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0340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意见征求函

各分院(系部):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见附件)前期研究已经完成。

现将初稿发给各分院(系部),欢迎大家提供宝贵意见。

征求意见时间:

2011年3月31日至2011年4月8日,联系邮箱:

297106101@,联系人:

周蓉,联系电话:

8123568。

感谢大家支持!

  

教务处

2011年3月30日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等文件精神,提高我院课程建设水平,深化学院内涵建设,以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引领、促进学院教学改革与发展,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我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要求,学院就今后一个时期课程建设有关事宜,制订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一)课程建设要体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的办学定位。

(二)课程建设要综合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材、教学团队等各方面的建设和改革,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三)课程建设要集教学名师、精品教材、教学改革成果于一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坚持“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把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估工作结合起来,把学院投资建设与课程自我发展结合起来。

(五)在抓好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采取“重点扶植、稳步推进、成熟一门、发展一门”的措施,积极培养院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立“三级梯度”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和良性发展机制。

二、建设目标

以提高我院教学水平、培养高质量的合格高职人才为目标,按院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梯度”的精品课程建设思路,对课程建设进行规划,分级、分期、分批进行建设。

以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目任务中的课程建设目标和其他专业中对教学质量影响最大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先导,逐步建成一批院级、省级乃至国家级优秀的课程,并辐射带动各类课程建设,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至2012年底,学院力争建成100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各专业应保证至少每专业2门以上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其中40门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0门建成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

同时,各分院(系部)在深入研究专业课程所涉及的职业岗位和对应工作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参照相应职业资格标准,完成所有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和论证工作。

三、建设内容及要求

课程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按照上级部门文件精神要求,应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切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注重课程设计;注重课程资源库建设;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课程实践环节建设;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为此,我们应着重抓好并落实以下各项工作:

(一)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

各分院(系部)要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工程,按照以上目标任务合理规划年度课程建设工作,整合课程资源,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年度规划要充分考虑与优势、特色、精品专业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名师评审等工作的一致性,把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负责人身上,并以此带动支撑课程建设的师资队伍与实践条件建设,提高学院整体教学水平。

(二)切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要通过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鼓励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共同开展教学方案的规划和设计,由来自企业、行业一线的优秀兼职教师主讲专业技能课程。

(三)注重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要准确定位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

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1.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要重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设计,并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2.教学内容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并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选取。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进行整合、序化。

3.教学设计要积极采取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并能够以典型产品和服务设计教学活动,实现教、学、做结合。

(四)注重课程资源库建设

课程资源库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教案、教材、实训指导书、习题库、网络资源等。

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

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课程必须自行编写教材)。

(五)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

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课程标准、教案、习题、实训(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六)注重课程实践环节建设

课程设计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要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要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互动。

课程校内外实训基地(室)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保证能力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

原则上专业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至少要有1个比较固定的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中50%以上的项目要在实训基地完成。

(七)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各分院(系部)及相关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要求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多上讲台并承担课程建设工作,鼓励青年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并以此作为教师岗位聘评、评先评优、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以及分院(系部)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课程申报要求与程序

各分院(系部)做好宣传动员,组织教师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确保每年每专业至少建设1门。

精品课程将从专业优质核心课程中择优产生。

(一)院级精品课程申报要求与程序

1.院级精品课程申报要求

(1)各分院(系部)要切实加强院级精品课程推荐工作的领导,做好宣传动员,组织教师踊跃申报,研究、讨论、择优推荐所申报的课程。

(2)申报院级精品课程应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体现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具体要求详见《院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及内涵》(以下简称《评审指标》,附件1)。

(3)申报的院级精品课程应兼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基础课要针对高职特点,注重与后期专业课内容衔接,适应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专业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

(4)申报院级精品课程应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课程负责人以本院专任教师为主,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组织与实施,课程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

(5)院级精品课程网站应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参考文献目录等教学相关资料。

(6)申报院级精品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包含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不超过40分钟)和课程教学录像(不超过15分钟),其中,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以说课为主,包括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并附相应文字说明。

(7)院级精品课程申报负责人要承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2.院级精品课程立项申报程序

院级精品课程申报按照课程负责人组织申报、院系部推荐和学院评估的程序进行。

(1)立项申请。

由课程负责人于每年3月向所在分院(系部)提出申请,填写《申报表》,参照《评审指标》进行自评,并建设课程网站。

(2)初审与推荐。

各分院(系部)组织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评审指标》对本院拟申报评审课程进行初审,并以公文形式向学院排序推荐,各门精品课程的推荐材料包括:

《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说课录像和课程教学录像。

(3)学院立项评审。

学院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评审组,根据申报材料完整性、申报资格以及各分院(系部)课程建设的规划进行审核,根据《评审指标》对经审核符合申报条件的课程进行现场评审并及时在学院网站公示评审结果。

(4)学院审批发文。

报领导审批后,学院发文确定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二)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申报要求与程序

按上级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五、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由分院(系部)和教务处、督导处分两级进行。

(一)分院(系部)管理

分院(系部)根据需要设置课程管理机构,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日常管理。

对课程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实施有效的监控评价:

1.教学内容设计。

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课程选取内容进行研究论证。

使内容与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相统一。

2.教学过程设计。

重视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使“教、学、做”相融合。

重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合理设计。

3.加强对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及相关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4.定期组织教师、专家、学生对课程各项内容进行测评。

5.定期对课程资源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6.凡被确定为精品课程建设的课程,建设期间分院(系部)须进行阶段性和中期评估检查。

(二)教务处、督导处管理

教务处、督导室管理与分院(系部)管理有机地结合,对其教学过程进行抽查,在课程建设团队邀请下安排督导听课和学生评教,并将检查评教结果及时反馈,同时提出进一步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已被确定为精品课程建设的课程,建设期间教务处、督导室每年安排一次大型检查。

六、验收

(一)院级精品课程验收

1、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周期一般为一年。

建设一年后,教务处组织院级精品课程评估小组按《评审指标》进行验收,合格后,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

2、接受验收的课程,须提供包括教学相关资料、课程录像的课程资源支撑网站。

教学相关资料主要包括:

课程支撑网站必须提供有该课程的课程简介(参照《申报表》中要求填报的内容)、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教案、课件、案例、习题、实训(习)项目、学习指南等。

其中课程录像包括以下类型,且必须参照《学院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见附件2)。

(1)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不超过40分钟)和课程教学录像(不超过15分钟),其中,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以说课为主,包括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

(2)提供至少两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录像要充分反映教师风范、该教学单元的实际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

(3)含有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鼓励将实践教学全程录像并上网。

3、院级精品课程要进一步丰富课程内涵建设,为争创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二)省级以上精品课程验收

按上级相关要求执行。

七、经费及待遇

(一)学校授予“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并按《学院关于实施2011年度教学建设项目制的方案》给予奖励(另行发文)。

(二)学院将继续在经费投入、人员保障、教学条件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确保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

(三)院级精品课程方可申报省级以上精品课程。

(四)承担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作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考核标准之一。

参与精品课建设的老师,在职称评聘、优秀教师评选中优先考虑。

(五)对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授予“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优秀管理单位”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

八、组织与监控

(一)精品课程负责人对项目建设全面负责,按照工作职责组织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包括成立课程建设团队、制定建设规划、实施建设方案、接受验收评估等。

因精品课程负责人主观原因导致精品课程建设无法完成,负责人在两年内不得申报其他院级教改研究项目及教学成果。

(二)精品课程所属分院(系部)主要负责督促、监控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等,要定期检查课程建设、整改情况,并从人力、工作条件与环境上提供方便。

(三)教务处负责整体规划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对课程负责人开展业务指导;组织对课程建设项目立项评审及公示通报;负责对精品课程上网内容更新及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情况进行检查并全程督促与监控;负责审核课程建设项目的推进计划和经费;负责组织课程中期检查与验收

九、其他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3月10日

附件一: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院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及内涵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评审标准

分值

10

1-1

课程

定位

性质与

作用

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4

1-2

课程设计

理念与

思路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6

25

2-1

内容选取

针对性和适用性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0

2-2

内容组织

组织与

安排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10

2-3

表现形式

教材及相关资料

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5

教学

方法

手段

25

3-1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8

3-2

教学

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6

3-3

教学

手段

信息技术的应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6

3-4

网络

教学

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硬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

5

20

4-1

主讲

教师

师德、能力与水平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

10

4-2

教学

队伍

结构

“双师”结构、专兼职比例

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10

10

5-1

校内实训

条件

设备与

环境

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设备、设施利用率高。

6

5-2

校外实习环境

建设与

利用

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4

10

6-1

教学评价

专家、督导及学生评价

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良。

5

6-2

社会评价

社会

认可度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实训、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价值;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高,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高。

5

特色与创新10分

10

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

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

附件二:

学院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

根据上级部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中关于精品课程“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50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的规定,参考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制定本技术标准。

本标准包括音、视频素材采集和录像上网共享的基本技术要求。

它从资源开发的角度,定义了各类资源应符合的技术要求,所有国家精品课程上网教学录像的开发、制作均应以此为标准执行。

1.录像环境(即讲课教室)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2.音频素材采集的技术要求

要求

属性

数字化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11~44.1KHZ。

M

量化位数为8位、16位、24位。

M

声道数为双声道。

O

存储格式为WAV、MP3、MIDI或流式音频格式。

M

数字化音频的中间过程文件采用WAV格式为主,成果文件必须使用压缩格式。

O

用于欣赏的音乐为MP3格式。

O

MIDI设备录制音乐使用MIDI式。

O

音频数据都要制作成流式媒体格式(ra,或者wma)格式,或者MP3格式。

M

语音采用标准的普通话(英语及民族语言版本除外)配音。

M

英语使用标准的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特殊语言学习和材料除外。

M

音频播放流畅。

M

(属性栏中为“M”,表示必须符合的技术要求,“O”表示建议符合的技术要求。

3.视频素材采集的技术标准

要求

属性

存储格式为AVI格式、QuickTime格式、MPEG格式或流式媒体格式之一。

M

在PC平台使用的原始视频素材要使用AVI格式,成果文件使用压缩格式。

O

Apple系列使用QuickTime格式,即MOV文件。

O

所有视频数据都需要制作成流式媒体格式(rm、wmv、asf或mov格式)。

M

彩色视频素材每帧图像颜色数不低于256色。

M

黑白视频素材每帧图像灰度级不低于128级。

M

视频类素材中的音频与视频图像有良好的同步。

M

音频播放流畅。

M

视频采集使用Y、U、V分量模式,采样基准频率为13.5MHz。

M

4.视频上网发布标准

发布系统符合国际标准,如流媒体采用RTP、RTCP、UDP、MMS、RTSP及HTTP等流媒体协议。

视频服务器为各高校负责架设的服务器,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较强的冗余能力,支持每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保证评审、公示和发布后的正常浏览。

服务器端视频文件建议使用avi(编码方式采用Mpeg-4标准)、wmv、asf或rm格式,,使用流媒体服务器对外发布。

建议视频格式采用至少总比特率为300kbps、帧速度为25fps、大小为320*240。

客户端能够支持WindowsMediaPlayer或者RealOnePlayer等常见媒体播放器,用户可交互地选择播放音视频课件,并可对音视频课件实现播放、暂停、停止、跳跃等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