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9377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docx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63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

本试卷共7页,包括七个大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基础知识及运用(35分)

一、基础知识(25分)

1.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声色俱厉”的“厉”字,按部首查《新华字典》应查“厂”部,按音序应查字母“L”。

“厉”在这里的意思是“严厉”。

B.“确凿”与“确实”构成一组同义词,“慷慨”与“吝啬”是一组反义词。

C.“淳朴”、“精致”、“踌躇”、“朗润”含有褒扬、喜爱等感情色彩,都是褒义词。

D.“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与“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两个“朦

胧”在句中的用法不相同。

2.多音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豁亮(huò)煞白(shà)B.匀称(chèn)不禁(jīn)

C.恐吓(hè)更衣(gēng)D.应和(hè)黄晕(yūn)

3.给古诗文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思而不学则殆(dài)著(Zhù)我旧时裳

B.扁鹊望桓侯而还(xuán)走笼盖四野(yǎ)

C.翩翩两骑(jì)来是谁少(Shǎo)时,一狼径去

D.濯(Zhuó)清涟而不妖曳屋许许(hǔ)声

4.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2分)

A.树叶儿却绿得发光,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B.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黄蜂,紫红的桑椹

C.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然而又自失起来,……

D.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5.文言文语句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B.子日“默而识之,学而不倦,诲人不厌,何有于我哉?

C.满坐宾客无一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D,予谓菊,花之隐者也;牡丹,花之富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6.下列课文、出处、作者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水浒传》施耐庵

B.《故乡》《朝花夕拾》鲁迅

C.《分马》《暴风骤雨》周立波

D.《狼》《聊斋志异》蒲松龄

7.给加点的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4分)

(1)发酵()琐屑()脑髓()停泊()

(2)蹊()跷魁梧()聚歼()阴晦()

(3)()bèng裂()bì谷修qì()cuān()掇

(4)pán()跚dài()慢狼jí()tuí()唐

8.填写恰当的汉字组成词语。

(4分)

(l)无精打()风()残年人声()沸()人听闻

(2)人迹()至()目伤怀()不顾身趋炎附()

9.解释文言语句中的加点字。

(2分)

(1)不能名其一处名:

(2)恐前后受其敌敌:

(3)濯清涟而不妖濯:

(4)屠自后断其股股:

10.默写。

(3分)

(1)两岸青山相对出,()。

(2)(),映日荷花别样红。

(3)敕勒川,阴山下。

(),笼盖四野。

(4)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5)千里莺啼绿映红,()

(6)(),两鬓苍苍十指黑。

二、语言运用(10分)

11.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

对现实我们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然落后和不足是客观存在,就不能采取消极的态度来否认它,回避它,而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通过横向比较,,,,这样才能。

A.发现落后承认落后奋起直追变落后为先进

B.承认落后变落后为先进发现落后奋起直追

C.变落后为先进发现落后承认落后奋起直追

D.奋起直追发现落后承认落后变落后为先进

12.仿照所给例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

(3分)

例句:

“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

,。

13.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改错。

(5分)

①37岁的丹多是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播音员和《关注犯罪》栏目的主持人。

1999年4月,她在伦敦西部的住所里被人近距离遭枪杀。

③英国警方为此展开了历

史上最大规模的刑事侦察。

……④刚刚被捕的疑犯是警方逮捕的第四名疑犯。

⑤在伦

敦时间早晨6时,他以谋杀嫌疑犯的罪名被捕,目前正在接受警方的调查,但还没有

被正式指控。

(l)第②句有语病,删去“”即可。

(2)第④句表达不简洁,请重新改写。

(3)第⑤句画横线的部分在理解上有歧义,应改为。

第二卷阅读(55分)

三、阅读记叙文,完成14——19题。

(15分)

(一)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

闰土哥,——你来了?

……”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14.“我”与“闰土”之间的“厚障壁”指的是什么?

(2分)

15“我”见到闰土时的心情除了“兴奋”还有什么?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复杂的心情?

(3分)

(二)

妈妈,送你半朵玫瑰花

①学校门口有个卖花的妇人,每天雷打不动地准时出现。

推着辆板车,车上热热闹闹地挤满了玫瑰、百合、康乃馨、剑兰……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花,风一吹来,香气四溢,充满了生机,像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②唯一没有生气的是那妇人的脸。

学美术的同学说她简直是尊天然的雕塑,毫无表情,冷冰冰的。

卖花的妇人听说不过三十出头,可看上去却有五十岁的光景。

③妇人有个女儿,才十岁,却极伶俐乖巧,时常咬着我们的耳朵说悄悄话:

“我妈妈下岗了。

”“姥姥的病就要好了,妈妈这个月卖花的钱说要给我买件新衣服呢!

”“我没有爸爸,他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不在了。

”小孩子的眼睛里是没有忧愁的,但我们听了,心里总忍不住有些黯然。

于是也不再计较那妇人如何的面无表情,而是常常跑去买花。

④那年的寒假刚过,便是西方的“情人节”,外面雪后初晴,天很冷。

那妇人一早就推了一车的玫瑰来,小女孩也跟来了,冻得通红的手里握着一枝玫瑰,骄傲地告诉我们那是她挑出来的最好的一枝,她也要送人的。

我们笑笑,十岁的小女孩也懂送花吗?

⑤车上的玫瑰一律的含苞欲放鲜红欲滴,在雪地里分外耀眼。

4元一枝,要比花店便宜一半。

那天玫瑰卖得分外好,没多久,便卖得所剩无几了。

她们正要收拾回家,远远地跑过来一对情侣,看到只剩下几支残花的花桶失望极了。

那个妙龄女郎扭过头刚要走,又停了下来,她看见了车后小女孩手里那枝玫瑰,一枝独秀。

⑥“这朵花卖吗?

”“不卖!

我要送人的!

”小女孩回答得干脆,透着骄傲与自豪。

“卖的卖的!

4元一枝,小孩子不懂事。

”卖花的妇人连忙上前招呼,匆匆收了钱,便急着要从小女孩的手中拿过玫瑰。

小女孩一下子跑了,没跑多远,脚一滑,就狠狠地摔在了雪地上。

玫瑰上的刺戳到手心里,流出血来。

小女孩竭力保护着那花,吃力地从雪地上站起,手上的血滴印在洁白的雪上那么鲜明。

⑦终于,买花的情侣拿着那支玫瑰走了。

小女孩擦干了眼泪,在最后剩下的残花里挑了半天,找出一枝来,那上面的花瓣几乎掉了一半。

她怯怯地走到正低头忙着收拾的妈妈面前,举起手里的花:

“妈妈,这半朵花送给你。

妈妈,我爱你!

”一刹那间,卖花的妇人呆住了。

良久,接过花,泪珠从脸上滚落。

⑧有谁能说玫瑰只能装点情侣间的爱情呢?

16.用一句话概括这篇短文的大意。

(2分)

17.第②段中对卖花妇人的神态描写所用的两个词语是:

,第⑦段中对她的表情有两处描写分别是、,其原因是。

(4分)

18.结合本文的中心思想,说一说你对结尾一句“有谁能说玫瑰只能装点情侣间的爱情呢?

”的理解。

(2分)

19.阅读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欣赏其优美的语言。

试作简单分析。

(2分)

四、阅读说明文,完成20——25题。

(14分)

①燕子善飞,妇孺皆知。

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

它们一会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地来个18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几分钟。

②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

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

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

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蹲坐在巢沿上,()扑楞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喂给孩子们。

③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

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

燕子的身体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20.根据文意为文中第①②段的画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填上。

(2分)

A,飞翔B.支撑C.滑翔D.支持

21.根据文意,填入本文第②段括号中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填上。

(1分)

A.不是…就是…B不是…而是…

C.既…又…D.不仅…而且…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3分)

23.燕子为了克服自身的弱点,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

这些本领是:

(l)

(2)(3)。

(3分)

24。

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这些”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文中找出原句,将句中的要点提炼出来,写在方格内。

□□□□□□□□□□□□□□□□□□□□(答案不得超出二十字)(3分)

25.这几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

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填上。

(2分)

A.从概括到具体B.从整体到部分

C.从结果到原因D.从主要到次要

五、阅读议论文,完成26一31题。

(14分)

①读书贵有疑。

明代人陈献章说:

“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

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②疑能打破迷信。

盲目迷信书本,是读书一忌。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无可非议的。

要打破对书本的迷信,避免陷入盲目性,就要在读书时大胆怀疑。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读《尚书·禹贡》篇,对书中关于长江起源的说法提出了疑问。

后来,他通过实地考察,终于得出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比史书上的传统说法进了一步。

③疑能增进兴趣。

带着疑问读书,其味无穷。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对读书始终兴趣十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总是带着疑问读书。

④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

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大胆怀疑必然引出科学释疑。

问题在怀疑中提出,才有可能在深入研究中解决;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前提。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正是因为他对书本上某些现成的结论,能够大胆怀疑并科学释疑。

⑤读书贵有疑,可贵之处,就在于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探索和追求。

但是,提倡读书有疑,并不是要脱离客观实际,并不是违背科学原理的胡猜乱疑。

要疑得正确,疑得有长进,还必须善于疑。

否则,当疑不疑,不当疑又乱疑,那不但得不到任何长进,相反还会把思想引上邪路,这绝不是我们应取的治学态度。

2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7.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三个分论点?

(3分)

(1)

(2)(3)

28.本文先引用名言讲道理,再举事例证明。

用事例证明论点的段有:

(3分)

29.第④段中画线的一句话表达不准确,话说得太绝对了。

试加以修改。

(2分)

30.用一句话概括第⑤段的内容。

(2分)

31.如果要给本文补充一个论据,下面几项论述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本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凯勒)

B.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C.打开一切科学宝库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

(巴尔扎克)

D.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

他们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

因为只读不想,同一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现在别的一课里,他们又不理解了。

(胡绳)

六、阅读文言文,完成32——38题。

(12分)

(一)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人,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②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32.用“/”为下面的句子标出正确的朗读停顿。

(1分)

其一犬坐于前。

33.第①段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语句有、(写两句);表现屠户警觉的语句是。

(3分)

34.第②段文字是《狼》结尾的评论部分,它明写狼,实写人,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那么,这段文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2分)

(二)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于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5.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出淤泥而不染”中的“而”,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l分)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人不知而不愠

C.吾恂恂而起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6.本文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菊花、牡丹,对其用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菊花、牡丹、莲花,各有其可贵之处,都是作者心中的爱物。

B.菊花和牡丹都为人所钟爱,由别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对比效果。

C.写菊花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写牡丹表达了作者对世人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嘲讽。

D.作者用菊花和牡丹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种种美德。

37.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1分)

38.作者在文中用了托物言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联系你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植物,并用一句话概括你喜爱的原因。

(2分)

第三卷作文(60分)

七、作文(60分)

题目:

我有这样一个好

要求:

从“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伙伴、朋友、邻居”中任选一个填写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字数600—900。

【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共25分)

1C

本题考查了语文基础的综合能力,涉及到查字典、反义词、词语的感情色彩、词的语境含义等方面的内容。

题目要求找出不全正确的一项,难度相对降低,可采用排除法。

C项考查几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其中对于“踌躇”的理解有误,“踌躇”有“犹豫不决”的意思,含有贬义,与其他三个词的感情色彩不一致,所以此项不全正确。

2D

本题考查多音字的注音,这类题一定要准确掌握多音字的各个注音、组词。

D项中的“黄晕”的“晕”这里应读yùn,读yūn时可组词“头晕”。

3A

古文中的字音要注意一些音的异读。

“著”在这里其实是“着”的异体字,意思是“穿”,应读zhuó。

4D

5A

6B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中的《故乡》是小说,鲁迅写的小说都选自《呐喊》,散文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以上六个小题每题2分。

7

(1)jiàoxièsuǐbó

(2)qīwújiānhuì

(3)迸秕葺撺

(4)蹒怠藉颓

(共4分,错一个扣0.5分,扣完为止,不倒扣。

8

(1)采烛鼎骇

(2)罕触奋势

(共4分,每个字0.5分)

9

(1)说出

(2)攻击(3)洗涤(4)大腿

(共2分,每个0.5分)

10

(1)孤帆一片日边来

(2)接天莲叶无穷碧

(3)天似穹庐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水村山郭酒旗风

(6)满面尘灰烟火色

(共3分,每句0.5分,错一字则该句不得分)

二、语言运用(共10分)

11A(2分)

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要注意保持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上下文的衔接和呼应。

根据题意,可了解“发现”“承认”“奋起”是按照人们的认知规律来排列的,这三个短语又和“变落后为先进”构成因果关系。

12参考答案:

那么别破坏自然,因为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3分)

本题考查仿写。

这类题首先要读懂所给例句,对例句从句式、结构、内容、修辞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明确要求后再仿写。

13

(1)遭(1分)

这句话的语病在于“句式杂糅”,“被人”和“遭”是主动句和被动句的杂糅。

最简洁的改法是去掉“遭”。

(2)第四名疑犯刚刚被警方逮捕。

(或:

刚刚被警方逮捕的是第四名疑犯)(2分)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洁,“疑犯”“被捕”“逮捕”等词重复。

(3)他以谋杀罪被捕。

(或:

他因涉嫌谋杀而被捕)(2分)

本句产生了两种意思的理解:

他谋杀了嫌疑犯;他涉嫌谋杀主持人。

三、本题共15分

14“障壁”指的是封建等级观念在“我”和闰土之间造成的隔膜,“厚”形容这种隔绝的程度之深。

(2分)

这句话运用了借喻的修辞,回答时要明确本体是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并明确这种隔膜是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

“厚”是形容词,应明确它的修饰作用。

15悲哀(1分)

因为“我”见到闰土的巨大变化和悲惨的现状,感受到两个人之间的隔膜,所以见到闰土的兴奋中包含着深深的悲哀。

(意思对即可。

2分)

第一问可通过“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感受到我的心理变化:

盼望多年的儿时好友竟然奉自己为“老爷”,两人隔膜如此之深,怎能不悲哀?

第二问要具体回答出“我”为什么“兴奋”?

又为什么“悲哀”?

16卖花妇人的小女儿,在情人节这一天送给身处困境中的母亲半朵玫瑰,以此表达对母亲的爱。

(意思对即可。

2分)

认真阅读文章,准确把握住六要素,并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17毫无表情冷冰冰的(1分)

“呆住了”“泪珠从脸上滚落”(1分)

女儿送花给妈妈是母亲意料之外的,在生活的艰辛中得到女儿纯真的爱,母亲非常感动以致落泪。

(意思对即可。

2分)

第一、二问关键在于审题要细致,注意词语和句子的区别,并从原文中准确提炼出来。

第三问针对第二问的两种表情进行分析,可从“呆住了”揣摩出母亲震惊、出乎意料的心理;而“泪珠从脸上滚落”又说明了母亲因感动而落泪。

18本文歌颂了真挚、美好的人间亲情,结尾一句意在说明玫瑰不仅能装点情侣间的爱情,而且能够承载一切至诚至爱的真情。

(意思对即可。

2分)

结尾一句反问引发了作者的议论,含蓄地点明并深化了中心。

由此可明确本文不仅仅要赞美女儿对母亲的深爱,更深化到赞美一切美好的人间至情。

19参考答案:

画线句用“热热闹闹地挤满”各种花,来突出花车上鲜花多而且生机盎然,给人以清新活泼的感觉;

或:

用“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来比喻行进中的花车,语言生动而形象,给人以美感。

(2分)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分析语言的优美,可入手分析的角度多,可从语言的形象生动、描写的角度、环境气氛的渲染、修辞的表达作用等不同的角度分析。

关键是选好一个恰当的角度,并结合具体的语句、结合语言的特色来分析。

四、本题共14分。

20CB(共2分,每个1分)

21B(1分)

22描写(1分)燕子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2分)

表达方式有五种: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文中的画线句的描写是对“燕子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的具体说明,而且,通过“燕子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一句后的标点――冒号,可知这句话对后文起着统领的作用。

23(在飞行中)

(1)吞吃猎获物

(2)饮水(3)喂孩子食物(共3分,每空1分)

24身躯呈流线型;两翅窄而长,振动快;尾长。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从原文中抓住要点,概括要准确、全面、简洁。

25C(2分)

第一段具体说明了燕子的善飞的特点,第三段则以一句设问引出对于燕子善飞的原因的分析,因此是“从结果到原因”。

五、本题共14分

26读书贵有疑(2分)

本文结构是议论文的典型结构:

引论―――本论―――结论。

论点往往会在“引论”部分提出。

27

(1)疑能打破迷信

(2)疑能增进兴趣(3)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

(共3分,每空1分)

第二、三、四段的中心句就是这三段的段首句,即本文的三个分论点。

28第2、3、4段(共3分,每个1分)

第二段举了徐霞客的事例,第三段举了爱因斯坦的事例,第四段举了华罗庚的事例。

29一般来说,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意思对即可。

2分)

原句中的“必然”太过绝对,改成“往往”“常常”更准确。

30读书要善于疑,而不能胡猜乱疑。

(2分)

31C(2分)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读书贵有疑”,所选论据要能证明这一论点。

A证明的是书的作用。

B证明的是好书的益处。

D证明的是学习方法中读与思的问题。

只有C证明了怀疑对于治学的作用。

六、本题共12分

32其一/犬坐于前。

(1分)

“其一犬坐”的意思是:

其中一条狼像狗一样的蹲坐。

而不能翻译成“一条狗”

33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答出两句即可)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共3分,每句1分)

34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狡黠、凶残的恶势力。

(意思对即可。

2分)

35B(1分)

“出淤泥而不染”中的“而”是转折连词,有“却”的意思。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顺接连词;B.“人不知而不愠”是转折连词;C.“吾恂恂而起”是修饰连词,可译为“地”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顺接连词。

36D(2分)A中“菊花”“牡丹”并非作者心中的爱物。

B中理解不符原文,文中写“菊花”“牡丹”是为了对莲花进行旁衬和反衬,而且“菊花”并非都为人所爱。

C中“菊花”是陶渊明的所爱,并非作者的,作者向往作清高正直、洁身自好的高尚君子。

37香远益清,亭亭净植(1分)

38略(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