾爆炸;

如果进罐人员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易造成窒息中毒。

4)电气作业:

触电、火灾爆炸

电气设备没有保护措施或防护装置失效、生产或检修中的违规操作,易发生触电事故,在火灾爆炸区域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

建(构)筑物的防雷防护措施缺少或不完善,有可能发生因雷击而导致的电流伤害事故。

2.2.3风险分析结果

根据以上危险源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加油站主要存在火灾、爆炸、车辆伤害等事故风险,危险区域为油罐区和加油区,主要危险生产过程为卸油和加油。

详见“表2-1、表2-2”。

表2-1加油站主要事故风险分布表

事故

风险

作业

场所

泄漏

火灾

爆炸

触电

中毒

车辆

伤害

高处

坠落

油罐区

加油区

站房

表2-2加油站主要事故风险分析结果

序号

区域

事故风险

事故诱因

事故

后果

影响

类型

程度

1

1.油罐、管道阀门腐蚀穿孔;

2.因地质灾害、恶劣气候条件等导致3.油罐沉降或上浮,油罐破坏;

4.违章驾驶导致罐车撞击破损;

5.液位仪故障、量尺不准、管理不到位导致溢油;

6.卸油软管破损或接管不牢;

7.人为破坏。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环境污染

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加油站及周边邻里

1.接地不良、静置时间不足,静电火花;

2.防雷设施失效;

3.电气设备不防爆或防爆措施失效;

4.清罐、检修、计量等违章操作;

5.操作井盖、铁制工具、罐车等撞击火花;

6.人为破坏。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

1.司机违章驾驶;

2.罐车故障;

3.车辆引导失误;

4.坡道溜车;

5.车道设置不合理;

6.夜间照度不足;

7.标识标线缺失。

卸油作业人员

1.通气口的阻火器、呼吸阀检查保养时,防护措施不到位。

计量人员

1.油品泄漏引起的中毒。

作业人员和外来人员

2

1.油品管道及阀门因腐蚀、安装不良等引起泄漏;

2.车辆撞击加油机致管道破损。

3.违章操作、加油枪自封故障致油箱溢油;

4.更换过滤器操作失误或安装不到位。

5.人为破坏。

1.接地不良致静电火花;

4.加油车辆或所载物品自身火灾;

4.警示标识缺失,或外来人员违反加油站防火防爆禁令;

1.维修罩棚设施时,防护措施不到位。

2.违章作业。

2.车辆故障;

3.车辆引导失误,站标识标线缺失;

4.加油车道设置不合理、夜间照度不足、有视觉死角、有障碍物。

5.进出站无限速措施;

6.外来人员在站随意行走。

3

配电室及发电机房

1.电气设备故障起火;

2.电气线路短路起火;

3.违章用电、用火。

1.电气设备没有保护措施或防护装置失效;

2.生产或检修中的违规操作;

3.操作人员防护措施不到位。

作业人员

高处坠落

1.屋顶没有防护措施或措施失效;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建立和健全应急组织机构是预防和控制事故及其造成影响的组织保证,只有成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统一指挥、分工负责、落实到人,使突发性事故得到有效地控制,才能保证社会、企业财产和人们生命的安全。

本加油站应急组织机构见下图:

加油站应急组织机构图

(注:

非正常班,在按照正常程序报告后,在上一级指挥人员到达前,当班班长临时担任现场指挥职责,按照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在保护好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应急处置。

上一级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在进行必要的信息沟通后,立即移交指挥权。

加油员的分组是相对的,发现紧急情况的加油员和在其附近的加油员承担应急处置小组的职责。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组别

负责人

日常职责

应急状态下工作职责

指挥部成员

总指挥;

站长

1、全面负责加油站工作;

2、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订;

3、审核、批准应急预案;

4、审核、批准应急预案的演练方案;

5、审批应急费用;

6、组织应急队伍建设、指挥应急机构运作。

1、接报突发事件后,立即进入前期指挥,负责现场应急救援队伍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指挥紧急事故现场救援,下达事故救援指令;

2、及时全面了解突发事件信息并预测发展趋势,初步判断应急响应级别;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预测现场灾情可控性,当现场灾情出现失控趋势时,及时下达撤离指令,确保现场人员安全;

4、发布Ⅱ级预警解除和应急响应的启动、终止指令,当预测事故超出加油站应急能力,向外部救援力量申请支援;

5、配合地方政府的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或授权指定代表向相关政府部门、媒体等通报事故原因、救援进展及社会公众急需了解的情况等;

6、组织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副指挥;

安全员

1、协助总指挥落实生产安全管理工作;

2、收集与加油站生产安全相关的资料、法律法规、标准规等进行宣贯、培训;

3、对违规现象进行及时纠正;

4、参与编制、修订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5、编制应急救援物资需求计划,负责本单位安全设施、应急救援器材、器具等日常检查、维护、整改;

6、负责个人防护用品发放。

1、对现场事故处理提供建议;

2、协助总指挥收集、记录事故信息和协调、配合救援工作;

3、提出事故调查初步报告;

4、及时掌握突发事件进展情况并向指挥报告。

5、站长不在岗且未授权指定代表行使其职责时,临时担任现场指挥。

后勤保障组组长

1、负责本单位生产设备、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整改工作;

2、制订设备维修计划。

1、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2、负责组织当班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通讯警戒组组长

1、负责加油站计量工作;

2、负责计量器具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整改工作。

1、后勤保障组组长,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2、收集数质量事故相关信息。

抢险救援组组长

督导加油站作业人员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安全。

1、抢险救援组组长,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协助组长开展应急工作;

2、在非正常班且总指挥和副总指挥不在值班岗位,临时担任总指挥。

收银主管

1、负责加油站账务工作,保障应急物资采购、更新所需的资金;

2、负责应急通讯的日常管理工作。

1、联络小组组长,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2、保障现场通讯畅通。

后勤保障组

收银员

负责采购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协助安全员做好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登记。

1、负责事故现场所需抢险物资的供应工作,包括抢险设备、消防灭火器材、个人防护用品等。

2、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初期救护工作,配合当地医疗机构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抢险救援组

班长

督导加油站作业人员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1、接受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负责人员抢救、现场灭火、设备抢修、油品拦截、回收等抢险工作;

2、熟练使用消防器材控制和扑救初期火灾;

3、负责设备、物资和人员抢救;

4、及时掌握事故进展情况并向指挥部报告。

通讯警戒组

加油员

负责安全巡查。

1、保障事故信息传递的畅通;

2、保持与各应急小组、指挥部的联系

3、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划分警戒区;

4、负责现场隔离区秩序维护、疏散现场人员和物资、告知周边居民存在的危险,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周边居民疏散等。

5、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4预警及信息报告

4.1危险源所在区域监控

对危险源监控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区域/场所/工序

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1、油罐、管道加强级防腐措施,埋地管道连接采用焊接;

2、防爆电气设备和线路、防雷防静电设施、电缆钢套管保护;

3、油罐埋地设置并设抗浮措施;

4、操作井盖、工器具防撞击火花;

5、带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仪;

6、油罐通气口阻火器、呼吸阀,进入罐区槽车带防火帽。

7、密闭卸油、油气回收;

8、带报警功能的静电接地夹。

9、量油口、卸油口上锁,不同品种油品的卸油口接口方式不同。

10、安全警示标识、标线;

11、视频监控;

1、工程建设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2、安全教育制度,持证上岗;

3、安全标准化和HSE管理体系;

4、制订应急预案并演练;

5、安全管理制度;

6、设备设施检维修保养制度;

7、防雷防静电设施和埋地油罐、管道定期检查、检测;

8、加油机定期检测、检定。

9、发现新的风险因素,及时报告,并进行风险评价。

1、埋地管道连接采用焊接、加强级防腐;

3、加油机底部填沙、拉断阀、紧急切断阀;

4、加油机关键部位铅封;

5、安全警示标识、标线;

6、视频监控;

7、加油岛防撞措施;

8、合理设置加油车道、进出站限速措施;

9、夜间照度保证和应急照明设施。

站房和辅助用房

(站房、发电间、配电间)

1、电气设备的接地措施,

2、应急照明设施。

3、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4、防短路措施;

5、安全警示标识、绝缘垫。

4.2预警

4.2.1预警条件

1、部预警的条件

(1)液位仪和静电接地报警;

(2)油品异常损耗且随时间和加油量规律性变化;

(3)罐区检查井、罐区操作井、加油机底部、油品管道附近油污;

(4)安全检查发现的其他可导致泄漏、火灾的安全隐患;

(5)风险评价发现新的风险;

(6)高、低液位报警仪失灵;

(7)安全设施不能正常运行。

2、外部预警的条件

(1)当地政府、新闻媒体公开或发布的大风、暴雨、暴雪等自然灾害预警;

(2)当地政府已经启动应急预案时;

(3)周边加气站发布的预警信息或其他外部投诉、报警信息。

4.2.2预警级别和信息发布方式、方法、程序

(1)预警分为二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二级、一级预警,分别与Ⅱ级、Ⅰ级两个级别响应相对应。

(2)应急指挥部根据预警条件信息的可能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做出预警决定,发布预警信息,通知相关部门进入预警状态。

(3)预警信息的容包括:

预警信息的类别、预警级别、响应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的区域或围、应重点关注的事项和建议采取的措施等容。

(4)发布方式:

可通过部安全联络、部广播、短信等形式。

(5)跟踪事态的发展,根据事态的变化情况适时宣布预警解除或启动应急预案。

(6)应急指挥部接到可能事故信息后,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采取行动;

当应急指挥部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需启动Ⅰ级响应,超出本公司的处置能力时,要立刻向119/110申请增援,并及时采取行动。

4.2.3预警解除

预警启动条件消失,应急指挥部宣布解除预警。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信息报告与通知

采用现场就近利用或大声呼喊报警给相关人员,接警人员接到报警后,需认真记录,并按事故性质和发展趋势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出事故报警通知,应急人员就位,做好应急工作,减少事故损失。

(1)24小时应急值守:

(2)申请支援:

119/110/120。

(3)相关政府部门和周边相邻单位联络方式见附件。

4.3.2信息上报

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