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9520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临川区第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25分)

1.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

2.   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经营项目

数量

产量

收入(白银)

30亩

90石

90两

10亩

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

125两

家禽

58头

(略)

55两

从材料中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B. 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D. 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

3. 十六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时,携带一幅世界地图,因中国的位置在图中偏西,遭到了明朝士大夫的严厉斥责。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闭关锁国政策    B.自然经济影响  C.天朝上国心态   D.君主专制制度

4. 清朝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反映了当时政府推行的政策是

A.“海禁”政策B.工商皆本C.重商主义D.重农抑商

5.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叹的是

A.航空运输业B.铁路运输业C.轮船运输业D.电报电话业

6.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

”他们“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A.  实业救国创办民族工B.  向西方学习,采用机器生产           

C.  寓强于富,创办民用工业  D.  主张兴民权,倡导君主立宪

7. 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

与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两岸“三通”的实现D.“九二共识”的达成

8.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

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

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

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9.   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 

 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    D.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

10.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

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

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

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 慈禧生活俭朴  B. 中国不需要汽车          

C. 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 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11. 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12.   如果我们把四个主要经济国的工业和矿业生产(包括建筑)加在一起,1913年时,美国占总数的46%,德国占23.5%,英国占19.5%,法国占11%。

由此可知1913年 (   )

A. 世界经济日趋多元B. 英国经济中心的地位严重削弱

C. 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权 D.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1/3 

13.   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提到:

“垄断的形成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它在聚拢大量经济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尖锐的社会问题,它损害了工人利益和社会公平,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自由发展。

”这表明( )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②垄断组织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③垄断组织存在损害社会公平的问题     ④垄断组织会导致中小企业发展困难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4. 下表是1928年4-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

表中反映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累计

47.2

17.4

35.4

100

A. 汽车销售商大打“价格战”B. 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C. 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D. 加剧美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15.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进行了大扫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少了2/3,新闻记者至少有24个被杀,60人被捕人狱,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这反映出(  )

A.报纸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B.袁世凯借查封报刊巩固了统治

C.当时传媒业出现万马齐暗局面D.报纸宜传混淆了人们是非观念

16.罗斯福说:

“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

”下列措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举办公共工程B. 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C.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D. 调节农业生产 

17.《科学的历程》中讲述到:

“建国后,美国科学基础几乎为零。

……新大陆的人民忙于在一片荒漠上建立自己的家园,几乎无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美国人急于解决实际问题,因而鼓励发明,这使他们在19世纪末积累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技术发明。

”19世纪末,美国科技能赶超欧洲的原因主要有(  )

①政府鼓励发明 ②欧洲移民涌入 ③国内政局相对稳定 ④垄断资本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8.   下表反映了苏联某项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据数据信息判断,这种经济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的措施是()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 恢复余粮收集制      B. 全面实行粮食税

C. 推行工业国有化      D. 允许商品买卖     

19.1986年9月,邓小平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的电视采访时说:

“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

”材料体现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图是

A.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B.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

C.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D.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

20. 美国一政治学家曾说:

“如果不给政府以充分的权力,国家的安全就处于危境。

如果给了充分的权力,又很可能被滥用。

”为解决这一难题,美国特别重视

A.总统行政权的强化B.两大政党的建设

C.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1.   赫鲁晓夫曾对美国人演说“我们只不过存在了42年,再过7年,我们将达到美国同等水平。

当我们赶上你们,从你们身边经过时,我们将向你们挥手。

”该演说表达了赫鲁晓夫( )

A.  为苏联的落后寻找原因,祈望美国放弃霸权政策 

B.  阐释苏联内政外交趋向,应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C.  描绘苏联发展愿景,取得与美国平等地位的愿望  

D.  自信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敌视美国的资本主义

22.   《新全球史》认为,二战后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想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

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限制性贸易惯例,最终推动建立了无限制全球贸易工具——关贸总协定。

这一工具()

A. 推动美国霸权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B. 表明自由放任贸易政策成为时代潮流

C. 阻碍了美苏为首两大阵营的交流合作 D. 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23.1943年7月,美国建议设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

英国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根据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英国的经济实力衰退B. 美元获得了与英镑同等地位

C. 美国确立了固定汇率制D. 英美争夺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

24.1912年3月,孙中山发布《改元剪辫文告》:

“满虏窃国,易于衣冠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今者满庭已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限二十日,一律剪除(辫子)净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留辫”与“剪辫”是“专制”与“共和”的根木分歧

B.“剪辫”是革命斗争最彻底的表现

C.“剪辫”是革命成功的外在体现

D.习俗变迁是革命成功的主要标志

25.下右图是某学生对西方代议制的理解而制作的图示,最恰当的标题是  

A.统而不治的“虚君”政治

B.打着民主幌子的君主专制

C.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典范 

D.相互妥协下的“一票共和”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

26.  (18分) 世界市场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对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两者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在7000至10000吨之间。

因此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1/4至1/3。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袈裟布

10.68

4.98

棉布

6.94

4.86

洋货入中国则输半税,土货出外洋,则加重征。

资本纵相若,而市价则不相同,洋货可平沽而土货必昂其值,颠倒错紊,华商安得不困,洋商安得不丰。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 1573年,对后来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两个观念上的变化已经发生: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此外还有一个技术性的工业革命,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推动了今天以西方为主体的世界体系。

 中国这种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型,在明末已经开始,这一转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市场迅速扩张,在全国市场形成以后,实际上就是发展到世界市场上去,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国的白银货币化直接影响了世界市场的建立。

材料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地、太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以后,法国与英国、比利时、德国等签订一系列自由贸易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世界市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6分)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完整内涵,(4分)并指出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2分)。

 

27. (16分)  近现代中外农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1760—1829年英国颁布的圈地法令的数量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1700年,贵族拥有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数量的15%—20%,1780年为20%—25%,1851年,英国的10个郡中,面积为100—299英亩的农场有15900个,300—499英亩的农场有3200个,500—999英亩的农场有1529个,1000英亩以上的农场有323个。

 ——摘编自沈汉《晚近英国农业史研究综述》

 材料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与斯大林的设想相反,传统村社的自治功能与“集体主义”纽带恰恰成了农民拥有的组织资源,使其更能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

从宰杀大半牲畜的消极抗拒,到出现70万农民卷入的“斯大林的农民战争”。

 ——摘编自卞悟《公社之谜——农村集体化再认识》

材料四 新中国建立之初,基本延续了革命战争期间的土地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分田到户。

之后很快受到“重工业发展战略”影响。

为了在基本缺乏外援的条件下解决工业发展资本、原料、劳动力等问题,中央在农业合作社试点,在初级社的基础上,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高级社,之后又在此前提下推动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化,自然土地产权也由初期个人所有向集体所有转化。

1978年之后,在安徽风阳的影响下,很快便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向了全国,由此引发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摘编自《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1) 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农业经营的特征(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2)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8分)

 

(3) 据材料四概述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些调整。

(3分)

28、(16分)治国方略是治理国家的战略性指导原则和全盘的方针与策略。

材料一伯利克里作为雅典城邦的领导人,在公元前461—前429年长达32年的时间内,担任雅典城邦的执政官,使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他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将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概括为:

“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的真正才能。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国家事务管理中体现的民主性特征,并结合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史实加以说明。

(6分)

材料二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运作示意图

(2)请写出材料二中皇帝与议会、皇帝与首相之间的权利运作关系,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德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6分)

材料三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事一系,永永尊戴。

材料四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权

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览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3)依据材料三、四、五,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钦定宪法大纲》的不同。

(4分)

临川区第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B

A

D

C

B

B

C

D

D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A

D

B

A

D

C

D

D

C

B

26.  

(1)影响:

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关税无法保护民族工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艰难。

(6分)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工业革命的推动;近代科学的发展;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6分)

(3)内涵:

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实行关税平等、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国家进行侵略、掠夺。

(4分)影响:

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或答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分)

       

27.  

(1)特征:

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数量多,规模大,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1分)

原因:

政府颁布“圈地令”迫使农民与土地分离,土地落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工业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

(4分)

(2)原因:

传统小农经济无法适应苏联工业化的需要;斯大林认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摆脱粮食供应困难的问题。

(4分,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

集中农业资源和资金加快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长期落后,制约了工业的可持续发展(4分,言之有理即可)

(3)调整:

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分)       

28、

(1)特征: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2分)(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说明:

人民主权、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民众法庭、五百人议事会对全体公民开放(2分)轮番而治,抽签选举陪审员和五百人议事会成员,轮流担任公职。

(2分)

(2)关系:

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皇帝有权任命宰相和帝国官员,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2分)

影响:

巩固了国家统一,建立了资产姐姐代议制政权,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和军国主义传统。

(4分)

(3)不同:

《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君主专制,各项权利集中于皇帝;《临时约法》建立三权分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规定了主权在民(4分)(宪法性质可斟酌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