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0148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docx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5篇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

  《牧场之国》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

课文所描写的是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让人不觉为之动容。

  教学这篇文章,意图是引领学生感受荷兰和谐、优美、宁静、悠闲的田园风光图,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首先我激情导入,接着让学生介绍收集到有关荷兰的资料,使小学生对美丽的荷兰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然后揭示课题。

在检查完学生的预习情况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荷兰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并板书到黑板上,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踊跃发言。

一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生的板书下,完全出现在黑板上,荷兰的美景尽现在学生眼前,激发了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

接下来进入质疑解疑环节。

学生围绕“为什么称荷兰为牧场之国?

从那些语句体现出来的?

”展开交流讨论。

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让学生理解牧场是所有动物的自由王国,它们才是这个王国真正的主人以及在荷兰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

最后归结到课文最后小节“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紧扣田园选画面,渗透一些写法的指导。

一路走下来,课堂很顺畅,条理很清晰,层次也很分明。

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了文章重点,体现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是牵得太多,没有让学生自由选择画面进行教学。

启发还欠灵活。

另外我对这课的朗读的引导做得也不到位。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怎么指导?

这一直以来是困挠我心头的一个难题。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2

  《牧场之国》这篇课文是“牧场之国”的角度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

课文描绘了荷兰牧场白天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利用,感悟语言的生动。

  我在教学时,主要是抓住文章中出现四次的赞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来作为文章的线索,通过有感情地、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特点,感悟荷兰的美。

导入环节,我采用一组荷兰的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对牧场之国风景的向往从而揭示课题。

  在细读课文这一环节,我紧紧围绕“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入手,让学生体会牧场之国是黑白花牛、成群骏马、绵羊猪群的王国,体会荷兰夜晚的祥和寂静。

在指导朗读方面我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拟人句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内容注意语调的轻缓急促,例如第四自然段作者流露出对绵羊猪群这些家畜的喜爱之情,我让学生发挥想象,选择一种动物来说说他们在牧场上想什么做什么,一来学生更能体会拟人手法在这一自然段中的作用,二来学生更加能体会这些家畜在牧场的悠然自得。

这时学生就更能把心融进课文描绘的意境中去,从而发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由衷感慨。

  在交流第4自然段“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时,我顺势问“这些猪,可能在说什么哪?

”孩子们的手举得高高的:

“荷兰真美,我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

”“在这里吃的好,睡的好。

永远也不要离开。

”“虽然别处把我当做又馋又懒的动物,但我在这里生活得很快乐,我是这里的主人。

  每次欣赏完一幅画面后,我适当小结:

“膘肥体壮的骏马,辽阔无垠的原野,野草遮掩的运河,这就是——”孩子们就默契得一起说:

“真正的荷兰!

”我不由地会心一笑。

一年了,孩子们已经了解了我的教学风格,尽管曾经烦恼走思的学生多,曾经反感管不住嘴的孩子多,曾经为不写作业的学生生气,但毕竟,将近一年的相处下来,我们的磨合已经到了“心有灵犀”的地步。

我从他们课堂上高举的小手、精彩的回答、兴奋的小脸上都能读到他们对语文课的喜爱。

  看来,教无定法。

如果对一篇文章,教师真正喜欢,真正读透了,是能发现很多“语文的事儿”的,当我们把自身对教材的独特理解融入教学设计,引领孩子们进行“感悟、朗读、积累、利用”的语文之旅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了一次生命历程。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3

  《牧场之国》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

课文所描写的是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让人不觉为之动容。

  教学这篇文章,意图是引领学生感受荷兰和谐、优美、宁静、悠闲的田园风光图,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首先我激情导入,接着让学生介绍收集到有关荷兰的资料,使小学生对美丽的荷兰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然后揭示课题。

在检查完学生的预习情况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荷兰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并板书到黑板上,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踊跃发言。

一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生的板书下,完全出现在黑板上,荷兰的美景尽现在学生眼前,激发了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

接下来进入质疑解疑环节。

学生围绕为什么称荷兰为牧场之国?

从那些语句体现出来的?

展开交流讨论。

一路走下来,课堂很顺畅,条理很清晰,层次也很分明。

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了文章重点,体现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是牵得太死,互动开放不够,没有体现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启发得不够灵活,因此学生没放开,没能达到活而和谐的境界。

应该紧扣田园选画面,渗透一些写法的指导,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应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让学生理解牧场是所有动物的自由王国,它们才是这个王国真正的主人以及在荷兰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

最后归结到课文最后小节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还感觉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不够,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对课文读得不透,虽然我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了,可是时间还不够。

另外我对这课的朗读的引导做得也不到位。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怎么指导?

这一直以来是困挠我心头的一个难题。

  遗憾的是不管自身设想的多么好,如果不和自身的学生相结合,不临场随机应变,那整个课堂也会显得单薄而空洞。

厚积薄发,学以至用,是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追求的目标。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4

  《牧场之国》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中的第二篇课文,是略读课文。

文本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有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美誉的荷兰的田园风光,课文犹如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侧重描写了作为牧场之国的荷兰那种富足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让人徜徉在这样的意境中,留连忘返。

  在选择本课作为教研组研讨课,是因为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教学,自身有诸多想法:

例如对教学突破口的思考,对课堂教学策略的思考、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方面的思考,对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等。

于是决定自身尝试一下。

但第一次的教学并不如人意,特别是对时间的掌握,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该略去什么,又应该重视什么等问题的实践,于是在年级组老师的共同研讨下,诞生了这堂课。

在教学中主要想贯彻这样的理念:

  略去老师的讲解,重视学生的感悟。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练习入手,省去了很多老师的讲解。

如:

老师出示动物的名字后,让学生自身说说有什么发现“黑花白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牛犊、老牛、、骏马、绵羊、猪、小鸡、长毛山羊”等,让学生发现,动物的种类很多,特别是奶牛的种类多,数量多。

接着我又利用一个词语搭配的练习,让学生发现“动物不但很多,而且它们的生活自由自在,是牧场的主人。

”从而深入课文,感悟动物们生活自在的句子,在品句读句的过程中,其乐融融。

  略去问题的串联,重视学生的朗读。

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以“真正的荷兰到底是怎样的?

”这个主问题来展开教学,并根据课文的总分结构,几次感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一中心句,省略了很多细碎的小问题,有效避免了串讲,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自读自悟。

在第四小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找找让你感受到牧场安静的句子,并读出那样安静的感觉。

通过学生自读、老师范读、女生齐读等让学生能充分的接触文本,感悟文本。

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文中优美的语言也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略去语言的分析,重视表达的指导。

有了对文本的充分感悟和朗读的练习,学生对荷兰的美景有了深深地向往。

于是,我就给孩子看了很多荷兰的图片,并提炼了文章的表达方式,让他们试着把荷兰的美景介绍给大家。

并创设了世博会上给荷兰馆当解说员的情境。

孩子们情趣盎然,表达的效果也很好。

  上课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希望广大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5

  《牧场之国》是一张画。

课文所描写的是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的情趣和意境,我也被打动了。

教学这篇文章,我想让同学们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首先我用大量优美图片导入,使学生对美丽的荷兰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然后揭示课题。

利用小组合作第五模块检查完学生的预习情况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利用思维导图的解释来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写作思路和方法。

紧接着步入模块二:

我的感悟。

设计两个完整的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选择课文片段朗读,在全班分享。

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踊跃发言。

荷兰的美景尽现在学生眼前,激发了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

这里体现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接下来进入模块三:

我的批注与发现。

  质疑合作回答:

1.荷兰的田园景色是怎样的?

  2.文中哪些地方能说明牧场是动物们自由的王国?

  3.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样小组的讨论在集体的力量中展现出来。

问题也在全班范围内得到解决。

  不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的引导作用还不够明显,没有体现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模块四小练笔也没有真正进行下去。

应该紧扣田园选画面,渗透一些写法的指导,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应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让学生理解牧场是所有动物的自由王国。

最后归结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遗憾是有的,因此提醒我要在教学中不要忘记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的把我,一定要和自身的学生相结合起来,临机应变,使课堂变得更加充实!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6

  《牧场之国》这篇文章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有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美誉的荷兰的田园风光,课文有如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侧重描写了作为牧场之国的荷兰那种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让人徜徉在这种意境中,留连忘返。

  这堂课之前,开放月时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教学,自身有诸多想法:

例如对教学突破口的思考,对课堂教学策略的思考、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方面的思考,对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等。

在教学中主要想贯彻这样的理念:

  略去老师的讲解,重视学生的感悟。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练习入手,省去了很多老师的讲解。

如:

老师出示动物的名字后,让学生自身说说有什么发现“黑花白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牛犊、老牛、、骏马、绵羊、猪、小鸡、长毛山羊”等,让学生发现,动物的种类很多,特别是奶牛的种类多,数量多。

接着我又利用一个词语搭配的练习,让学生发现“动物不但很多,而且它们的生活自由自在,是牧场的主人。

”从而深入课文,感悟动物们生活自在的句子,在品句读句的过程中,其乐融融。

  略去问题的串联,重视学生的朗读。

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以“真正的荷兰到底是怎样的?

”这个主问题来展开教学,并根据课文的总分结构,几次感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一中心句,省略了很多细碎的小问题,有效避免了串讲,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自读自悟。

在第四小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找找让你感受到牧场安静的句子,并读出那样安静的感觉。

通过学生自读、老师范读、女生齐读等让学生能充分的接触文本,感悟文本。

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文中优美的语言也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略去语言的分析,重视表达的指导。

有了对文本的充分感悟和朗读的练习,学生对荷兰的美景有了深深地向往。

于是,我就给孩子看了很多荷兰的图片,并提炼了文章的表达方式,让他们试着把荷兰的美景介绍给大家。

并创设了世博会上给荷兰馆当解说员的情境。

孩子们情趣盎然,表达的效果也很好。

  整个过程设计围绕着“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锻炼或者展示的机会。

”这样一个目标展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自由阅读概括段意的训练。

有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展示的过程。

也有学生课文资料搜集的汇报。

通过这些环节的展开,不但让老师了解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情况,而且教给了学生如何阅读文章的方法。

不只是授之以鱼,更是授之以渔。

学生不但欣赏到了荷兰美丽的风景,感受了作者优美文笔,更掌握了如何去读懂这份美丽的方法,以及如何表达眼中所见的美景的一些方法。

不足的地方是,学生在交流对文章感兴趣的句子的时候,老师的引导不够有条理,如果能再组织的顺畅些,就不会凌乱重复了。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7

  《牧场之国》是部编版五下语文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

课文所描写的是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教学效果(思效)

  以课文为例,让读写落到实处。

  课文的一大特色是写出了荷兰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教学中,学生在第2自然段开始找描写草原静态美、动态美的句子,学生感受到“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两句话给人的感觉是,只要你站在绿色低地上,“满眼都是黑白花牛”“膘肥体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绵羊、成群结队的山羊”,动物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令人感动,从而体会到作者把动态美和静态美完美结合,才使我们感受到绿色低地上的动物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认识了动态美和静态美的完美结合,我让学生写一写池塘里的荷花。

先写池塘里荷花的静态美,主要描写荷花的形状、颜色等,然后写荷花的动态美,写荷花的绽放,风中摇摆,蜻蜓立上头的美姿。

这样的仿写,使课文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例子,读写落到实处。

  2.教学收获(思得)

  多法并举,提升识字效率。

  教学中,我发现本课共有18个生字,而且有不少是小学生易错字。

教学时,我采用儿歌、字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

如“凳”字很多学生容易写错,于是我给学生打字谜:

“登上茶几”,学生很容易记住这个易错的字;对于同音字、形近字“骏、俊、峻、竣”,学生感觉到有难度,我把这几个同音字、形近字编成儿歌:

“此人很英俊,骏马在飞奔,工程将竣工,山势很陡峻”。

这样的生字教学,学生学得有趣,记得牢固,分得清楚,用得正确。

  3.不足之处(思失)

  教学中,学生对于牧场的认知模糊,缺乏了解。

虽然我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丝绒般的草原、天堂般的草原、辽阔无垠的原野”,但学生对于草原不了解,当然对“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的长毛山羊”在草原上生活也就无法想象,如果能适当播放一些视频,那就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

  4.改善措施(思改)

  这篇文章开篇句子“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总领全文,然后分写白天牧场的动物,接着写傍晚牧场的工人挤牛奶,最后写牧场的夜景。

全文四次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循环呼应,使人印象深刻。

这样的例子正是学生仿写的好材料,学生可以弄懂层次,了解文章结构,介绍一个古镇。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8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节课伊始就出响了哑场,因为是在没有问题框架下进行阅读,孩子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这时,祝盈淮的发言启发了大家,他说,荷兰真美呀。

一句话启发了大家,一只只小手高高的举了起来。

看起来,这简单的一个美字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通过初读课文,他们谈出了荷兰给自身留下的初步印象。

  紧接着,再读文本,含英咀华。

  程思元第一个站起来发言,他明确提出了一个出乎大家意料的非常精彩的问题——课文中四次写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自身的理解。

原本以为他会逐段分析的孩子一时又哑了场。

甚至,连我都被这个孩子一上课就抛出了本课的难点问题而措手不及。

但想一想,在《小英雄雨来》《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些课文里,孩子们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经验,因此他们会一下抓住四个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也并不应该让我意外。

反倒是我在教学预设的时候,没有对学情进行充分的估计,这才是我今后在备课中要注意的。

  这个重量级的问题马上引起了一些聪明伶俐的孩子的热烈争论,刘义恺站起来说——请大家注意,这四个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后面的标点还不一样呢。

可不是吗?

一三四后面都是句号。

第二个后面是冒号。

这是一个多好的问题呀。

它提示我们把目光引向作者文章的结构——一三四段是分总,二段的结构是总分。

在这个问题上孩子们讨论的可充分了,以上的结论就是王欣总结出来的。

飞黄腾达兄弟虽然不能从结构上来说明,但他们说,一三四段前面是原因,后面是结论。

二段反之。

这是从内容之间的关系上说的,我认为说得也很不错。

  四个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抛出来了,但体会荷兰的特点却委实不那容易。

孩子们在阅读第二段时就卡了壳。

他们找出了三处拟人的描写,却读不懂这体现了荷兰的什么特点。

这时,聪明的马安君出场了,他说出了自由一词,紧接着,受到启发的孩子们有的读出了无拘无束,有的读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坚冰打破了,孩子们慢慢学会了抓住词语来体会荷兰的特点。

接下来的几个自然段那顺畅。

我明显感觉他们在分析理解时候的节奏比第二个自然段快了很多。

看起来,语文学习离不开字词这一砖瓦,这对孩子们读懂课文的思想内涵有较大的帮助。

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请他们写一写——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看起来这个设计依然没有考虑到学情,孩子们书写耗时很长,虽然这是一个升华主题的很好的练习,但我认为一个小节就足够了。

类似这样的读写结合点,我们经常进行,因此今天孩子们也算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在读懂内容之后,就进入了导学阶段。

紧接着上一环节,我问,为什么荷兰给你们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呢?

  聪明的王欣说,因为作者写得形象生动。

我立刻相机请他们找出写的形象生动的句子。

孩子们找出了拟人的句子。

我启发他们找出这样更多的句子。

紧接着,我又请他们思考,是否还能找出一些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他们又找出了两处比喻句。

这个环节进行得非常顺畅。

孩子们读懂了拟人比喻的表达效果,虽然我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两种修辞的名字,但他们的表达效果孩子们已经懂得了。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更为精彩,我请他们说说自身积累了哪些语言,打算怎么利用这些积累的语言?

这是和原来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原来我很重视孩子们读文后的积累,但从没有问过他们积累下来怎么用。

孩子们的热情高涨极了。

但这个环节还待思考,他们积累的大多是词,没有句子。

我觉得还是我引导的不够到位。

  因为下课时间已经到了,这节课缺少一个小组合作梳理盘点字词的时间。

这还是因为预设不足的关系,以后要注意,可以在时间分派上做一个预设。

这说明,在我的课堂上,一定还有一些并非核心的知识挤占了盘点词语的时间。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9

  在教学第22课《牧场之国》时,课堂上我激励性的评价可谓热情洋溢。

当学生结结巴巴读完课文时,我随即表扬:

“你读的真好!

”课后我回忆当时的情景,他读得真的好吗?

到底好在哪?

  课文读完后,我又问学生:

“你们喜欢哪一部分?

”“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到河里游泳。

”我听后满意地说:

“你真聪明,还会游泳!

”这个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

会游泳就是聪明吗?

  反思:

  从以上教学片断可以看出,我的这些评价语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就像个大帽子,扣在谁的头上都行。

像第一个学生,他结结巴巴才读完这篇课文,教师还表扬“读得真好”,这样的评价显然是不恰当的。

这个孩子克服困难,认真读书的精神才是真正值得表扬的。

再看第二个学生,教师的评价是“你真聪明,还会游泳!

”其实,这个学生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但说出了自身喜欢的部分,还道出了喜欢的理由,教师应及时指出:

“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但说出了自身最喜欢的部分,还告诉大家你喜欢的理由,让我们听得更明白了。

”这样有针对性地评价才是真正着眼于孩子的,这样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暗示、点拨其余孩子可以效仿那个孩子的说话的方式。

可在原案例,由于教师没有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就错失了一次“扬长避短”的机会。

教师只是在课堂上例行公事般地把事先制成的“高帽子”随意地抛给孩子,这是不负责任的。

《牧场之国》教学反思10

  【教学模式】

  一.激趣导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三.品读课文,感悟美丽

  四.总结点题

  五.课外拓展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4、搜集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资料。

  5、实物投影仪。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积累词句。

  难点:

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荷兰的风土人情的资料。

  2、教学挂图、课文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

  1、出示郁金香图片,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郁金香代表哪个国家吗?

  生:

荷兰。

  2、汇报资料:

  师:

是的,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

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

  生:

展示搜集的资料。

  3、简介荷兰:

  师:

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地方吧!

去感受真正的荷兰。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师:

  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

其他同学听听他读得对吗?

读通顺了没有?

听了课文后,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整体印象?

  师:

谁能评一下?

(教师相机出示重难点词语和生词,提示朗读。

  2、师:

  谁来谈一谈荷兰留给你的整体印象。

  读完后,你能用文中的词句来完成老师大屏幕上的填空吗?

  白天,奶牛_________,骏马_________,家畜_________。

  傍晚,人们_________,这里一片寂静,__________________。

  夜晚,_________不断地运往远方,车船过后,__________________。

  3、填完以后,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发现了本文是按照从白天到傍晚到夜晚这样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很好,你的发现又上了个台阶,你已经掌握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一自然段的大致意思连接起来。

  是啊,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娇艳欲滴的郁金香,动物们的自由王国,黄昏挤奶的劳作,寂静无声的夜晚,这一幅幅画面就组成了荷兰无限美丽的田园风光。

  师:

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兰是个牧场之国,是个美不胜收的地方!

咱们带着自身的感受读课文第一段。

  三.品读课文,感悟美丽

  1、现在,赶快让我们来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荷兰的田园风光,说说这个迷人的田园什么最吸引你,它又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

同时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

如:

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你喜欢文中的那些语句,为什么?

  (语言的优美及拟人写法)

  第二自然段:

  ⑴“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生读说喜欢的理由指导读学生评读

  概括出牛犊和老牛各自的特点;瞧,牛群这一家子多么温馨和睦,其乐融融啊

  ⑵不但是牛犊和老牛,草原上的奶牛也各具情态,有的──引读“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两句,同学们看,前一句用“有的…有的…”排比的方法刻画了牛的姿态,后一句则利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它们看做牛群大家族的家庭成员,生动地描写了他们的活动或姿态,刻画出了各自的特点。

  这段文字让人想象到如同丝绒般柔软而细密的碧绿草原上,活动的全是黑白两色的花牛,景致壮观,色彩明丽,于是作者发出了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相信这片牧场,会因大家精彩的想象而分外迷人,令人心驰神往的。

描述得好,读得可要更好哦!

让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